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电教(第十二章).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地理中国电教(第十二章).ppt》由用户(binbi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中国电教第十二章 中国 电教 第十二
- 资源描述:
-
1、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长江中下游区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分析 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 第三节第三节 生态建设与区域发展生态建设与区域发展 中国地理电子教案 教学重点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关键词关键词 阐明阐明长江中下游区的地理、资源特征。长江中下游区的地理、资源特征。 阐明阐明长江中下游区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区发达的农业、工业、交通等的农业、工业、交通等的 特征和发展前景。特征和发展前景。 提出提出长江中下游区在长江中下游区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要环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要环 境问题。境问题。 长江中下游区长江中下游区 (middle and
2、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梅雨梅雨 (meiyu) 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长江产业带长江产业带 (industrial belt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内容结构 区位:中国经济轴心地带,亚热带东部区位:中国经济轴心地带,亚热带东部 山地丘陵与平原山地丘陵与平原 湿润亚热带季风湿润亚热带季风 洪涝洪涝 污染污染 水土水土 流失流失 矿产矿产 不足不足 水资源水资源 丰富丰富 一年一年 两熟两熟 高度集约化高度集约化 的粮食基地的粮食基地 发达的综合发达的综合 工业基地工业
3、基地 系统的水陆系统的水陆 交通网络交通网络 洪涝灾害洪涝灾害 与减灾与减灾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河网密布河网密布 过渡性亚热带森林与土壤过渡性亚热带森林与土壤 污染污染 综合治理综合治理 生态建设生态建设 一、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表结构一、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表结构 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条件分析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长江中下游区包括: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和上海7 省市。面积约89104 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9.3,2001年人口约 36 667万,占全国总人口的28.7。本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经济发达,长江沿岸处于我国经济网络的轴心位置,其经济在全国
4、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区地势西高东低,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分布。 淮北平原:江苏与安徽北部为黄淮平原的一部分,称为淮北平原。 淮阳山地:包括大洪山、桐柏山、大别山及其东延的江淮丘陵。是长江水 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山地两侧气候土壤、植物均有明显差异。 长江中下游平原:由江汉平原、洞庭湖、鄂东沿江冲积平原、鄱阳湖平原、 巢湖及皖江沿江平原及长江三角洲等组成。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大部分 地区海拔在35 m以下。河网密度 达4.8 km/km2。三角洲的南北两翼各 有一个大的碟形洼地,北为里下河 平原,南为太湖平原。居中的是一 系列以河口沙坝为核心的河口古沙 洲。近期发育
5、的沙洲尚处在长江南 北汊流包围之中,例如崇明岛、长 兴岛、横岛等。早期形成的古沙洲 已与长江北岸连成一片,成为江淮 平原的组成部分。 图12-1 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 江南丘陵:包括长江以南,雪峰山以东、南岭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区。红岩 盆地广布,红层地貌发育典型。 南岭山地:江西、湖南南部为断续的东西向的南岭山地,南岭古称“五岭” 包括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山地。 西部边缘山地:本区西部为一系列较高的山地,自北向南有武当山,大巴山 东段的神农架和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 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主要特点是: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
6、节分配比较均匀。 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 0006 500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长江以北02,江南210,南岭一带10 12。 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1 600 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 丰富些。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 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 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 长江中下游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 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 梅雨是本区降水的重要组成部 分,根据上海、南京、芜湖、九江 和汉口五站的统计,梅雨期的降水 各占该站6、7两月降水总量的70。 梅雨期的长短、降水量的大小,对 本区旱涝
7、影响极大。 图12-2 长江中下游区梅雨开始期与终止期 三、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三、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河流的特点 (1)水量丰富。 (2)汛期长,由5月持 续到10月。 表12-1 长江中下游区主要河流与黄河水量比较 河流名称河流名称 流域面积流域面积 km2 河流长河流长 km 平均流量平均流量 (m3s-1) 径流总量径流总量 (108m3) 赣赣 江江 83 000 764 2 030 640.3 湘湘 江江 94 230 817 2 010 633.7 沅沅 江江 90 410 1 060 2 130 677.0 钱塘江钱塘江 47 300 466 998 31
8、5.0 汉汉 江江 173 620 1 532 1 910 541.0 黄黄 河河 752 440 5 464 1 480 465.7 5个湖群 (1)两湖平原湖群。 (2)赣皖湖群。 (3)苏皖湖群。 (4)太湖湖群。 (5)江淮湖群。 水资源特征 平均年水资源总量5 954108 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7。水资源的特征为: (1)水资源丰富。 (2)河流水系、湖泊发育。 (3)天然水质好,但人为污染严重。 (4)水旱灾害。 四、过渡性的亚热带植被与土壤四、过渡性的亚热带植被与土壤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北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夹 有少量耐
9、寒的常绿乔木树种。典型常绿阔叶林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本区针 叶林分布在北部或海拔较高处的杉木林中,混生的植物种类较单纯。分布在本区南 部海拔较低处的杉木林,混生的植物种类较多。 本区竹林分布广泛,种类甚多,例如毛竹、刚竹、淡竹等。 有许多经济价值很 高的植物,有大量的亚热带特有经济植物。木本油料植物有油桐、乌桕、油茶等。 茶的产品种类很多。果树中以红橘和甜橙最为著名。 暖温带果木,如柿、板栗、梨、桃、杏等也有栽培。和天然植被一样,在经济 林木上也充分显示出长江中下游区自然景观的南北过渡性特征。 ( (一一) )自然植被明显的南北过渡性自然植被明显的南北过渡性 本区占优势的地带性土壤是红壤
10、和黄壤,北亚热带以黄棕壤为主。长江以南, 5009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多属红壤和山地红壤分布所在,黄壤大多散见于较高的 山地。本区水稻栽培历史悠久,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广大山区河谷地区,都有水稻土 分布。湖荡洼地有零星的沼泽土。滨海平原有局部盐渍土。山地土壤垂直带谱南北 不同。 ( (二二) )富铝化显著的土壤富铝化显著的土壤 五、矿产资源不够丰富五、矿产资源不够丰富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本区除有色金属矿产等少数资源外,从总体上看,矿产资源比 较贫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湖南、江西是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资源丰富的地区,是铜、钨、锑的 主要产地。本区钨矿的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锑矿占
11、38、铜矿占36。 铁矿主要分布在沿长江两岸、湖北的大冶、黄石、鄂州,安徽的庐江、马鞍 山、梅山等地均有规模较大的铁矿,是武汉、马鞍山、南京、上海等钢铁基地的 矿山基地,但这些铁矿中贫矿占储量的90以上。锰矿分布在湖南湘潭、安徽沿 长江一带。 能源资源相对较少。 水能资源丰富。长江三峡河段和清江、汉江、洞庭湖水系及鄱阳湖水系均蕴 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本区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约5 500104 kW,占全国总量的 12.2。 非金属矿产资源中,明矾石、金红石、磷矿石、水泥用石灰岩等储量较大。 一、区域发展条件一、区域发展条件 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
12、区 长江中下游区开发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肥沃的 土地,适宜的水热条件,开始大规模开发。晋朝到宋朝曾出现北方人口和 文化、经济南移的高潮,本区很快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近代, 本区又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长江水道运输,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 摇篮,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心,汉口成为内陆的工业中心。 (1)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区地处我国经济“T”形总体布局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兼 有沿江和沿海的双重地缘优势。 (2)良好的空间资源:低平坦的地势与丰富的水热资源的良好结合。 (3)投资环境优越:水运四通八达、铁路、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纵横交织。 上海、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航空港
13、。 (4)人力资源丰富:人口素质较高,文教卫生等社会条件较好。 (5)资本雄厚,技术较先进。 (6)市场容量大。 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其自然资源较少,人多地少,基础设施、生态建 设与发展尚不相适应。 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与农业基地建设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与农业基地建设 ( (一一) )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 (1)农业综合发展水平高,农产品总量大,商品率高。本区耕地面积占全国 的20.6,2001年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29.0,其中稻谷产量占全国的51.5; 油料产量占全国的38.7,其中油菜籽产量占全国的65.0,芝麻产量占全国的 53.9;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