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事故应急预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液氨事故应急预案.doc》由用户(淡淡的紫竹语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故 应急 预案
- 资源描述:
-
1、 液氨事故应急预案液氨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组织应 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安全,维护社会 稳定。本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单位实际, 制订本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本预案适用于厂生产过程中突发液氨泄漏事故的处理。 2.应急响应 2.1.液氨泄漏的现象:液氨泄漏时,从泄漏处冒出大量的烟雾,周围
2、环境有强烈 的刺激性气味;泄漏处的设备、管线发冷,严重时结冰。 2.2.液氨泄漏的原因 2.2.1.液氨储罐破损; 2.2.2.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密封不严泄漏; 2.2.3.各接头及压力表的安装处密封不严泄漏。 2.3.液氨泄漏的处置措施 按程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报警电话:。并立即采取: 2.3.1.疏散人员至上风口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或将泄漏控制住; 2.3.2.切断火源,必要时切断污染区内的电源。 2.3.3.开启消防水及喷林装置对泄漏部位进行喷淋。 2.3.4.应急人员佩带好液氨专用防毒面具及手套进入现场检查原因。 2.3.5.采取对策以切断气源,或将管路中的残余部分经稀释后由泄
3、放管路排尽。 2.3.6.在泄漏区严禁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和机动车辆, 严重时还应禁止使用通讯 工具。 2.3.7.参与抢救的人员应戴防护气势手套和液氨专用防毒面具。 2.3.8.逃生人员应逆风逃生,并用湿毛由、口罩或衣物置于口鼻处。 2.3.9.中毒人员应立即送往通风处,进行紧急抢救并通知专业部门。 2.4.液氨储罐泄漏处理 2.4.1.液氨储罐的处理: 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泄漏可能的原因为阀门处的填料阀 门泄漏。 处理方法是戴好防护面具及手套用消防水进行掩护将出口处的阀 门关死如果仍然泄漏就需一直保持喷水,直到泄漏完毕。 2.4.2.连接管路泄漏处理:对从液氨储罐之后的泄漏,必须先关死液氨储罐
4、的出 口阀门,再进行连接处泄漏的处理,如果仍然泄漏就需用消防水进行长期 喷水。 2.5.现场防护器材配置:防护服、空气呼吸器、防护手套、液氨专用防毒面具、 急救药品等。 2.5.1.防护器材:消防水带、水枪(雾状水枪)、消防栓专用扳手、防护手套、 液氨专用防毒面具。灭火剂可采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硫化碳、沙 土。 2.5.2.环境要求:液氨区域严禁使用明火作业。 2.5.3.人员要求:作业人员懂得液氨的理化特性,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熟 悉应急处理措施,能及时有效的处理液氨的泄漏事故;消防人员须戴防毒 面具,穿防护服。在上风处灭火。 2.6.大量氨泄漏危害特点 2.6.1.中毒:由于储罐
5、内压力较高,泄漏到空气中,液氨迅速蒸发,而且蒸发速 度非常快,会迅速占据空间,大量气氨在空气中蔓延,会使人中毒。 2.6.2.着火:大量泄漏的氨气,如遇上明火,会发生燃烧。 2.6.3.爆炸:大量泄漏的氨气,没有接触到明火,或者没有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 限,暂时不会爆炸。但当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2.6.4.灼伤: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和皮肤灼伤。 2.6.5.冻伤:液氨从容器内泄漏出来后,由于压力变化,液氨开始气化,同时吸 收热量,使周围温度下降,如接触人员,易造成人体皮肤冻伤。 2.7.泄漏的健康危害 2.7.1.侵入途径:吸入、冻伤。 2.7.2.健康危害: 低浓度吸入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