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6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统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名师教案(优质教学设计).doc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1093081
  • 上传时间:2021-02-20
  • 格式:DOC
  • 页数:264
  • 大小:6.4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名师教案(优质教学设计).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统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名师教案优质教学设计 统编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名师 教案 优质 教学 设计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名师教案 目 录 第一单元 1 古诗词三首 4 2 乡下人家 11 3 天 窗 21 4三月桃花水 27 口语交际:转述32 习 作:我的乐园37 语文园地一42 第二单元 5 琥 珀 45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51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60 8千年梦圆在今朝 66 口语交际:说新闻70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74 语文园地二77 快乐读书吧82 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85 10 绿91 11 白 桦97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102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105 语文园地三 108 第四单元 13 猫 111 14 母 鸡117 15 白 鹅124 习作:我的动物朋

    2、友 130 语文园地四 133 第五单元 16 海上日出 136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144 习作:游_ 152 第六单元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156 19我们家的男子汉164 20芦花鞋169 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174 习作:我学会了_178 语文园地六182 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185 22 文言文二则193 23“诺曼底号”遇难记201 24黄继光 210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214 习作:我的“自画像” 220 语文园地七 225 第八单元 25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31 26 巨人的花园239 27海的女儿247 习作:故事新编252 语文园地八 258 1 古诗词三

    3、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包含三首古诗词,其中有两首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宿新市徐公店, 一首词清平乐村居。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了初夏农村的忙碌,村居生活富有 情趣。诗中用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 有果,有色有形。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之作,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景色的诗,描 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在店内看到儿童嬉戏的天真活泼,以及菜花开放、遍地金黄、 彩蝶飞舞的自然景色,有动有静,人景交融。清平乐村居则描写了农村清新秀丽的环境 及农村安宁平静的生活。在诗人的笔下,三首诗词都描写农村里的朴素恬静,是著名的田园佳 作,无一不表达

    4、着作者对农村快乐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清平乐村居的音乐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 课时。 注:1.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见前面的“课文备课方案”。 2.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学生活动卡”请使用手机扫描封面二维码进行下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以前我们学过很多描写乡村田园的古诗,谁来背一背?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出示课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和 宿新市徐公店。 3指读字音,理解课题:“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n”,“杂”是平舌音,“杂 兴”

    5、的意思是随兴而写的诗;“宿”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是“住”的意思。“新市” 是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 4带着理解读一读课题。 设计意图:古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种快乐 的展示过程,从这样的兴趣点出发引入新诗的学习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学习古诗,感知诗意 1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2自由读这首诗。读准平舌音“杂”,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齐读。 4默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内想办法解决。 5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说说你在这首诗描绘的画里看到的情景。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诗人笔下的画面,并结合画面,读出感情。 学生交流: 预设: 生 1:读到“

    6、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两句时,“我”仿佛看到果园里梅子成 熟了,金灿灿的,杏子也长得很肥美。田野里小麦开花了,雪白一片,油菜花渐渐凋谢了。 师:多美的景色呀!诗人把它凝练成两句诗就是(生接读诗句)。你看,诗人就是这样 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短短的两句诗,就勾勒出了如此美妙的画面。 生 2:读到“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时,“我”仿佛看到夏天的时候,篱笆 边没有人,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翩翩飞舞。 3教师引导想象:蝴蝶和蜻蜓飞来飞去,可爱极了,为什么篱笆边没有行人,他们都到 哪儿去了? (让学生结合“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充分的讨论,了解夏天人们的劳动情况,感受 农民的繁忙和劳动的辛苦

    7、。)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感悟诗句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在理解的过程中,辅以画面帮助,在 联系中发现理解古诗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知识,掌握了语言规律,使学习有规律可循。 三、想象画面,自学古诗 1过渡:刚才大家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学习了第一首古诗,相信第二首古诗也一 定难不倒大家。下面请大家小组内合作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教师出示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按节奏读一读古诗,读准生字的读音,读出诗的韵味。 宿/新市/徐公店 篱 落 / 疏 疏 /一 径 深 , 树 头/新绿/未/成 阴 。 儿童/急 走 /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根据对加点字词的解释,用自

    8、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阴:树荫。 一径深:一条小路长长的。 急走:快跑。 读读诗句,在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什么画面?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指名朗读诗句,齐读诗句。 交流诗句的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一条小路长长地伸向远方,树上的花落了,树叶还未 长得茂盛,还未形成树荫。儿童匆匆忙忙地跑着追赶一只黄蝶,黄蝶飞入菜花中,再也找不到 了。 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我看到了在那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是那样安静; 我仿佛看到树上的花已经纷纷落下来,可枝头的嫩叶才长出来,还没形成浓密的树荫。 配乐朗读诗句。 设计意图:两首诗都是画面感十分强的乡村古诗,采用在学习

    9、前一首诗的基础上自学,让 学生自学第二首古诗,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的字:杂、稀、篱、蜻、蜓、蝶、宿、徐、疏。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杂、篱、宿”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稀、蜻、蜓、蝶、 徐、疏”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蜻、蜓、蝶”部首相同,都是“虫”字旁。 3教师范写:篱、蝶、疏。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5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写字是一项技能,技能的学习靠熟习。本环节意在给学生一定的书写时间,培 养学生先观察再书写的良好习惯,通过指导和练写,不仅使学生重视写字,教师也能及时发现 问题并进行指导。 五、背诵积累,实践拓展 1背诵古诗。 2选

    10、择你喜欢的古诗,结合里面的诗句,给古诗画一幅配画。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设计意图:制作“诗配画”是一种综合性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并与美 术学科相整合,强化诗的美育功能。这一过程还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 古诗的习惯。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巩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描写田园生活的古诗,谁能背一背?(指名背诵) 2过渡:背得真好!奖励大家欣赏音乐(播放 ppt),好听吗?同学们知道这首歌词出自 哪里吗? 3(板书:清平乐村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词,看看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可举例,对比说明“诗和

    11、词在形式上的区别”。 4小结:词的题目由词牌名和词题组成。在这里“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最开始是 配乐唱的歌曲,“乐”在这里读 yu,“村居”是词题。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以音乐欣赏引出要学的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词的特点 导学:除了题目不一样以外,找找词句和我们之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一样? 1词句有长有短,不像古诗,结构严谨,句式对仗,词相对而言形式更加自由一些。 2中间的空行把词分为两部分,相当于把歌词分为两段,在这里我们称这两部分为上阕 和下阕。朗读时,上下阕之间要有停顿。 3词押韵 ao“小、草、好、媪”;on“东、笼”。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词体、了解

    12、词韵,感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优美,有助于 学生对词的理解。 三、理解词意 1导学:读了词题“村居”,你能猜到这首词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画面吗? 为了更好地理解词的内容,体会意境,请同学们自读这首词,把词句读准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词,辨析字音。 (1)剥:两个音意思一样,bo,一般用作口语,如“剥皮、剥花生”;而 b 属于书面语, 所以这里读 b。 (2)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 w。 (3)翁媪:强调读音。“翁”指的是“老翁”,“媪”指的是“老妇”。 3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1)出示会写的字指名认读:茅、檐、翁、赖、剥。 (2)观察生字的特点,交流书写要点。 (3)

    13、观看书写动漫。 (4)练写 2 个字。 4结合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自由读,同桌讨论,同学汇报,其他人认真听。) (1)茅:指茅草屋。 (2)相媚好:相互逗趣、取乐。 (3)吴音: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今属江西)时写的。此地古代属吴地,所以称当地的 方言为“吴音”。 (4)翁媪:老翁和老妇。 5引导朗读:当我们知道了这些字词的意思时,对整个作品的理解就更深入了,让我们 同桌之间互相读读,指名展示读。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借助注解,将这首词读正确,读通顺,并初步感知词的内容。 四、读出画面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平乐村居也是如此,每一句词都是一幅生动的 画。 (一)环境图 导学:

    14、这些画面有些是写景的请你读(指名读词句),有些是写人的齐读词句。 1第一个画面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2引导学生自读,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闻到了什么? 3交流:低矮的草房边上,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动,岸边草儿青青。 4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人物图 读读这首词,看看简练的语言里一共描写了几个人?他们都在干什么? 预设 1: 1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 2交流:一对满头白发的老翁和老妇,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只听见他 们正在“相媚好”,他们在聊什么呢? 预设 2: 1出示: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2交流:老夫妻俩的三个孩子,大儿子、二儿子多

    15、么勤劳、孝顺、能干啊,在做自己力 所能及的农活儿。 预设 3: 1出示: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交流:小儿子呢?他在干嘛呢?“卧”是什么意思?(躺、睡、趴)去掉的话好不好? 看到这样的小儿子,你想到了哪个词?(调皮、淘气) 引导学生理解“亡赖”的 古今义,了解 这是一种 “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 3指导朗读:诗人用到了“亡赖”,同“无赖”,指“放刁撒泼,蛮不讲理”。而在这 里指“顽皮、淘气”。小儿子在溪头趴着,悠闲地剥着莲蓬,何等的调皮,何等的自在啊!在 诗人的描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这茅舍一家老小幸福和谐的生活画卷,风景如画,有劳作的美 好,也有生活的温馨,让人陶醉其中。让我们也来美美

    16、地读一读,读出温馨美好。 设计意图:边读边想象画面,围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展开交流,让学生在读中感受 词的意境,走进村居。 五、感受情怀 1认识诗人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时,中原已为金所占,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 抗金。这首词写于他晚年归隐时闲居农村时所写。 2升华情感。 可以说,这是词人偶然捕捉到的一个生活镜头,同时在不经意间,流露了词人那极富生活 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听到那低绕婉转的南方口音,看到这样一幅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的乡村生活场景,诗人内心一定充满了无限的柔情和温暖,宁静的乡村生活给他带来的精神上 的享受。 3再读全词。 设计意图:了解词作背景,更

    17、有利于学生对词意的理解。 六、拓展练笔 1读词句,结合自己的感悟,想象词句中呈现的情景,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展开合理想 象,将课文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2大胆想象,揣摩人物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从而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 情。 设计意图:将文本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融入孩子的想象,把想象内容化为 文字,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给学生课堂主人地位,增强语文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梅子(金黄) 杏子(肥) 麦花(雪白) 菜花(稀) 风景美 日长篱落 蜻蜓蛱蝶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一径、树头 儿童、黄蝶、菜花 喜爱 清平乐村居 茅檐 小溪 青草 翁媪 大儿、中

    18、儿、小儿 秀丽恬静 幸福和谐 教学反思 本文的三首诗词均描写了田园生活的恬静美好,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画,所以在学生充分 朗读并且了解诗词意的基础上,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结合着诗词句来说说自己在诗词中想 象到的画面,并且采用诗词配画的形式,联想画面,真正读懂古诗词,感知诗人、词人的情感。 2 乡下人家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作者紧扣乡村风景的“独特、迷人”,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 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 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 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品质。根据中年级

    19、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对故事内容比较感兴趣,而本篇散 文“形散神聚”,尤其是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写作手法,对于 四年级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学生不容易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诵读和 品味为主。教学中首先抓住题眼,从学生较熟悉的场景入手,激发学生品读的兴趣,然后通过 不同的朗读要求,引导学生不断与文本对话,感受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 生活的美。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乡村风光的图片或有关乡村生活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生字卡片,查找乡下生活的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画面,配乐走在乡间

    20、的小路上:房前爬藤蔓,空地鲜花绽,鸡鸭争觅食, 沐夕阳晚餐 (1)欣赏了这几个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能用一两个词语或者一两句话概括一下吗? (2)通过画面,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吗?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乡下人家,齐读课题。 3教师导学: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作者陈醉云优美的笔触一起走进乡下人家,一起领略 这悠闲惬意的乡间生活。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声图并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直观、生动地感受到乡下美景,为后面想 象画面做好铺垫。 二、识记生字,扫除障碍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尤其是带有生字的长句子,要多 读几遍。 (2)再读

    21、课文,边读边圈画课文中的生字,读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小组合作交流识记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轻声词:时候 尾巴 石头 指生读,思考:有什么发现? (2)出示带有会认字、会写字的词语: “捣衣”和表示花名的词语可借助图片来识记。 第一组:构成 鸡冠花 朴素 率领 倘若 附近 捣衣 绘成 和谐 第二组:装饰 蹲着 凤仙 顺序 照例 觅食 耸着 踏步 寄住 催眠曲 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正音,注意:“饰”不要读成 s;“例”不要读成 li;“冠”是 个多音字,在“鸡冠花”一词中读un;关注另外一个多音字“率”。 用不同方法识记生字新词,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3)书写提示:

    22、指名认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特点,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观看书写动漫,注意起笔和运笔方法。 重点强调:“蹲”“率”这两个字笔画较多,是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和笔顺。 设计意图:中年级学生要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 语文课中安排 10 分钟书写,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提示易写错的生字,给学 生课堂练习、书写的时间,加强指导,不仅让学生把字写美观,同时让学生逐渐养成勤书写的 良好习惯。 三、再读课文,初谈感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乡下人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导学:在课文中,有一句话是作者陈醉云总结概括的他印象中的“乡下人家”,请同学 们浏览课文,用横

    23、线把这个句子画出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 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指名读这句话,思考:读过这个句子,你觉得乡下人家的风景如何?(独特、迷人) (2)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句话的含义。 (3)教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特别的”。“迷人”是指“使人陶醉;使人迷恋”。 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使人陶醉的美。带着对这句话 的理解,请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 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生齐读,加深对乡下人家特点的理解。) (4)过渡:真是这样吗?我们赶快来读一

    24、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独 特”“迷人”的美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句子的含 义。 四、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再读课文,想一想:乡下人家有什么独特、迷人的风景呢?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 中浮现画面,同时也可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课件出示填空提示:乡下人家,(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学生自由交流:乡下人家,(屋前和屋后),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乡下人家,(春夏秋三季),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乡下人家,(傍晚和夜里的时候),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过渡: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很多表示空

    25、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的词语。让我们来整理一下 吧。 (2)课件出示: 表示空间顺序的词语有:屋前、房前、门前、屋后。 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春、夏天、秋天。(季节) 傍晚、夜里。(时候) 4小结:这篇课文不是采用单一的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而是按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 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进行交叉描写的,展示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 景。难怪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处不禁要这样说:(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 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齐读) 5了解课文的段落结构:这篇课文是按“分总”的结构来写的。 引导学生了解本课 是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的。 设计意图:时间、空

    26、间、季节的交叉在同一课时进行教学,会引起学生学习思路的混乱。 因此,应抓住本文的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 的风景”来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掌握这种写作 方法,利于指导学生今后的写作。 五、梳理整合,浓缩场景 1导学: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是如此自然亲切、优美恬静,其实作者只是描写了一些人 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那么,课文都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 课文的第 16 自然段,选一个你喜欢的场景,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瓜藤攀檐图、鲜花 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群觅食图、群鸭戏水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

    27、图) 2过渡:瞧!老师把大家归纳的各个场景汇编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1)课件出示: 长藤绿叶瓜架,春笋翠竹繁花。 鸡群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傍晚风景如画,纺织姑娘轻唱。 最美乡下人家。 (2)齐读课件出现的小诗,引导学生快速了解全文的具体内容。 3教师小结,整体回顾。 无论在屋前、屋后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生活都是这样自 然亲切、优美恬静,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齐读) 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去领略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继续感受作者 笔下乡村

    28、风景和语言文字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梳理课文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意在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给 每个场景起名字,第一,可以促使学生仔细阅读;第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第三,培养学 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也是学生今后必须要掌握的阅读技能。回归最 后一个自然段,意在回到课文的整体,回味乡村诗意的美,帮助学生提升认识。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如果要画一幅画,可以用什么笔来画呢?其实,中国的语言文字就是一支很好的 画笔。它能画出一幅幅独特的画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就曾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意思 是说读着王维的诗,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29、,我们知道乡下人家这篇课文,字里行间藏着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 真可谓“文中有画”。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乡下人家。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导语的设计,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 二是揭示本课学习的方法通过文字描述想象画面。看似是在和学生聊天,实际上用心良苦。 二、复习回顾 1课件出示上节课学的字词,指名朗读,检查复习情况。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1)谈话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那么,课文给我们描述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课件出示乡村生活画面及文字:

    30、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 春笋图、鸡群觅食图、群鸭戏水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 3导学:乡下人家的瓜藤、鲜花、竹笋、鸡鸭以及乡下人家吃饭、睡觉时的生活场景, 都是美丽的图画。难怪作者要这样感叹(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 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齐读) 4过渡: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在作者的描述中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通过回忆课文中描写的画面,使学生成功地想起了上节课的内 容,为下面深入分析与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同时,又通过寻找课文的中心句,令学生迅速进 入了课文意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读文品味 (一)学习课文

    31、第 1 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读文要求。 自由读课文第 1 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 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认真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出美丽的画面。 2交流反馈。 (1)指名读画记号的句子,谈感悟。 过渡:这位同学带我们来到了乡下人家的瓜架下面。课件出示句子和瓜架图片: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 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农家屋子前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 子,点缀其中的青、红的瓜,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把农家小屋装点得别致生动、亲切可 爱、质朴自

    32、然,无人工雕琢之感。) 为什么说这些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与城市里高楼门前的装饰不同。) 出示填空练习,引导学生比较三者。 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 )的瓜,像( )似的挂在房前,衬着 ( ),它们不如高楼门前的石狮子那样( ),也不如大旗杆那样( ),却 是那么( )。 (2)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什么感觉?(可爱) 引导学生在对比的朗读中,感受石狮子和大旗杆与乡下人家的不协调, 感受“别有风趣的装饰”,从而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是的,跟这样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相比,城市里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对石狮子和竖着的两根 大旗杆会给你什么感觉?(威严、冷漠、人工装饰。) 如果把石狮子或

    33、者大旗杆放到乡下人家的门口,会有什么感觉?(突兀,不协调) (3)小结:是的,乡下人家的装饰,颜色是那样丰富,种类繁多,形状还各不相同,真是 别有风趣呀!生机勃勃的瓜、藤、叶,与严肃的石狮子和大旗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比较, 我们发现,“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才是乡下人家独有的风景啊!真是别有风趣的装饰! 所以说,(引读,课件出示:乡下人家的屋前装饰,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有感情地朗读第 1 自然段,读出这份别有风趣来。 (二)自学课文第 26 自然段。 1过渡:我们已经感受了乡下人家别有风趣的装饰瓜架。在课文中,还有很多独特、 迷人的风景,让我们沿用学习第 1 自然段的方法,分

    34、组来学习接下来的课文吧! 2回忆学习第 1 自然段的方法:第一步,读文段;第二步,画语句;第三步,说感受; 第四步,有感情地朗读。 3分组学习课文的第 26 自然段,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小组学习。 4汇报交流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 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探究“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的意思。追问:“朴素”和“华丽”是一对反义词,用在 同一个句子中矛盾吗?为什么说它们是朴素的呢?(不矛盾。这些花没有漂亮的花瓶、花盆的 衬托,也没有漂亮的纸来包装,它们点缀了乡下人家的生活,尽管不

    35、名贵,很常见,很朴素, 但朴素是最自然的,而最自然的往往最能展现美丽的光彩,在它们身上,朴素中见华丽。怪不 得作者要说这是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课件出示各种鲜花的图片。 相机告诉学生每种花花开的时间,从而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意思。 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内容。(学生自由说) 齐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画面。 (2)课件出示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 土里探出头来。 几场春雨过后,你看到了什么?(抓住“许多”“成群地”“探”等词语体会生动、形 象的表达手法。) “探”出来与“长”出来、“冒”出来有什么不同? (从“探”字可以体会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

    36、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 土里探出头来,充分展现了春季的勃勃生机。) 小结:这番情景正像谚语所说的那样“清明雨水多,竹笋满山坡”“春雨下一时, 嫩竹长一尺”。(教师展示图片) 创设情境:假如现在你们就是小春笋,你们那么快从土里钻出来是想看到什么? 导读:作者把小春笋当成人来写,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也形象地写出了小春笋 想钻出来的迫切心情。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 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齐读) (3)汇报学习课文第 3、4 自然段。 指名读描写鸡觅食和鸭戏水的段落。思考:从他们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读出了疑 惑不解的语气)

    37、 追问读课文的学生:为什么要这么读? (母鸡带着小鸡觅食)雄鸡呢?这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它在心里想什么呢? 追问:谁来猜猜这雄鸡心里想的是什么?(斗志昂扬的将军;尽职尽责的丈夫) 小结:从“游戏”一词中读出鸭子们生活得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 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在乡村是很常见的。 带着丰富的想象再读读这两段文字,女生读第 3 自然段,男生读第 4 自然段,体会鸡鸭 的可爱和作者对它们由衷的喜爱之情。 导读:正是由于作者对它们的喜爱,所以作者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课件出示中心 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齐读) (4)

    38、汇报学习课文第 5、6 自然段。 自由读第 5、6 自然段,谈谈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并体会“天高地阔”一词描绘的场景。 句式训练:根据原文填空。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 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小结:是啊,乡下人家和周围的环境是那样自然、和谐。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 画面:天上红霞片片,周围鸟鸣虫叫,四周花红草绿,身边微风习习。在这样的环境下吃饭、 聊天,真是开心极了。(板书:自然、和谐) 导读:晚饭过后,又是怎样一道风景呢?引读第 6 自然段。 小组进行交流,指名学生说画面,教师相机播放“月夜睡梦图”,重点

    39、理解句子“那歌 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导读:夜幕降临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怪不得作者要感慨(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 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组画面的学习,是本节课的关键之处,需要细细品读,体会乡下人家与身 边的景物和谐、自然的氛围。为使学生理解这道风景,特地设计句式训练,这样的练习,既使 学生积累了课堂上学到的好词佳句,并加以运用,又丰富了课外积累和感悟。语言文字训练落 实了,人文性的熏陶感染自然也不是浮光掠影,人文精神才能得到深刻的人文体验。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小结:刚才我们一起

    40、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屋后,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 夏天,还是秋天,白天、傍晚,还是夜里,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作者把平凡 的景物,普通的场面按照空间和时间顺序交叉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学生自由 回答:憧憬、羡慕、向往) 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中心句,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拓展表达:冬天的乡下,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 来吧,说给同桌听一听。课件出示画面进行提示。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拓展画面,学以致用,尝试运用积累的好词

    41、佳句进 行表达。 五、拓展练笔,丰富表达 1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描写的画面,从中选择自己认为最美的一处景致,抄写下来。 2课件出示: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评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借助课文场景,激发习作兴趣,培养读写结合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篇写景的散文,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品味文字、体会情感,必须引导他们抓住主要线索, 抓住关键词句仔细读,慢慢品,并展开想象,感受文字所描绘的美。由此,我设计了让学生按 照看图片品文字说风景细想象谈感受课外补充的步骤进行学习的教学 方案。 一、抓住一条主线,使教学结构清晰。 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一条主线

    42、(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课文,抓住能体现乡下人家风景独特、迷 人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这样,整个教 学结构清晰、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二、在“读”中感知、感悟。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 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加强了朗读品味的指导,通 过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的品味朗读,加深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 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进行

    43、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广泛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自己坐在瓜架下看到的景色,想象那 些花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情景,想象春笋探出头来的景象,想象晚霞中和家人在门前吃晚餐 的情景,想象冬日的乡下景色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得到了发挥,从而也对乡下独特迷 人的景色有了更深的了解。 整节课的学习,学生都是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课 堂学习中的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课文的每一个段落都很美,但是不可能处处讲,处处读,这 就要有选择地读和讲。同时,我还注意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认 识和掌握散文的特点,为今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3 天 窗 教

    44、案设计 设计说明 天窗是茅盾先生写的一篇抒情散文,精炼的语言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美妙的富有想象的 别样的世界,文中的天窗不是一个简陋的普通的天窗,它是能给孩子唯一慰藉的天窗。本文表 达了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的向往与追求之情,表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文共有 八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课文看似简单,实则含蓄,所包含的思想富有哲理,意义深刻, 对于现代儿童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体会作者对 天窗的特殊情感上下功夫。文章文笔优美,想象丰富奇特,教学时要借助朗读训练、语言训练 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文中想象的方法,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并深深地融入课文,使心灵得

    45、到陶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天窗的图片、作者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读熟课文。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在一百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 出示图片和课文第 13 自然段。 (1)读读这三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天窗。 (2)交流:于是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相机出示天窗 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天窗的样子) (3)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进些许光亮的天窗却是著名作家茅盾(板书:茅盾)儿时最美 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天窗。 (4)板书课题:天窗。 (

    46、5)齐读课题。 2简介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 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 3天窗为何让茅盾魂牵梦萦?它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使 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出示词语: 慰藉 扫荡 威力 锐利 河滩 帐子 闪烁 奇幻 蝙蝠 霸气 猫头鹰 复杂 (1)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慰藉”的“藉”,多音字,在这里读 j

    47、i,“慰藉”就是安慰、抚慰的意思,“藉”还 有一个读音 j,可组词“狼藉”。 对于新词的理解,可以借用字典中的解释并结合日常 生活,还可以练习造句理解。 “鹰”和“莺”是同音字,都读后鼻音 yng。“卜落卜落”的“卜”是多音字,它还有 一个字音 bo,可组词“萝卜”。 (2)男女生轮读,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设计意图:扫清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完成填空。 课文首先交代了(天窗的由来或为什么有了天窗),接着写了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或(晚上 被逼上床“休息”)时,这小

    48、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唯一的慰藉),由此得出结 论应该(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3依据这样的条理给课文分为三部分。 4小小的天窗对孩子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出示句子: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1)思考:你什么时候需要别人的安慰呢?对于乡下孩子来说什么是他们的慰藉呢? (2)指导朗读。再读这两句话,感受天窗对孩子们的慰藉。 (3)过渡:为什么天窗会成为乡下孩子的慰藉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设计意图: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中心词句进行感悟、品味,恰到好 处地突破了文中的重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 四、巩固生

    49、字,指导书写 1男女生交换读田字格中的会写字:慰、藉、卜、锐、滩、帐、烁、蝙、蝠、霸、鹰。 2找一找左右结构的字,说说怎样把它们写好看。 3指名回答,“锐、滩、帐、烁、蝙、蝠”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 宽。 教师特别提示“滩”,要注意三点水和“又”要写在竖中线的左侧,给右侧的“隹”留下 位置,把整个字写匀称。“鹰”指鸟,因为字里面有“鸟”,注意“鸟”在这个字中的位置和 大小。 4观看书写动漫,教师范写。 5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检查。 6书写评价。 设计意图:指导学习生字,从结构入手,扎实识字教学。重点教学笔画多的字、易错字等。 五、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摘抄文中描写屋子、闪电、云彩、星、蝙蝠、夜莺、猫头鹰的语句。 设计意图:摘抄语句,学会积累,丰富语言材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天窗是怎么来的。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为什么发 明天窗。 2导入:(1)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 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 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2)导学:课文的最后,茅盾先生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生 接读后面的语句)你怎么理解“无”“有”“虚”“实”? 教师适时点拨,只要学生明白“无”和“虚”指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名师教案(优质教学设计).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9308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