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全部教案+课件(共6课时).zip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杭州市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全部教案(共6课时).docx--点击预览
    • 杭州市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全部课件(共6课时).pptx--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杭州市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全部教案课件共6课时.zip杭州市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全部教案课件共6课时.zip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108760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2.9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2-15
6
文币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动物动物全部教案(共全部教案(共 6 6 课时)课时) 1.1.我们知道的动物我们知道的动物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课是动物单元的起始课,从本课起将开启学生观察动物的探索之旅。教 材设置了三个板块,一是“聚焦: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 ,通过学生集体 交流自己知道和喜欢的动物,来暴露学生对动物的初步认识,引出对动物特征 的细致观察和探索;二是“探索: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的特点, 把它画下来” ,这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来详细了解动物的一 些特征;三是“研讨: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玩具熊是动物吗?” ,学生通过 交流研讨,一起分析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初步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引导学 生运用对动物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来判断玩具熊是否是动物,达到学以致用的 效果。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对动物的关注从幼小时候就 开始了,在平时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观察过一些动物,但都是无意识的、 零碎的认识。虽然学生已经有了对植物初浅的观察经验,初步知道如何观察、 比较、记录、描述,但是由于动物的身体结构更加复杂,而且很多时候是处于 动态的,所以学生对于动物的观察难度要比植物大,这就需要教师更深入、细 致地进行观察指导,从而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开展观察活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生知道动物具有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 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共同特点。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 、语言等记录、描述动物的主要特点。 2.学生能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动物的共同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表现出探究兴 趣。 2.学生能认真仔细观察,真实详尽记录、描述小动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了解动物的某些共同特点。 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了解动物的某些共同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常见不同种类动物(例如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等)的实物、 标本或图片。 教师准备:常见不同种类动物(例如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等)的实物、 标本或图片;“动物观察”班级记录表;动物挂图张贴到教室四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动物世界。本单元的学习中, 我们要努力做到:学习有序、观察仔细、勇于表达、善于倾听。老师将给优秀 小组颁发小动物贴纸,一节课中表现最出色的小朋友授予“动物研究员”的称 号, 动物单元 7 节课表现都出色 的小朋友就授予“小小动物学家”的称号。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5 5 分钟)分钟) 1.引言:今天我们要召开一次“动物介绍大会” ,说说你知道的一种动物? 2.出示课题:我们知道的动物(板书) 3.提问: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这种动物的信息吗?可以说说它们生活在哪 里?这种动物是怎么样的? 板书贴图: 4.全班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方面相互补 充。 二、探索:观察动物的特征(预设二、探索:观察动物的特征(预设 1717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常见不同种类动物(例如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等)的实物、 标本或图片】 引言:在自然界的不同地方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今天老师为大家邀请到了 不少动物模特儿,让我们睁大眼睛,来仔细观察它们吧! 1.集体观察蚂蚁 (1)首先有请第一位动物模特儿小蚂蚁(课件出示蚂蚁图片) 。 (2)提问:看一看蚂蚁有什么特点?谁能指挥老师把蚂蚁画在这张白纸上? 板书贴图: (3)学生说蚂蚁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白纸上画简图。 (4)提问:蚂蚁还有哪些其他特点? 2.小组观察小动物 (1)引言:下面请其他小动物上场。 (出示实物或标本:兔子 杜鹃 蝴 蝶 鱼 啄木鸟)接下来我们每个小组亲自来观察一种小动物吧! (2)观察要求 看一看:动物的身体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 画一画:画出动物的主要特点。 说一说:向小组成员介绍动物的主要特点。 补充板书: (3)小组分组观察、记录、描述。 (4)教师巡视指导,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抓住主要特点画动物,看看有无凭空想象的成分画上去。 图画上适当加文字(或拼音)标注。 指导观察顺序,描述动物身体分哪几部分,观察每个部分的特点。 有代表性的作品拷贝到大的白纸上。 讨论:和其他动物比较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三、研讨:了解动物的相同特点(预设三、研讨:了解动物的相同特点(预设 1515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玩具熊】 1.引言:“动物介绍大会”第二轮现在开始,介绍的时候比一比哪个小组最能 抓住这种动物的主要特点?请把你们组的画贴到黑板上,指着画做介绍。 2.分组介绍。教师板书记录各小组的汇报内容关键词,引导其他学生对照动物 实物或标本倾听同伴介绍,适时引导、点拨、纠错。 3.观察分析。观察各组的汇报结果,分析归纳动物的相同特征。教师板书。 4.小结。 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生长在一定的地方,会运动,需要食物,会排泄,会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 5.判断:玩具熊是动物吗?说说理由。 四、拓展:深入认识(预设 3 分钟,根据研讨情况做伸缩) 材料准备:橡皮泥动物模型、彩色超轻粘土 1.教师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动物模型,请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说说判断的 理由。 2.布置课外制作活动和展评的具体要求:用橡皮泥捏制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我们知道的动物 共同特点: 1.地方 观察 2.食物 比较 3.排泄 记录 4.反应 描述 5.生长 6.运动 7.繁殖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本课的活动手册主要在两个环节使用。第一是探索板块中的“画一画小组观察 的动物” ,是以画图的形式记录小组的观察结果。画图前教师要做好指导,比如 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等。但是学生活动手册比较小,作品展示时学生可能会 看不清楚,所以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活动手册中的相关内容,用更大的纸 张重新制作,以便于汇报交流时的展示。第二是拓展活动板块中的“用橡皮泥 做一个动物模型” ,活动手册中举出了三种动物模型的做法,教师可以选择其中 一个例子,指导学生制作动物模型的做法,也可以以此为例,观察别的动物, 制作模型。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1.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动物的相同特征( ) A.会生长 B.需要食物 C.会飞行 2. ( )不是动物。 A.公鸡 B.玩具熊 C.蝴蝶 第第 2 2 课课 校园里的动物校园里的动物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本单元中,教材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备受关注的大型动物转移到了比较熟知的 小动物。本课就是引导学生把探究的目光聚焦到最熟悉的学校和身边的动物上, 主要通过寻访活动了解校园里有哪些小动物,通过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的 方式,体悟小动物的多样性和与环境的适应性。 本课的聚焦板块运用回忆的方法,一起来说说秋天的校园里会有哪些动物, 并提出观察方法和观察中要注意的事项。探索板块,主要是像科学家那样带上 工具去寻访和观察校园里的动物,并在寻访小动物的过程中运用画画的方法进 行记录。研讨环节中,引导学生交流与反馈观察到的校园动物,并注重动物与 环境的相适应性。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以校园作为探究活动的场地,学生已经在校园里的植物一课中有过亲 历,并且在探究校园植物的过程中无意间接触到了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甚至 表现出比研究植物更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兴趣的驱使下,在已有经验的保障 下,学生对于校园动物的寻访和探究,一定会改变他们原有对于校园动物那些 零碎的、不成结构的认知,从以前只对校园动物的身体形态特征进行观察转移 到对校园动物结构特点与运动方式、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体会。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对校园动物的寻访,初步了解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 赖于环境。 2.学生通过对校园动物的寻访,初步了解校园里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 的动物。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能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校园动物的知识和经验判断。 2.学生能提出寻访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观察所得。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能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 2.学生愿意与同伴分享有关校园动物的观察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在寻访校园动物的过程中能初步感受校园动物的多样性,能保护身边 的动物,初步具有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对校园动物的寻访,初步了解校园里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 不同的动物。 难点:学生通过对校园动物的寻访,初步了解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 存依赖于环境。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班级记录表、校园小动物卡片、空白卡片。 小组:棉签、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5 5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校园小动物卡片、空白卡片 1.你认识这些小动物吗?(播放 ppt)它们会在我们校园里出现吗? 我们的校园里还生活着哪些小动物?(预设:学生会不分季节性和环境差 别,举例一些在现阶段本校园中无法找到的小动物,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 ) 2.板书或贴画小动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相应的小动物卡片或用简笔画形式画出学生举例 的小动物,以便在实地观察后进行验证。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来科学地寻找和观察我们校园里的小动物。 (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地寻访(预设二、探索:实地寻访(预设 2020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 4 根棉签、2 个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1.提问:校园里这么多的小动物,怎样才能找到它们并观察呢? 这个环节可以分成先后四个层次来进行讨论,为下面的探究环节做好准备。 (1)用什么方法观察? 比如“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如何记录” “一些难以接近的小动物如何观察” 等。 (2)用什么工具观察? 教师还可以借助课本插图予以提示,并引导和强调使用适当工具(放大镜) 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去哪里观察? 大树上、草丛中、花坛里、石块下确定观察的场所,能让一年级学生 在观察时直奔现场,从而避免随便看看,结果什么小动物也看不到。 (4)如何保证安全? 其一是观察者自身的安全(危险的场所和危险的动物) 。 其二是要保障小动物的安全(珍视生命和保护环境) 。 方法一:可以让学生以小动物的口吻来说一说。比如:假如我是只小蚂 蚁 方法二:可以从提供的工具棉签进行展开,用柔软的物体去触碰小动 物。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分发到棉签、放大镜等工具,拿上笔和空白卡 片列队出发,提高观察活动的正规感,像科学家那样去寻找、观察校园里的动 物。 三、研讨:寻访发现(预设三、研讨:寻访发现(预设 1212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班级记录表、学生已经画好的小动物卡片 1.教师张贴班级记录表,学生将自己画的动物卡片贴到场景图中相应的位 置上。 2.提问:你们组找到了哪些动物?分别是在哪里找到的?它们在做什么? 把研讨的第一个问题中的三个小问题连起来回答和交流,注意句式的表达。 3.我们一共发现了多少种小动物?(统计指向校园动物的多样性。 ) 4.举例一种小动物,提问:你觉得这种小动物有可能还会在校园的什么地 方生活着?(让学生初步感知校园同种小动物数量的多少和基本的生活环境。 ) 5.哪些预测的小动物果然找到了,哪些小动物没有找到,你觉得是什么原 因呢?(引导学生对于季节性、生活环境、观察方法等方面的反思。 ) 四、拓展:兴趣延伸(预设四、拓展:兴趣延伸(预设 3 3 分钟)分钟) 1.关于这些校园小动物,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结。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2.2.校园里的动物校园里的动物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用简笔画的形式把发现的校园动物画下来,不用画得很像,只要显示主 要特征就行。 2.找到什么动物才能画什么动物,不能为了显得比别人多而画上没有发现 的动物。 3.可以在每个格子的右下角标上发现同种动物的数量。 4.最下面的填空是统计一共发现了几种动物,指向动物的多样性。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教师读题)(教师读题) 1.蚯蚓一般会在( )生活。 A.大树上 B.花丛中 C.泥土下 2.在寻访小动物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一个小洞,我们可以( ) 。 A.把小洞挖开 B.用手指伸进小洞里赶小动物出来 C.等在洞口看是否 有小动物出现 3.观察小动物时,我们可以( ) 。 A用手直接捉住 B.用棉签轻轻触碰小动物,用放大镜放大后观察 C掏开小动物的家,看看里面还有些什么 3.3.观察一种动物观察一种动物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从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一些小动物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些观察活动将指 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共同特 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教材中没有明确规定小动物的名称,不过从一般情 况来看,选取常见的蜗牛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合适。 本课的聚焦板块从选择以蜗牛作为观察对象开始,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 探索板块主要分为蜗牛的身体特点、应激反应和运动三大方面。通过利用放大 镜观察,发现蜗牛身体上的口、触角、眼、腹足等结构;利用棉签触碰蜗牛, 观察蜗牛的反应;让蜗牛在不同的物体上爬行,观察蜗牛的运动。最后通过研 讨板块,使学生认识蜗牛身上的结构都有一定的用处,爬行本领这么大,主要 与腹足有关。拓展板块通过与蜗牛相似的动物进行比较,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 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面对动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 保障。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校园里的小动物,数量虽多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 对于蜗牛这一类的动物并没有详细的了解。此外,学生使用放大镜并不是非常 熟练,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对蜗牛进行仔细观察。虽然已经经历一个学期的科学 学习,但一年级学生的文字能力还是非常有限,教师依旧需要重点指导学生利 用画图记录观察所得。在科学情感上,需要培养学生对于动物观察的浓厚兴趣, 学会细致观察、交流倾听,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能认识蜗牛身体上的壳、口、触角、眼、腹足等结构,知道这些结 构能满足它们的生存需要。 2.学生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 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学生知道蜗牛能用腹足在不同物体表面爬行,爬行时腹足会细波浪状运 动并留下黏液痕迹。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经历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蜗牛的探究过程,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 细致地观察,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认识蜗牛身体上的结构。 2.学生通过棉签触碰蜗牛,发现蜗牛的应激反应。 3.学生通过观察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发现蜗牛身上各结构的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对观察研究小动物表现出积极的探究兴趣。 2.学生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蜗牛的形态结构,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 的科学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细致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 难点:学生在经历蜗牛的观察和描述活动中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特征的 认识。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班级记录表。 学生:蜗牛、放大镜、棉签、活动手册、菜叶、玻璃片、细线、树枝。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强调观察环境(预设一、聚焦:揭示课题,强调观察环境(预设 2 2 分钟)分钟) 1.我们已经知道在校园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让我们选择一种来仔细观察。 2.揭示课题:观察一种动物(板书)。 3.出示蜗牛的图片,今天我们要像研究人员一样观察蜗牛。 提问:研究人员会怎么观察呢?(预设:安静观察、用放大镜、显微镜观 察) 二、探索:观察蜗牛的外形结构、应激反应和运动,并将蜗牛画下来(预二、探索:观察蜗牛的外形结构、应激反应和运动,并将蜗牛画下来(预 设设 2020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蜗牛、放大镜、棉签、菜叶、玻璃片、细线、树枝、活动手 册 1.布置任务:每个小组观察一只蜗牛,比一比谁发现的特点最多,并将蜗 牛画下来。 2.每组小组长领取蜗牛(可以利用实验室培养皿放置蜗牛),开始观察。 3.在观察活动中,根据小组观察情况,分发放大镜(每人 1 个),引导学 生进行细致观察,实事求是画图。 4.分发棉签,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反应。 5.分发菜叶、玻璃片、细线、树枝,让蜗牛在不同的物体上爬行,观察蜗 牛的运动。 三、研讨:蜗牛的身体特点和爬行本领(预设三、研讨:蜗牛的身体特点和爬行本领(预设 1212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 2 张学生的画,分析研讨比较,概括蜗牛的身体结构,完成班级记 录表。 小结:蜗牛的身上长有壳、触角(2 对)、眼睛(2 只)、口、腹足等。 2.研讨蜗牛身体上的各个结构发挥了什么作用(主要交流蜗牛的运动本领) 。 小结:蜗牛的壳有保护作用,当棉签触碰蜗牛,蜗牛会缩进壳里;蜗牛的 触角(眼睛)在爬行时总是挥来挥去,像是在探路;将蜗牛放在菜叶上时,蜗 牛时而会用口啃食菜叶;蜗牛可以在多种物体上爬行,本领之强与腹足的特征 密切相关。(初步感受蜗牛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四、拓展:蜗牛能听到声音吗?观察与蜗牛相似的动物(预设四、拓展:蜗牛能听到声音吗?观察与蜗牛相似的动物(预设 6 6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蜗牛、学生活动手册 1.大家发现了很多蜗牛的结构特征,似乎没有观察到蜗牛的耳朵。 提问:蜗牛能听到声音吗?(预设:能或不能,答案不一) 2.在蜗牛周围发出一定的声音,观察蜗牛的反应。 小结:蜗牛能感受到声音(蜗牛没有听觉神经,但能通过感受振动来判断 声音)。 3.出示蛞蝓、蛤蜊、螺的图片。 提问:这些动物和我们今天观察的蜗牛有什么相似之处?(预设:它们的 身体都是软软的) 4.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了这些小动物,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去观察。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班级记录表)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利用活动手册,学生将按照左侧提供的方法把观察到的蜗牛画下来,我 们会发现左侧提供的方法是比较抽象的简笔画,所画蜗牛只是具有大致的形状。 在教学中,对于能干的小朋友可以用箭头和文字简单介绍蜗牛身上有哪些结构, 边观察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拓展活动也是比较有意义的,可以在上课结束前让学生尝试实验,他们 将发现得更多。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1.观察蜗牛时,我们发现蜗牛有( )对触角。 A.1 B.2 C.3 2.当我们用棉签触碰蜗牛,蜗牛( )部位最容易起应激反应。 A.触角 B.壳 C.腹足 3.蜗牛用腹足爬行,爬行过后会( )。 A.留下黏液 B.留下粉末 C.无痕迹 4.4.给动物建个给动物建个“家家”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要更多地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就需要饲养蜗牛,给蜗牛建个“家”,这 实际上是给蜗牛营造一个栖息地。通过建“家”养蜗牛,促进学生继续观察蜗 牛,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 本课聚焦板块明确指出建个“家”是为了进一步更细致地观察蜗牛,加深 对动物的认识。通过“家”“生活需要”等拟人的表述方式,引导学生将人的 生活需求作为参考,更好地从动物的需要出发思考蜗牛的需要。 探索板块,主要通过讨论“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收集学生对蜗牛生 活环境的原有认知。通过亲自给蜗牛建个“家”,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蜗牛的 生活习性,发现一些关于蜗牛的趣事。 研讨板块,通过“蜗牛生活需要什么?”“我们有哪些有趣的发现”两个 问题的讨论,知道蜗牛要生活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并在栖息地进行各种生命活 动。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经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对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 自然产生了饲养蜗牛的想法。那么饲养蜗牛,需要准备什么?有些什么要求? 蜗牛怎么生活?这些问题会在学生的脑海里迅速形成。但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生 活经验有限,他们对于这些认识是比较粗浅和零碎的,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 通过亲自给蜗牛建个“家”,亲自饲养观察蜗牛,正向迁移,集体梳理,串联 起对蜗牛的整体认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给蜗牛建个“家”,观察蜗牛在“家”中的生活,知道蜗牛要 生活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并在栖息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2.学生知道动物必须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能够较长时间饲养一种动物,并持续观察动物的活动。 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蜗牛的生命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学生能够对蜗牛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获取更多信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初步体会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用集体的智慧不断修正方案给蜗牛建一个“家”。 难点:持续观察蜗牛的活动,了解其生活习性,特别关注它是如何吃食物 的。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学生探究准备:2-3 个挨饿的蜗牛、菜叶、石英沙、泥土、饲养箱或带气孔 的透明塑料盒、放大镜 教师教学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3 3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蜗牛 1.前一节课,我们与蜗牛成为了好朋友,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2.我们已经发现了蜗牛的这么多特点,为了继续观察蜗牛,我们来给蜗牛 建个“家”吧! 3.揭示课题:给动物建个“家” 二、探索:蜗牛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预设二、探索:蜗牛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预设 2020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带气孔的透明塑料盒、沙、水、菜叶、蜗 牛 1.提问: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别急,我们需要了解蜗牛的生 活需要什么。 2.出示图片,提问:你是不是在这些地方找到蜗牛的呢?请你回忆一下, 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更容易找到蜗牛?(预设学生的回答:有吃的,有泥土, 有伙伴,有水) 3.进一步讨论我们给蜗牛建的“家”应该是怎样的? 4.全班讨论,形成班级记录表。(预设学生的回答:能让蜗牛四处爬;有 吃的东西;要保持潮湿;能让蜗牛生活又不让它爬出去) 5.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为蜗牛能在我们建的“家”里舒舒服服地生活, 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一个设计师,帮助小蜗牛设计一个 “家”吧!设计的时候,我们可要充分考虑蜗牛的需要哦!可以用数字标出建 “家”的顺序。 6.学生在活动手册上设计蜗牛的“家”,并用数字标出建“家”的顺序。 7.展示自己的设计图,相互评判并完善自己的设计。 8.小结:我们都是优秀的设计师,充分考虑了蜗牛对环境的要求。现在就 让我们按自己完善后的设计,给蜗牛建一个“家”吧!建好后,可以将蜗牛轻 轻地搬到新“家”,看看它能不能在新“家”里自由自在地生活。 9.分发材料(带气孔的透明塑料盒、沙、水、菜叶、蜗牛、放大镜等), 按要求给蜗牛建一个“家”。教师巡视指导,适时提供帮助,引导学生观察蜗 牛在新“家”里的生活。 三、探索:蜗牛的生活习性(预设三、探索:蜗牛的生活习性(预设 1515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建好的蜗牛的“家”、放大镜、记录单 1.看一看:蜗牛在新“家”里生活的好吗?它在家里干什么?(预设学生 的回答:排泄、吃菜叶、睡觉、运动、交流) 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是怎样吃菜叶的? 3.播放视频:蜗牛吃菜叶。 4.用手势来模仿蜗牛吃菜叶的样子。 5.我们还有哪些有趣的发现?(预设学生的回答:爬过的地方有痕迹,触 角伸来伸去等)根据需要出示相关图片。 四、拓展:(预设四、拓展:(预设 2 2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活动手册 1.自然界的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下课以后,大家可以做个有心人, 去找找小动物的家,注意安全! 2.根据活动手册 P11“拓展活动”的要求,找找蚂蚁的家。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4.4.给动物建个给动物建个“家家”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活动手册中的第一部分“想一想,并画一个蜗牛的家”,可以让学 生在充分讨论、整合想法,完成班级记录表后进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示 学生要尽量从蜗牛的生活需要出发给蜗牛设计一个“家”,可以采用图片加文 字序号的方式表示建“家”的顺序。 2.活动手册中的第二部分“观察蚂蚁进食并找到它的家”,教师需要激 发学生观察兴趣,特别要强调课外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也可以让学生找找鼠妇、 蚯蚓的“家”。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1.蜗牛生活在( )的地方。 A.阴暗潮湿 B.明亮干燥 C.阴暗干燥 2.下列食物中,我们用( )去喂养蜗牛。 A.米饭 B.青菜叶 C.猪肉 3.判断: 蜗牛需要呼吸,在给蜗牛建“家”的时候,不要把盖子盖上。 ( ) 蜗蜗牛的牛的“家家”(班(班级记录级记录表)表) 日期: 月 日 能让蜗牛四处爬 有吃的东西 要保持潮湿 能让蜗牛生活又不让它爬出去(可以呼吸) 5.5.观察鱼观察鱼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主要的观察对象是陆生动物,在本课中学生将 开展对水生动物鱼的观察。鱼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 代表,它们的形态与之前观察的蜗牛有着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 境的身体特征,如鳍、鳃等,这既是动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动物形态结构 与环境相适应的直接表现。 聚焦板块通过“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 结构特点进行观察探究。探索板块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运动和呼吸三大方 面。通过观察鱼并将鱼画下来,发现鱼的身上覆盖着鳞片,长有鳍和鳃;认识 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的嘴为什么会不停地一张一合,引 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除了观察鱼的外部形态以外,还要了解鱼的骨骼, 初步认识鱼作为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研讨板块要学生知道鱼生活在水里用鳍 运动,用鳃呼吸,它们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从而引向单元的核 心概念: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学生对鱼有一定的认 识基础。本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通过观察鱼的身体结构, 认识各部分的名称,借助“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这些问题的交流,很 容易就能知道鱼的运动跟鳍有关,但是鱼靠什么呼吸还只是一个猜测,如何利 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能认识鲫鱼的鳃、鳞片、鳍等结构,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2.学生知道鱼生活在水中,它的身体结构与水生环境相适应。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鱼的探究过程,认识鱼的身体特 征。 2.学生能用图画、文字、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征。 3.学生能对自己原先的观察记录做修正与完善。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对观察研究小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2.学生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鱼的形态结构,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 科学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珍爱生命,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会观察鱼的身体结构,理解鱼的呼吸和运动特征。 难点:学生初步感知鱼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大鲫鱼、大鱼缸、鲫鱼板书贴纸、鲫鱼呼吸微视频。 学生:小鲫鱼、小鱼缸、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3 3 分钟)分钟) 1.小朋友们,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位好朋友,是谁呢?出示鲫鱼图片。 提问:鱼儿都生活在哪里?(预设:小溪、池塘、河里、海里、有水的地 方) 2.鱼儿需要生活在水中,这和它身体上的许多小秘密有关。 3.揭示课题:观察鱼。(板书) 二、探索:观察鱼的外形特点,画一条鱼(预设二、探索:观察鱼的外形特点,画一条鱼(预设 1515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大鲫鱼、大鱼缸、每组 1 个鱼缸、每组 1 条小鲫鱼、学生活 动手册 1.出示装着鲫鱼的大鱼缸: 布置任务:鱼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鱼的身上长着什么,在什么地方? 安静观察后在活动手册上把鱼画下来。 2.小组长领取鲫鱼,开始观察鱼、画鱼,教师巡视指导,选取 2 幅展示。 (巡视时,一方面需要提醒学生静静地观察,这样鱼在水中才能保持自然, 有助于观察记录;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对鱼身体的细节描绘,培养细致的观 察习惯。) 三、研讨:交流鱼的身体特征、运动、呼吸(预设三、研讨:交流鱼的身体特征、运动、呼吸(预设 1515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 2 张学生的画,分析研讨比较,概括鱼的整体结构。 小结:鱼的形状大概是两边比较小比较尖,中间比较宽。前面尖的部分是 头部,中间比较宽的是鲫鱼的躯干,最后是它的尾巴。 2.引导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顺序,细致观察鱼的头部、躯干、尾部。 小结: 头部:嘴、眼睛、鳃(鳃位于鳃盖内,一般观察不到,课前有条件可适 当准备实物与图片,在课堂中展示,便于更好的认识)。 躯干:鳍、鳞片(课前适当准备鱼鳞,认识鱼鳞的形状是圆形的,有点 滑滑的)。 尾部:尾鳍(鲫鱼身体上的鱼鳍数量较多,在分析到鱼鳍时,学生需再 次仔细观察,认清鱼鳍的数量,一共为 7 片:胸鳍 2 片,腹鳍 2 片,臀鳍 1 片, 背鳍 1 片,尾鳍 1 片)。 3.在认识了各部分具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鲫鱼。 思考交流:鲫鱼各部分结构对鲫鱼在水中的生活有什么帮助(主要交流 运动和呼吸)。 小结:鳍帮助鲫鱼在水中运动(可通过观察,利用自己的肢体模仿各鳍 的运动),鲫鱼的嘴巴一张一合,鳃一合一张,嘴巴和鳃相互配合起来帮助鲫 鱼在水中进行呼吸(可微视频展示鲫鱼的呼吸,进行教学)。 四、拓展:展示鱼骨,完善鱼的画像(预设四、拓展:展示鱼骨,完善鱼的画像(预设 7 7 分钟)分钟) 材料准备:鱼骨标本 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讨论鲫鱼的内部有什么,出示鱼骨标本。 2.出示前一课蜗牛的图片。 提问:比一比鲫鱼和蜗牛的身体,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预设:鲫鱼的 身体内有很多的鱼骨,蜗牛的身体是软软的,没有骨头) 3.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说一说对于鲫鱼有什么新的认识。根据这些新的 认识,将自己观察所画的鲫鱼画像进行完善,并且带着这幅画在课后向自己的 爸爸妈妈介绍鲫鱼。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当学生静静观察鲫鱼后,让学生将鲫鱼简图画在活动手册第 12 页上。对 于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用箭头和文字简单介绍鱼身上有哪些结构,边活动边记 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后续的拓展活动,需要让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画同一条鱼,也可能会有 不同的样子之后,再进行尝试。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1.我们在课堂上观察鱼的顺序是( )。 A.整体到局部 B.局部到整体 C.从头到尾 2.鱼在水中嘴巴一张一合是在( )。 A.喝水 B.呼吸 C.交流 6.6.给动物分类给动物分类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与前面 5 课形成一个完整的动物单元的内容体系, 特别是与第 1 课构成前后相互呼应的关系。教材第 1 课通过说说、画画动物的 特点,暴露学生对动物共同特点的前概念。这一课学生将再次回顾生活中熟悉 的动物,根据动物的特点进行分类,了解分类的方法,初步认识“分类”在研 究动物活动中的重要性。当然,分类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生进行多种方法的分 类,实际上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多角度体会生物的 多样性。最后“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植物的共同特点,然后结合对 动物“生命体特征”的认识,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科学观察、描述、记录动物的过程,他 们对部分动物个体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已有一定的了解。学生 头脑中的动物形象已不能仅仅局限于纯经验层面上的个体认知,需要借助一定 的手段来对动物的认识进行综合梳理。 “分类”方法的使用使学生能够用不同的 分类标准去识别了解更多的动物,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 知特点,还没有书写动物名字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 法来学习分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科学知识 1.学生初步体会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动物具有多样性。 2.学生知道动物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1.学生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进行学习。 2.学生通过分类活动,不断完善自己对动物的原有认识。 科学态度科学态度 学生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学生从动物种类繁多的认识中意识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确定动物分类的标准,能根据自定的标准准确地给动物分类。 难点:学生能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1 套教科书中 10 种动物的彩色卡片、课件。 学生:两位学生 1 套教科书中 10 种动物的彩色卡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课前铺垫:给图形分类:确定标准,按大小、颜色、形状分类。 一、动物猜一猜,引出课题(预设一、动物猜一猜,引出课题(预设 3 3 分钟)分钟) 1.出示动物的局部图片,根据特征猜一猜它们是谁。 引言:动物园里要召开大会,请大家猜猜邀请了哪些动物? 2.出示 10 种动物的卡片,学生认一认,说一说各种动物的特点,让学生明 确动物特征是分类的基础。 3.世界上的动物种类很多,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对动物进行了分类。他 们把有相同点的动物分成一类,把不相同的分到另一类。今天我们就像科学家 一样来给动物分类。 (出示课题:给动物分类) 二、确定标准,进行分类(预设二、确定标准,进行分类(预设 1313 分钟)分钟) 1.开会的时候动物们要分开两边坐。思考:怎么把这 10 种动物分成两类? 2.根据学生汇报选择一种标准进行分类,黑板上大图演示,摆成两类。 3.强调分类标准:1 种标准,2 个队伍。指导如何记录,给动物编序号。学 生按自定的分类标准去分类,比如吃什么、有没有脚、身体大小、怎样运动等 方面。 4.小组长领动物图片,小组合作完成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并填写好活动 手册。 三、交流研讨,感受多样(预设三、交流研讨,感受多样(预设 1616 分钟)分钟) 1.投影展示汇报。 先说一说你的分类标准,然后告诉大家你的分类结果。同一分类标准的同 学表达意见及建议,教师适当修正补充,并将学生的汇报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预设分类标准:有脚和无脚、有壳和无壳、会飞和不会飞、有毛和无毛、 生蛋和直接生小动物、是否生活在水里、吃肉和不吃肉、有尾巴和没尾 巴) 2.小结。 教师将学生的分类方法汇总到黑板上,小结:“我们有哪些分类的方法? ” 3.讨论。 每种分类的结果一样吗?从多种分类标准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四、运用所学,归纳整理(预设四、运用所学,归纳整理(预设 8 8 分钟)分钟) 1.让学生回忆动物的共同特点。 (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会长大、会生宝宝、 要吃食物、会排泄、会对刺激做出反应) 2.哪些特点植物也有?归纳动植物的共同特点。 3.小结: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6.给动物分类 我的分类标准是:有没有脚。 我的分类标准是:会不会飞。 我的分类标准是:是否生活在水里。 2.公鸡 6.蝴蝶 7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杭州市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全部教案+课件(共6课时).zip》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动物 杭州市 教科版 一年级 科学 下册 第二 单元 全部 全体 整个 教案 课件 课时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杭州市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全部教案+课件(共6课时).zip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8760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