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讲义:专题十五 写作(含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讲义:专题十五 写作(含解析).doc》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讲义:专题十五 写作含解析 2022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教学 讲义 专题 十五 写作 解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考情调研 审题,既审视试题材料与要求,明白试题材料的内容与寓意,任务驱动型 材料作文,还要注意任务指令,包括写作情境、内容、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要求。精准审题 是考场作文立意、行文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行文的方向。审题失误,则容易出现偏 离题意、文体不合要求等致命硬伤。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轻视 审题这个环节。 考场作文审题常见失误有以下几种: 1错解标题关键词意义。命题作文中,错误地理解标题的关键词是常见失误。对关键 词语的理解,要注意它在社会生活中的通常意义,如果标题中有比喻词,要注意联系社会生 活准确理解其比喻义。 2忽视材料关键词,不能准确把握材料核心内容。材料
2、的关键处,指材料中的论述性 的语句,也指命题人对材料的评价等,这些关键处中的关键词,往往蕴含着作文立意的关键 信息,不可忽视。 3忽视漫画文字,不能准确把握漫画寓意。漫画的寓意通常从两个角度把握,一是漫 画中的人物、事物及其关系;二是漫画标题、漫画中的文字,文字提示更加明确,切不可放 过。 4忽视材料试题的思维要求,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有的试题,提供若干则材料,要 求考生挑选其中有关联性的两三则材料写作, 考生忽视这种思维要求, 就其中一则材料写作, 不合要求。 5忽视任务指令,作文不合要求。在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成为主流的当下,如果忽视 任务指令对情境、内容、文体等的要求,是得不了高分的。 类
3、型一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材料提示。试题提供的材料,实际是初步设置了作文写作的背景,为下面提出具体 的写作任务做好准备。 2寻找内容交叉点。如果是多则材料的作文题,考生要仔细阅读每则材料,把握其基 本内容,找到材料内容的交叉点,在材料内容的交叉点上确定立意。 3要求及任务指令。 材料后的提示语,可能提示写作范围;材料后的要求,可能涉及写作内容、形式;材料 后的任务指令,可能对写作角度、文体等作出限制。这些都是审题时必须注意的。其中审视 任务指令时,要注意内容指令和形式指令两个方面的内容。内容指令包括情境角色指令、思 维指令;形式指令主要指文体要
4、求及写作对象。考生要将任务指令与材料提示相结合,确定 文章应该论述的主要内容。 (2019 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19 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 动。1949 年,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 年,“科 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 年,青春 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 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 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1919 年 5 月 4
5、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1949 年 10 月 1 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1979 年 9 月 15 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2019 年 4 月 30 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2049 年 9 月 30 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试题提出五个任务指令, 让考生挑选其中的一 项指令写作。具体如下: 材料提示 任务指令 写作内容 内容指
6、令 形式指令 1919 年,民族危亡之 际 1919 年 5 月 4 日,学 生集会演讲。 文体:演讲稿 对象:青年学生 民族存亡、爱国革命 运动。 1949 年,中国人从此 站立起来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 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 行。 文体:书信 对象:家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 成立、开国大典、中 国人站立起来了、投 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 程。 1979 年,“科学的春 天”生机勃勃 1979 年 9 月 15 日, 参加新生开学典礼。 文体:书信 对象:同学 改革开放的中国、迎 来科学发展的春天、 青年迎来发展的机 遇、承担为中国奋斗 的责任。 2019 年,青春中国凯2019 年
7、 4 月 30 日,文体:观后感 继承“五四”青年的 歌前行 收看“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 爱国情怀、承担以天 下为己任的责任、投 身于新时代的社会主 义建设。 2049 年,中华民族实 现伟大复兴 2049 年 9 月 30 日, 国庆节,慰问某位 “百年中国功勋人 物”。 文体:慰问信 对象:某位“百年中 国功勋人物” 歌唱民族复兴,学习 功勋人物的担当情 怀、拼搏勇气及奉献 精神,为创造更加辉 煌的未来而奋斗。 误区警示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常见的两个误区:一是忽视材料对内容的限制, 如材料“2019 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要求 考生在写
8、作任务时,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奋勇接棒,强国有我”这个核心上。二是忽视任 务指令,如果任务提出了具体的文体要求,考生不按要求写作则要被扣分。 (2020 江西临川二中第一次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201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 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其中明确提出,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教育惩戒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 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 以制止和消除学生 的不当行为、 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 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 其在培养规则意识, 锻炼承担责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法
9、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材料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鲁迅写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他有一条戒 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阅读以上材料, 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 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 状,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本题是多则材料作文题,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审视材料,找到材料内容的交汇点。第一则材料,将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第二则 材料,“戒尺”“罚跪”是教师惩戒学生的工具、方式,但是不常用。因此,材料的话题比 较明确,即“教育惩戒权”。 (2)审视作文
10、提示语,“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联系材料,对象指向的是“教育惩 戒权”;“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文章内容必须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的针对性。 参考立意:(1)惩戒也是良药;(2)惩戒应须有温度;(3)要关爱,也要惩戒。 对多则材料作文题,考生往往容易忽视材料间的关联,从而以偏概全。如上面考生根据 材料一,立意为教师享有惩戒权,就以偏概全了,忽略了材料二中的惩戒的温度。 类型二 思辨类作文 思辨类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两个方面: 1思辨对象。试题直接给出思辨对象时,要抓住思辨关键词来思考;试题给出对比型 材料、争议型材料时,以材料本身为思辨对象;试题给出论题、观点时,在论题、观点里发 现思辨对象
11、。 2确定关系。确定思辨对象之间的关系,为立意奠定基础。如面对“需要”与“被需 要”这两个思辨对象时,立意可以确定为“对立统一关系”,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离 不开社会群体,这是“需要”;同时又有奉献社会的心理动机,这是“被需要”看似矛 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统一于个体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 即在享受社会成果的同时, 奉献社会。 (2019 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 歌外,文体自选。(60 分)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 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审题时要抓住材料关键词,
12、弄清其含义与关系。材料先以“水”与“盐”为例,指出事 物是各有特性的,再以“五味调和”为例,得出“共存相生”的结论,最后用“人亦然”将 考生引向对社会生活的思考。据此,考生立意应该着眼于事物的相融相生,创造发展。无论 是立意阶段,还是论述过程,都要融入理性思辨,抓住“特性”“相融”“相生”之间的关 系,表达自己的看法。就个人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个性之我,只有融入群体之 中, 才能共同创造精彩生活; 就文明而言, 各种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 只有“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才能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 思辨类作文审题的误区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或单一角度论述问题,得出绝对的 结论;或忽视
13、事物之间的关系,撇开事物的联系性,就事物的某种特性展开论述等。如 2019 年江苏卷作文题,有考生大谈中国文化的特性,而不涉及“相融”“相生”这一寓意,这类 文章就会被判为“偏离题意”。 类型三 漫画作文 漫画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两个方面: 1观察漫画内容。以漫画为写作对象,要认真观察漫画内容,弄清漫画里有什么人、 什么物,包括图章、文字,任何细枝末节,都是观察的对象。 2弄清关系、态度。思考漫画中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继而提出观点,确定 写作内容;思考漫画作者对漫画中人物、事物的情感态度,依托作者的情感态度确定写作内 容。 (2019 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
14、00 字的文章。(60 分)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指导 一是审视漫画内容。这则漫画由“画”“文”两部分构成,“画”,老师 注视着学生,深情地嘱咐;“文”,老师在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 看看你们。”将“画”与“文”联系起来思考,便能体会出这幅漫画“师生情长”的深意。 二是由画境及生活。漫画作文的审题,要借助联想,完成画境与生活的连接。考生可将自己 置身于漫画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关于师生关系的情感体验,抒写自己对老师的真挚情感。 漫画作文写作有两个误区:一是
15、偏离题意。考生往往不认真思考漫画中人与人、人与事 物之间的关系, 不重视漫画内外的文字表述, 错误理解漫画作者的创作意图, 进而立意走偏。 二是信马由缰,扩大写作范围。如 2019 年全国卷作文题,漫画表现的是师生之情,却有 考生以感恩为主题写作,写对自己祖母的感念。 第四部分 专题十五 审题篇明确类型,精准审题 教师用书类型四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两个方面: 1理解话题材料关键词的意义。理解其基本意义,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或社会大众对其的基本认知;理解其比喻义、象征义,要结合材料内容、提示及生活中的积 累等。 2学会对话题进行拆解。面对宽泛的话题,考生要想说深讲透有一定的
16、难度,考生可 以对话题加以界定或补充, 缩小其范围, 选择一个侧面作为议论范围。 如以“时光”为话题, 可以分解出“青春时光”“流逝的时光”“时光之憾”等子话题。 (2019 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 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 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 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 请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材料话题”或“话题”融入“材料”,是话题作文的两种新形式。 2019 年上海卷采用的是“话题”融入
17、“材料”的形式。这类作文的审题,要关注两个 方面: 一是话题(体现为材料关键词)。如这里的“中国味”就是作文的话题,考生必须围绕这 个话题的比喻义(中国音乐的特色、 中国文化的特性、 中华民族的品格)阐述自己的看法。 二是材料和提示语。材料帮助考生深化对话题的理解,揭示了理解“中国味”的前提, 即“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 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等, 即在对比中理解“中国味” 的意义;此外还有命题人的提示语,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这些提示 语有利于考生拓展对“中国味”的理解,由音乐而文化,由文化而事物 误区警示 话题作文写作误区有二:一是纯粹话题型的作文题,不会对话题内容进
18、行 切分,论述范围宽泛,不能深入具体地阐述问题。二是“材料话题”或“话题”融入“材 料”式话题作文,忽视材料的提示性、限制性语言,将话题孤立出来,使写作缺乏思辨性、 深刻性。 类型五 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两个方面: 1关注试题的材料。给出作文标题前先给出材料的命题作文,考生要注意提取材料里 的信息,这对立意、行文都是有意义的。 2抓标题核心词和修饰语。标题往往由短语、短句充当,而考生审题时要先抓核心词, 再抓修饰或补充成分,两者结合,方能做到精准立意。 (2019 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不少于 700 字。(60 分)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
19、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 “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 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审题指导 材料与命题相结合的命题方式,给传统的命题作文带来了新的活力。这种 作文试题的审题,要关注标题、材料两个方面:从标题的角度看,由修饰语“文明”与中心 词“韧性”两部分构成,立意时必须都考虑到;从材料的角度看,材料既解释了“韧”的内 涵,即“柔软坚实、不易
20、折断”,又指出了它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即“每逢 关键时刻, 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 因此, 考生写作时, 要重点阐述自己对“韧” 的内涵的理解, 以及“韧”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作用。 当然, 作用的阐述, 既可以是宏观的, 也可以是微观的。 误区警示 命题作文的审题失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正确理解标题中心词 的基本意义、比喻意义,不善于利用试题提供的材料,没有对标题中心词作深入理解;二是 忽视修饰语, 如“文明的韧性”这个标题, 如果忽视了“文明”这个修饰语, 立意也会走偏。 类型六 实用类文体作文 实用类文体作文,是指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对文体提出了实用类文体中某种
21、形式的要 求。因此,考生在写实用类文体作文时审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审视试题材料。这类作文往往给出事件、人物类材料,材料一般包括写作对象、范 围等,考生必须认真对待。 2关注文体要求。任务指令里有文体要求的,必须将文体要求落实到写作实践中,特 别是实用类文体作文,一定要注意其外在形式和行文方面的特点,如书信的亲切感、演讲稿 的情感化表述等。 (2019 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 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 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
22、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 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 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 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 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审题时,考生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注意试题要求的内容,要通读试题材 料,把握住材料的关键词。这则材料的关键词很明确,即“热爱
23、劳动,从我做起”,这是考 生立意的基本点,围绕这个基本点,阐述劳动的意义、价值,时代青年对待劳动应有的态度 等。二是注意试题的文体要求,行文突出文体特征,这里明确要求考生写演讲稿。考生写作 时,开头部分要有称呼语、问候语;主体部分要围绕“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行文,语言要 有热度,思想要有深度,情感要有温度;结尾部分,要有致谢语。 误区警示 实用类文体作文的审题,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忽视作文试题对文体的具体要 求,如要求写演讲稿,偏偏写成书信,这类作文都会按文体不清酌情扣分。与此相关的是, 实用类文体作文, 内容的表述也有自身的特点, 忽视实用文自身的特点, 也会影响文章得分。 创新演练 1阅读下面
24、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19 年 8 月 25 日,台风过境广东时的晚间,路边候车的 69 岁蔡阿姨,骤发 心梗。 当时正好在休班的护士林华妹和她的同事放射科医生张靖以及随后赶来救援的护士汤 湘云及时出手, 冒雨跪地为蔡阿姨持续做心肺复苏, 赶在猝死救援的黄金 4 分钟内将蔡阿姨 从死神的手中抢救了过来。 材料二 12 年来,厉正香一直用自己捡垃圾、收废品积攒下来的辛苦钱资助一位叫张 哲的女孩读书。2019 年 8 月 20 日,张哲被徐州医科大学录取。张哲第一时间把这个喜讯告 诉了这位默默无闻的“拾荒妈妈”。 善行是人生的必修课, 学校举办以“善行”为主题的演讲会, 请你写一篇
25、800 字的演讲 稿,阐述自己的看法、意见。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1)审视材料。第一则材料,林华妹和她的同事们挽救蔡阿姨的生命;第二则材料,厉 正香资助张哲实现上大学的梦想两则材料事件不同,都与话题“善行”相照应。因此, 材料是话题的导引。 (2)审视话题引语“善行是人生的必修课”,这是命题人的看法,也可以作为文章的观 点。 (3)把握话题“善行”,这是文章立意的最重要的依据,偏离“善行”这个话题,文章 就不符合要求。 参考立意:(1)“善”,人性之本;(2)“善”,和谐社会;(3)“善”,需要行动。 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