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艺体生专用课件:第六章 第七节 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新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艺体生专用课件:第六章 第七节 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ppt》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新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艺体生专用课件:第六章 第七节 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2022 新高 数学 二轮 复习 艺体生 专用 课件 第六 第七 导数 概念 运算 下载 _二轮专题_高考专区_数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七节 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考情解读 命 题 规 律 考点 导数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导数的计算 考查频次 卷,5年4考 卷,5年4考 卷,2年1考 卷,5年1考 卷,5年1考 卷,2年1考 考查难度 中等 中等 常考题型及分 值 填空题,5分; 解答题,12分 填空题,5分 命 题 趋 势 高考命题的热点仍然是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但命题形式比较灵活,综合性 较强,导数的运算渗透到不导数相关的每一个考题之中,单独考查导数计算的问题仍然较 少 基础导学 1. 导数的概念 (1)函数 = () 在 = 0 处导数的定义称函数 = () 在 = 0 处的瞬时变化率 1 = lim 为函数 = (
2、) 在 = 0 处记作 (0) 或| = 0 ,即(0) = lim 0 = 2 (2)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 在点0 处的导数(0) 的几何意义是在曲线 = () 上点(0,0) 处的 3 (瞬时速度就是位秱函数() 对时间 的导数) . 相应地,切线方程为 4 (3)函数() 的导函数称函数() = 5 为() 的导 函数. 知识梳理 切线的斜 率 lim 0 (0+)(0) lim 0 (0+)(0) 0= (0)( 0) lim 0 (+)() 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0 原函数 导函数 () = ( 为常数) () = 6 () = ( ) () = 7 () = sin (
3、) = 8 () = cos () = 9 () = ( 0, 且 1 ) () = 10 () = () = 11 () = log ( 0, 且 1 ) () = 12 () = ln () = 13 1 cos sin ln 1 ln 1 3. 导数的运算法则 (1)() ()= 14 . (2)()()= 15 . (3) () () = 16 () 0) . () () ()()+()() ()()()() ()2 4.复合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 = () 的导数和函数 = (), = () 的导数间的关系为 = . 知识拓展 1.求导其实质是一种数学运算即求导运算,有公式和法则,也有
4、相应的适用范围或成立条件,要注意这一点,如 ()= 1中, 0 且 . ( () () )= ()()()() 2() ,要满足“= ”前后各代数式有意义,且导数都存在. 2.(1)(0) 代表函数 () 在 = 0处的导数值;(0)是函数值 (0) 的导数,而函数值 (0) 是一个 常量,其导数一定为 0,即(0)=0. (2)() 是一个函数,不(0) 丌同. 3. (1) “过” 不 “在” : 曲线 = ()“在点 (0,0) 处的切线” 不 “过点 (0,0) 的切线” 的区别: 前者 (0,0) 为切点,而后者 (0,0) 丌一定为切点. (2) “切点”不“公共点” :曲线的切线
5、不曲线的公共点的个数丌一定只有一个,而直线不二次曲线相切只有一个 公共点. 4.复合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 = () 的导数和函数 = (), = () 的导数间的关系为 ,即 对 的导数等于 对 的导数不 对 的导数的乘积. 重难突破 考点一 导数的计算 典例研析典例研析 【例1】 B 8 (1)已知函数() = (2 020+ln) 且 0) = 2 021 ,则0 = ( ) A. 2 B. 1 C. ln2 D. (2)若函数() = ln (1)2+3 4 ,则(1) = . (3)若() = sin(2 + 3) ,则 ( 3) = . 2 解析 () = sin(2 + 3), (
6、) = (2 + 3) cos(2+ 3) = 2cos(2 + 3), ( 3) = 2cos( 2 3 + 3) = 2. 解析 () = (2020+ln) = 2020 +ln , () = 2020+ln + 1 = 2021+ln , 又(0) = 2021, ln0= 0, 0= 1 . 解析 ()= 1 2 1)+3, 1) =1+2 1)+ 3,解得 1) =2, (1)= 1+4+3 = 8. 方法技巧: (1)求导之前,应利用代数、三角恒等式等变形对函数进行化简,然后求导,这样可以减少运算量,提高运算速度, 减少差错. 连乘积形式:先展开化为多项式的形式,再求导; 分式形
7、式:观察函数的结构特征,先化为整式函数或较为简单的分式函数,再求导; 对数形式:先化为和、差的形式,再求导; 根式形式:先化为分数指数幂的形式,再求导; 三角形式:先利用三角函数公式转化为和或差的形式,再求导. (2)求导公式或求导法则中,要注意“+ ” “ ”的变化,如 (cos)= sin . 对点训练对点训练 B B C 1. 已知函数() 的导函数是() ,且满足() = 2(1)+ln 1 ,则(1) = ( ) A. B. 2 C. 2 D. 解析由已知得() = 2(1) = 1 ,令 = 1 得 (1) = 2(1)1 ,解得(1) = 1 ,则 = 2(1) = 2 . 2.
8、 设() = ln ,若(0) = 2, 则0 等于( ) A. 2 B. C. ln2 2 D. 2 解析 () = ln, () = ln + 1 = ln +1, 由(0) = 2 得ln0+1 = 2, 0= .故选 . 3. 已知函数() = cos +ln ,则(1) 的值为( ) A. sin11 B. 1sin1 C. 1+sin1 D. 1 sin1 解析 () = cos+ln, () = 1 +sin ,可得(1) 的值为1 +sin1 .故选 . 重难突破 考点二 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应用 典例研析 考查角度一考查角度一 利用导数几何意义求切点、斜率、切线方程利用导数几何意
9、义求切点、斜率、切线方程 【例1】 C (1)2019全国卷文曲线 = 2sin +cos 在点(,1) 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1 = 0 B. 2 21 = 0 C. 2 + 2+1 = 0 D. + +1 = 0 (2)2019全国卷理曲线 = 3(2+) 在点(0,0) 处的切线方程为 . 3 = 0 解析 因为= 3(2 +1)+3(2+)= 3(2+3 +1), 所以 = |=0= 3 .所以曲线 = 3(2+ ) 在点(0,0) 处的切线方程为 = 3, 即3 = 0 . 解析 当 = 时, = 2sin +cos = 1 ,即点(,1) 在曲线 = 2sin +cos 上.
10、 = 2cos sin, |= 2cos sin = 2 ,则 = 2sin +cos 在点(,1) 处的切线方程为 (1) = 2( ) ,即 2 + 2 +1 = 0 .故选 . 方法技巧: 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注意已知点是否为切点,其关键点为: (1)当点(0,0) 是切点时,切线方程为 0= (0)( 0). (2)当点(0,0) 丌是切点时,可分以下几步完成: 第一步:设出切点坐标(1,(1); 第二步:写出过(1,(1) 的切线方程,为 (1) = (1)( 1); 第三步:将点(0,0) 代入切线方程求出1 ; 第四步:将1 的值代入方程 (1) = (1)( 1) 可得过点(0,
11、0) 的切线方程. 考查角度二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解析式中的参数 【例3】 D (1)2019全国卷理已知曲线 = +ln 在点(1,) 处的切线方程为 = 2 + ,则( ) A. = , = 1 B. = , = 1 C. = 1, = 1 D. = 1, = 1 (2)2018全国卷曲线 = ( +1) 在点(0,1)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 ,则 = . 3 解析 = +ln +1, = |=1= +1 = 2, = 1, 将(1,1) 代入 = 2 + ,得2 + = 1, = 1 .故选 . 解析 = ( + +1), 当 = 0 时, = +1 , +1 = 2 ,得 = 3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