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题西林壁》(知识导学 同步练习 图片详解).doc

  • 上传人(卖家):好好
  • 文档编号:114523
  • 上传时间:2019-07-08
  • 格式:DOC
  • 页数:21
  • 大小:3.0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题西林壁》(知识导学 同步练习 图片详解).doc》由用户(好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题西林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题西林壁知识导学 同步练习 图片详解 部编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西林 知识 同步 练习 图片 详解 下载 _四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 小学语文古诗题西林壁知识导学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背景故事:背景故事: 诗人苏轼由湖北去河南做官上任的路上,经过江西九江,于是顺道游览著 名的庐山。庐山峰峦起伏、丘壑纵横,以雄、奇、险、秀著称,苏轼一进 山,便被庐山的美景深深吸引了。 他走到一处向远看去,庐山像一条绿色的大蛇,绵延逶迤,郁郁葱葱;等 他走上一会儿,眼前的景色却变了,刚才连绵的山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 是高耸入云的奇峰,像锋利的剑一样直插云霄。苏轼不禁感悟,从不同地 点、不同方向看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庐山面貌都是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苏轼想了想,还不是因为

    2、我们身处庐山之中,不能跳出 遮蔽,看到庐山真正的样子吗?于是苏轼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下了 这首题西林壁。 释义:释义: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 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 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 3.侧:侧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缘:因

    3、为;由于。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师:说道苏轼,哪位同学先来给大家介绍下诗人。哦,你说苏轼是北 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字子瞻,与苏辙、苏洵并称“三苏”,你的文学 储备可真丰富,好,请坐! 师:还有哪位同学,想补充下,哦,你说,他号东坡居士,世称“苏 东坡”。你们呀,可真是黄金搭档。 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 贬所改迁汝州 (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 赴汝州时经过九江, 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 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 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作品鉴赏

    4、作品鉴赏 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 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 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 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 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 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 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 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 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赏析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

    5、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 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 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 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 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 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 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 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 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

    6、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 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 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 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 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 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 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 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 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7、深入浅出, 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 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 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 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 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 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 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 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 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 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

    8、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 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 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 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简析简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 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 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 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

    9、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 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 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 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 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

    10、苏 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 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 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 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 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

    11、准确地指 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 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 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 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 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 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 好诗。 同步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词 题:_西林:_ 只缘:_不识:_ 横看:_ 二: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与

    12、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 。前两句写了诗 人从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 观看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 2.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 横线上。? 3、题西林壁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 告诉我们 。 4、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 ) ( ), ( ) ( ), ( ) ( )。 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题:书写 西林:西林寺 只缘:只是因为 不识:不知道 横看:正面看 二 1、宋 苏轼 三苏 惠崇春江晓景 横 侧 远 近 高 低 庐山 在正面看都 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在侧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形状、姿 态是不同的。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写景 明理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 观的立场上。 4、 横 侧 远 近 高 低 三、C 图文导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题西林壁》(知识导学 同步练习 图片详解).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4523.html
    好好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