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doc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1095567
  • 上传时间:2021-02-2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50.8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年高 语文 模拟 试卷 下载 _高考模拟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2 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题 无论是古代的“包公戏”,还是今人创作的大宋提刑官等司法题材影视作品,在涉及宋 代审讯场面时,原告和被告都得跪在公堂上听审。这些文艺作品塑造出来的历史想象,甚至影 响了历史研究者。法律史学者潘宇的论文传统诉讼观念的基本形态与转型就认为:“在古 代司法实践中,涉讼双方一旦受审,不仅要下跪叩首,而且还要受到喝堂威的惊吓。” 但是,我在阅读宋人笔记时,隐约觉得宋代的诉讼是不需要“下跪叩首”的。沈括梦溪笔 谈中欧阳文忠推挽后学载,有一书生起诉

    2、学生拖欠束脩,官府判书生败诉,“书生不直 向判,径持牒以见欧公。”既然是“径持牒”,应该不会是“跪禀”。朱熹编著五朝名臣言行录 载,“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府吏坐门,先收状牒。公(包拯)开正门,使径至前,自 言曲直,吏不敢欺。”诉讼人“径至前,自言曲直”,也不像是“跪禀”的样子。 这些材料记录的信息比较模糊,不能作为确凿的证据。我们不妨通过检索宋代司法文献加 以验证。检索名公书判清明集 折狱龟鉴 洗冤录等官箴书,均找不到任何“跪着受 审”的记录。反倒是在折狱龟鉴中可以找到相反的记载。葛源书诉条载,宋人葛源为 吉水县令,“猾吏诱民数百讼庭下”,葛源听讼,“立讼者两庑下,取其状视”;王罕资迁条

    3、 载,宋人王罕为潭州知州,“民有与其族人争产者,辩而复诉,前后十余年。罕一日悉召立庭 下。”从这些材料不难发现,当法官开庭听讼时,诉讼人是立于庭下的。 当然最具直观效果的证据还是宋代的图像材料。我们能不能找出一张宋人描绘诉讼场景的 图像作品呢?孝经中的“五刑章”恰好涉及司法诉讼的内容,因此宋人笔下的孝经图卷 中的“五刑章图”自然也画出了宋代法官审讯的场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有一幅北宋李 公麟的孝经图卷,此卷因保护不善,以致墨迹模糊,甚至可能有图文拼接错误之处,但我 们还是可以看出,图中的诉讼人是站立听审,并无下跪之姿。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一幅南宋 孝经图卷,其中的“五刑章图”,画上的诉讼人

    4、也是站着的。 至此我们可以断定:宋朝平民如果对簿公庭,无须下跪叩首。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包公 案、“包公戏”中的下跪受审场面是胡编乱造。这类作品发端于元代,而盛行于明清,它们是 彼时底层文人按照他们的社会经验想象出来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元明清时期司法状态的镜 像。 不管是从文献还是从历史图像来看,我们都可以确信,清代的平民如果上衙门打官司,是 必须下跪叩头的。只有那些取得功名的缙绅,才能获得免跪于公堂的特权。当时人撰写的官箴 书,已经将“跪”列为诉讼人的规定动作了,如郑端政学录介绍的“理堂事”程式:“诉告之 人,不妨逐名细审,一人持状跪下,直堂吏接上;听审完,或准或否,又令一人跪下,执状听 审

    5、。”很明显,清代审讼场面跟宋代审讼情景,差异非常大。这个嬗变是如何发生的呢?这又 印证了怎么样的时代精神的流变?这是值得历史研究者探究的一个问题。 (摘编自吴钩被“包公戏”遮蔽的宋朝司法制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人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很容易受到大宋提刑官等文艺作品的影响。 B梦溪笔谈和洗冤录等宋人笔记信息模糊,因此作者又援引其它材料来佐证。 C大约从明代开始,平民百姓在上公堂参与诉讼时就需要在官员面前下跪受审。 D清代官箴书政学录明确记载:清朝人在上衙门打官司时必须下跪受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潘宇的论文意在证明宋人打官司下跪这一想象影响了历史研究者。 B文章使用笔记、官箴书、绘画等不同性质材料,从不同角度证明了本文观点。 C作者引用了很多历史文献,充分扎实的论据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D结尾处作者提出“时代精神流变”的话题,引发读者对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平民打官司无须下跪,清代则需要,因此我们可以说宋代审讼制度某种程度上比清代 更加平等。 B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李公麟孝经图卷,虽然墨迹模糊,但画面主体应该还是 可以辨识的。 C包公案 孝

    7、经图卷及大宋提刑官中的审讼场景,都是作者按自己时代的司法现 实进行的历史想象。 D文章指出了宋、清两代审讼制度差异巨大的现象,但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尚需历史 研究者深入思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题。 材料一: 一款名为“奔跑的兔子”的地铁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在“2018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 惊艳亮相。目前地铁隧道的巡检和安全防护主要以人工静态检查为主,少量辅之以动态检测 车。人工静态检查工作环境较为艰苦,速度慢、效率低、占用线路时间长,同时,有些问题靠 人工无法快速识别判断。“奔跑的兔子”采用先进技

    8、术,解决了地铁隧道特殊环境带来的技术难 题,现已开始产品化。这款机器人为侧挂式机器人,不会影响列车正常行驶,能够全天性在隧 道内工作,将能实现隧道检测、监控、预警三位一体,由人工巡检到自动巡检,检测项目由人 工评价到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辨识和评价,并将静态、离散、碎片信息整合为动态、实时、 三维信息,极大地推动了地铁交通安全领域的智能化创新。 专家介绍:该机器人是世界轨道交通在地铁隧道安全监测与预警领域的新理念、新思路, 是机器人在地铁隧道领域的创新式应用。地铁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的问世,预示着地铁轨道交 通运维领域开始进入 AI时代。 摘编自新华网地铁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问世,地铁运维进入 AI

    9、时代) 材料二: 人工智能作为一类信息技术,诞生于 20世纪 50年代,几乎与计算机同步。60多年来人工 智能涉及的技术和派系众多,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对于大多数公众而言,从其发展目 的的角度,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与人类一样聪明的人造机器”。 将这个聪明的“机器”放入制造业中,主要的作用就是使机器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技工 水平”,以实现企业生产运营效率的提升。这个放入“人工智能”的“智能化”过程,与过去制造业 追求“自动化”的过程实际上有本质的差异。“自动化”追求的是机器自动生产,本质是“机器替 人”,强调大规模的机器生产;而“智能化”追求的是机器的柔性生产,本质是“人机协同”,强调

    10、机器能够自主配合要素变化和人的工作。 因此,“人工智能+制造”未来所追求的,不应是简单粗暴的“机器替人”,而应是将工业革 命以来极度细化甚至异化的工人流水线工作,重新拉回“以人为本”的组织模式,即让机器承担 更多简单重复甚至危险的工作,而人承担更多管理和创造工作。 (摘编自“人工智能制造”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材料三: 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不断地向人类生产生活逼近,会更多涉及伦理道德问题。 比如,机器人要不要遵守人类的法律法规、机器人应不应该享受人类的权利、人类与人工智能 如何和谐相处,都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应该应对的事情。在规范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方 面我国走在了世界前列,20

    11、18年 5月 7日中国机器人伦理标准化白皮书评审会议召开,它 首次提出了针对机器人伦理问题的解决办法中国优化共生设计方案。这一清晰的框架为进 一步完善机器人道德伦理规范奠定了基础。只要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一定约束下进行,风险就是 可控的。 跟其他任何科技的发展一样,人工智能也具有两面性,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也可 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灾难,就像是一面镜子,其实都是人类自身的映射。对于失业和贫富差距的 加大,人工智能都只是起到了强化作用,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办法仍然在人类手中。至于机器 人道德伦理问题和可能攻击人类的问题,也是人类目前可以去努力防范和解决的。人类在人工 智能危机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而

    12、是大有可为的,正确利用人工智能是人类应该坚定的方 向。 (摘编自新华网人工智能崛起引发担忧,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材料四: 2014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规模发展趋势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2014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 告)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铁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先进,以全新的理念和思路解决了相关技术难题,极大地推 动了地铁交通安全领域的智能化创新。 B人工智能发展的 60多年里,学界并无明确的定义,只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与人类一样聪 明的人造机器。” C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13、。面对人工智能崛起引发的担忧,我们应客观理性地对 待,如何正确利用人工智能才是人类努力的方向。 D2015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 69.3亿元,2016年达到 96.2亿元,此后快速发展,增幅也 逐渐增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地铁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具有人工巡检无法企及的优势,它的问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不久的将来它定会代替人工巡检。 B材料二将人工智能的“智能化”与传统制造的“自动化”做了比较,指出了“人工智能+制造”的 本质是追求“人机协同”,而非简单的“机器替人”。 C人工智能的使用强化了人类社会的失业和贫富差距

    14、,但这并不能阻碍其发展,只要努力防 范与解决,就可以避免风险。 D中国机器人伦理标准化白皮书首次直面机器人伦理道德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为完善 人工智能伦理道德规范奠定基础,可谓意义重大。 6人工智能的前景如何?未来该怎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人工智能的前景如何?未来该怎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踵共 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题。 那一束光 李朝德 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火车大概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早就黑了,那 么晚让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我一路忐忑。 那天,我从昆明乘火车去一个小城参加会议,列车要穿

    15、过家乡的村庄。我家离铁路并不 远,直线距离也就五六百米。 当我打电话告诉母亲我要坐火车路过村里时。母亲很是高兴。我说:“可惜村里没有站, 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不用惦记我,我身体好着呢。”说完这句,电话里 一阵沉默。 我理解这时的沉默。 我与母亲之间,如许多农村母子之间一样,不善于表达感情,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诸如 爱与想念这类的话语,我们一句也说不出来。 父亲在世时,彼此都习惯这种沉默,但现在的沉默却让我内心紧缩。父亲过世后,母亲常 说,时间过得慢,太阳总不落山,天黑后,天又总也不亮。 近些年,我经常往家里打电话,却很少回家。因为母亲总是说,“你哥你姐就住在村里, 我身体好

    16、好的不用挂念,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么远,跑来跑去浪费车费!” 我理解母亲的本意,儿子好不容易在城里立足,她希望我小心翼翼走好每一步路,不管是 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要有半点闪失,因此,她不愿意耽搁儿子的时间。在母亲眼里,儿子的未 来高于一切。 但是,车过村庄,母子相距几百米却不能相见,对我来说终究是一个大大的遗憾。于是, 我打破沉默:“妈,要不火车快到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的铁路口等我,我在 7号 车厢的门口,会向你招手,咱俩就能见一面了。” 这个突然的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为难,夜色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这算是 怎么一回事?但是母亲很高兴,一口答应了下来。 我们都知道那个路口,那个

    17、叫小米田的路口,但近些年火车多次提速小米田路口虽然还 在,但已被栅栏隔断,现在只剩下几米宽的道口。火车通过那个道口需要多长时间呢?估计就 是一闪而过吧,我与母亲相互能看见吗? 火车一过县城,我就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去道口等着。县城离老家松林村不到二十公里,估 计不到二十分钟我就可以看见母亲了。 此时一明一暗,车里车外仿佛两个世界。我把脸贴在 7号车门的玻璃上,努力寻找熟悉的 山川轮廓。 窗外模糊一片,夜色包裹着车厢,我计算着时间与路程,却总不能看见熟悉的村庄。 焦躁中,却看见远远的公路上有车流的灯光,黑夜中流光溢彩。 突然“施家屯收费站”白色大字突然出现了。我心里一阵酸楚,“施家屯”已是隔壁村庄,

    18、火 车刚在 1分钟前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村庄与站在路口的母亲。 火车夜过家乡,熟悉的景致与最亲近的人就在窗外一闪而过,兴奋激动转眼又成失望落 寞,那种感觉难以描述。 我颓然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还没等看见你,火车就已经到了施家屯了。” 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这趟火车,知道你坐 在上面,就行了。” 我为自己的粗心愧疚不已,说不出话来。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 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看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和空欢喜一场。 松林村的一草一木,我再熟悉不过,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我不甘心,对母亲说:“妈

    19、,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 车,半个小时就到家了,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 电话里,母亲慌忙阻止,语气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如果这样做,都是因为她引起的。我 没有办法,告诉母亲,那明晚还是在这个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个车厢的车门旁招手, 我们一定可以看见对方。 翌日返程,我早早地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漂移, 伏在玻璃上我把眼睛使劲睁大,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任何景物。 这时候,我又看见了“施家屯”这几个字。 车内外温差大,窗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 遮挡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

    20、的一景一物。我终于能看见车灯照出几米远模 糊的路面轮廓,还看见了如萤火样的村庄里的昏黄灯光。 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火车却又过 了! 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了。” 母亲在电话里说:“我也看见你了。” 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做小米田的道口,不过只有三四米 宽,而站在路口等我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挂

    21、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采用倒叙手法,既写出了“我”意识到自己考虑 不周而生发出的悔意,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善用对比手法增强表达效果,如母子所处环境的对比“黑夜的冷风中”与“明亮、温 暖的车厢”,突出了“我”的愧疚之情和对深沉母爱的感念。 C“火车多次提速”“路口已被栅栏隔断”说明时代发展迅速,使“我”认不出昔日熟悉的景物并 错过了与母亲相见,暗指过快的发展总会给人带来遗憾。 D当“我”提出让母亲在路口等“我”的要求时,内心很期盼与母亲在火车一闪而过时互看一 眼,但因火车太快,夜色太深,我”和母亲终究没能看见彼此。 8为什么作者说为什么作者说“我理解这时的沉默我理解这时的沉默”,

    22、却又说,却又说“但现在的沉默却让我内心紧缩但现在的沉默却让我内心紧缩”?请结合全文?请结合全文 进行分析。进行分析。 9文章题目文章题目“那一束光那一束光”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盲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曹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曹文,完成 10-13 小题。小题。 孔光字子夏,孔子十四世之孙也。明经学 ,年未二十,举 为议郎。光禄勋匡衡举光方正, 为谏大夫。坐议有不合,左迁虹长。成帝初即位,举为博士,数使录冤狱,行风俗,振赡流 民,奉使称旨,由是知名天下。为上所亲信,转为尚书令。凡典枢机十余年,守法

    23、度,修故 事。上有所问,据经法以心所安而对,不希指苟合;如或不从,不敢强谏争,以是久而安。时 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光久典尚书,练法 令,号称详平。时定陵侯淳于长坐大逆 诛,其小妾以长事未发觉时弃去,已更嫁。用长事发, 丞相方进以为:“令,犯法者各以法时律令论之,明有所讫也。长犯大逆时,其妾为长妻,已 有当坐之罪,与身犯法无异。后乃弃去,于法无以解。请论。”光以为:“大逆无道,父母妻子 皆弃市,欲惩后犯法者也。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长未自知当坐大逆之法,而弃去 其妾,已更嫁,义已绝,而欲以为长妻论杀之,名不正,不当坐。”有诏“光议是”。后拜

    24、为丞 相。哀帝初即位,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褒赏大臣,益封 光千户。时,傅太后居北宫,北宫有复道通未央宫,傅太后从复道朝夕至帝所,求欲称尊号, 贵宠其亲属,使上不得直道行。顷之,太后从弟子傅迁在左右尤倾邪,上免官遣归故郡。傅太 后怒,上不得已复留迁。光奏言:“诏书“侍中驸马迁巧佞无义,国之贼也,免归故郡。复有诏 止。天下疑惑,无所取信,亏损圣徳,诚不小愆。臣请归迁故郡,以销奸党。”卒不得遣,复 为侍中。光坐罢归。元始五年薨,年七十,谥曰简烈侯。 (节选自汉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25、一项是 A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 B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 C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 D时有所言/辄削草稿/以为彰主之过/以贾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学,注解经书之学,其中“经”指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 B举、拜,都指授予官职,和张衡传中“举孝廉不行”一句中的“举”意思一致。 C大逆,封

    26、建时代称危害君父、宗庙、宫阙等严重罪行,犯此重罪者当处以极刑。 D封,指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文中指皇帝赏赐给孔光千户封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光博学多才,名声传遍朝野。他是孔子后裔,年未二十就精通经学;任博士时,受命审 查冤狱、整治风俗、赈济灾民,所做之事符合旨意,由此知名天下。 B孔光公正执法,反对诛杀小妾。淳于长犯罪被诛,丞相认为其已改嫁的妾应被株连问罪, 但孔光反对,认为杀掉小妾名义不正。他的观点被皇上认为是正确的。 C孔光公正不阿,进言遣送傅迁。皇上将傅迁免去官职遣归故郡,后迫于傅太后之怒又

    27、留用 傅迁。孔光认为这样做纵容太后,有损圣德,请求依然遣归傅迁 D孔光经历数代,宦海数次浮沉。他从议郎一职步入仕途,担任谏大夫时被贬为虹县县令; 汉成帝时任尚书令、丞相等职;汉哀帝时因进言被免去官职,回到故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上所亲信,转为尚书令。凡典枢机十余年,守法度,修故事。 (2)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4-15 题。题。 南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

    28、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黄庭坚仕途多舛,此词是被贬宜州后所作。戏马台,在今徐州。东晋时大将刘裕(后来 的宋武帝)因北伐立功被封宋公,于重阳节在戏马台大宴群僚。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 部的佩饰。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用反差强烈的笔调描绘了一组对立的形象,一热一冷,一动一静,突出了词人的孤 高淡泊。 B词人豪兴勃发,催杯劝酒并非借酒浇愁,其乐观豁达的豪放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跃然 纸上。 C词人“白发簪花”,不以为羞,乐在自我调侃,借以表现经历世事沧桑之

    29、后的洒落超脱,不 拘行止。 D全词既借助景物渲染,又直抒胸臆,风格豪放刚健;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有的句子完全 口语化。 15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都用到了刘裕的典故,其作用有何不同京口北固亭怀古都用到了刘裕的典故,其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请简要 分析。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 的欢乐场面的两句诗是“_,_”。 (2)韩愈在其师说中以孔子从师的例证证明了“_”的观点,而郯子等人道德学问 不及孔子又与后文“_ ”的观点相照应,论

    30、证严密。 (3)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与男子在结婚问题上产生分歧后,她先以“_, _”两句解释原因,再将婚期定在秋天以平息男子的愤怒。 第 II 卷阅读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题。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于 2019年 5月 15日至 22日在北京举行,在这个莺飞草长的美好日子, 来自全部亚洲 47个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和代表,为深化文明交流互 鉴共襄盛举,共聚一堂。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仝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充满希 望。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

    31、没有哪 个国家能够_。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 )。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都有自己发展的_。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別,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別,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文明冲突、文明优越 等论调不时_,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 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 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文明的_是人类进 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

    32、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个莺飞草长的美好日子,来自亚洲全部 47个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的领 导人或代表,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襄盛举,共聚一堂。 B在这个莺飞草长的美好日子,来自全部亚洲 47个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的领 导人或代表,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聚一堂,共襄盛举。 C在这个莺飞草长的美好季节,来自亚洲全部 47个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的领 导人或代表,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聚一堂,共襄盛举。 D在这个莺飞草长的美好季节,来自全部亚洲 47个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组织的领 导人和代表,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襄盛举,共聚一堂。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

    33、全都恰当的一项是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独善其身 权力 卷土重来 多样性 B置之度外 权利 卷土重来 复杂性 C置之度外 权力 沉渣泛起 复杂性 D独善其身 权利 沉渣泛起 多样性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若想更好地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只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 B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才能更好地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 C只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就能更好地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 D需要更好地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应该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 20在下面

    34、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个字。 毛泽东同志说过:“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 水平。”_,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 “_”的进取精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勿忘昨天的苦难辉 煌,_,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21用下面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两副有关中秋节和重阳节的对联。要求:上下

    35、联各为七字,语意用下面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两副有关中秋节和重阳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 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词语。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词语。 黄菊倚风 月静池塘 紫门临水 风摇帘幕 村酒熟 桐叶影 稻花香 桂花香 中秋:上联_下联_ 重阳:上联_下联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我望着,我远远地望见,又一座黑塔与它并排高站,近看才知是火电厂的烟囱,不息地吐 着墨一样的浓烟,暗夜在地上绘出繁星般的灯火,白昼在天上绘出黑色的牡丹。 60年代歌颂边疆工业化的诗 材料二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

    36、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 害。 90年代淮河流域民谣 材料三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 习近平 2013年 9月 以上几则材料反映了国人环保观念怎样的变化过程?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从下列任 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1992年 12月 30日,针对本市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上书市长; 2003年 6月 5日,在第 30个“世界环境日”进行国旗下演讲; 2019年 6月 5日,参观“庆祝建国 70周年环保主题摄影展”后的观后感; 2049年 9月 30日,写给某位“共和

    37、国环保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B 6(1)人工智能行业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面对人工智 能危机,人类要努力防范和解决,规范人工智能发展,正确利用人工智能是人类坚定的发展方 向。“人工智能+制造”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组织模式,让机器承担更多简单重复以及危险的 工作,而人类承担更多管理和创造工作,做到“人机协同”。 7C 8(1)“我理解这时的沉默”是因为母子之间不善于表达感情,而且似乎彼此之间

    38、已经适应了 这种不用言表的感情。(2)“但现在的沉默却让我内心紧缩”是因为作者从这沉默中不仅感受 到深沉的母爱,也感受到母亲在丧偶后生活的无聊,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让作者感到内心不 安。 9“那一束光”一方面是指作者看到的那束在黑暗中照着火车的电筒光,另一方面是指照在作 者前行路上的、给作者以温暖和光亮的母爱之光。 10B 11B 12D 13(1)孔光被皇上亲近信任,转换官职担任了尚书令。一共执掌朝政机要十多年,维护法度, 修订制度。(2)哀帝厉行节俭,减省各项费用,政事由自己裁决处理,朝廷上下一致希望能 天下大治。 14D 15辛词通过赞颂刘裕来叹惜南宋王朝的无能,表达自已抗敌救国的热情。

    39、 黄词既借“刘裕大宴戏马台”之典切重阳宴集之题,也借刘裕创建的英雄业绩“尽随风雨去”“休 体”,流露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寄托看淡是非得失、升沉荣辱的思想感情。 16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圣人无常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 17C 18D 19B 20: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 不到长城非好汉 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 21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帘幕桂花香 黄菊倚风村酒熟 紫门临水稻花香 22例文 保护地球母亲,净化校园环境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第 30个“世界环境日”,我在这里演讲,感到十分荣幸。 21世纪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同在,希望与困难共存。它在为我们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也给

    40、 我们带来了许多难题,其中首要的就是环境问题。 环境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美丽的自然能带来美丽的心境,美丽的心境能带来了美丽的 生活。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因为人类不合 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注意环境保护工作,所以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现在全球每年有 600万公顷的土地沦为沙漠,2000万公顷森林在消失,平均一小时有一种 物种在灭绝。南极臭氧层空洞正逐步增大,温室效应正渐渐加剧,地球气温不断增高,南极冰 冠开始溶化,海洋平面将不断升高,世界上许多沿海城市、岛屿和大量土地,将会被无情的海 水吞没。全球近 1.2亿人生活在混浊的空气里;

    41、12亿人面临着生活缺水的困难;12%的哺乳动 物和 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年地表土壤流失近 200亿吨;森林以每年 450万公顷的速度消 失。 人为地破坏环境,无异于自掘坟墓。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甚至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自然界惨痛的教训,已经引起全人类的重视,1972年 6月 5 日,世界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开幕,会上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同年 10月,第 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以后每年的 6月 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国也十分重视环保工作,把保护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仅 1989年颁布的环境法,对环保工作就有 100多项法

    42、规,保护环境正成为我国人民的自觉行 动。 我校“弯腰工程”开展以来,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同学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捡拾果皮纸屑,用 自己的双手去保护校园环境的优美。但是,我们的身边仍旧存在着一些丑陋的行为,例如:随 处乱扔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随意践踏草坪,破坏花草树木,肆意伤害益虫益鸟。这都是我 们需要去改进的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心系世界,着眼身边,立足校园。多弯腰捡拾果皮纸屑, 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多走几步,不要穿越绿化带,践踏草坪,保护动物植物。“勿以善小而不 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同学们,我们是未来的主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 辞的责任。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地球母亲,净化绿色校园。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让祖国的天 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9556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