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合集(统编版小学语文).doc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1093010
  • 上传时间:2021-02-20
  • 格式:DOC
  • 页数:35
  • 大小:1.3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合集(统编版小学语文).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年级 下册 精品 教案 统编 小学语文 下载 _五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1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4 篇 课文。文章感情色彩浓厚,通过描写童年往事,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故土的怀念之情。古诗三 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祖父的园子描写了祖父的园子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月是故乡明描写了作者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在他眼中,离乡后所见之月比不上家乡之 月;梅花魂描写了远在异国他乡的老人,将自己的乡思寄托在梅花身上。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内容 课时课时 教学要点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3 1.会认 41 个生字,读准 3 个多

    2、音字,会写 18 个字,正确读写 11 个词 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3.能边读诗句边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能根据诗歌内 容,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短文。 4.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能抓住课文 中重要的语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 2 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 1 梅花魂梅花魂 1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1 1.走进提问对象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学会 针对不同的对象列出问题清单。 2.学会倾听,在交流时边听边记录。 3.学会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 2 习

    3、作习作 2 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 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语文园地语文园地 2 1.归纳梳理本单元课文教学中关于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学会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3.学会用对比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 4.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 1 1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会认“昼、耘”等 4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晓”4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

    4、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1. 1. 识字写字识字写字 随文认识 4 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磬、陂、漪”这 3 个字。在语境中引导学生读准多音字 “供”。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昼、晓”“耘、桑”这 2 组字,鼓励让学生自主练习。 2. 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通过朗读古诗、想象情景等方法感知意境,体会童年生 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 3. 语言运用语言运用 引导学生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教学准备

    5、教学准备 3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3 课时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会认“昼、耘”2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3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板块一板块一 单元导入,猜读诗题单元导入,猜读诗题 1.单元导读。 课件出示冰心的话: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 的最深刻的记忆。 2.导入课文题目。 (1)谈话导入:古时候,

    6、儿童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 三首。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古诗三首) 3.猜读诗题。 (1)教师引导:童年生活历来总是诗人笔下最美的一幅画卷,诗人范成大将带领我们感受什么样的 儿童生活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 文题目。板书: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教师引导:猜猜诗题的意思。读了诗题,你会有什么疑问呢? (3)相机点拨: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会有很多的感想。同学们可以尝试抓住重点词 突破,然后将重点词的意思串联起来,用自己的话猜出古诗题目的意思,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诗

    7、句 的意思。四时田园杂兴共 60 首,我们今天学的是其中的第 31 首。 4.了解作者。(课件出示作者的资料) 4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的基础。猜诗题的 意思,指导学法。了解诗人,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做好准备。 板块二板块二 初读古诗,感知诗意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指名学生读古诗。老师相机正音:“供”读一声“n”时表示供给,读四声“n”时表示 从事;在本诗中应该读四声。 (2)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夏季)教师引导学生: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理解 “桑阴”。“桑”就是桑树,“

    8、桑阴”就是桑树成荫了,当桑树成荫时,就是夏季。 (3)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划分)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昼夜 耘田 供耕织 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昼、耘、桑”。(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4.习得方法,自学古诗。 (1)引导学生习得学古诗的方法。教师引导:这首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 中,我们先要了解古诗的大意。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呢?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借助诗句旁边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 行诗句的大意,再把每行诗句的大意连起来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

    9、。 (2)学生利用这个方法自学古诗。(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默读古诗,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 四人小组学习,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并说说古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汇报古诗的大意。 5.教师相机小结: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 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不是简单地把诗句的意思串起来,可以通过一些想 象,在句子中加上时间、地点、人物等,这样说起来就更流畅、更生动。(再指名学生说诗意) 5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初步感知古诗的大意,引导学生习得学古诗的方法,出示自学提示,让学 生自学古诗。 板块三板块三 再读课文,理清脉

    10、络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1)指名学生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结合注释说一说“耘田”和“绩麻”分别是在干什么。(锄草;搓麻线) (3)查工具书说一说“各当家”是什么意思。(各忙各的农活) (4)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全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 2.观察插图,感悟诗境。 (1)插图也能帮助我们感受诗情。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中这首诗的插图,这样的劳动在我们眼里 是辛苦的、忙碌的,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人向往的。(板书:劳动场景)一天的辛苦 劳动后,回家看到妻儿各做各的事情,这样温馨的画面,使劳动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

    11、乐与满 足就是从劳动中得到的。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里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学生接 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不只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的事情,就连小孩子们也(学生接读)童孙 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从诗中描述的小孩子学种瓜的情景中,你又获得了怎样的感受呢? 3.想象画面,体会乐趣。 (1)指名学生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结合注释说一说“解”“供”“傍”和“阴”分别是什么意思。(懂得;从事;靠近;树荫)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全班自由交流) 4.教师相机小结:能帮家里做力所能

    12、及的事,劳动也是快乐的。(板书:勤劳)一起快乐地读最后 两句(学生接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古诗,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为学生感悟诗人表达的 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板块四板块四 赏读古诗,感悟诗情赏读古诗,感悟诗情 1.读出诗味,体会诗情。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 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6 (2)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十分快乐,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 快乐的。(板书:童趣、孩子)这样和谐、温馨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爱上了这里

    13、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大家闭上双眼听老师在配乐中朗诵古诗, 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全班自由交流)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学生在语文练习本上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赏读古诗,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意在 重视积累。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稚子弄冰稚子弄冰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会认“稚”1 个生字,会写“晓”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稚子弄冰。 3.理解古诗稚子弄冰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

    14、想感情。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板块一板块一 谈话导入,扣读诗题谈话导入,扣读诗题 1.谈话导入。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时期,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快乐时光,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 美好的。古时候,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在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为我们留下的诗词中,我 们能清晰地看到古时候孩童的生活情景。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首古诗稚子弄冰。 7 2.板书诗题,齐读诗题。(板书:稚子弄冰) 3.指名学生猜诗题的意思。 师总结:“稚子”是指幼小的孩子,“弄”是玩的意思,古诗题目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玩冰。 4. 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本课,让学生想象古时候儿童生

    15、活的场景。了解诗人,使学生养成搜集 资料的好习惯,为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做好准备。初读古诗,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板块二板块二 初读古诗,感知诗意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钲”应读“zhn”,“磬”应读“qn”。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发生的事?(冬季) (3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稚子 玉磬 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晓”。(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4.运用学法,理解诗意。 (1)让学生运用第一首古诗的学法,自学这首古诗,理解诗意。(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

    16、理解诗意。 读古诗,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2)全班交流汇报古诗的大意。 5.教师相机小结:清晨,儿童将铜盆里结冻的冰块剜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来当钲来敲打。敲出 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 【设计意图】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了解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提 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板块三板块三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8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1)指名学生读“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2)结合注释说一说“稚子”“金盆脱晓冰”“钲”分别是什么意思。(幼小的孩子;早晨从金属 盆里把冰取出来;一种金属

    17、打击乐器)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全班自由交流) 2.想象画面,体会情境。 (1)指名学生读“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2)结合注释说一说“磬”“玻璃”分别是什么意思。(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一种天然 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全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 3.多么调皮的孩子,他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学生接读)稚子金盆脱晓冰;多么聪明的孩 子,他用彩色的线把冰块穿起来当作银锣来敲(学生接读)彩丝穿取当银钲;多么快乐的孩子,敲 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真好听(学生接读)敲

    18、成玉磬穿林响;多么沮丧的孩子,冰忽然落 在地上发出像美玉摔碎的破裂声(学生接读)忽作玻璃碎地声。 4.教师小结:快乐也好沮丧也好,对孩子来说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对作者来说,他多么 羡慕这个无忧无虑、聪明可爱的孩子啊。 【设计意图】品读古诗,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古诗描写的情景中,入情入境,体会其中的乐趣, 为学生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板块四板块四 品读古诗,想象品读古诗,想象诗境诗境 1.读出诗味,体会诗情。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圈出这首诗中的动词。(脱、穿、敲、碎) (3)从这几个动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首诗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如“脱”字,形象

    19、传神地写出了孩子剜冰的样子,表现了孩子 的天真烂漫。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古诗稚子弄冰。 9 (2)学生自由背诵古诗稚子弄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赏读古诗,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反复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第 3 3 课时课时 村晚村晚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会认“漪”1 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晚。 .理解古诗村晚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板块一板块一 谈话导入,扣读诗题谈话导入,

    20、扣读诗题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一首诗通过小孩子学种瓜来体现孩子们的天 真可爱,一首诗通过孩子因冰块做成的打击乐器摔碎而失落沮丧来表现孩子的聪明、天真。你们还能背 诵这两首诗吗?谁愿意背一背这两首诗? 2.谈话引出作者。 这节课我们要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 震。 3.板书诗题,齐读诗题。(板书:村晚) 4.读了诗题,你想到了什么? 10 “村晚”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所以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景色。 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我们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稚子弄

    21、冰用 了哪些学习方法? 学生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查工具书、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小组交流讨论等。 (2 课件出示 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村晚。 利用注释、工具书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汇报自学古诗的情况。首先检查古诗的朗读情况。(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划分)(指名 教师相机指导“陂”和“漪”的读音。指名学生按节奏朗诵古诗,学生评议后齐读。 (4)古诗讲究韵律美,我们读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应该注意把这首诗的韵脚“陂、背”读得清晰、响亮。 (5)学生练读,指名读,学生评议,全班齐诵古诗。 (6)检查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全班交流汇报诗意) 6.教师小结:诗人抓住了对景物和人的

    22、描写。(板书景:草、水、山、日;板书人:归、横、吹)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牧童骑牛吹笛晚归图。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扣紧诗的题目,为理解古诗的大意做好铺垫。 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板块二板块二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1)指名学生读“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2)结合注释说一说“陂”“漪”分别是什么意思。(池岸;水中的波纹)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全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 2.想象画面,体会情境。 (1)指名学生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

    23、口吹”。 (2)结合注释说一说“腔”“信口”分别是什么意思。(曲调;随口) 11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3.乡村的晚景多美啊(学生接读)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的生活多么悠闲自 在呀(学生接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教师小结:村晚这首古诗描写了乡村傍晚时的景色,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特别是牧童骑在 牛背上随意吹着短笛的悠闲自在,让人无比向往。 【设计意图】品读古诗,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古诗描写的情景中,入情入境,体会其中的乐趣, 为学生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板块三板块三 诵读古诗,感悟诗情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24、 1.读出感情,体会诗情。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全体师生在配乐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晚。 (2)学生自由背诵古诗村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赏读古诗,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反复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 板块四板块四 对比阅读,感悟表达对比阅读,感悟表达 1.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三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请比较一下这三首诗有什么异同?四人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2. 3.教师小结:这三首古诗都向我们展示了古时候儿童生活的情景,只是写的事情不

    25、同,四时田园 杂兴(其三十一)写了夏天孩子们学着大人在桑树下种瓜的事情;稚子弄冰写了冬天孩子们剜 12 冰,用彩线将冰穿起来当打击乐器,冰块摔碎了孩子们失落沮丧的事情;村晚写了傍晚,牧童骑在 牛背上吹笛归来的事情。三位诗人都善于捕捉儿童在做某件事时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来体现田园生活的 美好。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留心观察,捕捉某件事中的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掌握由面到点的写法。 4.完成课后小练笔。 (1)这三首古诗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都很美,都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有趣可爱,古代田园生活的和谐 美好。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短文。 (2)学生自由完成小练笔。(老师相机指导) (

    26、3)用展示台展示写得好的小练笔。 5.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 60 首,这也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请同学们课后去搜 集这组古诗中的其他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的形式,找出三首古诗的异同,让学生一目了然,利用古诗中描绘的情景指 导学生注意捕捉生活中某件事的某一个瞬间,了解由面到点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写小练笔,意在激发 学生的想象力,读写结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1.重视朗读指导。 我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本课,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读中 悟情,悟中抒情,引导学生读出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从而掀起课堂教

    27、学的高 潮。 2.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古诗词,我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高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立足诗的内 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 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后感悟诗情。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诗中描 13 写的情景,说说眼前浮现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最后的小练笔,也是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 象,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短文。学古诗可以让学生体会想象的乐趣,学完古诗后还可以让学生把想象 的画面说出来、写出来或画出来。 3.关注语言训练。 新教材强调,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课后第

    28、2 题意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小练笔 意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老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14 2 2 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会认“蚱、啃、樱”等 10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晃”,会写“蝴、蚂、蚱”等 14 个字,正 确读写“蝴蝶、蜻蜓、蚂蚱”等 11 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3.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感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品读描写

    29、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1.识记字词 结合语境,指导学生读准“倭、蚌、蚱”等容易读错的字;通过读音辨析,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 “晃”。根据字形特点,归类书写“蝴、蚂、蚱”,“拔、拴”,“瞎、铲、割”这 3 组字 ,重点指导 “樱、承、瓢、逛”4 个笔画较多的字。 2.阅读理解 运用长文短教的方法,紧扣中心词,梳理课文脉络;品读关键语段,体会“我”的内心感受。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对园子里的花朵、鸟儿、虫子等事物的描述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对祖父和 园子深沉的爱与怀念。 3.语言运用 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品读感悟作者的内心感受,仿照文中的拟人句写一写。 教学准

    30、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说呼兰河传。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15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会认“蚱、啃、樱”等 10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晃”,会写“蝴、蚂、蚱”等 14 个字,正 确读写“蝴蝶、蜻蜓、蚂蚱”等 11 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板块一板块一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今天我 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小女孩向我们讲述的她的童年往事,这个小女孩叫萧红。 2.板书

    31、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祖父的园子) 3.过渡:萧红为什么会对祖父的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一生魂牵梦萦的园子。 【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介绍作者萧红,引出呼兰河传,为学生学习课 文打下基础,也为引导学生阅读做好铺垫。 板块二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字词学习。 课件出示 第一组:蚂蚱 蜻蜓 蚂蚱 蚌壳 第二组:樱桃 谷穗 倭瓜 第三组:拔草 铲地 割草 第四组:圆滚滚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1)指名分组读,教师相机正音。 (2)引导发现:你发现这几

    32、组词有什么特点? 3.重点指导“樱、承、瓢、逛”4 个笔画较多的字。 (1)指导写 “樱”字。(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2)指导写“承”字。最后两笔不要连写。 (3)指导写“瓢”字。右边是“瓜”,不要写成“爪”。 (4)指导写“逛”字。注意不要漏掉“辶”。 16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四组词语的朗读别具匠心,意在引 导学生初读时,关注园子里的一草一物以及在园子里所做的事情。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 章大意。指导书写,关注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33、板块三板块三 走进园子,感受美景走进园子,感受美景 1.教师引导:作者记忆中的园子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文中哪几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园子中的景物。(13 自然段) 2.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指名学生回答) 3.全班学生交流,老师相机概括。 课件出示 动物多: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颜色美:蝴蝶白、黄、红中带着金粉;蜻蜓金;蚂蚱绿 形态美: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胖乎乎、圆滚滚、像小毛球似的 4.教师小结: 作者在这段对园子的描写中,不仅写了好看的,还写了不好看的,不仅写了昆虫的色 彩还写了昆虫的样子,让我们感受到了

    34、这是一个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园子。齐读第 1 自然段,共同感 受这幅五彩缤纷的画面。(齐读) 5.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大花园!仅仅只有这些小昆虫吗?(联系下文可知还有天上飞的,地上长的, 果然是样样都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园子中的五彩缤纷、样样都有。指导学生运用作批注的 方法学习第 1 自然段,注重学法指导。 板块四板块四 走进园子,感知趣事走进园子,感知趣事 1.默读课文第 416 自然段,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嬉戏、浇水) 2.这六件事都体现了一个什么字?(乐)还体现了一个什么词?(自由) 3.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祖父的园子

    35、不仅景色美,样样都有,而且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和自由,难怪“我”对祖 父的园子念念不忘! 17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是针对课后第一题来完成的,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我”和祖父在 园子里做的六件事,感受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初识祖父的园子,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园中 的快乐和自由。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板块一板块一 细读课文,趣中品乐细读课文,趣中品乐 1.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六件事,是哪六件事

    36、?(栽花、拔草、种 菜、铲地、嬉戏、浇水) 2.浏览课文第 416 自然段,想一想“我”在园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最有趣,为什么?抓住关键词 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全班汇报交流) (1)预设一。 课件出示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 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哪几个词让你感到特别有趣?(东一脚西一脚、瞎闹、踢飞了) 老师先指名学生表演这几个动作,再指名学生回答:你在瞎闹时的心情怎样?(板书:快乐) 指名学生读出这份快乐。教师小结: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可飞出去的却是快乐! (2)预设二。(课件出示课文第

    37、 5 想象“我”铲过的地是什么样的?(该铲的没铲,不该铲的却被铲掉了) 想象“我”铲地的动作是怎样的?(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教师小结:边读边想象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发现!以后要多运用这种学习方法。 (3)预设三。 课件出示 18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 着: “下雨啰!下雨啰!” “把水往天空一扬”中,这一扬,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把自己淋湿了,像只落汤鸡。我感受到了她的自由畅快。 指导朗读。 教师小结:作者扬起的不仅是水,更是她的无忧无虑。 (4)预设四。(课件出示课文第 13 作者想吃黄瓜就吃黄瓜,想追蜻蜓就追蜻

    38、蜓,想捉蚂蚱就捉蚂蚱,真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 么样就怎么样。这一切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自由) 指名学生读出“我”的自由。(轻松自由的语气) 3.教师小结:不管是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还是浇水,作者都是在瞎闹、乱钩、乱闹。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快乐的。 课件出示 这是一个( )的园子。 全班同学一起回答“这是一个自由快乐的园子”。 【设计意图】在作者质朴、欢愉、反复的语言特色中细细咀嚼,理解文章“趣”之所在,体验作者 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 念。 板块二板块二 研读课文,笑中悟爱研读课文,笑中

    39、悟爱 1.引导思考:为什么“我”可以在园子里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呢?(因为祖父对 “我”的宠爱) 2. 3.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来体会祖父对“我”的爱。文中还有一个细节描写,即“祖父大笑起来”, 从笑中,我们完全明白了:“我”在这园子里拥有的快乐和自由,都是源自祖父的爱。(板书:爱) 4.在呼兰河传中,作者是这样回忆祖父的笑的。 课件出示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19 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祖父的这张和蔼可亲的笑脸上,发挥你的想象,用“当的时候,祖父笑 了”来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 当我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把菜种都踢飞的时候,祖父笑了! 指名学生仿照例句说话

    40、,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5.祖父这一次又一次的笑,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祖父对“我”浓浓的爱,这爱就组成了一首爱的 小诗。 课件出示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菜,我也浇菜 (1)齐读这首小诗。你发现诗句有什么特点吗?(“我”都是跟在祖父后面,祖父做什么“我”就 做什么) (2)这首诗还没有写完,帮老师完成这首小诗。(学生练习写诗,老师相机指导) (3)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诗。说说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样的句子呢?(作者是在一次次 地回味着祖父的爱) 6.在一遍遍的反复中,作者在一次次地回味着祖父的爱,祖父

    41、的爱就像涓涓细流,静静地滋润着作 者,悄悄地在作者的心中流淌。此时,你感受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 课件出示 这是一个( )的园子。 全班同学一起回答“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 【设计意图】抓住祖父的“笑”,体会祖父对我的宠爱,感悟园子里一切都自由的原因。利用祖父 的“笑”,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读诗、写诗,在诗的意境中感受祖父的爱。 板块三板块三 品读重点,感悟表达品读重点,感悟表达 1.正因为“我”在这园子里享受着快乐、自由,享受着祖父浓浓的爱,所以“我”看这个园子时, 就感到这园子有一种特有的魅力。(课件出示课文第 17 20 (1)自由读第 17 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这园

    42、子特有的魅力是什么?(一切都活了,要做什 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师生接读。 师引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生接读:鸟飞了, 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师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生接读: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 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 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 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

    43、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2.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课件出示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 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1)指名学生读这句话,想一想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作者的内心是自由快乐的) (2)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画上横线,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学 生互相交流) (3)仿照这些拟人句写一写。 3.作者萧红曾在呼兰河传中这样写道: 课件出示 因为我感受到的是自由快乐,所以我看什么都是自由和快乐的。 教师小结:这种借其他的景物来写自己心情的方法就叫作借景

    44、抒情、寄情于物。以后我们也可以在 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来描写景物。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文中的场景和意境,感悟借景抒情 的表达方法。抓住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走入作者内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板块四板块四 阅读链接,再悟情感阅读链接,再悟情感 1.作者在园子里可真是快乐、自由、无拘无束啊!读了 21 2.故乡住着她的许多亲人,可呼兰河传这本书开篇却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为 什么“我”只说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呢?(因为只有祖父带给“我”无限的快乐自由,无限的 爱,所以“我”只怀念自己的祖父) 3.无论呼兰河有多少人,“我”都已

    45、经淡忘了,唯一记得的只有祖父。只要回忆起祖父,“我”就 回忆起快乐、自由和有祖父疼爱的童年生活,“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温馨、幸福。于是作者萧红写下了 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她在这本书的结尾部分这样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边(课件出示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体会到作者对祖父、对园子深深的怀念 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课外阅读:快去读一读呼兰河传吧,相信你读完后一定能真正走进萧红的内心,会对萧红的 童年生活以及她对祖父深深的怀念之情有更深刻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萧红人生经历的资料,让学生走近萧红,通过展示呼兰河传中的结尾部 分,让学生走进萧红的内心

    46、。介绍呼兰河传,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1.抓住文眼,形散神聚。 教学要立足文本的特点,要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从学生阅读前的理解出发,寻找“牵一发而动全 身”的线索,以此来推进教学流程。文中“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可谓文眼,扣住此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研读文本,体会园中景物的自由和“我”的 自由自在,是祖父的爱给予的,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自由”的理解逐步深刻与丰满,使教学如同一篇 散文,形散神聚。 2.联系原著,丰富文本。 22 节选自小说的课文,联系原著可以增加文本的厚度,可以更准确地把握

    47、文本的旨意,可以提高学生 的感悟水平,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入。将课文置于呼兰河传的背景下,了解萧红的人生 经历和内心向往,便可以体会欢乐背后淡淡的哀愁,更好地奠定教学的基调。 3.展开想象,言意合一。 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抓住文本中既能拨动学生情感心弦,又能引发语言 表达的生长点,让文本“立”起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表达,走向语言与精神的共同成长。文中 祖父的“笑”等细节颇耐人寻味,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文本内容形成的波澜去理解、推敲、琢磨,想象人 物真实的心境,情动而辞发,在语言练习中,走进人物的内心。 23 3 3 * *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教学教学目标目

    48、标 1.会认“徘、徊、渺”等 15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1.识记生字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语境读准生字字音,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篝火、澄澈、旖旎、无垠、点 缀”等容易读错的词语。出示词串“燕京、燕园、燕山、姓燕”,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燕”。 2.朗读教学 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找出季羡林爷爷直接 描写家乡月亮的

    49、句子进行品读,直接感受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3.语言运用 本文最大的语言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找出文中的对比句品读感悟,仿照文中的对比句说一 说。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板块一板块一 吟诵古诗,导入课文题目吟诵古诗,导入课文题目 1.引导吟诵: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月亮。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 情。古人最爱用诗词吟诵月亮,你们想到了哪一首诗? 2. 24 3.导入课文题目:吟诵月亮的古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月是 故乡明。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月是故乡明) 4.简

    50、介作者。 月是故乡明这篇散文是季羡林爷爷写的,季羡林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 5.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羡林爷爷的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诗歌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了解题目的出处,为感悟课文中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了解作者,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板块二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往事和经历初读课文,感知往事和经历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 (1)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2)读准多音字“燕”。(课件出示词串) 课件出示 燕京 燕园 燕山 姓燕 指名学生认读。 3.学生自主阅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合集(统编版小学语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93010.html
    四川天地人教育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