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2019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精校版)2019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doc》由用户(科学李)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校版 2019 江苏 高考 化学试题 答案 解析 Word 下载 _历年真题_高考专区_化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绝密绝密启用前启用前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学化学 注注 意意 事事 项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卷满分为本卷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 卡的规定位置。卡的规定位置。
2、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如需作图,须用 2B
3、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 5 K 39 Ca 40 Cr 52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 选择题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分,共计 20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只有一个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选项符合题意。 1.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 A. 氢 B. 碳 C. 氮 D. 氧
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属于一道简单题目,考点为营养物质中糖类的组成元素。 【详解】淀粉属于多糖,分子组成为(C6H10O5)n,组成元素为 C、H、O,不含 N 元素;故选 C。 2.反应 NH4Cl+NaNO2 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 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 18 的氯原子: 18 17Cl B. N 2的结构式:N=N C. Na+的结构示意图: D. H 2O的电子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化学用语,化学用语包括: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以及不同核素 的表达
5、等,根据各化学用语的书写要点分析。 【详解】A.核素的表达式 A ZX中 A 表示 X原子的质量数,Z表示 X 原子的质子数,则中子数=A-Z,中子数 为 18 的氯原子为 35 17Cl,A 项错误; B.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5,还需要 3 个电子(或形成 3对共用电子对)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所以两个氮 原子共用 3 对电子,氮气的结构式为 NN,B项错误; C.钠原子的核外有 11 个电子,钠离子是由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则钠离子核外有 10 个电子,Na+的 结构示意图为,C 项错误; D.氧原子最外层有 6个电子,两个氢原子分别和氧原子形成 1 对共用电子对,D 项正确。 故
6、选 D。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 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 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 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答案】B 【解析】 【详解】A.NH4HCO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 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 Fe2O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 C. 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 的氧化性无关; D. 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
7、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 体现 Al2O3具有两性。 故选 B。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 L1NaOH 溶液:Na+、K+、 2 3 CO 、 2 AlO B. 0.1 mol L1FeCl2溶液:K+、Mg2+、 2 4 SO 、 4 MnO C. 0.1 mol L1K2CO3溶液:Na+、Ba2+、Cl、OH D. 0.1 mol L1H2SO4溶液:K+、 4 NH、 3 NO、 3 HSO 【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的是离子共存问题,应从选项的条件获取信息,再从中判断在此条件的环境中是否有离子会互相反 应,能大量共存就是没有
8、可以互相发生反应的离子存在。 【详解】A.是一个碱性环境,离子相互间不反应,且与 OH-不反应,能大量共存; B.MnO4-具有强氧化性,Fe2+具有还原性,两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C.Ba2+可以与 CO3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 D.酸性条件下 H+与 HSO3-不能大量共存,同时酸性条件下 NO3-表现强氧化性会将 HSO3-氧化而不能大量共 存;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掌握离子的性质和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离子间不能大量 共存的原因有: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沉淀或气体,如题中 C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题中 B 项
9、;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如 Al3+与 HCO3-等;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如 Fe3+与 SCN-等; 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的影响,如 NO3-在酸性条件下会表现强氧化性等。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经水湿润的 pH试纸测量溶液的 pH B. 将 4.0 g NaOH固体置于 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 1.000 mol L1NaOH 溶液 C. 用装置甲蒸干 AlCl3溶液制无水 AlCl3固体 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 S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根据溶液 pH的测量、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盐类水解的应用、
10、物质除杂的原 则作答。 【详解】A.用水湿润的 pH试纸测量溶液的 pH所测为稀释液的 pH,不是原溶液的 pH,实验操作错误,不 能达到实验目的,A项错误; B.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 、溶解(或稀释) 、冷却、转移及洗涤、定 容、摇匀、装液,由于容量瓶上有容积、温度和唯一刻度线,若将氢氧化钠直接置于容量瓶中,加水后氢 氧化钠溶于水会放热引起容量瓶的容积发生变化,引起实验误差,B项错误; C.在 Al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Cl3+3H2OAl(OH)3+3HCl,若用甲装置蒸干氯化铝溶液,由于 HCl 的挥发,加热后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 AlCl3
11、完全水解成氢氧化铝固体,不能得到 AlCl3固体,C项 错误; D.SO2属于酸性氧化物, 能被 NaOH 溶液吸收, 乙烯与 NaOH 溶液不反应且乙烯难溶于水, 可通过盛有 NaOH 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乙烯中少量的 SO2,D项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易错选 C 项,盐溶液蒸干后能否得到原溶质与溶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溶质为挥发性酸形成的 强酸弱碱盐、不稳定性的盐、具有强还原性的盐,加热蒸干不能得到原溶质。 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Fe 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 B. 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Cl2 C. 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 D. 室温下 Na 与空
12、气中 O2反应制取 Na2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相同的反应物,条件不同(如温度、浓度、过量与少量) ,反应有可能也不同; A.钝化反应应注意必须注明常温下,浓硝酸与 Fe 发生钝化; B.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中应注意盐酸的浓度和反应温度; C.过量与少量问题应以少量物质为基准书写产物; D.钠的还原性强,其与氧气反应,温度不同,产物也不同; 【详解】A.常温下,Fe 在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故 A 错误; 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故 B 错误; C.二氧化硫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故 C正确; D.常温下,Na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 Na2O;加热条件下
13、,钠与氧气反应生成 Na2O2,故 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相同的反应物,条件不同(如温度、浓度、过量与少量) ,反应有 可能也不同,所以在描述化学反应时应注意反应的条件。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室温下用稀 NaOH溶液吸收 Cl2:Cl2+2OHClO+Cl+H2O B. 用铝粉和 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 H2:Al+2OH 2 AlO+H2 C. 室温下用稀 HNO3溶解铜:Cu+2 3 NO+2H+Cu2+2NO2+H2O D. 向 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 H2SiO3+2Na+ 【答
14、案】A 【解析】 【分析】 A.Cl2与 NaOH 反应生成 NaCl、NaClO 和 H2O;B.电荷不守恒; C.不符合客观事实; D.应拆分的物质没有拆分; 【详解】A.NaOH为强碱,可以拆成离子形式,氯气单质不能拆,产物中 NaCl 和 NaClO 为可溶性盐,可拆 成离子形式,水为弱电解质,不能拆,故 A 正确; B.该离子方程式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 =2AlO2-+3H2,故 B 错误; C.室温下,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NO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2NO+3Cu2+4H2O,故 C错 误; D.Na2SiO
15、3为可溶性盐,可以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故 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 A.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从反应原 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发生、反应是否生成所给产物等;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拆分是否正 确、是否正确表示了难溶物和气体等;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 的电子守恒等;从反应的条件进行判断;从反应物的组成以及反应物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 8.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 2 个电子
16、,Z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W与 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W) r(Z) r(Y) r(X) B. 由 X、Y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W的强 D.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X 的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 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因此 X 为 O元素,Y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且 Y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大 于 O,因此 Y为 Mg 元素,Z的单质晶体是广泛应用的半导体材料,所以 Z为 Si元素,W与 X 同主族,且 W 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大于 X,所以 W 为 S元素;据此解题; 【详解
17、】A.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加,O位于第二周期,其他元素位于第三 周期, 因此 O 的原子半径最小, 同周期元素, 核电荷数越大, 原子半径越小, 因此原子半径应为 r(Mg)r(Si) r(S)r(O),故 A错误; B.X 为 O 元素,Y为 Mg元素,两者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镁为离子化合物,故 B正确; C.Z为 Si元素,W为 S 元素,因为 S 的非金属性强于 Si,所以 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 Si 的,故 C 错误; D.W 为 S元素,X为 O 元素,因为 O的非金属性强于 S,所以 O 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于 S 的,故 D 错误; 总
18、上所述,本题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推断、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题目难度不大,应先根据提示 推断所给原子的种类,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原子构成及表示方法,试题培 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aCl(aq) 电解 Cl2(g) Fe(s) FeCl2(s) B. MgCl2(aq) 石灰乳 Mg(OH)2(s) 煅烧 MgO (s) C. S(s) 2 O (g) 点燃 SO3(g) 2 H O(l) H2SO4(aq) D. N 2(g) 2 H (g) 高温高压、催化剂 N
19、H3(g) 2 CO (g) aq) NaCl ( Na2CO3(s) 【答案】B 【解析】 【分析】 A.电解条件时应看清是电解水溶液还是电解熔融态物质,Cl2具有强氧化性; B.根据“强碱制弱碱”原理制备氢氧化镁; C.注意生成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的条件; D.氨气、二氧化碳和氯化钠反应制备碳酸氢钠是利用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低; 【详解】A.氯气的氧化性强,与铁单质反应直接生成氯化铁,故 A 错误; B.氯化镁与石灰乳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镁和水,故 B 正确; C.硫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 SO2,SO2在与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 SO3,故 C 错误; D.氨
20、气与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可生成碳酸钠,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 B。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反应条件,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和 转化条件。 10.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 NaCl 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下列 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铁被氧化的电极反应式为 Fe3eFe3+ B. 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C. 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 D. 以水代替 NaCl 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所给条件可知,本题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
21、,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O2+2H2O +4e-=4OH-;据此解题; 【详解】A.在铁的电化学腐蚀中,铁单质失去电子转化为二价铁离子,即负极反应为:Fe-2e-=Fe2+,故 A 错误; B.铁的腐蚀过程中化学能除了转化为电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故 B 错误; C.活性炭与铁混合,在氯化钠溶液中构成了许多微小的原电池,加速了铁的腐蚀,故 C正确; D.以水代替氯化钠溶液,水也呈中性,铁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吸氧腐蚀,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 C. 【点睛】本题考查金属铁的腐蚀。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可判断电化学腐蚀的类型,电解质溶液为酸性 条件下,铁
22、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为析氢腐蚀,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2H+ +2e-=H2;电解 质溶液为碱性或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反应为:O2+2H2O +4e-=4OH-。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分,共计 20 分。每小题只有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一个或两个 选项符选项符 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 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3、 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 0 分。分。 11.氢气与氧气生成水的反应是氢能源应用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温度下,反应 2H2(g)+O2(g) 2H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 H Ksp(AgCl) C 向 3 m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 1mL淀 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Br2的氧化性比 I2的强 D 用 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 pH约为 9,NaNO2溶液的 pH约为 8 HNO2电离出 H+的能力比 CH3COOH 的强 A. A B. B C. C
24、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先滴加氯水,再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加入 KSCN 溶液前溶液中存在 Fe3+,而此时的 Fe3+是否由 Fe2+氧化而来是不能确定的,所以结论中一定含有 Fe2+是错误的,故 A 错误; B. 黄色沉淀为 AgI,说明加入 AgNO3溶液优先形成 AgI 沉淀,AgI 比 AgCl 更难溶,AgI 与 AgCl 属于同种 类型,则说明 Ksp(AgI)c( 4 NH)c(OH)c(H+) B. 0.2mol L1NH4HCO3溶液(pH7):c( 4 NH)c( 3 HCO)c(H2CO3)c(NH3 H2O) C. 0.2mol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