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师说》课件ppt(41张PPT).ppt

  • 上传人(卖家):alice
  • 文档编号:1100063
  • 上传时间:2021-02-22
  • 格式:PPT
  • 页数:43
  • 大小:150.4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师说》课件ppt(41张PPT).ppt》由用户(alice)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师说 2020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课件 ppt 41 下载 _必修 上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 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 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答韦中立论 师道书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 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 笑侮,收召后学,作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师说,因抗颜而,因抗颜而 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 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2、。”韩愈倡言师道,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 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这篇著名的文章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师说。 师师 说说 韩韩 愈愈 一、作者介绍一、作者介绍 韩愈(韩愈(768768824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 (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 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 “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昌黎先生文集四四 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3、。他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 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 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 首。首。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 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 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 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 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

    4、他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 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 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 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 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 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师说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 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

    5、的。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 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 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 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 意义。意义。 二、解题二、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可以先叙后议, 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 像像捕蛇者说捕蛇者说、马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说

    6、”,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 都可按“解说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的道理”来理解。师说师说意意 思是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当时社会风气不 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 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 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du fu 句读 ( ) 或不焉( ) zhun dn 经传( ) 老聃 ( ) pn chng 李蟠 ( ) 苌弘( ) xing y 相师 (

    7、 ) 近谀 ( ) y 贻之( ) 2.2.概括各段大意。概括各段大意。 明确:第明确:第1 1段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 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第第2 2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 的不良风气。的不良风气。 第第3 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 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 者为师的道理。者为师的道理。 第第4 4段说明本文写作的缘由。段说明本文写作的缘由。 第一段第一段 古之古之学

    8、者学者必有师。师者,必有师。师者,所以所以传道传道受受业解惑业解惑也也。人非生。人非生 而而知之者,孰能无知之者,孰能无惑惑?惑惑而不从师,而不从师,其其为为惑惑也,也,终终不解不解 矣。生矣。生乎乎吾前,吾前,其其闻道闻道也也固固先乎吾,吾先乎吾,吾从而从而师师之;生乎之;生乎 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师道也,夫道也,夫 庸庸知其年知其年之之先后生先后生于于吾乎?吾乎?是故是故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贵无贱,无长无少, 道道之之所存,师之所存,师之所存所存也。也。 重点词语:重点词语: 1.古之学者古之学者 求学的人求学的人 古今异义词古今

    9、异义词 2.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用来的的 同同“授授” 3. 生而知之生而知之 承接关系承接关系 4. 其为惑也其为惑也 那些那些 疑难的问题疑难的问题 5. 生乎吾前生乎吾前 在在 研习文本研习文本 6. 6.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他他 句中助词,不句中助词,不 译。本来译。本来 在在 7. 7. 吾从而师之吾从而师之 “从而”是两个词。从,跟“从而”是两个词。从,跟 从。而,承接关系从。而,承接关系 古今异义词。师,以古今异义词。师,以为师为师 8. 8. 吾师道也吾师道也 以以为师为师 9. 9.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难

    10、道,岂难道,岂 取独取独 在在 呢呢 10. 10.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因此因此 无,无无,无 论论 11. 11.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助词,不译。助词,不译。 句式:句式: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2.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判断句判断句 古代古代求学的人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传授道理,教道理,教 授学业,解决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 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有疑惑却不

    11、跟从老师却不跟从老师 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始终不能解决。不能解决。在在我我 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本来就就比比我早,我跟我早,我跟 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 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 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 是比我小呢?因此,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 不论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年长年少,道理存

    12、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存在 的地方的地方。 问题讨论:问题讨论: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开门见山, 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 及的内容、范围。及的内容、范围。 第一段中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第一段中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 初步论证的?初步论证的? 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正 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面概论教师的职能;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 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

    13、的必要性;第四层,正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正 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 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 所存。所存。 第二段第二段 嗟乎嗟乎!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传也也久矣久矣!欲人之无惑欲人之无惑也也难矣难矣!古之圣古之圣 人人,其其出出人也远矣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今之;今之众人众人,其其下下 圣人也亦远矣圣人也亦远矣,而而耻耻学于师学于师。是故是故圣圣益圣益圣,愚愚益愚;圣益愚;圣 人之所以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愚人之所以为愚,其其

    14、皆出皆出于于此乎此乎!爱其爱其 子子,择师而教择师而教之之,于于其其身身也也,则则耻师耻师焉焉,惑惑矣矣!彼彼童子童子 之师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 也也。 A.A.重点词语:重点词语: 1. 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取独取独 句中语气词,不译句中语气词,不译 2. 2. 其出人也远矣其出人也远矣 他们他们 超出超出 句中语气词,句中语气词, 不译不译 3. 3. 犹且从师而问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尚且,还尚且,还 焉,于之焉,于之 向老师向老师 4. 4. 今之众人今之众人 一般人一般人 5. 5.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他们他们 低于,不及低于,不及 句中语气词,句中语气词, 不译不译 6. 6. 而耻学于师而耻学于师 却却 以以 为耻为耻 7. 7.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因此因此 圣人,形容词作圣人,形容词作 名词名词 圣明,形容词圣明,形容词 8. 8. 圣人之所以为圣圣人之所以为圣 的原因的原因 9. 9. 其皆出于此乎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大概 吧吧 10. 10. 于其身也于其身也 对于对于 自身,自己自身,自己 11. 11. 则耻师焉则耻师焉 却却 以以 为耻为耻 句末语气词句末语气词 12.12.惑矣惑矣 糊涂糊涂 13.13.彼童子之师彼童子之师 那些那些 的

    16、的 14. 14. 句读句读 句,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读,句,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读, 同“逗”,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读,在本同“逗”,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读,在本 文中泛指文字的诵读。文中泛指文字的诵读。 15. 15.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不是不是 所所 说说 的人的人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 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超过一一 般人很远了,般人很远了,尚且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

    17、一般人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以向老向老 师学师学为羞耻为羞耻。所以。所以圣人圣人就更加圣明,就更加圣明,愚人愚人就更加就更加 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 人,人,大概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众人喜爱他们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众人喜爱他们 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自己呢,却呢,却以以 从师学习从师学习为耻为耻,这真是,这真是糊涂糊涂啊!那些孩子的老师,啊!那些孩子的老师, 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

    18、说的 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句读句读之之不知不知,惑惑之之不解不解,或师焉或师焉,或或不不焉焉,小小学学 而而大大遗遗,吾未见其吾未见其明明也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不 耻耻相相师师;士大夫之;士大夫之族族,曰师曰弟子云者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则群聚 而而笑之笑之。问之问之,则曰: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道相 似也似也。位卑则足羞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官盛则近谀。”呜呼呜呼!师道师道 之不之不复复可知矣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君子不齿齿。 今其智今其智乃乃反不能及反不能及,其其可怪也欤可怪

    19、也欤! 重点词语:重点词语: 16.1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17. 17. 或师焉,或不焉或师焉,或不焉 有的有的 有的有的 同同 “否”“否” 18. 18. 小学而大遗小学而大遗 小的学习了小的学习了 大的却大的却 丢了丢了 小小 大是形容词作名词大是形容词作名词 小学是古小学是古 今异义词。今异义词。 19. 19.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这些这些 20. 20. 不耻相师不耻相师 以以 为耻为耻 21. 21. 士大夫之族士大夫之族 类类 22. 22. 曰师曰弟子云者曰师曰弟子云者 称称 如此如此如此如此 23. 23

    20、. 位卑则足羞位卑则足羞 低下低下 感到耻辱感到耻辱 24. 24. 官盛则近谀官盛则近谀 阿谀,奉承。阿谀,奉承。 25. 25.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取独。恢复取独。恢复 26. 26. 君子不齿君子不齿 并列,同列。并列,同列。 27.2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竟然 比得上比得上 28.28.其可怪也欤其可怪也欤 难道难道 吗吗 B.B.句式:句式:1. 1. 而耻学于师而耻学于师 状语后置状语后置 2. 2.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3. 3.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

    21、所 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判断句判断句 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 却却不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 惑的却不从师),惑的却不从师),小的小的方面学习,方面学习,大的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方面却放弃了, 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巫师、医生、乐师及各种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巫师、医生、乐师及各种 工匠,不工匠,不以以互相学习互相学习为耻为耻;士大夫这;士大夫这类类人中,如有人称人中,如有人称 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人

    22、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 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 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 称他为老师呢?)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耻辱,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耻辱, 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 不能不能恢复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原因了。巫师、医生、乐师,由此就可以知道原因了。巫师、医生、乐师 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不

    23、屑与他们为伍的,现与他们为伍的,现 在士大夫们的认识竟然在士大夫们的认识竟然反而反而不如他们。这不是很奇怪吗?不如他们。这不是很奇怪吗? (难道难道值得奇怪吗值得奇怪吗 ?)?) 第二段问题讨论:第二段问题讨论: 1 1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 无惑也难矣。无惑也难矣。 2.2.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 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明确: 纵比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

    24、:耻学于师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 乎?乎? 自比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横比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 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3.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讨论

    25、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 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 出的中心论点。出的中心论点。 第三段第三段 圣人无圣人无常常师。孔子师。孔子师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郯子之徒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 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攻,如是而已。,如是而已。 重点词语:重点词语: 1. 1. 圣人无常师圣人无常师 固定固定 2. 2. 孔子师郯子孔子

    26、师郯子 以以为师为师 3. 3. 郯子之徒郯子之徒 这些这些 同一类别的人同一类别的人 4.4.师不必贤于弟子师不必贤于弟子 比比 5.5.不及孔子不及孔子 比得上比得上 6. 6. 闻道有先后闻道有先后 道理,真理道理,真理 7. 7. 如是而已如是而已 这样这样 罢了罢了 圣人没有圣人没有固定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的老师,孔子曾经以以郯子、苌弘、郯子、苌弘、 师襄、老聃师襄、老聃为师为师。郯子。郯子这一类人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他们的道德才 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 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

    27、师。”因此学生不一定 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 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专门研究,像这,像这 样罢了。样罢了。 第三段问题讨论:第三段问题讨论: 1 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作出了什么论断?作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 “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从孔子的事例中推“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从孔子的事例中推 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8、,闻 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2 2本段的分论点是什么?所用的论证方法本段的分论点是什么?所用的论证方法 有哪些?有哪些? 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第四段第四段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六艺经,六艺经传传皆皆通通习之,不拘习之,不拘 于于时,学时,学于于余。余余。余嘉嘉其能行古其能行古道道,作,作师说师说以贻以贻之。之。 重点词语:重点词语: 8.8.六艺经传六艺经传 六经六经 9. 9. 皆通习之皆通习之 普遍普遍 助词,不译。助词,不译。 10. 10. 不拘于时,学于余不

    29、拘于时,学于余 被被 向向 11. 11. 余嘉其能行古道余嘉其能行古道 赞赏赞赏 风尚,传统,此处风尚,传统,此处 指从师之道。指从师之道。 12. 12. 作作师说师说以贻之以贻之 来,用来,表示目的。来,用来,表示目的。 赠送赠送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普遍学学 习了,不习了,不被被世俗限制,世俗限制,向向我学习。我我学习。我赞许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他能遵行古人 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师说来赠给来赠给他。他。 第四段提问:第四段提问: 1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讨论后

    30、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讨论后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 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 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2 2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讨论后明确: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总结全文 1. 1. 画出全文结构图。画出全文结构图。 2.2.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明确: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3.3.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明确: (

    31、1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 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2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结语一 句比一句重。句比一句重。 (3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古之学 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 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 师

    32、学习的必要性;“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师学习的必要性;“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 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 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 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 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 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

    33、, “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 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 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思考: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思考: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 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 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 种人:种人: 写给当时那

    34、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 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 重。重。 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 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 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 自己的喜悦的。自己的喜悦的。 1200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 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 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

    35、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 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 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 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从这个 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 天的我们的呢?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 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名族的美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名族的美 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课堂作业:课堂作业: 1.1

    36、.学生整理背诵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学生整理背诵字词解释句子翻译。 2.2.背诵全文背诵全文 师说师说知识点整理知识点整理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句句读读 ( ) 或或不不焉(焉( ) 经经传传( )老)老聃聃 ( ) 李李蟠蟠 ( ) 苌苌弘(弘( ) 相相师师 ( ) 近近谀谀 ( ) 贻贻之(之( ) 2、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学于余学于余 耻学于师耻学于师 不必贤于弟子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可怪也欤其可怪也欤 其为惑也,终不解

    37、矣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不拘于时不拘于时-被动句被动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字结构所字结构 3、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师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 技艺人”讲)技艺人”讲) 吾师道也:(名词活用作动词,以吾师道也:(名词活用作动词,以 为师,意译为“学习”)为师,意译为“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吾而师之:(意动用法,以吾而师之:(意动

    38、用法,以为师)为师) 则耻师:(动词则耻师:(动词 拜师学习)拜师学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 军队)军队) 【惑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 题)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道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师道之不传也久

    39、矣:(名词,风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 【传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记,解释经书的著作传记,解释经书的著作)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之】 择师而教之:择师而教之: (代词,指代人)(代词,指代人) 郯子之徒:郯子之徒: (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 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 “那些”)“那些”) 古之学者:古之学者: (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

    40、领 属关系,译为“的”)属关系,译为“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结构助词,(结构助词, 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相当于现 代汉语的“的”,可不译出来。)(不是代汉语的“的”,可不译出来。)(不是 “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 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 “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 “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 的。)的。) 句读之不知:句读之不知: (结

    41、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助词,在动词、形容(助词,在动词、形容 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人称代词,(人称代词, 他)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指(指 示代词,那些示代词,那些 )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 们的)

    42、们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 词,表猜测,大概词,表猜测,大概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其可怪也欤:(加强语气,可译为“难道”)其可怪也欤:(加强语气,可译为“难道”) 【乎乎】 其皆出于此乎?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嗟乎(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嗟乎(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 为“唉”)为“唉”) 【

    43、于于】 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其皆出于此乎?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介词,表示处所、方向, 从、在)从、在) (由于)(由于) 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而而】 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惑而不从师惑而不从师 (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 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吾从而

    44、师之(连词,表承接)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如是而已(助词,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如是而已(助词,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也也】 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词,与“欤”连用,加强语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词,与“欤”连用,加强语 气)气)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 以引起下文)以引起下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45、句末语气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句末语气词, 表判断或肯定)表判断或肯定) 4、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 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为师 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 圣人,愚,笨拙的人圣人,愚,笨拙的人 则耻

    46、师焉:耻,意动用法:以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为耻 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大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 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5、 通假字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师者,所以传道【受受】业解惑也业解惑也 受:通“授”,受:通“授”, 传授,讲授传授,讲授 或师焉,或或师焉,或【不不】焉焉 不:通“否”,表否定不

    47、:通“否”,表否定 授之书而习其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者。者。 读,通读,通逗”,阅读中逗”,阅读中 的断句的断句 6、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学者- 古:求学的人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今:在学 术上有所成就的人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所以-古:用古:用 来来的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吾从而师之-从而从而-古:跟随并且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今:表目的或 结果,是连词结果,是连词 无贵无贱无贵无贱-无无-古:不论;不分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今:没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传

    48、也久矣-道道-古:风气古:风气 今:道理今:道理 句读之不知句读之不知-读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 方,读方,读d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 小学而大遗小学而大遗-小学小学-古:小的方面古:小的方面 今:泛指今:泛指 低等教育场所低等教育场所 圣人无常师圣人无常师-常常-古:永久的;固定的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今:平 常的常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不必- -古:不一定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今:用不着、不需要 年十七,好古文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文-古:秦汉的散文古:秦汉的散

    49、文 今:今: “五“五 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今之众人今之众人-众人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今:大 多数人多数人 7、其它重点词语 终不解矣终不解矣 (终究)(终究) 夫庸知其年之先夫庸知其年之先 后生于吾乎(岂,难道)后生于吾乎(岂,难道)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普遍)(普遍) 士大夫之族士大夫之族 (类)(类) 郯子之徒郯子之徒 (同一类的人)(同一类的人) 君子不齿君子不齿 (并列)(并列) 今其志乃反不能及(竟然)今其志乃反不能及(竟然) 圣人无常师圣人无常师 (固定)(固定) 术业有专攻(研究,学习)术业有专攻(研究,学习) 余嘉其能行古道余嘉其能行古道 (赞赏)(赞赏) 作作师说师说以贻之(赠送)以贻之(赠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师说》课件ppt(41张PPT).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10006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