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详细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 文档编号:1142308
  • 上传时间:2021-03-0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3.9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详细解析.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北京市 西城区 2020 2021 学年 第一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详细 解析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语文 2021.1 本试卷共 10 页,共 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 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建国七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其中科技的贡献有目共睹。 科技选种育种对粮食增产作用巨大。比如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是在作物具有强遗传势的 部位选种的方法。实验证明,玉米的强遗传势区在果穗中下部,选用这一部位的籽粒做种, 比用顶部的籽粒做种增产 35.4;高粱果穗上部的籽粒充实饱满,生活力强,在结实丰产方 面有较强的遗传性,选用上

    2、部籽粒做种比用中部籽粒做种增产 6.410.8。任何作物随 着本身遗传性状的改良,生产性能会不断提高。我国水稻种植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开 始,“”1986 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历经九年艰苦攻关,中国独创的两系法 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又使单产比常规品种增产 1520。专家预测目前正在培育的超高 产品种,将比现有品种在单产上提高近一倍。 科学技术可以改善耕地条件,进而扩大某些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还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过 程中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实施塑料薄膜覆盖后,土壤一般可增温 25,覆盖期内 地表积温增加 200300,从而使作物适宜耕作区的纬度向北推移 24,海拔提高 10

    3、002000m。由于该技术可应用的作物范围广,一般增产幅度可达 3050。同时, 地膜覆盖能使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 2.774.55,每亩土壤蒸发量减少 100150m3。 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减少一半,就相当于灌溉面积扩大了一倍。 农机装备技术的进步也至关重要。21 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技术发展极为快速。机械设 备如深松机、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等逐渐被推广使用的同时,很多新技术也在其中得到 应用。如卫星导航技术结合电液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可实现农业机械按照预设路线自动 精准行驶;遥感技术可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计与农业灾害预报等领 域;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对水稻作热处

    4、理,既可干燥新收割的潮湿的水稻,又能有效消 灭水稻表层害虫。 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粮食高产,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实力。 (取材于王征兵、林维清、薛壮等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科技选种育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物不同,适宜做种子的籽粒所处部位也不尽相同。 B.作物的生产性能会随着遗传性状的改良而不断提高。 C.同等播种面积的水稻矮秆品种比高秆品种产量更高。 D.两系法杂交水稻为中国独创,于 1986 年取得了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所有内容都在第二自然段。A 项由“玉米的强遗传势区 在果穗中下部”“高粱果穗上部的籽粒充实饱满,生活力强”

    5、这两句话可以得出。B 项原文 有表述“任何作物随着本身遗传性状的改良,生产性能会不断提高”;C 项由“由高秆品种 改为新培育出的矮秆品种,该品种耐肥抗倒,单位面积产量比高秆品种增加 30以上。”可 以得出。D 项原文表述是“1986 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历经九年艰苦攻关,中 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成功”,成功应该是在 1995 年,所以错误。 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科技可使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不受海拔限制。 B.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可使粮食产量增加。 C.覆盖塑料薄膜可以使土壤增温 200300。 D.遥感技术可预报农业灾害,又能消灭害虫。 解析:本题考

    6、查推断及准确理解表达的能力。A 项“不受海拔限制”显然违背常识。C 项 原文表述是“土壤一般可增温 25,覆盖期内地表积温增加 200300”,属于张冠李 戴, 另外, 这也违背常识, 土壤增温 200300, 那不就成火炉了吗?什么植物还能生长呢? D 项是把遥感技术和红外辐射的作用混了。 材料二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虽已解决 14 亿人的吃饭问题,但粮食安全仍 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高度重视。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这使我国粮食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经济 发展中耕地面积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并存。粮食近期供需虽大体平衡,但并不能保证时 时刻刻都可以充足供

    7、应。 因此, 从政策层面强化管理, 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国家在 2019 年中央 1 号文件中就再次强调,要严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 稳定,并全面落实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此外,为了增产而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虽短期 内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但也致使果蔬个头与所含营养素不成正比,有时甚至给消费者的健 康带来危害。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出重“量”更要重“质” ,积极推进利用现代 技术生产绿色肥料。 2009 年以来,我国实行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确立了河南、黑龙江、吉林为三大粮 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集中将不可避免地使这些区域粮食储备成本提升,粮食跨区域流通

    8、 量增加,建设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刻不容缓。为保证粮食质量安全,除了完善粮食仓储基 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还鼓励应用环流熏蒸、氮气储粮等绿色技术来保障储粮品质;为保证粮 食流通合理顺利,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新时期我国一直积极推进建立多元稳定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扩大适应国内需求的农 产品尤其是我国紧缺品种的进口。而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使国际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更 为复杂, 增加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不确定性。 我国针对不同国家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 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粮食进口渠道,以稳定粮食供给、满足个性化需求。如利 用多边贸易体制, 加强与南美国家

    9、的全方位合作; 通过深化 “一带一路” 粮食经贸合作关系, 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国际粮食合作新平台。 粮食安全是世界性重大课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手中有粮”,则“心中不 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取材于田惠敏、张欣桐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的一项是(3 分) A.粮食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 B.化肥农药带来了粮食品质问题。 C.缺乏保障储粮品质的绿色技术。 D.国际合作中外部不确定性增加。 解析:四个选项分别对应材料前后的内容,认真读文章,判断就可以了。C 项原文是“国家 还鼓励应用环流熏蒸、氮气储粮等绿色技术来

    10、保障储粮品质”,并没有说缺乏,所以答案为 C,属于无中生有。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法需借助于生物遗传学知识。 B.卫星导航对无人驾驶播种机的操控有重要作用。 C.绿色肥料既可增加粮食产量又可提升粮食品质。 D.粮食能源化、金融化使得粮价取决于供求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推断能力、A 项内容在材料一的第二段;B 项由“可实现农业机械按 照预设路线自动精准行驶”可以得出;C 项由“提出重“量”更要重“质”,积极推进利用 现代技术生产绿色肥料”可以得出;D 项,原文只提到价格机制更为复杂,没有供求关系的 问题。所以答案为 D。 5世

    11、界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最新定义为:“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手 段 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 及食物偏好。”按照该定义,保证粮食安全需满足诸多方面的条件,请概括其中的三个方 面,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简要说明我国在这三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6 分) 解析:本题有两个步骤,首先认真分析粮食安全的定义,分析出至少三个方面的条件。然后 一一对应说明我国采取的措施。 首先我们分析定义中的几个关键词:“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手段 和经 济手段获得充足、 安全而富有营养的食物, 以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偏好。 ”

    12、关键词一“任何人”;关键词二“任何时候”;关键词三“充足”;关键词四“安全而富有 营养”;关键词五“食物偏好”。然后针对这几个关键词,到材料中找我们国家是如何做到 的。这样的话,这个题就解决了。一个答题项应该有两句话,内容和措施。 粮食供应的对象是所有的人。我国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确 保任何地方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粮食供应的时间没有限制。 我国重视粮食仓储工作, 在非收获季节一样可以保证粮食供应。 粮食数量充足。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确保耕地面积,重视进口粮食,确保粮食充足。 粮食质量有保证。我国重视完善仓储基础设施,使用绿色储粮技术和绿色肥料,保障粮食 品质。 粮食

    13、种类能满足人们的偏好。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口紧缺品种,满足个性化需求。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3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共 18 分)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轻(意动用法)财好侠,慷慨有节尚。往来于京师,见者 谓逖有赞世才具。 时帝方(刚刚)拓定江南,未遑(闲暇。未遑:没有时间,来不及)北伐,逖进说曰: “今遗民遭残贼(伤害),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进取以复中原, 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 给铠仗,使自召募。仍将本部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有

    14、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遂屯(驻扎)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三年夏六月,祖逖将韩潜与后赵 将桃豹分据陈川故城,豹居西台,潜居东台,出入相守 四旬。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状,使千余人运上台。又使数人担米息(休憩)于道,豹兵逐之, 弃担而走。豹兵久饥,得米,以为逖士众丰饱,益(更加。成语“精益求精”)惧。后赵将 刘夜堂以驴千头运粮馈豹,逖使韩潜邀击于汴水,尽(全,都)获之。 逖镇雍丘,数(屡次,多次)遣兵邀击后赵。而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各以诈力相 攻击,逖驰使和解之,示(让明白)以祸福,遂皆受逖节度。自河以南多叛后赵归于晋, 后赵境土渐蹙。 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计。后赵王勒患(为

    15、忧虑)之,因(于是)与逖书,求通使 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边境之间,稍得休 息。 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勉励。“劝学”)课农桑,不畜资产,又收葬 枯骨,为之祭醊,百姓感悦。方当推锋越河,扫清冀朔,会(恰逢)朝廷将遣戴若思为都督。 逖以若思虽有才望,无弘致远识,且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虑大功不遂(完成,实现。 氓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且闻王敦与刘隗等构隙,虑有内难,感激(感慨激愤)发病。 逖虽内怀忧愤,而图进取不辍(停止。成语“笔耕不辍”),营缮武牢城。城北临黄河,西 接成皋,四望甚远。逖恐南无坚垒,必为贼所袭,乃率众筑垒。未成,而逖病

    16、甚,俄(不久) 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考妣(父母),谯梁百姓为之立祠。 (取材于晋书资治通鉴) 注释:后赵: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军事力量强大,与当时南方的东晋政权对峙。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 赞:辅佐,帮助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诚:如果真的 不给铠仗 铠仗:铠甲和兵 器 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状 以:用 逖使韩潜邀击于汴水,尽获之 之:这里指敌将刘夜堂(代指粮食) 后赵境土渐蹙 蹙:收缩 逖不报书 报:向上级请示 (回复) 而听其互市 而:却 A. B. C. D.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今遗民遭残贼 现在

    17、遗留在中原的百姓遭受欺凌迫害 B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祖逖如果不能扫清中原敌寇再次渡江南归,就如同这江水(一去不回) C于是公私丰赡 于是无论公家还是私人都财富充足 D且已翦荆棘,收河南地 而且已经清除荆棘(修好了进军的道路),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地区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时皇帝只想躲在江南,祖逖直言进谏,激励他率部进取中原。 B在与后赵将领桃豹的作战中,祖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C赵固、郭默等原本互相混战的队伍,被祖逖收编为自己的力量。 D祖逖积极筹备北伐时,朝廷却要派缺乏远见的戴若思来做都督。 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 分) 因与逖

    18、书,求通使及互市 于是给祖逖写信,希望双方互通使者和交易货物。 10我国史书讲究措辞,一字之中或有深意。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二段“仍将本部 百余家渡江”中“仍”字体现了祖逖怎样的精神,并从文中另找出一个可以佐证祖逖具 有这种精神的事例。(5 分) 解析:个人认为这道题考得很好,一个字的意味是不是懂得,非常能区分出学生对语言的 感悟能力。其实我们在诗词鉴赏中经常也遇到类似问题,尤其是虚词,都有深刻的意味, 比如“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字。“仍”是仍然的意思,前提是遇到困难,所以能够 表现一种坚毅的品质。 参考答案: 尽管皇帝支持有限,不能提供武器及士兵,祖逖仍然渡江准备北伐。“仍”字体现了祖

    19、逖 在条件不足的困难中也要进取中原的勇敢、坚毅的精神。可以佐证祖逖具有这种精神的事 例:虽然面临戴若思掣肘、王敦与刘隗等构隙这些困难,祖逖仍“图进取不辍”。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1 题。(共 5 分)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 “始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信其行;今 吾于人也,听其言而 观其行。”(公冶 长)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里仁)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注释:党:类。仁:同“人”。 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对“知人”的认识,并选择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5 分) 解析:还是老题型,注意点是:1、每一则基本

    20、上是一点。2、答题时最好以“知人”为 主语。3、全面掌握论语的一些基本思想。 第一则是观察言行是否一致;第二则根据其错误对一个人进行判断;第三则:要学会独 立判断,不受别人看法的影响。 最后要写出自己的启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或者为什么这样 做。 译文:1.孔子说: “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 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2.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 道他的为人。” 3.孔子说:“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喜爱他,也一定要去考察。” 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6 分。 (

    21、一)(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214 题。(共 12 分) 偶来 顾炎武 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 老一丘。 赤米白盐犹自足,青山绿野故 无求。 柴车向夕逢元亮,款段乘春遇少游 。 鸟兽同群终不忍,辙环非是为身谋。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他为了抗清而在多地辗转。栖迟:游息。 故:通“固”。款段:驽马。少游:指汉代的马少游。 12下列对这首诗前四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湖上”即“湖边”,作者偶然来到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B“老一丘”是说作者若愿意,可以选择在此地生活到终老。 C“赤米”是颜色发红、高品质的米,“足”是说物资充足。 D用“青”“绿”来描写自然风光,

    22、色彩丰富,颇具画面感。 解析:“赤米”是一种劣质米,如宋陆游村居书事诗:白盐赤米已过足,早韭晚菘 犹恐奢。所以这一句的意思是物质条件不好自己也知足。 13本诗后四句用“元亮”“少游”“鸟兽同群”“辙环”等典故来表达心志,下列对 这几处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元亮”是陶渊明的字;作者能够在精神上与陶渊明相遇,可以过上闲适的生活。 B马少游乘马车疾驰,气势煊赫,但坐在简陋柴车上的作者不羡慕那样的富贵生活。 C“鸟兽同群终不忍”化用了孔子的“鸟兽不可与同群”,作者与孔子的想法类似。 D“辙环”,既指孔子周游列国而车辙往复,也指作者自己为抗清在多地奔波辗转。 解析:这道题考得有些偏,

    23、首先马少游这个典故,大部分同学可能不知道。其次“款段” 这个词的意思估计大部分同学不会知道,款段指的是马。不过我们根据这两句诗歌的对应, 应该能感受到两句的意思是相似的。第一句写了陶渊明,也能猜出后面句子的意思。马少游 是一个不求仕进知足求安的的人。 14有些古诗在拟题目时,只借首句前两字来代题,实际相当于无题。但对于这首诗的 题目,有评论家说,本诗“以偶来二字为题,似同无题,然全首寓意尽在此二字中”。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偶来”二字体现了全诗怎样的寓意。(6 分) 解析:本题看似复杂,实则简单。题目的寓意就是考诗歌的内容,两个方面,一个是诗 歌写的什么事;一个是表达的什么情感。当然,读懂诗

    24、歌是前提。 答案示例: “偶来”指自己偶然来到湖边,因而有难得的机会享受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清静、闲适 的生活。“偶来”也指自己享受隐居式的生活只能是偶尔的、暂时的,最终还要去为抗 清事业奔波。 “偶来”中既有对闲适生活的留恋,又有投身抗清事业的坚决,二者交织, 寄寓了作者为了抗清事业而“终不忍”自我享受、还是选择舍己为公的情怀。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 分) (1)孟子认为犯了错误或思虑堵塞并不可怕,因为“人恒过, ;困于心, 衡于虑, ”。 (2) 正如 兰亭集序 中所言, “ , ,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 快乐和热爱会让我们忘记时间的流逝。 (3)如今,人们已经可以借助微

    25、信、QQ 等即时通信技术随时随地与万里之外的好 友联系,这就丰富了王勃所说“ , ”两句话的内涵。 (4)诸葛亮的出师表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不忘以身许国、心怀天下而赢 得后人的诸多赞誉,陆游就曾赞叹道:“ , !” 然后能改 而后作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6 题。(共 6 分) 16有学者在评价红楼梦人物时说:“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你是否同意这 个评价?请结合原著的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看法。(6 分) 解析:这道题出得也非常棒。第一句答观点,同意还是不同意。后面说理由,当然理由就是 你对这句话的分析和对红

    26、楼梦的了解。我们经常说我们的生活既要有学习工作,又要有 诗和远方。一种是现实的生活,一种是理想的生活。会分这两个角度,再去分析薛宝钗和林 黛玉不就简单了吗? 再次强调,语文虽然出题是模块化,但是我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相通的。唯有联系、整合才 能达到高度。 答案提示: “宝钗做人”可以理解为更现实,关注人事,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追求仕途经济,等等。 “黛 玉作诗”可以理解为更浪漫,关注情感,善于体察自然万物,追求个性自由,等等。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 失败的寻访 去看那条千年古道。 村子临河而居,碎石沿着河岸垒出齐整的层次感。胡同仅容一人走过,

    27、像一抹被遗弃 的瘦长的影子。出了村,是一片浩荡的水。堤岸有两棵柿子树,隔了很远依然可以看到它的 苍老;一头无所事事的驴,静默在水边,比眼前的这片水还要安详;几辆小车停在不远处, 有人正在钓鱼。 山野中的这片水, 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味, 车子就一晃而过了。 路的尽头, 竹林茂密。因为山太深,人迹罕至,竹林才完整地留存下来。很多人从远方蜂拥而来,则是 近年的事情了。通往竹林的,是一条千年古道,狭窄,凹凸不平,向险而去。为方便更多人 抵达那片原生态竹林, 当地人把原来的河道改造成一条水泥路。 新开辟的水泥路在古道下方, 即使是旅游旺季, 也没人留意这条古道。 人们奔走在新路上, 直抵想象中的那个原

    28、生态景点。 千年古道成为一个被封存悬置悬置的景观。路边有溪水流过,不知名字的鸟,在水流声中穿过。 一块并不规则的金黄麦地,镶嵌在山坡上,让人格外空落和孤单。 这个守着千年古道的村子,居然有一个铁匠铺。多年来,我游走乡间,在找寻农具的 同时, 隐隐盼望着哪天遇到一个铁匠。 童年记忆里红彤彤的打铁情景, 一直灼烫灼烫在我的心头。 我从千年古道失意而归,却在村子里意外发现了那个铁匠铺。它比破落的村庄更破落,但看 上去并没有彻底被遗弃。我很快就找到了它的主人一位 76 岁的老铁匠。他几乎符合我 关于铁匠的所有想象,苍老,敦厚敦厚。稍感惊讶的是,他竟然那么健谈,让人很难将他的言谈 举止与木讷表情联系到一

    29、起。他一边口沫纷飞地讲解打铁知识,一边手舞足蹈地演示,比如 火候如何掌控,比如落锤时的角度和力度。他似乎等待了很久,孤独孤独了很久,对我这个陌生 人的来访异常兴奋。他打了一辈子的铁。每逢镇上赶集,他就去摆摊收农具,直到攒够了一 定的数量才开炉打铁,过上一把瘾。其实他早就不需要依靠打铁来维持生计,他的手艺已经 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村里用上了机器设备,播种和收获都很少使用传统农具,铁匠成为一 个多余的角色。他说他舍不得丢下这门手艺。那些打铁的岁月,没有仅仅成为苦难记忆。乡 村铁匠赤膊抡动手中铁锤的童年记忆犹在眼前,那些火焰中纷纷落下的铁屑藏有我们最奇幻 的想象和最简单的快乐。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那个

    30、曾经的孩童不需要任何解释,就理解了眼 前这个打铁老人的热情。那天我亲见了他打铁的整个过程。他的表情有些悲壮,好像多年来 的坚守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他光着膀子,在通红的炉火前,酣畅淋漓地表演了所有手艺, 认真, 郑重, 像在重温往昔岁月。 我向他投去敬重的目光, 并且按动快门, 将某个瞬间定格。 走出铁匠铺,我看到一个老农蹲在地头抽烟。这是农村的一个普通场景,可是我仍然 忍不住把它解读成了所谓的“守望”。我羞于将自己的解读告诉眼前这个老农,我知道他心 里装的,与我心里想的,截然不同。听到我要找寻农具,他兴奋地起身,领我拐了一个弯, 再爬过一条长长的坡路,来到一座老宅前。 院子里长满齐腰的荒草,有

    31、浓烈的植物气息。我是陌生的闯入者,闯入一段被遗忘的 时光。这栋老宅像一个农具陈列馆,各式各样的农具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他说三十多年 来没有外人进过这个屋子。 屋里从来不曾通过电, 我擎着火机, 在微光中逐一察看那些农具, 心里有些激动。也许,这是三十年中唯一降临的光。置身这个昏暗的记忆库,我仿佛听到了 时光流淌的声音。那些农具被我们搬到院子里,摆放,拍摄,他也像受到了格外尊重一般, 脸上满是欢喜。他把一套驴具挂到院墙上,用手指着告诉我每个部件的名字和功能,他越讲 越来劲,简直是神采飞扬。粗糙的驴具,原来凝结着这么多民间智慧。他的讲解让我好似看 到一头驴在山野里骄傲地劳作;让我想起了那些久远的

    32、日子,坑坑洼洼的山野,想起农人们 的劳作,想起他们充实、自信的表情。也让我想起近年来在乡村游走的日子里常见到的农家 圈养的驴,它们不是用来劳作的,养大了直接卖给城里的驴肉馆。 暮色中,下起了小雨。院落里齐腰的荒草经过雨丝的清洗,新鲜了许多。邻家的烟囱 冒出一缕炊烟,在细雨中若有若无,像是一丝乡愁。 时光就这样打磨着村庄和村庄里的人。我以审美眼光从取景框里截取了乡村中那些将 被遗忘的事物。它是真实的,但我所留存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乡村,更多的艰辛被 所谓的美遮蔽了。我的这种寻访,在滚滚向前的潮流中是否真的有意义? 我从来就没有真正理解过这些农具。对农具的理解,只有在经年累月的劳作中才可以

    33、真正抵达。我只是浮光掠影的寻访者,我的寻访注定是失败的,无能为力的失败。我在乡村 奔走与找寻,不过是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梦想”。我所拍摄和记录的,仅仅是村庄的一个 截面。 截面承载的,是一段完整的隐秘记忆。 (取材于王月鹏同名散文)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千年古道成为一个被封存悬置的景观 悬置:供人仰 望 B一直灼烫在我的心 头 灼烫:印象深刻,感受热 烈 C他几乎符合我关于铁匠的所有想象,苍老,敦厚 敦厚:身体结实 D他似乎等待了很久,孤独了很久 孤独:独 自生活,寂寞无聊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语境义。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同学们一定要多联系,必须 掌握。

    34、分析的时候要认真阅读前后文。A 项的“悬置”用得比较奇葩,前面写道“也没人留 意这条古道”,并且和“封存”连用,我们可以明白这个地方应该是“搁置,弃置不用”的 意思。C 项“敦厚”没有身体结实的意思,另外,从后面对铁匠的描写中,我们知道应该是 “憨厚,忠厚”之意。D 项“孤独”很明显用的应该是富有文学色彩的意义。应该是不被人 关注的意思,而不是表面的独自生活。答案应该是 B。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二段通过写水泥路的热闹来突出千年古道的冷清,表达了作者的遗憾。 B作者能够轻易理解眼前打铁老人的热情,与童年记忆里的打铁情景有关。 C76 岁的老人能完成打铁的全

    35、过程,体魄强健,作者为此投去敬重的目光。 D“我”把老农蹲在地头抽烟的普通场景理解成守望,有一厢情愿的意味。 解析:本题考查审美能力,也就是对文章的理解。回归文本是根本,注意原文表述“认 真,郑重,像在重温往昔岁月。我向他投去敬重的目光”,因此作者敬重的目光不是因为铁 匠体魄强健。答案为 C。 19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6 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和文章主旨联系起来, 并且要关注到这句话写的对象是什么。 答案示例: 句中写到以前的驴骄傲地劳作,而现在只能被卖到驴肉馆,结局悲惨,二者形成反差, 表达了作者对失去劳作价值后的驴的同情。还写到以

    36、前的农人在山野中充实、自信地劳 作,而现在只能对来访者神采飞扬地讲解,二者呼应,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农人熟悉、留 恋传统劳作方式的尊重,对其没有用武之地的惋惜。 20作者认为自己的寻访是“失败的寻访”,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 或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6 分) 解析:首先还是要给出明确的观点。然后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 验进行分析,当然从认可的角度分析简单一些。要明白作者这样说的理由,大家回想根 河之恋,其中有一道题: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 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 托的情感。这个原因

    37、题不是有点类似吗? 西城给的参考答案是:作者认为寻访失败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所寻找到的事物并不 真实:被美化、不完整或没有被深入理解。其二,现代化的发展注定会让一些传统的事 物失去价值,这种寻访在“滚滚向前的潮流”前不见得有意义。我认为原因还应该有一 点:我只是浮光掠影的寻访者。所以这个参考答案是不完整的。 结合自己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怎么写呢?如果写生活经历,可以我们的旅游或者我们到 其他地方体会生活,重点是能分析出自己与这种生活之间的“距离”。阅读也是如此,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其时代性,我们也必然与之有“距离”。 理解也应该是有观点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写清楚,所谓“寻访”,需要我们怎么样,

    38、才能是成功的寻访。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5 分。 21语言基础运用(5 分) 2020 年 11 月 28 日, 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胜利返航。“奋 斗者”号的成功研制,既提升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的创新水平,加快了潜水器的谱系化、功 能化进程。在万米海试任务中,海试队员克服大风、多雨、高温等困难,进行了多项验收 试验。试验充分验证了【甲】潜水器的各项功能、性能以及【乙】我国在深海下潜技术上 的突破。“奋斗者”号的成功海试,将为我国后续深渊深海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深渊 科考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句中的“返航”一词可替换为“

    39、凯旋”。 B句中“加快”之前应加关联词“而且”。 C句中的“试验”不能换为“实验”。 D句与句的位置互换,文段会更连贯。 解析:A 项考到容易出现重复错误的词。“凯旋”是胜利归来的意思,所以只能单独 用,无论和胜利还是和归来结合,都是错误的。B 项考查关联词的搭配问题,前面是 “既”,后面搭配的应该是“又”,不能用“而且”。C 项是近义词的辨析。 “试验” 重在尝试,“实验”重在“实际,证实”,这个地方只能用“试验”。D 项两个句子 是不能互换位置的。 (2) 句 【甲】【乙】 两个短语中有一个与 “验证” 搭配不当, 这个短语是 。 (在答题卡的横线上填“甲”或“乙”即可。)(2 分) 解析

    40、:不能验证“突破”,因此选乙。 22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150 字左右。 (1)近年来,高中阶段应阅读哪些名著引起了讨论。有人认为精读论语红楼梦 这两部经典即可;也有人认为除此之外还应阅读红岩老人与海等指定作品,总数在 10 本左右为宜;还有人认为不必指定书目,应该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阅读。你更认可上述 意见中的哪一个?请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 解析:说明观点之后,说原因。当然重点是原因。原因就要分角度,这件事和谁有关,就 有几个角度(我上课时多次讲过),角度一名著,角度二高中生,从两个对象的特点分析理 由就可以了。 (2)请描写校园中一

    41、个体育运动的场景,展现体育之美。要求:描写生动,有感染力。 23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选择研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也许意味 着出成果慢、 受关注度低、 没 “钱途” 而强化基础学科有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技术难题, 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因此,教育部 2020 年起实施“强基计划”,重 视高校基础学科的招生和建设。 其实,不止教育和科学研究,其他领域乃至个人也要考虑强化基础的问题。 请以“说强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请以“我想和你聊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详细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4230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