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学案+练习:1.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含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学案+练习:1.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含解析).doc》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学案+练习:1.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含解析 新教材 高中生物 人教版 选择性 必修 三学案 练习 1.1 传统 发酵 技术 应用 解析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_人教版(2019)_生物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第 1 1 章章 发发 酵酵 工工 程程 第第 1 1 节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必备知识素养奠基 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1.1.发酵发酵: :人们利用微生物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代谢 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 2.2.传统发酵食品传统发酵食品腐乳腐乳: : (1)原料:豆腐。 (2)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酵母酵母、曲霉曲霉和毛霉毛霉等,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 (3)物质变化:蛋白质蛋白质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毛霉是怎样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的? 提示: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 3.3.传传统统发酵技术发酵技
2、术: : (1)概念: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微生物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 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微生物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 (2)特点:以混合菌种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通常是家庭式家庭式或 作坊式的。 4.下列食品是传统发酵食品的是 。 豆腐 腐乳 酱油 香醋 豆油 泡菜 豆豉 馒头 米酒 豆浆 酸奶 米饭 二、尝试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一)制作泡菜 1.1.菌种来源菌种来源: :植物体表面天然的乳酸菌乳酸菌。 2.2.原理原理: :无氧的情况下,乳酸菌将葡萄糖葡萄糖分解为乳酸乳酸。反应简 式:C C6 6H H12 12O O6 62C2C3 3H H
3、6 6O O3 3( (乳酸乳酸)+)+能量能量。 3.3.方法步骤方法步骤: : 制作流程 具体操作 配制盐水 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百分比为 5%5%20%20%的盐水,煮沸煮沸 冷却冷却待用 原料加工 和装坛 将新鲜蔬菜洗净,切块,晾干后装入泡菜坛内,装至半坛半坛 时,加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香辛料,继续装至八成满八成满 加盐水 缓缓注入冷却的盐水冷却的盐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盖好坛盖 封坛发酵 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注满水,并注意经常向水槽中补充经常向水槽中补充 水水,室温发酵 4.4.结果分析与结果分析与评价评价: : 判一判:结合泡菜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判断下列实验分析的
4、正误: (1)用水密封泡菜坛可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要的无氧环境。 () (2)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泡菜中乳酸含量逐渐增加,所以泡菜腌制时 间越长越好。 () 提示:当乳酸含量为 0.4%0.8%时,泡菜的口味、 品质最佳,如果发酵时 间过长,乳酸含量过高,口味不佳,还需考虑亚硝酸盐含量的问题。 (3)制作泡菜时配制的盐水可以直接使用。 () 提示:盐水应该煮沸冷却后再使用。 (4)蔬菜和香辛料不能装满泡菜坛,只能装八成满。 () 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试从泡菜的制作过程分析亚硝酸盐产生的 原因。 提示:泡菜是新鲜蔬菜经过乳酸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制作而成的,蔬菜中 的硝酸盐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被还
5、原成亚硝酸盐。 (二)制作果酒和果醋 1.1.菌种菌种: : (1)制作果酒菌种:新鲜水果果皮表面附着的野生酵母菌野生酵母菌。 (2)制作果醋菌种:醋酸菌醋酸菌。 2.2.原理和反应简式原理和反应简式: : 原理 反应简式 果酒 制作 氧气氧气充足,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 繁殖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无氧无氧条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C6H12O62C2H5OH+2CO2+ 酒精 能量 果醋 制作 氧气、糖源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糖分解 成醋酸 C6H12O6+2O2 2CH3COOH+2CO2+2H2O+ 能量 氧气充足,缺少糖源糖源时,
6、醋酸菌将乙醇 转化为醋酸醋酸 C2H5OH+O2 CH3COOH+H2O+能量 3.3.方法步骤方法步骤: : 4.4.结果分析与评价结果分析与评价: : 判一判:结合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判断下列实验分析的正 误: (1)在制作果酒过程中,发酵液中有气泡产生,因此发酵瓶需要排气。 () (2)在制作果醋时,发酵液变浑浊,液面会形成白色菌膜。 () (3)在制作果酒过程中,只有酵母菌进行发酵,没有其他微生物生长。 () 提示:葡萄皮上除酵母菌外,还有其他杂菌,所以发酵过程中,有多种微 生物参与。 (4)在制作果醋的过程中,酵母菌的酒精发酵被抑制。() (5)在制作果醋的过程中,需将瓶盖打
7、开为醋酸菌提供氧气,盖上纱布 以减少空气中尘土等杂质的污染。 () 三、传统发酵食品的品质 1.由于菌种差异、杂菌情况不明和发酵过程发酵过程的控制缺乏标准等,会造成 发酵食品的品质不一。 2.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时,通常会通过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培养技术获得单一菌种单一菌种,再 将它们接种接种到物料中进行发酵。 关键能力素养形成 知识点一 泡菜的制作 1.1.菌种菌种乳酸菌乳酸菌: : (1)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有氧存在时,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 (2)结构特点: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 (3)生殖方式:二分裂。 (4)种类: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2.2.制作泡菜的材料选择
8、制作泡菜的材料选择: : (1)泡菜坛要选择透气性差的容器,以创造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 酵,防止蔬菜腐烂。 (2)选择新鲜蔬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若放置时间过长,蔬菜中 的硝酸盐易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增加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3.3.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乳酸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分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分析: : 时 期 乳酸菌 乳酸 亚硝酸盐 初 期 少(有氧气,乳酸菌活动 受抑制) 少 增加(硝酸盐还原菌的 作用) 中 期 最多(乳酸抑制其他菌活 动) 增多,pH 下降 下降(硝酸盐还原菌受 抑制,部分亚硝酸盐被 分解) 后 期 减少(乳酸继续积累,pH
9、 继续下降,抑制自身活 动) 继续增多,pH 继 续下降 下降至相对稳定(硝酸 盐还原菌被完全抑制) 变 化 曲 线 4.4.泡菜制作过程中四个注意问题泡菜制作过程中四个注意问题: : (1)盐水的比例和使用方法: 盐水比例适中:食盐用量过高,乳酸菌发酵受抑制,泡菜风味差;食盐 用量过低,会导致杂菌大量繁殖,泡菜腐败。 盐水要煮沸后冷却使用:盐水煮沸有两大作用,一是除去水中的氧气, 二是杀灭盐水中的细菌。冷却后使用是防止入坛蔬菜表面带入的微生 物被高温杀死。 (2)蔬菜装至八成满,不能装满泡菜坛: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入的微 生物,进行发酵产生较多的 CO2,蔬菜装至八成满,可以防止发酵液溢
10、出。 (3)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并经常补充,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 要的无氧环境。 (4)发酵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若温度过高,则易滋生杂菌;若温度过低, 则发酵时间延长。时间过短,会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泡菜的发酵时间长,亚硝酸盐含量低,但是发酵时间过长,乳酸含量过 高,口味不佳。 5.5.进一步探究进一步探究: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 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2)方法:比色法。将显色后的样品与标准显色液进行对比,估算亚硝酸 盐含量。 (3)过程: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
11、处理液比色。 (2020武汉高二联考)红酸汤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火锅底料,制作流程如 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密封发酵时,常在坛中加入成品红酸汤,其目的是 _。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 _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 _中。 (2)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 _,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 的产生逐渐停止,试分析原因是 _。 (3)红酸汤有利于人体肠道内多种益生菌的生长。消化道炎症往往与益 生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多有关。研究表明,治疗消化道慢性炎症时, 不宜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害处有_。 (4)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红酸汤的品质,在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
12、盐含 量的因素有_。 【解题导引】解答本题的两个关键点是: (1)制作泡菜的原理:乳酸发酵(无氧呼吸)。 (2)泡菜的发酵过程: 发酵初期乳酸菌数量少,其他微生物发酵产生二氧化碳。 发酵中期,无氧状态,乳酸菌增加,乳酸不断积累,其他菌受抑制。 发酵后期,乳酸含量继续增加,乳酸菌受抑制或死亡,发酵速度变缓 或停止。 【解析】(1)在坛中加入成品红酸汤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含量,乳酸发 酵是利用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中。 (2)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防止西红柿发酵后液 体膨胀外溢,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逐渐 停止,其原因是刚入坛时,西
13、红柿表面的杂菌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随着 乳酸积累抑制了杂菌的生长,乳酸菌产生乳酸的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 (3)根据题意分析,人体肠道内有很多益生菌,若使用抗生素会杀死肠 道内多种益生菌,因此不宜滥用抗生素。(4)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 含量的因素有温度高低、食盐用量、腌制时间、腌制方法等。 答案:(1)增加乳酸菌含量(以缩短制作时间)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2)防止西红柿发酵后液体膨胀外溢 刚入坛时,西红柿表面的杂菌呼 吸产生二氧化碳,随着乳酸积累抑制了杂菌的生长,乳酸菌产生乳酸的 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 (3)抗生素会杀死肠道内多种益生菌 (4)温 度、食盐用量、腌制时间、腌制方法等 【误区警示
14、】泡菜制作的两个易错点 (1)误认为只有乳酸菌发酵:前期主要是有氧发酵消耗氧气,形成无氧 环境,后期主要是乳酸发酵。 (2)误认为泡菜制作全过程都是无氧发酵,蔬菜装坛能装满:装八成满, 防止早期发酵产生的 CO2使发酵液溢出。 【素养探究母题追问】 (1)(1)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实验设计 结合题目中红酸汤的制作过程,分析在制作泡菜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营造“无氧环境”? 提示:选择的泡菜坛要密封性好;加入蔬菜后要注入煮沸冷却的盐 水,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上坛盖后要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清 水。 (2)(2)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分析与推理分析与推理 酸奶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发酵食品,也是利
15、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 制作酸奶时用的鲜奶原料不能含有抗生素,试分析原因。 提示:抗生素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使发酵受到抑制。 【素养迁移】 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 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 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下列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 ( ) 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 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C.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 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 菌的发酵过程 【解析】选 C。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
16、A 正确;“陈泡菜水” 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菌种,制作泡菜时,加入“陈泡菜水”可以实现接 种乳酸菌菌种的目的,B 正确;制作泡菜的过程中,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 有机物的干重将减少,但坛内有机物的种类将增加,C 错误;若放入的食 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就会使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D 正确。 【补偿训练】 关于泡菜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泡菜发酵过程中乳酸会不断积累 B.煮沸盐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和杀灭盐水中的其他杂菌 C.制作泡菜利用的菌种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 D.泡菜腌制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细菌大量滋生,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解析】 选 D。 泡菜腌制时间过短,乳
17、酸含量低,容易造成细菌大量滋生, 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腌制时间过长,乳酸含量高,影响泡菜口味。在整个 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D 错误。 知识点二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1.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菌种和发酵条件的比较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菌种和发酵条件的比较: :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发 酵 菌 种 来源 附着在葡萄皮上 的野生酵母菌 变酸酒表面的菌膜或 人工接种醋酸菌 结构特点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 核,有多种细胞器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代谢类型 异养兼性厌氧型 异养需氧型 发 酵 条 温度 1830 3035 时间 1012 天 78 天 氧气 前
18、期需氧, 一直需要充足氧气 件 后期无氧 pH 酸性 酸性 联系 醋酸发酵可以在酒精发酵的基础上进行, 酒精发酵为醋酸发酵提供原料 【特别提醒】发酵过程中关注“两个变化” (1)果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和酒精含量的变化: 菌体数量的变化:发酵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发酵中 期形成无氧环境,酵母菌数量增加缓慢,最后达到稳定。发酵后期由于 酒精含量较高,可能会导致酵母菌大量死亡。 酒精含量的变化:发酵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酒精含量很低。发 酵中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酒精含量增加。发酵后期, 由于酒精含量升高,大量酵母菌死亡,酒精含量不再增加。 (2)果酒、果醋制作过程
19、中 pH 的变化: 果酒发酵时产生的部分 CO2会溶于发酵液,使发酵液 pH 下降,最后趋 于稳定。 果醋发酵时产生的醋酸溶于发酵液,使发酵液 pH 下降,最后趋于稳 定。 2.2.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 (1)各部位的作用: 充气口:连接充气泵充入氧气(无菌空气)。充气管下端要插入发酵液 面以下近瓶底处。 排气口:酒精发酵时排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平衡容器内外 压力;在醋酸发酵时排出的是剩余的空气和醋酸菌代谢产生的 CO2。排 气管下端离发酵液有一段距离,外部要弯曲,并尽量保证管口向下,可 以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出料口:便于取样检测,及时监测发
20、酵进行的情况或排出废料。 (2)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使用该装置制果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果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 泵,输入氧气(无菌空气)。 【特别提醒】果酒和果醋制作成功的四个关键点 (1)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再除去枝梗,以防葡萄 汁流失及污染。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目的是先让酵母菌进 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瓶内 O2后再进行酒精发酵,还可防止发酵过 程中产生的 CO2造成发酵液溢出。 (3)果酒发酵时要适时排气:防止发酵装置爆裂。果醋发酵时要及时通 气:防止醋酸菌死亡。 (4)严格控制温度:1830 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和酒精发酵;3035
21、 利于醋酸菌的繁殖和果醋的发酵。 3.3.实验现象及检测实验现象及检测: : (1)实验现象: 发酵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味道 酒味 酸味 泡沫 有泡沫 无泡沫 发酵液颜色 浑浊 浑浊,液面形成白色菌 膜 (2)检测: 酒精发酵:果酒发酵后取样,可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也可 以利用酸性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出现灰绿色来检测酒精。 醋酸发酵:可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也可 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 pH(可用 pH 试纸)做进一步的鉴定。 (2019海南高考改编)从古至今人们广泛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食品 加工,如酿酒、制醋等。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传统发酵技术经常采
22、用野生菌种,在家庭中以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 酒时,可以不添加菌种,原因是_,但现代发 酵工业常采用纯化的优良菌种,这样可以 _。 (2)酿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_。某同学在通过发酵制作果酒时, 发现在制作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可以提高酒精度,原因是_。 在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混入空气,发酵液会变酸,可能 的原因是_,反应简式是 _。 (3)在果酒制作中,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经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 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酵 母菌与杂菌之间存在_关系;二是由于果酒中的 _不利于杂菌的生长。 【解题导引】需明确以下三个知识点: (1)果酒制作菌种来源:
23、葡萄皮上附着的野生酵母菌。 (2)制作果酒和果醋的通气情况差异:制作果酒需要密封,制作果醋需 要通气。 (3)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抑制其他杂菌的原因:酵母菌与其他杂菌是 竞争关系,并且酵母菌产生的酒精不利于其他微生物生长。 【解析】(1)在家庭中以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时,不添加酵母菌,原因 是在葡萄皮表面附着有大量的野生酵母菌;现代工业发酵用纯化的优 良菌种进行发酵,可以避免杂菌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2)酒精发酵时 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1830 。制作果酒时,在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 可以提高酒精度,原因是酵母菌可以利用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 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如果密封不严混入空气,发酵
24、液会变酸,可能的 原因是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在书写反应式时,反应物是 C2H5OH 和 O2, 生成物是 CH3COOH 和水,还有能量,箭头上注明酶。(3)加入的新鲜葡萄 汁没有进行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出酵母菌以外 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酵母菌在与杂菌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 势,二是果酒中的酒精不利于杂菌生长,从而淘汰掉杂菌。 答案:(1)葡萄皮表面附着有大量的野生酵母菌 避免杂菌污染,保证 产品的质量 (2)1830 酵母菌可以利用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 精 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3)竞争 酒精 【素养探究母题追问】 (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