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7 开国大典 教案(分2课时).doc

  • 上传人(卖家):好好
  • 文档编号:113498
  • 上传时间:2019-07-03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255.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7 开国大典 教案(分2课时).doc》由用户(好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7 开国大典 教案分2课时 统编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开国 大典 教案 课时 下载 _六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人教部编版】四、五、六年级(上)全册课件、教案、试题等,请到 下载 7 7 开国大典开国大典 文本分析 本文记叙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表达了中国 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展开叙述,突 出了场面描写。 文章先写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交代了举行大典的时间、 地点、参与人员和人数;然后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赶赴广场的场面;接着作 者按毛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 五星红旗升起、 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大典的过程;

    2、再接着作者写了阅兵式的盛况;最后简介群 众游行的盛况和大典结束后的情况。全文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层次清楚,结构严 谨,中心突出。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要在课内将这么多容量的信息 面面俱到地加以逐一讲解的话,恐怕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可以从课文的重难点 入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长文短教。另外,教学时要利用影像资料创设情境、 引导想象、体会心情、激发感情,去感受开国大典庄严、隆重和热烈的气氛,体 会人民群众激动、兴奋的心情以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会写 13 个生字,重点理解“汇集、鼓舞、肃静、排山倒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 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 进一步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 的伟人风采,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 课时安排 2 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五、六年级(上)全册课件、教案、试题等,请到 下载 1.会写“盏、栏、汇”等 13 个生字,理解“政府、委员、协商、排山倒海” 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3.初步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

    4、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的过程,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望着鲜艳的国旗 冉冉升起时,我们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爱国情怀。那么,你们知道是谁在什么地 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出示图片)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 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观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开国大典 的盛况吧! 2.播放开国大典的历史录像。 3.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大典:隆

    5、重的典礼。 1.学生默读课文,交流并自学生字、新词。 【人教部编版】四、五、六年级(上)全册课件、教案、试题等,请到 下载 预设:本文篇幅较长,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时,可采取默读的方式。要明确 默读的要求,即不出声、不指读地读全文,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 八盏 石栏 汇集 爆发 毛泽东 林伯渠 宣布 旗帜 阅兵 制服 坦克 距离 隆隆声 预设:本课的生字较多,但难写字不多,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即可。教师检查 时可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字义和组词,以及这个字哪处易写错。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如“

    6、开国大典、迎风招展、肃立、 汇集、四面八方、排山倒海”等。 预设:本课的生词可以分类解决。一类是专用名词,如“典礼” “电钮” “观 礼台”,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词语的意思,或者让学生查字典解决。另一类 词语,如“庄严”“四面八方”等词,可在之后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加 以解决。 1.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准备讨论。 过渡:古人在举行大典时都要严格按时、序举行,各个环节都有极严苛的礼 仪制度和规章流程。开国大典是举国欢庆的大事件,更要庄严隆重。请大家快速 浏览课文,在有关描写大典进行时间的语句上标注记号。 预设:学生浏览、标注后汇报: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

    7、三点整,两个半钟 头,傍晚,晚上九点半。从这些有关时间的语句中可以发现作者是按照事件发展 的顺序来写的。 2.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段意。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 14 自然段):写典礼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 510 自然段):写典礼开始,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 第三部分(第 1113 自然段):写阅兵式的盛况。 【人教部编版】四、五、六年级(上)全册课件、教案、试题等,请到 下载 第四部分(第 1415 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 游行的情况。 3.初识“开国大典”。 (1)学生朗

    8、读第 1 自然段。教师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自主学习。 1949 年 10 月 1 日 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 城防部队、外宾。 (2)学生朗读第 2、3 自然段,画出天安门广场上布置的示意图。 预设: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布置,方位描写非常清楚,学生 可抓住“丁字形”“北面”“再北面”“中央”“向南”“左右”等表示方位的 词来简单地画一画,大致了解开国大典的重要场景“升国旗”的举行地点。 (3)学生交流学习第 13 自然段的感受。 明确:从这三个自然段中可见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数多、会场布置隆重,也可 见开国大典是一场非常隆重、意义非常重

    9、大的典礼。 预设:把第 13 自然段放在第一课时来学习,一是因为这三个自然段的内 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自学即可;二是因为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开国大典的基本 情况及场所,学生有了初步印象之后能更好地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过渡:同学们,开国大典是一场隆重的仪式,它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成立, 这样一场有着伟大历史意义的典礼到底有哪些令人激动的场景呢? 这节课,我们主要对课文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同时对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场景有了 一定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就将深入地学习。同学们也可以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 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

    10、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人教部编版】四、五、六年级(上)全册课件、教案、试题等,请到 下载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课后了解文中比较生僻的词语,如:中央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等。 1.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悟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赏析课文中的场面描写,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3.能简要复述开国大典的过程。 1.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 豪的心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1.教师板书:1949 年 10 月 1 日,北京,开国大典。 导入: 请同学们用以上内容说一句话, 要

    11、求在 “开国大典” 前加上一个词语。 (学生自由作答) 2.学生交流哪些场面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明原因。 预设:文中的场面描写很多,学生说出任何一个场景都可以,简要说说这些 场景给自己的印象, 如会场布置、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升旗鸣炮、阅兵、群众游行,这些场面既表现出中国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同 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毛主席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叙述,老师很高兴,可见大家仔细读了课文,并且对课 【人教部编版】四、五、六年级(上)全册课件、教案、试题等,请到 下载 文内容有了一定的把握。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本课的学习,到

    12、同学们描述的一 幕幕场景中去听一听、看一看、悟一悟。 1.抓重点词语及句子,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过渡:在上节课,我们划分了课文的层次,而且学习了第 13 自然段。现 在我们继续学习第一部分剩下的一个自然段第 4 自然段。 大家先把这段文字 读一读,然后我们再一起学习。 (1)按要求找出相关词语。 (2)比较下面的句子,说说哪句好,并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走向会场。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挤得满满的,到处是举着红旗的人。 明确:每组句子中第一个句子更好。第

    13、一组句子中,“直奔”这个词能生动 地表现人们当时急切和激动的心情。第二组句子中,第一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 辞手法,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不仅写出了人多 的气势,而且表达出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3)指导朗读本自然段,读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2.重点研读场面描写,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1)默读课文第 513 自然段,理清典礼的过程。 (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并板书: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升国 旗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 预设:请学生结合板书和课文的叙述顺序,用“先再接着”的 句式简要述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人教部编版】四、五、六年级(上)全册

    14、课件、教案、试题等,请到 下载 (3)这两个部分中反复出现了一个词语,体现了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请找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感受这个词所表现出的情感。(“欢呼”) (4)研读“大典盛况”中的小场面,体会人民的情感,掌握场面描写的方 法。 研读场面“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体会五个“一齐”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思考:找出第 7 自然段中的两个“一齐”,体会其中包含的人民的感情。其 他哪些地方还有“一齐”?找一找,体会一下。 预设:可引导学生把“一齐”换成“一起”试读一下,看两者在情感表达上 有何不同,从而领悟人民群众都有一颗热爱毛主席、热爱祖国的心。同时使学生 的目光转移到其他自然段(第 5

    15、、8 自然段),联系前后文体会人民群众激动、 自豪的心情和爱国之心。 B.抓住“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启发想象,体会思想感情。 思考: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什么?从这宣告传到“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你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 表明毛主席的话语传得很远, 传到了祖国各地,使全中国人民都激动、自豪。 C.指导朗读,读出激动、自豪之情。 研读场面“升国旗” A.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抓住“一齐脱帽肃立” “一

    16、齐抬起头” “瞻仰”,体会人民群众的心情。)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不再受压迫,从此开始了新 生活。 这句话点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此时人民群众的心情是激 动的、喜悦的。) B.特殊含义注释。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 【人教部编版】四、五、六年级(上)全册课件、教案、试题等,请到 下载 注解:五十四门礼炮代表我国五十四个民族(我国现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 四个是当时的统计数字),它象征的是中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二十八响代表中 国共产党从 1921 年到 1949 年以来二十

    17、八年的奋斗历程。 研读场面“阅兵式” A.说说文中描写了哪三个兵种接受检阅,指名三名学生分别朗读。 (海军、陆军、空军) B.说说下面句子中变色词语的意思, 再联系上下文, 说出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挺着”描写了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钢铁巨人”给人以坚强 高大的印象。这句话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 是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大的安全保障。) 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 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这些词语都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出色表演,说明他们训练有素

    18、,也渗透着对 人民军队的赞美和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感情。)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 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抛”这个动作是广大人民群众情不自禁地发出的。“盖过”是说群众的 欢呼声之大,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群众在观看阅兵 式时,看到飞机飞上蓝天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 里的欢喜和激动。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激动, 呼喊和鼓掌是他们 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 C.播放

    19、 1949 年阅兵式盛况,感受当时威武雄壮的场面。 D.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3.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朗读第 14 自然段,研读场景“群众游行”。 【人教部编版】四、五、六年级(上)全册课件、教案、试题等,请到 下载 自学提示: 画出文中描写阅兵式结束后天安门广场上的景色的句子, 说说这样描写的 作用。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这样生动 的描写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 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 当家做主后无比幸福的心情。) 画出人民群众与毛主席互动的句子,交流读后的感受。 (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同志们万岁!从中感受

    20、到了人民群 众对毛主席的爱戴以及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和热爱。抓住“高声欢呼”“探 着身子”和两个“不断”来理解,文中的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形 象。) (2)读第 15 自然段,理解重点词语“红流”和“光明”。 明确:“红流”在这里代指举着灯笼、火把游行的群众队伍。作者巧妙地运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给人以形象鲜明的画面感。这 里的“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立使北京城、使全国永远摆脱了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1.内容回顾: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示例: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

    21、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 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奏国歌,接着毛泽东宣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然后,升国旗。升旗仪式结束后,毛泽东宣读 政府公告。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 骑兵,还有人民空军。阅兵式之后,开始群众游行。直到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 才完全走出天安门广场。 2.学习写法:场面描写。 (1)场面描写的点与面。 请学生再次整理出席这次开国大典的人员,说出有明确姓名的,指出其中 最重要的人物,画出相关语句。 【人教部编版】四、五、六年级(上)全册课件、教案、试题等,请到 下载 出席典礼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

    22、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 队、外宾。 提到姓名的:林伯渠、毛泽东、朱德、聂荣臻。 最重要的:毛主席。 明确:这些人物中最重要、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毛主席,他是我们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重要缔造者,更是这个盛大典礼的核心人物。这样的写法就叫作点面结 合。“点”就是重点,可以是重点的人,也可以是重要的环节、程序;“面”就 是整个场面。点面结合是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找出描写毛主席和对应的群众的反应的句子,对比起来读一读。 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 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

    23、主席台。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 升。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思考: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些句子,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明确:毛主席是开国大典的参与者之一,就是一个点,而三十万群众则构成 了开国大典的场面,就是一个面。作者既写了重点人物毛主席这个点,也写了周 围群众这个面,这样突出重点,兼顾全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开国大典时人 民激动、自豪的心情。 读一读阅兵式的场面描写,说说里面的点与面。 (整体上写整齐

    24、威武的情景,是面;用某些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是 点。) (2)结合课文,交流场面描写的方法。 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 (选择最能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场面。 选择最能体现 【人教部编版】四、五、六年级(上)全册课件、教案、试题等,请到 下载 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激动而热烈的场面。按大典的进程逐项描述。点面结 合。) (3)任选一个题目,进行小练笔。 运用本文的表达方法,试着以“节日的夜晚”为题写一个片段,写出夜晚 焰火的形态变化、灯光的设置、人群的反应等。或写一写生活中的“_庆 典”,写出参加人员、会场设置、台上表演人员及台下来宾的表现等。 结合课文插图,

    25、展开想象,把自己当作参加开国大典的一个普通民众,写 一写 1949 年 10 月 1 日当天的见闻感受。也可以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国庆场面, 练习描写盛大的场面。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引导学生“想象场景” (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重点描写了哪些场面的 基础上。) 师:文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开国大典的众多场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难忘 的一个场面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后再回味回味:自己从中感 受到了什么?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生自读自悟,同桌或小组交流。) 【人教部编版】四、五、六年级(上)全册课件、教案、

    26、试题等,请到 下载 师:哪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典礼开始时,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在今天成立时,全中国人民欢呼的场面。我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是万分激动、 无比高兴的,他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再也不受压迫、剥削了,他们当家做主了。 师:是啊!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真正当家做主 人,叫人怎能不激动万分呢?所以,(出示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 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 欢跃起来。大家细细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体会体会句子的意思,想

    27、一想:这 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在你面前出 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生自读、体会、想象。) 师:谁把这句话读一读,其他人一边听一边闭目想象,这宣告、这声音传到 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这声音传到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大家敲着锣 打着鼓,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欢庆人民当家做主人。 生:这声音传到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锣鼓喧天,人们都拥出家 门,欢呼着、高喊着,一个个激动万分,不少人高兴得热泪盈眶。 生:这声音传到学校,大家拿着鲜花,挥着彩带,放着鞭炮,唱啊,跳啊, 喊啊,好像要让这个消息传遍全世界。 生:这声音传到了

    28、刘胡兰的家乡,大家一下子拥到了刘胡兰的家里,把这个 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了她的爸爸妈妈。她的爸爸妈妈来到刘胡兰的遗像前,喃喃 地说: “胡兰子啊,你听到了吗?你盼望的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终于有了出头 的日子啦!” 师:是呀,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让我们将描写这一场面的两个自 然段连起来读一读,看谁能把人民欢跃的情感读出来。 (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读读。 (生朗读。) 【人教部编版】四、五、六年级(上)全册课件、教案、试题等,请到 下载 (读后互评,评后再读,最后全班齐读。) 赏析: 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新生活, 此时此刻, 人们脸上的兴奋、 人们心中的激动,是再怎样描述也不过

    29、分的。但是,学生仅仅从作者提供的句子 还是难以深切地感受到的。但从上述教学片段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对人民群众 无比激动、无比高兴的感悟是深刻的、形象的、真切的。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 因就是教师抓住了课文中集中表达人物情感的重点句子,借助想象,显化形象, 物化情感,从而使学生借助形象的画面,深刻地感受到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丰富 情感。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儿童的认识长于感性,侧重于形象思维。因 此,小学生阅读最感兴趣的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那美妙的景色、丰满的人 物、真切的事物,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可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借助想象还原语言描述的形象,补充语言潜在

    30、的形象,延伸 语言相关的形象, 使学生产生丰富而真切的心理体验, 通过对语言的感受、 体验, 形成对语言的感性认识, 并进入语言的形象中去观察、 去倾听、 去触摸、 去感知、 去领悟,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直观感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 起来。是开国大典中的重点句子,它集中表现了获得了新生的中国人民无 比激动、无比欢乐的思想感情。这句话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形象,但其形象是隐含 的、潜藏的,如果不引导透过语言文字去展开想象,创造形象,那蕴涵于其中的 思想感情学生就难以得到具体的感知。正因为如此,教者要求学生一边听读,一 边闭目想象,睁大灵动的眼睛,到语言文字中去看。这样,在学生眼前,语言文 字就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而是丰富的语言形象,是一幅幅动人的场景。可见, 对一些蕴涵丰富形象的词句, 可设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表 象。 使语言与活性的形象建立起联系, 使语言在鲜活的形象嫁接中获得生命活力。 这样,当学生凭着作品语言,跨越广袤空间去神游时,作品就成了学生心中美丽 的画卷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7 开国大典 教案(分2课时).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3498.html
    好好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