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高考语文最佳图景的作文素材:美好生活(附解读与优质时评).docx

  •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 文档编号:1124976
  • 上传时间:2021-02-27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30.6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高考语文最佳图景的作文素材:美好生活(附解读与优质时评).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高考 语文 最佳 图景 作文 素材 美好生活 解读 优质 时评 下载 _高考作文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1 高考语文最佳图景的作文素材:美好生活 美 好 生 活 解 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充分体现 了党的领袖情系群众、关注民生的为民情怀,也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人民的责任。解决好老 百姓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使人民学习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是人民的期盼,也是中 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治安、公平正义、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城市交通、看病就医、 养老保障、入学入托、社会就业、居民住房等关系民生的十大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 定团结、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阻碍中国梦实现的重大问题。 美 好 生 活 优 质 时 评 01 开

    2、启 人 民 奔 赴 美 好 生 活 的 全 新 征 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 推进现代化国家治理,将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利放在发展与改革的首位,始终致力于实现人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 就是“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因此, 在新的一年里及“十四五”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仍要继续不断为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 感而努力,为人民开启奔

    3、赴美好生活的全新征程。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断发展深入的,不同历史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标准都会有 所不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注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 多元变化, 开展了一系列达成这一目标的建设实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围绕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基本问题,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 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民生建设成效的评价标准,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 全体人民,显著增强了人民的幸福感。一方面,实现由有限温饱到全面小康的质的飞跃,全面

    4、建成 小康社会,不断提升人民物质生活幸福感,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是物质层面实现人民美好生活 向往的重要目标。因此,不断满足人们更高水平、更有品质的需要,应当继续成为当前和未来党和 国家关键着力点。另一方面,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 文化生活,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不断提升人民精神生活幸福感,是精神层面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积极汲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国家精品文化样态,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构建良好的、积极健康 向上的文化生活体系, 不断提升人民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唤起人民

    5、对美好生活向往更高追求。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决土地问题,以及改革开放时期解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 带动后富”的问题,到新时代解决社会均衡发展问题,到实现人民更均衡更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做奋斗目标,着力提升人民 群众的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 感,注重解决与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关注人民关心的问题,及时准确回应人民的期盼,努 力满足人民的民生需要。回顾我国民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新

    6、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019 年达 51.6%,在学总人数达到 4002 万,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 教育体系;社会救济已从临时性措施发展到制度化保障,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 体系;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949 年的 49.7 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32189 元,恩格尔系数迈入 联合国划分的 20%-30%的富足区间等等,数字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人民个体生活图景的改变,更是 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不断提升人民安全感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要建立起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安定有序的 社会,让人民的生活环境更美化、

    7、居住环境更完善、文化生活上更有品质,如此才能提升人民的安 全感。 建设民主法治的社会,就是要切实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推进法治社会建立,构建良好社会治理 环境;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就是要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平衡和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让人民群众 享有公平平等的社会地位,打造人人平等的社会风气;建设诚信友爱的社会,就是要形成一个人人 坦诚相待、互相尊重、友爱融洽的社会形态,形成温暖、尊重、谦让、礼貌、友善的社会氛围,人 民安居乐业;建设安定有序的社会,就是要实现社会更平稳运行和进一步发展,同时以良好的治理 秩序,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和谐发展。总的来说,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就 必须为人民

    8、群众提供优质的物质生活基础和精神文化生活基础,让越来越多人在奋斗追梦的路上心 态更从容、步伐更坚定。 新的一年里,恰逢百年风华的中国共产党,仍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 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带领 14 亿中国 人民,共同奔赴美好生活。 02 美 好 生 活 新 起 点 需 要 持 续 “踩 油 门 ” 2020 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2021 年我们不能有“松口劲”“歇歇脚”“踩刹车”的心态,必须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要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 力和外在活力,把“提速”的油门踩到底,

    9、轰出“推背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要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不断总结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脱贫攻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 事业, 经过长期的探索,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的“六个精准”方略及精准的脱贫攻坚工作体系, 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从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送钱送物的“授鱼”模 式到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的“授渔”模式,使贫困户真正成为市场的经济主体,激发出贫困户脱贫攻 坚的内生力量。在脱贫攻坚一线,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先进工作者,有的甚至像黄文秀同志一样献出 宝贵的生命。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张“作战图”、一本“战贫手册”,能因村因人“对症下药”。这

    10、 些先进典型事例都可总结为“脱贫宝典”,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乡村振兴工作队员要 接续奋斗,围绕“五个振兴”做文章。 要低头望望脚下的路,不断调整方式、方法、方向。从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 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 要求,发展前进的道路上总是根据行程要求不断的“换挡提速”。从“脱贫果”到“幸福果”,从“扶贫鸡” 到“致富鸡”,从传统的“单打独斗”到农村专业合作社,从特色小镇到乡村全域旅游民宿打造建档 立卡户丢掉“庸懒散”,不再“等靠要”,摘下了“贫穷帽”,农村“旧貌换新颜”。更多知识青年也更愿 意返乡创业,

    11、用“精气神”铺就“致富路”,作为“头雁”带领村民共奔小康。农村掀起发展特色产业的 热潮,更多贴息贷款、扶贫小额信贷等惠民举措的落实,让老百姓笑容更灿烂了、钱袋子更鼓了。 老百姓也开始转变观念,走低碳、环保、绿色、无公害、有机产业之路,越来越多的“上等”食材走 出农村,走进大中城市,让舌尖上的美食更生态。 要抬头瞧瞧前方的路,不断规划更好、更优、更便捷的路线。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 要”,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从单纯的追求 GDP、以数字论英雄,到追求高质量 高效益之上的发展速度、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之下的 GDP,我们的价值观念顺应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 化。不管是驻村扶贫工作

    12、队还是乡村振兴工作队,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学会“断舍离”,打破惯性 思维,因村因户施策,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 品”。村组干部、致富“领头羊”也不能光做“家乡宝”,要大胆走出去,学习其它地方的先进做法,积 极引进来,改变“空心村”“空巢村”等现象,让美丽乡村留得住乡愁。要践行“两山理论”,方能“靠山 吃山靠水吃水”。年轻村官要引导普通百姓学习利用自媒体,将自家的优质农副产品推上微信、抖 音等线上平台;教老人网上购物,丰富其购物渠道,让更多琳琅满目的商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扶上马了还要

    13、送一程, 不能急刹车。 驻村工作队、 乡村振兴工作队等要持续发力, 多想多思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用心用情用力做群众的贴心人,要积极面对群众的“吐槽”,争取更多的“点赞”。只有激发群众的内 生动力,群众方能“给力”,只有用更多的“辛苦指数”方能换取更高的“幸福指数”。 03 互 联 网 发 展 助 力 美 好 生 活 中国互联网发展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网络惠民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网络强 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网民人数超 9 亿,互联网普及率接近 65%,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7.10 亿不久前发布的中 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发展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网络惠

    14、民等方面不 断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7 年,全国上网的计算机不到 30 万 台,用户仅 60 多万。今天,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行政村通光纤和 4G 比 例均超过 98%。 互联网不仅连接触手可及, 使用也更加便捷。 20 多年前, 大多数网民通过拨号上网, 甚至要懂专门的程序语言,如今,从陆地边陲到千里海岛,网络信号全天候覆盖。“信息高速公路” 的延伸,及其催生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极大降低了网络的使用门槛:西南山区的农民,在直播平 台上卖起了家乡的土特产;天各一方的亲人,通过手机应用视频聊天;

    15、足不出户的老人,学会了网 上下单购物。这些以往认为遥不可及的场景,已是稀松平常。 随着“互联网 ”加速与产业融合,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引擎。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 济规模已达 31.3 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占 GDP 的比重达 34.8%。新技术的加速应用,催生了新的 产业形态,有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疫情防控中,在线教育、在线问诊、 网络视频、网络购物、网络音乐等应用的快速增长,充分展现了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很多数字 企业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数字技术应用等,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互联网带来开放、互惠、共享。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

    16、”,把网络基础设施修进深 山、架上高原;科研人员帮老年人、视障者等信息时代的特殊群体开发软件,指导他们上网。眼下, 互联网向智能时代跨越,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了技术支撑。5G 与教育融合,高清、流畅的通信支 持,使偏远山区的孩子能够共享大都市教育资源;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手语翻译成文字,聋哑人 有了交流沟通的便捷桥梁。而随着新基建的推进,当前难以覆盖的“网络盲区”也有望进一步消除, 更多人将享受到智能时代的普惠服务。 新基建驱动下,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更新迭代加速,亟待相关行业抓住机遇,迎来新一轮 快速发展。比如,疫情防控期间,网络零售激活了农村消费,未来如何更好完善三线以下城市和农 村地区的

    17、网购基础设施,从而进一步释放市场消费潜力?移动支付更加普及,推动线上线下联动的 消费新场景更加丰富,能否进一步拓展在线餐饮、在线旅游、在线家政等网络服务,持续扩大数字 消费的边界?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发挥了“数字政府”的作用,能否将好经验加以总结和提 炼?等等,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无远弗届的力量,为人们带来更多获得感。不久前的一次读书分享活动上, 一名盲人按摩师在线分享了她听一本旅行书的心得。她说自己被祖国大江南北美景深深吸引,以后 想去海南, 在海边的客栈住上一晚, 伴着涛声入梦。 互联网无障碍技术, 帮助更多人拥抱大千世界, 实现心中理想,而这,也正是互联

    18、网发展的题中之义。 04 人 民 对 美 好 生 活 的 向 往 , 就 是 我 们 的 奋 斗 目 标 2012 年 11 月 15 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中外记者见面。总书记的话语温暖人 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 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 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朴实亲切的话语,传递浓浓的为民深情。 八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统筹做好各领域

    19、民生工作,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在社会治理方面取得新成就。 2020 年 10 月 29 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用 12 个部分展现“十四五”发展的 重大任务,其中之一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 规划建议进一步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 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

    20、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 步。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迈入“十四五”,一 系列改善民生福祉、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新任务、新举措让人充满期待。 05 为 “人 民 生 活 更 加 美 好 ”不 懈 奋 斗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 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任务。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既是 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事求是发展观的直接体现。 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预计二二年国内生产 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共五千五百

    21、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 万三千亿斤以上,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 盖近十亿人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正是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获得感、 幸福感和安全感的进 一步增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等重大任务即将圆 满完成, 如今我们又站在了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的新起点。 回眸“十三五”成就, 对“十 四五”更加充满信心。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正是其中之一。早在党的十八大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刻指出,我

    22、们的人民热爱生 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 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这应该是迄今为止对“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最具丰富内涵的诠释。 而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无论是“十 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还是二三五年远景目标;也无论是发展蓝图,还是具体举措, 其都把“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如“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 益丰富”“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等等,项项都指 向“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幸福都

    23、是奋斗出来的。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也不例外,同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奋斗。正如 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 如今方向已明、 蓝图已绘、 目标已定,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 奋斗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担使命,勇于创新,主动作为, 继续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开放,着力抓好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高水平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等各项重大工作事项的 落实。以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不断解决,以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不断提升, 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高考语文最佳图景的作文素材:美好生活(附解读与优质时评).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2497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