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4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课件.zip
4.4.空气的热胀冷缩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空气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是学 生在研究了液体热胀冷缩之后,开始关注并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本节课 内容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材从液体的热胀冷缩的 知识出发,引出“空气是否热胀冷缩”的探究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自己想出办法来观察。学生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合理选择搭配,然后分 别放进热水、常温水、冰水,静置观察现象。同时联系到水的热胀冷缩,两者 进行比较找到不同之处。活动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材选择模拟游戏生 动表现了空气“微粒”的运动,从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下节课研究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以及进一步认识 大多数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在经过本单元前面三课的学习后,学生们已经对固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现 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对于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还是具有一定基础的。 因此,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的空气为例,感知空气的热胀冷缩。同时与水 的热胀冷缩进行比较,发现不同之处。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解释热胀冷 缩现象还存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初步了解热膨胀现象和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对热胀冷缩现象产生更浓厚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在生活中的具有广泛的用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每组 3 个烧瓶、1 个锥形瓶、1 只气球、热水、常温水、冰水、 实验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袋空气。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问题聚焦(预设一、问题聚焦(预设 5 5 分钟)分钟) 1.复习旧知 回顾上节课“液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1)一些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2)实验室里的温度计是利用酒精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引出新问题 教师出示一袋空气。提问:现在袋子里面装满了空气,它是否也和水一样 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出示 PPT1】 3.师生交流讨论。 二、探究新知(预设二、探究新知(预设 3030 分钟)分钟) (一)探究一: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一)探究一: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 1.追问。 空气无色无味,而且也看不见,我们怎么知道它的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呢? 【出示 PPT2】 2.教师出示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器材) ,提问:能否设计实验,清楚地观察 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出示 PPT3】 (1)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实验。 (2)全班交流设计实验。 (3)教师小结并明确实验探究方案,同时出示实验要求。 3.实验要求: (1)3 个烧杯中,每个烧杯都大约盛放半杯水(热水、常温水、冰水) 。 (2)将装置依次放入盛水(热水、常温、冰水)的烧杯中,直至没有明显 变化时再拿出。 (3)小组合作实验,完成记录单。 (4)注意安全! 空锥形瓶套上气 球放入 热水常温水冰水 实验现象 (采用图文结合 的记录方式) 实验结论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二)研讨一(二)研讨一 1.实验中我们小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套在锥形瓶上的气球在热水杯中 鼓起来了,在常温水杯中瘪下去了,在冰水杯中更加瘪了。 ) 2.我们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出示 PPT4】 3.和上节课水的热胀冷缩现象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不同? 【出示 PPT5】 (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更加明显。) (三)探究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三)探究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 1.提问: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 2.学生尝试解释。 (关于微粒的解释如有困难,可加入教材模拟空气微粒运 动的游戏。 ) 3.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画空气微粒和水的微粒受热后运动变化图。 【出示 PPT6】 空气微粒空气微粒 受热 水的微粒水的微粒 受热 (四)研讨二(四)研讨二 1.展示几幅学生的空气微粒和水的微粒受热后的运动图,研讨:为什么这 样画? 2.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么引起的?我们能建立自己的假说吗?(物体的热 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 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 【出示 PPT7】 三、拓展延伸三、拓展延伸 (预设(预设 5 5 分钟)分钟) 1.空气的热胀冷缩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运用?【出示 PPT8】 【出示 PPT9】 2.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4.4.空气的热胀冷缩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体积膨胀 空气 受冷体积缩小 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更加明显。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出示 PPT10】 【出示 PPT11】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的热胀冷缩和水的热胀冷缩相比( B ) 。 A两者区别不大 B体积变化更加明显 C体积变化更不明显 2.用开水泡的方法可以使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这主要是利用了( C )的热胀冷缩。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3.下列现象与空气热胀冷缩现象有关的是( B ) 。 A给篮球充气 B热气球升空 C夏季打开可乐的瓶盖有气泡冒出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空气具有热 胀冷缩的现象吗? 实验器材 要求:1.水位大约一半。 2.按顺序依次放入热水、常温水、冰水。 3.观察现象。 * 热水常温水 冰水 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更加明显 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 么不同? * 热水冰水 * 空气微粒 水的微粒 受热 受热 物物体体的的热热胀胀冷冷缩缩和和微微粒粒有有关关:当当物物 体体吸吸热热升升温温以以后后,微微粒粒之之间间的的距距离离增增大大 ,物物体体就就膨膨胀胀了了;当当物物体体受受冷冷后后,微微粒粒 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运用 放入热水中 夏天的轮胎气为什么不能太足
收藏
编号:108772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04.39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2-16
4
文币
- 资源描述:
-
4.4.空气的热胀冷缩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空气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是学 生在研究了液体热胀冷缩之后,开始关注并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本节课 内容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研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材从液体的热胀冷缩的 知识出发,引出“空气是否热胀冷缩”的探究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自己想出办法来观察。学生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合理选择搭配,然后分 别放进热水、常温水、冰水,静置观察现象。同时联系到水的热胀冷缩,两者 进行比较找到不同之处。活动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材选择模拟游戏生 动表现了空气“微粒”的运动,从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下节课研究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以及进一步认识 大多数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在经过本单元前面三课的学习后,学生们已经对固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现 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对于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还是具有一定基础的。 因此,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的空气为例,感知空气的热胀冷缩。同时与水 的热胀冷缩进行比较,发现不同之处。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解释热胀冷 缩现象还存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初步了解热膨胀现象和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对热胀冷缩现象产生更浓厚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在生活中的具有广泛的用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每组 3 个烧瓶、1 个锥形瓶、1 只气球、热水、常温水、冰水、 实验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袋空气。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问题聚焦(预设一、问题聚焦(预设 5 5 分钟)分钟) 1.复习旧知 回顾上节课“液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 (1)一些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2)实验室里的温度计是利用酒精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引出新问题 教师出示一袋空气。提问:现在袋子里面装满了空气,它是否也和水一样 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出示 PPT1】 3.师生交流讨论。 二、探究新知(预设二、探究新知(预设 3030 分钟)分钟) (一)探究一: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一)探究一: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 1.追问。 空气无色无味,而且也看不见,我们怎么知道它的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呢? 【出示 PPT2】 2.教师出示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器材) ,提问:能否设计实验,清楚地观察 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出示 PPT3】 (1)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实验。 (2)全班交流设计实验。 (3)教师小结并明确实验探究方案,同时出示实验要求。 3.实验要求: (1)3 个烧杯中,每个烧杯都大约盛放半杯水(热水、常温水、冰水) 。 (2)将装置依次放入盛水(热水、常温、冰水)的烧杯中,直至没有明显 变化时再拿出。 (3)小组合作实验,完成记录单。 (4)注意安全! 空锥形瓶套上气 球放入 热水常温水冰水 实验现象 (采用图文结合 的记录方式) 实验结论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二)研讨一(二)研讨一 1.实验中我们小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套在锥形瓶上的气球在热水杯中 鼓起来了,在常温水杯中瘪下去了,在冰水杯中更加瘪了。 ) 2.我们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出示 PPT4】 3.和上节课水的热胀冷缩现象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么不同? 【出示 PPT5】 (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更加明显。) (三)探究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三)探究二:解释空气的热胀冷缩 1.提问: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 2.学生尝试解释。 (关于微粒的解释如有困难,可加入教材模拟空气微粒运 动的游戏。 ) 3.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画空气微粒和水的微粒受热后运动变化图。 【出示 PPT6】 空气微粒空气微粒 受热 水的微粒水的微粒 受热 (四)研讨二(四)研讨二 1.展示几幅学生的空气微粒和水的微粒受热后的运动图,研讨:为什么这 样画? 2.物体的热胀冷缩是怎么引起的?我们能建立自己的假说吗?(物体的热 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 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 【出示 PPT7】 三、拓展延伸三、拓展延伸 (预设(预设 5 5 分钟)分钟) 1.空气的热胀冷缩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运用?【出示 PPT8】 【出示 PPT9】 2.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4.4.空气的热胀冷缩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体积膨胀 空气 受冷体积缩小 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更加明显。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出示 PPT10】 【出示 PPT11】 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的热胀冷缩和水的热胀冷缩相比( B ) 。 A两者区别不大 B体积变化更加明显 C体积变化更不明显 2.用开水泡的方法可以使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这主要是利用了( C )的热胀冷缩。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3.下列现象与空气热胀冷缩现象有关的是( B ) 。 A给篮球充气 B热气球升空 C夏季打开可乐的瓶盖有气泡冒出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根据【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空气具有热 胀冷缩的现象吗? 实验器材 要求:1.水位大约一半。 2.按顺序依次放入热水、常温水、冰水。 3.观察现象。 * 热水常温水 冰水 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空气比水的热胀冷缩现象更加明显 与水相比,空气的热胀冷缩有什 么不同? * 热水冰水 * 空气微粒 水的微粒 受热 受热 物物体体的的热热胀胀冷冷缩缩和和微微粒粒有有关关:当当物物 体体吸吸热热升升温温以以后后,微微粒粒之之间间的的距距离离增增大大 ,物物体体就就膨膨胀胀了了;当当物物体体受受冷冷后后,微微粒粒 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运用 放入热水中 夏天的轮胎气为什么不能太足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杭州市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4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课件.zip》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2.4空气的热胀冷缩
杭州市
教科版五
年级
科学
下册
第二
单元
空气
热胀冷缩
教案
课件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