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备).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备).docx》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知识点 归纳 总结 复习 必备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1 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地图地图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 往东至 160E 为东半球,20W 往西至 160E 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 8
2、0在东经 1的东面,在西经 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 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 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 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 坡度越陡; 等压线越密, 风力越大; 等温线越密, 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
3、二单元第二单元 地球运动地球运动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巨行星(木土) 、远日行星(天、海) 。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 、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4、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 、耀斑(最激烈)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 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 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 0) 角速度(除两极为 0 外,各地相等) 周期: 恒星日(23h56m4s 真正周期) 太阳日(24 时,昼夜更替周) 2 意义: 昼夜更替 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
5、晨昏线: 沿自转方向, 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 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 0 度) 。 12、晨昏线与经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 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 (0) 时间为标准时, 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 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 ,往西至日界线为“昨 天” 。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 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 期加一天。 18、
6、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 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太原:技术力量强; 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速度: 1 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 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 热
7、带草原气候的 形成 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 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 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纬度越高, 正午太阳高度角 越小,楼
8、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 3 的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 6 月 22 日昼最长,12 月 22 日 最短。 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 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 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 0:00夜
9、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 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 24:00夜长/2) ;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 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大气大气 1、对流层的特点: 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 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 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 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10、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 晴朗的天气、 地势高空气稀薄, 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 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 ;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 射强) 。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 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1、 10、气温年较差: 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 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4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
12、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 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 愈大。 14、风向: (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 A 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 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每次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