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doc

  • 上传人(卖家):淡淡的紫竹语嫣
  • 文档编号:1103277
  • 上传时间:2021-02-22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51.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doc》由用户(淡淡的紫竹语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01 危险废物 污染 防治 技术 政策 199
    资源描述: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1199 号 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经贸委(经委)、科委(科技厅):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指导危险废物污 染防治工作,现批准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请遵照执行。 附件: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二一 年十二月十七日 附件: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1、总则 1.1 为引导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2、防治法等有关法规、政策和标准,制定本技术政策。本政策将随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发 展适时修订。 1.2 本技术政策所称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 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本技术政策所称特殊危险废物是指毒性大、或环境风险大、或难于管理、或不宜用危险废物的通用方法 进行管理和处理处置,而需特别注意的危险废物,如医院临床废物、多氯联苯类废物、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废电 池、废矿物油、含汞废日光灯管等。 1.3 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阶段性目标是: 到 2005 年,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产生的危险废物得到妥善贮存,有条件的实现安全处置;实现医院临床 废物的环境无

    3、害化处理处置;将全国危险废物产生量控制在 2000 年末的水平;在全国实施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 度、转移联单制度和许可证制度。 到 2010 年,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危险废物基本实现环境无害化处理处置。 到 2015 年,所有城市的危险废物基本实现环境无害化处理处置。 1.4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分类、检测、包装、综合利用、贮存和处理处置 等全过程污染防治的技术选择,并指导相应设施的规划、立项、选址、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引导相关产业 的发展。 1.5 本技术政策的总原则是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1.6 鼓励并支持跨行政区域的综合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的

    4、建设和运营。 1.7 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单位、处理处置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技术资质。 1.8 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定鼓励性经济政策等措施加快建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 理处置体系,积极推动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工作。 2、危险废物的减量化 2.1 危险废物减量化适用于任何产生危险废物的工艺过程。各级政府应通过经济和其他政策措施促进企 业清洁生产,防止和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企业应积极采用低废、少废、无废工艺,禁止采用淘汰落后生产能 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中明令淘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2.2 对已经产生的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报登记,建设符合标准的专门设施和场所

    5、妥善保 存并设立危险废物标示牌,按有关规定自行处理处置或交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运输、贮存和 处理处置。在处理处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危险废物的体积、重量和危险程度。 3、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运输 3.1 危险废物要根据其成分,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门容器分类收集。 3.2 装运危险废物的容器应根据危险废物的不同特性而设计,不易破损、变形、老化,能有效地防止渗 漏、扩散。装有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贴有标签,在标签上详细标明危险废物的名称、重量、成分、特性以及发生 泄漏、扩散污染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和补救方法。 3.3 居民生活、办公和第三产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如废电池、废日光灯管等)应与生活垃圾

    6、分类收集, 通过分类收集提高其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置,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源危险废物的回收网络。 3.4 鼓励发展安全高效的危险废物运输系统,鼓励发展各种形式的专用车辆,对危险废物的运输要求安 全可靠, 要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运输的管理规定进行危险废物的运输, 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可能造成的环 境风险。 3.5 鼓励成立专业化的危险废物运输公司对危险废物实行专业化运输,运输车辆需有特殊标志。 4、危险废物的转移 4.1 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应遵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的要求,危险废物的 国内转移应遵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及其它有关规定的要求。 4.2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7、部门应按照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对危险废物的流向进行 有效控制,禁止在转移过程中将危险废物排放至环境中。 5、危险废物的资源化 5.1 已产生的危险废物应首先考虑回收利用,减少后续处理处置的负荷。回收利用过程应达到国家和地 方有关规定的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5.2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应积极推行生产系统内的回收利用。生产系统内无法回收利用的危险 废物,通过系统外的危险废物交换、物质转化、再加工、能量转化等措施实现回收利用。 5.3 各级政府应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政府补贴等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对已经产生的危险废 物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危险废物的资源化。 5.4 国家鼓励

    8、危险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逐步提高危险废物回收利用技术和装备水平,积极 推广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危险废物回收利用技术。 6、危险废物的贮存 6.1 对已产生的危险废物,若暂时不能回收利用或进行处理处置的,其产生单位须建设专门的危险废物 贮存设施进行贮存,并设立危险废物标志,或委托具有专门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单位进行贮存,贮存期限不得超 过国家规定。贮存危险废物的单位需拥有相应的许可证。禁止将危险废物以任何形式转移给无许可证的单位,或 转移到非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中。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6.2 危险废物的贮存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6.2.1 应建有堵截泄漏

    9、的裙脚,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应有隔离设施、报警装置和防风、 防晒、防雨设施; 6.2.2 基础防渗层为粘土层的,其厚度应在 1 米以上, 渗透系数应小于 1.0107 厘米/秒; 基础防渗层也 可用厚度在 2 毫米以上的高密度聚乙烯或其他人工防渗材料组成,渗透系数应小于 1.01010 厘米/秒; 6.2.3 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及气体导出口和气体净化装置; 6.2.4 用于存放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地方,还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地面无裂隙; 6.2.5 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堆放区必须有隔离间隔断; 6.2.6 衬层上需建有渗滤液收集清除系统、径流疏导系统、雨水收集池。 6.2.7

    10、贮存易燃易爆的危险废物的场所应配备消防设备, 贮存剧毒危险废物的场所必须有专人 24 小时看 管。 6.3 危险废物的贮存设施的选址与设计、运行与管理、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及应急措施、以及关闭等须 遵循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 7、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置 7.1 危险废物焚烧可实现危险废物的减量化和无害化,并可回收利用其余热。焚烧处置适用于不宜回收 利用其有用组分、具有一定热值的危险废物。易爆废物不宜进行焚烧处置。焚烧设施的建设、运营和污染控制管 理应遵循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他有关规定。 7.2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7.2.1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前必须进行前处理或特殊处理

    11、,达到进炉的要求,危险废物在炉内燃烧均匀、 完全; 7.2.2 焚烧炉温度应达到 1100C 以上,烟气停留时间应在 2.0 秒以上,燃烧效率大于 99.9%,焚毁去除 率大于 99.99%,焚烧残渣的热灼减率小于 5%(医院临床废物和含多氯联苯废物除外); 7.2.3 焚烧设施必须有前处理系统、尾气净化系统、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理装置。 7.2.4 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残渣、烟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飞灰,须按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填埋处置。 7.3 危险废物的焚烧宜采用以旋转窑炉为基础的焚烧技术,可根据危险废物种类和特征选用其他不同炉 型,鼓励改造并采用生产水泥的旋转窑炉附烧或专烧危险废物。 7.4 鼓励危

    12、险废物焚烧余热利用。对规模较大的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可实施热电联产。 7.5 医院临床废物、含多氯联苯废物等一些传染性的、或毒性大、或含持久性有机污染成分的特殊危险 废物宜在专门焚烧设施中焚烧。 8、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处置 8.1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适用于不能回收利用其组分和能量的危险废物。 8.2 未经处理的危险废物不得混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填埋为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手段。 8.3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必须按入场要求和经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接收危险废物,达不到入场要求的, 须进行预处理并达到填埋场入场要求。 8.4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须满足以下要求: 8.4.1 有满足要求的防渗层,不得产生二次

    13、污染。 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10-7 厘米/秒, 且厚度大于 5 米时,可直接采用天然基础层作为防渗层; 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为 1.010-7-1.010-6 厘米/秒时,可选用复合衬层作为防渗层,高密度聚乙烯的厚度不 得低于 1.5 毫米;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大于 1.010-6 厘米/秒时,须采用双人工合成衬层(高密度聚乙烯)作 为防渗层,上层厚度在 2.0 毫米以上,下层厚度在 1.0 毫米以上。 8.4.2 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单元式作业,做好压实和覆盖; 8.4.3 要做好清污水分流,减少渗沥水产生量,设置渗沥水导排设施和处理设施。对易产生气体的危险 废物填埋场

    14、,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气孔、气体收集系统、净化系统和报警系统; 8.4.4 填埋场运行管理单位应自行或委托其他单位对填埋场地下水、地表水、大气要进行定期监测; 8.4.5 填埋场终场后,要进行封场处理,进行有效的覆盖和生态环境恢复; 8.4.6 填埋场封场后,经监测、论证和有关部门审定,才可以对土地进行适宜的非农业开发和利用。 8.5 危险废物填埋须满足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规定。 9、特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 9.1 医院临床废物(不含放射性废物) 9.1.1 鼓励医院临床废物的分类收集,分别进行处理处置。人体组织器官、血液制品、沾染血液、体液 的织物、传染病医院的临床废物、病人生活垃圾以及混

    15、合收集的医院临床废物宜建设专用焚烧设施进行处置,专 用焚烧设施应符合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 9.1.2 城市应建设集中处置设施,收集处置城市和城市所在区域的医院临床废物。 9.1.3 禁止一次性医疗器具和敷料的回收利用。 9.2 含多氯联苯废物 9.2.1 含多氯联苯废物应尽快集中到专用的焚烧设施中进行处置,不宜采用其它途径进行处置,其专用 焚烧设施应符合国家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 9.2.2 含多氯联苯废物的管理、贮存和处置还需遵循防止含多氯联苯电力装置及其废物污染环境的规 定的规定。 9.2.3 对集中封存年限超过二十年的或未超过二十年但已造成环境污染的含多氯联苯废物,

    16、应限期进行 焚烧处置。 9.2.4 对于新退出使用的含多氯联苯电力装置原则上必须进行焚烧处置, 确有困难的可进行暂时性封存, 但封存年限不应超过三年,暂存库和集中封存库的选址和设计必须符合含多氯联苯(PCBs)废物的暂存库和集 中封存库设计规范的要求,集中封存库的建设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9.2.5 应加强含多氯联苯危险废物的清查及其贮存设施的管理,并对含多氯联苯危险废物的处置过程进 行跟踪管理。 9.3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9.3.1 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必须单独收集,不得与生活垃圾、焚烧残渣等其它废物混合,也不得与 其它危险废物混合。 9.3.2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不得在产生地长期贮存,

    17、不得进行简易处置, 不得排放,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产 生地必须进行必要的固化和稳定化处理之后方可运输,运输需使用专用运输工具,运输工具必须密闭。 9.3.3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须进行安全填埋处置。 9.4 废电池 9.4.1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制定技术、经济政策淘汰含汞、镉的电池。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和产 业政策,调整产品结构,按期淘汰含汞、镉电池。 9.4.2 在含汞、镉的电池被淘汰之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单位应建立分类收集、贮存、处理设施,对废 电池进行有效的管理。 9.4.3 提倡废电池的分类收集,避免含汞、镉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焚烧设施。 9.4.4 废铅酸电池必须进行回收利用,不得用其它

    18、办法进行处置,其收集、运输环节必须纳入危险废物 管理。鼓励发展年处理规模在 2 万吨以上的废铅酸电池回收利用,淘汰小型的再生铅企业,鼓励采用湿法再生铅 生产工艺。 9.5 废矿物油 9.5.1 鼓励建立废矿物油收集体系, 禁止将废矿物油任意抛洒、 掩埋或倒入下水道以及用作建筑脱模油, 禁止继续使用硫酸/白土法再生废矿物油。 9.5.2 废矿物油的管理应遵循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等有关规定,鼓励采用无酸废油再 生技术,采用新的油水分离设施或活性酶对废油进行回收利用,鼓励重点城市建设区域性的废矿物油回收设施, 为所在区域的废矿物油产生者提供服务。 9.6 废日光灯管 9.6.1 各级政府应

    19、制定技术、经济政策调整产品结构,淘汰高污染日光灯管,鼓励建立废日光灯管的收 集体系和资金机制。 9.6.2 加强废日光灯管产生、收集和处理处置的管理,鼓励重点城市建设区域性的废日光灯管回收处理 设施,为该区域的废日光灯管的回收处理提供服务。 10、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相关的技术和设备 10.1 鼓励研究开发和引进高效危险废物收集运输技术和设备。 10.2 鼓励研究开发和引进高效、 实用的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设备, 包括危险废物分选和破碎设备、 热处理设备、大件危险废物处理和利用设备、社会源危险废物处理和利用设备。 10.3 加快危险废物处理专用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和国产化,包括焚烧设施在线烟气测试仪器等。 10.4 鼓励研究开发高效、实用的危险废物焚烧成套技术和设备,包括危险废物焚烧炉技术、危险废物焚 烧污染控制技术和危险废物焚烧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等。 10.5 鼓励研究和开发高效、实用的安全填埋处理关键技术和设备,包括新型填埋防渗衬层和覆盖材料、 填埋专用机具、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沥水处理技术以及危险废物填埋场封场技术。 10.6 鼓励研究与开发危险废物鉴别技术及仪器设备,鼓励危险废物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10.7 鼓励研究开发废旧电池和废日光灯管的处理处置和回收利用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0327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