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2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国际公法配套全册教学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 文档编号:1086666
  • 上传时间:2021-02-14
  • 格式:PPT
  • 页数:529
  • 大小:4.6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国际公法配套全册教学课件.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国际公法 配套 教学 课件
    资源描述:

    1、国际公法配套全册教学课件国际公法配套全册教学课件 第一章第一章 国际法导论国际法导论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国际法的名称 国际法(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International Law) 近代国际关系上的一个通用名称,也是法律科学体系 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国际法的名称从其产生到确立,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一)从“市民法”(jus civile)到“万民法”(jus gentium) 迄今发现最古老的的书面协议可追溯到公元前 3100年,在Mesopotamian city States of Lagash地区,在罗马帝国时期,Umma与美索 不达米

    2、亚城的存在的法律制度:市民法:对罗马 市民明确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 系。 万民法:是指适用于外国人以及外国人与罗马公民 之间关系的法律。 条约必须遵守: (二)边沁的“国际法”名称 (三)中国“国际法”的名称 二、国际法的概念 (一)奥本海国际法的定义 奥本海国际法奥本海国际法认为:认为: “万国法或国际法是一个名称,用以指各国认为在它 们彼此交往中有法律拘束力的习惯和条约规则的总体。” (二)周鲠生的国际法定义 周鲠生将国际法定义为:周鲠生将国际法定义为: “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各国公认的,表现这 些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国际关系上对国家具有法律拘束力 的行为规范,

    3、包括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 (三)现代中国国际法的定义 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通过协议形成的,或者在国际交往 中各国公认的,协调各国意志的,由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力 保证实施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 三、国际法的特征 (一)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国际社会主要是由国家组成的,国际关系说到底是国家关系。 国际法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法律,而国家具有主权,这就决定 了国际法是平等者之间的法。在这个法律体系中,国际法的主 体主要是国家。因此,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 系。 (二)国际法是由国家之间的协议和国际习惯形 成的 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而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平等的, 平等者之间无管

    4、辖权与被管辖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上是最高权 威,在国家之上,再没有超国家的权威。据此,在国际社会没 有一个超国家的立法机构,国际法是通过国家之间签订国际协 议,或者由各国公认的国际习惯而形成的。 (三)国际法体现了国家之间的协调意志 国际法作为一个特殊的法律体系,同样也体现国家意志, 但是,国际法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法,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甚至更多的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法律规范,因此,无论是国际 条约,还是国际习惯,都不可能体现所有国家的意志,也不可 能只是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这就要求国家在参与制定国际法 的谈判、协商和签署过程中求同存异,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其国 家的意志。 国际法的形成过程就是国家

    5、与国家之间相互合作与斗争 的过程,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体现其国家的意志,相互 协调的过程。 (四)国际法由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措施保 证实施 在国际社会,不仅没有超国家的立法机构,而且,也没有 超国家的司法机构或执法机构,国际法的实施和执行,是由国 家单独或集体地采取强制措施来保证其强制力的。 四、国际法的法律性质和规范体系 (一)国际法的法律性质 (二)国际法的规范体系 1. 1.普遍国际法和一般国际法普遍国际法和一般国际法 所谓普遍国际法就是各国公认的国际法,指国际习惯和 国际条约中对所有国家都有法律拘束力的国际法。 所谓一般国际法,是指世界上大多数或绝大多数国家参 加的国际条约规则的总

    6、体。 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参加的普遍性的造法性条约, 由于其包含了大量的国际习惯法规则,因而都是普遍适用的国 际法规范。因此,在实践中,要想认定一项国际法规范是一般 适用的国际法还是普遍适用的国际法,甚为困难,通常情况下 也没有必要。因此,我们可以在相同意义上使用上述普遍国际 法和一般国际法这两个概念。 2. 2.区域国际法区域国际法 3. 3.特殊国际法特殊国际法 特殊国际法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际法主体通过签订 双边条约的形式制定的仅适用于缔约双方的国际法规则。 所谓区域国际法,是指世界某个区域的国家,在它们彼此 关系中发展起来的适用于该区域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 区域国际法不

    7、同于普遍国际法或一般国际法,它只能在特定区 域内的国家之间适用,不能拘束区域外的国家关系。 普遍国际法或一般国际法、区域国际法和特殊国际法,作 为国际法的规范体系,共同发挥着调整国际关系的作用。普遍 国际法或一般国际法具有拘束世界各国或大多数国家的效力, 是国际法的主要部分,也是人们通常所指的国际法。区域国际 法和特殊国际法在本质上都属于特殊国际法,没有普遍或一般 的约束力,但是,它们在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国家之间存在和 发展并发挥着作用。 五、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国际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研 究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就是要说明,为什么国际法对国家 和其它国际法主体具有法律拘束力?或

    8、者说,为什么国家 和其它国际法主体必须遵守国际法? (一)国际法学派的理论学说 1. 自然法学派 2. 实在法学派 3. 格老秀斯学派 (二)国家之间的协调意志是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法律,国家受国际法的拘束, 同时,国家又是国际法的制定者,因此,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应在 于国家本身,即在于国家的意志。当然,所谓国家的意志,并不 是指个别国家的意志,也不能说各国的所谓“共同意志”,而是 指国家之间的协调意志,或者说协调各国意志的国际协议。 第二节 国际法的渊源 一、国际法渊源的含义:国际法的渊源是指国际法的渊源是指 国际法作为有效的法律规范所以形成的 方式或程序。 根据根据

    9、国际法院规约国际法院规约第第3838条第条第1 1项规定,法院对于陈诉各项项规定,法院对于陈诉各项 争端,应依国际法裁判之,裁判时应适用:争端,应依国际法裁判之,裁判时应适用: (子)不论普遍或特别国际协约,确立诉讼当事国明白承认之规条 者。 (丑)国际习惯,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律者。 (寅)一般法律原则为文明各国所承认者。 (卯)在第59条规定之下, 司法判例及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 学说,作为确定法律原则之资料者。 (二)国际法渊源的权威说明 二、国际条约 (一)国际条约的地位 所谓国际条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际主体法依据国际法而缔结的规 定其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 (二)

    10、造法性条约 所谓造法性条约,是指确认和创设新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或变更现存 国际法原则和规则的条约。 (三)契约性条约 所谓契约性条约,是指两个或几个国家为了解决某个或某些具体问题而 规定具体行为规则的条约,这是为了解决特定的事项而缔结的双边条 约。 三、国际习惯 (一)国际习惯的地位 国际习惯,是在国际交往中,经国家反复多次的实践,被 世界各国公认为法律而逐渐形成的不成文的行为规则。 国际习惯与惯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国际惯例,又称通例或常例,它是指在国家实践中尚未 形成法律拘束力的通例或常例。 应当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国际惯例都会成为国际习惯法。 国际惯例,是在国家反复多次的实践中,在较长的时

    11、间内 才转化为国际习惯的。 (二)国际习惯与国际惯例 国际习惯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国际习惯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要素: 物质要素,即通例的产生物质要素,即通例的产生 心理要素,即通例被接受为法律,理论上称法律确信心理要素,即通例被接受为法律,理论上称法律确信 (三)国际习惯的形成要件 1.1.物质要素物质要素即通例的产生即通例的产生 通例,字面理解是通常的做法,与惯例,即惯常的做法同义, 也就是常例。从国家的第一次实践(即通例的出现)到各国的通 常做法,最后形成国际习惯,这是一个国际习惯法规则形成的过 程。 (1)通例产生的时间 通例产生的时间,是指一项通例从出现到演变为国际习惯的时间。

    12、(2)通例产生的数量 通例产生的数量,是指一项通例从出现到演变为国际习惯的国家实践的次 数或数量。 (3)实践的同一性 实践的同一性,是指一项通例从出现到演变为国际习惯,其国家的实践须 前后持续一致。 国际习惯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因为它需要各国在较长 的时间内多次重复类似的行为,前后一致的持续实践,同时, 还需要各国在实践中逐步认为具有法律的义务,即重复行为要 出于法律义务感。这在国际法理论上被称为“法律确信”。 通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国家多次反复和前后一致的实践, 并逐渐被各国公认为法律时,就可以演变为国际习惯,从而成 为国际法的渊源。 2.2.心理要素心理要素通例被接受为法律通例被接受为

    13、法律 四、一般法律原则 国际法院在适用“一般法律原则”时,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所以,一般法律原则不是独立的国际法的渊源。但是,当一般 法律原则被文明各国所“承认”时,它也是国际法的渊源。 (一)一般法律原则的含义 1.一般法律原则是国际法的一般原则,或者是国际法的基 本原则。 2.一般法律原则是指“一般法律意识”或所谓“文明国家 的法律良知”所产生的原则。 3.一般法律原则是指各国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 在国际法实践中,国际法院和国际仲裁法庭在裁判或裁 决案件时,即使适用一般法律原则,也是为了填补国际条约和 国际习惯的空白,都是补充性的法律渊源。从这个意义上讲, 一般法律原则不是独立的国际法渊

    14、源。 应当指出,经各国“承认”的一般法律原则也是国际法的 渊源,对国际法起补充作用。 (二)一般法律原则的作用和地位 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的规定,国际法院在裁判案件时, 可适用司法判例以及各国具有最高权威之公法学家学说。但是,司 法判例和公法学家的学说只是确定法律原则的“补助资料”,其本 身并不是国际法的渊源,而且,适用司法判例需遵循规约第59条之 规定,即司法判例除对于当事国和本案外,无拘束力。 五、确定法律原则的补助资料 1. 司法判例的含义 2. 国际司法判例的作用和地位 3. 国内法院判决的作用和地位 司法判例,主要是指国际司法机关,即国际法院的判决,但是,从广义 上说,国际司法判

    15、例还应当包括国际仲裁法庭的裁决。 国际司法判例不是国际法的直接渊源,而只是补助性的源。 (一)司法判例 所谓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是指代表各国最高水平的 国际公法学家的权威性著作。 因此,公法学家的学说只能是作为确定法律原则的一种补 助资料,它是国际法的另一种补助性渊源。可以说,权威最高 之公法学家的学说被认为“确定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更为 接近于国际法的证据。 (二)国际公法学家的学说 第三节 国际法的编纂 一、国际法编纂的形式 所谓全面的国际法编纂,是把整个国际法规范编纂为一 个法典,将国际法的全部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编纂在一个法 典中。 所谓个别的国际法编纂,是把国际法规范中的部分原则

    16、规 则和规章制度分别编纂为法典。 (一)全面的国际法编纂和个别的国际法编纂国际 法渊源的理论学说 (二)民间的国际法编纂和官方的国际法编纂 所谓民间的国际法编纂,是指个别国际法学者或国际法 学术团体对于国际法的编纂。这里的民间,包括私人、个人 或私人团体。 所谓官方的国际法编纂,即政府间的国际法编纂,通常 采用的形式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在国际会议上订立国际条约。 (三)全球性的国际法的编纂和区域性的国际 法的编纂 所谓全球性的国际法编纂,是指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国 际法编纂。通常所说的国际法编纂主要是指全球性的国际法 编纂。 所谓区域性的国际法编纂,是指仅适用于地区性的编纂。 二、外交会议的国际法编

    17、纂 (一)海牙和平会议的国际法编纂 (二)国际联盟的国际法编纂造法性条约 三、国际法委员会的国际法编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编纂主要是在联合国的主 持下进行的。 第四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一、西方学者的理论学说 (一)国内法优先说 国内法优先说,是指国内法优先于国际法的学说,它认为国际法作为法律与国 内法属于同一个法律体系,在这个法律体系中,国际法是依靠国内法才得到其效 力的。 (二)国际法优先说 国际法优先说,是指国际法优先于国内法的学说,。它认为,在国际法与国内法的 统一的法律规范体系中,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冲突是较高规范与较低规范之间的冲 突,国内法的效力低于国际法。 (三)国际法

    18、与国内法平行说 国际法与国内法平行说,简称“平行说”,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属于两个不同的 法律体系,这两个法律体系互不隶属,地位相等。 二、中国学者的理论学说 周鲠生国际法认为,从法律和政策的一致性来说, 只要国家自己认真履行国际义务,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总 是可以自然调整的。 (一)周鲠生国际法的学说 国家制定国内法,同时又参与制定国际法,因此,国际 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国内法和国际法之 间具有某些共性。 (二)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辩证关系 国家在制定国内法时,应当遵守国际法的原则规定以及 国家承诺的各项国际义务,甚至将国际法规范吸收和转化为 国内法。 同时,国家在参与制定国际法时

    19、,必须尊重他国主权和 他国的国内法律制度,而且,还应当根据国内法的规定,尽 可能避免国家参与制定的国际法与自身的国内法发生冲突。 三、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国家 实践 (一)英国的国家实践 (二)美国的国家实践 (三)法国和德国的国家实践 (四) 比利时和荷兰的国家实践 (五)意大利和瑞士的国家实践 (六)日本和韩国的国家实践 四、中国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 国家实践 (一)国际习惯在我国的适用 我国国内立法已经承认国际习惯法在我国的效力和地位, 并对其在国内法中的适用作了明确的规定。 (二)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 1.条约在国内直接适用 2.通过国内立法将国际法转化为国内法 3.根据国际条约修改和

    20、补充国内法 (三)条约与我国国内法冲突的解决 (二)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 1.条约在国内直接适用 2.通过国内立法将国际法转化为国内法 3.根据国际条约修改和补充国内法 一、古代国际法 二、近代国际法 三、现代国际法 (一)现代与近代 “交替阶段”的国际法发展 第五节 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 (二)现代国际法的发展 第一,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 第二,国际经济法体系形成。 第三,国际组织猛增。 第四,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第六节 中国与国际法 一、中国与古代国际法 二、中国与近代国际法 三、新中国与国际法 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 国际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

    21、念 和特征 (一)公认性 (二)普遍性 (三)基础性 二、国际法基本原则与强行法 (一)强行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强行法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关系 三、国际法基本原则形成 和发展的历史 (一)17世纪至20世纪初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第二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 完整原则 (一)主权的涵义及性质 (二)主权观念的提出及演变 (三)尊重主权与尊重领土完整的关系 二、互不侵犯原则 (一)互不侵犯原则的提出 (二)关于侵略定义 (三)合法使用武力的情形 三、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一)互不干涉内政原则的提出 (二)内政与干涉的涵义 (三)西方国家的干涉理论

    22、 四、平等互利原则 (一)平等互利原则的提出 (二)对“平等互利原则”的阐释 1.关于“平等”的含义 2.关于“互利”的含义 3关于“平等互利原则”与“公平互利原则”的差异 (三)源于平等互利原则的国际法规则 1.各国具有平等的国际组织及国际会议的参与权与表决权。 2.各国具有平等的缔约权。 3.各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其他政府官员享有平等的礼仪权; 4.各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以及代表国家之外交 代表及领事官员享有特权与豁免,国家财产及国家行为在他 国均享有司法豁免权。 五、和平共处原则 (一)和平共处原则的提出 (二)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分析 第三节 现代国际法的其它基本 原则方法 一

    23、、国际合作原则 二、民族自决原则 三、真诚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四、和平解决国家争端原则 第四节 中国与国际法基本原则 一、中国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国对外政策与国际法 基本原则 三、中国遵循国际法基本原则的 实践 第一章第一章 国际法主体国际法主体 第一节 国际法主体概述 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 第一,具有独立地参加国际关系的能力。 第二,具有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第三,国际法主体是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直接承 受者,即国际法主体的权利义务是直接地由国际 法,而不是间接地通过国内法来规定的。 二、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三、个人和法人国际法主体资格 的争论 第二节 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国家 一、

    24、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一)国家是国际法的基础 (二)国家是当然的国际法主体 (三)国家是完全的国际法主体 (四)国家是确定其他国际法主体的基础 二、国家的概念和要素 (一)有定居的居民 (二)有确定的领土 (三)有一个政府 (四)享有主权 三、国家的类型 (一)单一国 (二)联邦 (三)邦联 (四)被保护国 (五)永久中立国 四、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独立权 (二)平等权 (三)自保权 (四)管辖权 1属地管辖权(Territorial Jurisdiction)。 2属人管辖权(Personal Jurisdiction)。 3保护性管辖权(Protective Jurisdict

    25、ion)。 4普遍性管辖权(Universal Jurisdiction)。 5效果原则。 (五)外国国家行为和财产的司法豁免权 (1)诉讼豁免。 (2)诉讼保全豁免。 (3)强制执行豁免。 第三节 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 民族 一、国际组织 根据国际组织的实践,其承受国际法的权利义务 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其一,国际组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参加国际交往的能力,承受 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具有享受特权和豁免的资格。 其二,国际组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缔约权。 其三,国际组织具有国际求偿权。 二、争取独立的民族 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承认 一、承认的概念和性质 作为一种国际法的制度,承认的性质至少可以

    26、从下述两 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承认是任意性的行为。 第二,承认是承认国与被承认国或政府之间关系 的法律基础。 二、国家的承认 (一)承认的方式 1 1明示的方式可以通过明示的方式可以通过 2 2默示的承认通常有:默示的承认通常有: (2)通过条约宣告。 (2)建立领事关系并发给领事证书; (1)函电、声明或照会知会被承认者。如中国对阿尔及利亚临时 政府的承认。 (1)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与新国家或新政府订立有关双边条约,如通商、航海和友好条约; (4)在国际组织中投票赞成接纳该国或该政府为 成员国或具有代表其本国的资格。 (二)承认的效果 1新国家或新政府取得在承认国法院出庭诉讼的权利

    27、。 2承认新国家或新政府自成立之日起的行政、立法和 司法权的效力。 3承认新国家或新政府享有行为和财产的主权豁免。 4承认新政府接管前政府在承认国境内的国家财产的权利。 第五节 国际法上的继承 (一)条约的继承 一、继承的概念 1全部继承的情形 2部分继承的情形。 二、国家继承 (二)国家财产的继承 1在吞并或合并这样全部继承的场合,被继承国不复存 在,因而原属被继承国的国家财产全部转属继承国。 2在部分继承的场合,被继承国依然存在,因而不能把被 继承国的财产全部移给继承国。 。 (三)国家债务的继承 1在全部继承的场合,被继承国的债务应转属继承国。 2在部分继承的场合,除被继承国和继承国另有

    28、协议外, 一般应按照公平的比例将被继承国的债务转属继承国,同时 应特别考虑到转属继承国的与国家债务有关的财产、权利和 利益。 (四)国家档案的继承 三、政府继承 四、国际组织的继承 第六节 中国在国际法主体方面 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的国家类型与香港特别 行政区 根据基本法第2条,香港具有高度的自治权。这种高度自治权对内表现为: (1)独立的行政权 (2)独立的立法权 (3)独立的司法权 对外方面,香港的自治权体现为: (1)香港可以单独地与各国、各地区和各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 系,并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 (2)在与香港有关的事项上,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 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并发表

    29、意见; (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国际组织内,香港可以适当形式保 持或建立其地位; (4)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的国际协议,除政治、外交、国防的 条约外,并不当然地适用于香港,中央玫府须在征询香港的意见 后,决定对其是否适用; (5)香港的居民持有香港的护照; (6)香港有权在外国设立官方或半官方的 经济、贸易机构等等。 二、中国关于国家司法豁免的理 论与实践 首先,中国政府坚持外国国家司法豁免原则。 其次,在坚持司法豁免的前提下,中国政府通过协商或缔结 条约的方式,在某些问题上放弃司法豁免。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承认 (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新国家或新政府的承认 四

    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继承 (一)关于条约的继承 (二)国家财产的继承 (三)债务的继承 第四章第四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一节 国籍 一、国籍的概念 国籍在国际法上的作用和意义表现为: 其一,国籍是国家确定某人为其公民或国民的根据。 其二,国籍是确定一个人法律地位的依据 其三,国籍是国家行使管辖权的依据。 二、国籍的取得 (一)由于出生而取得国籍 1.1.血统主义血统主义 (Jus Sanguinis)(Jus Sanguinis) 3.3.出生地主义出生地主义 (Jus Soli) (Jus Soli) 2.2.混合主义混合主义 (二)由于加入而取得国籍 1.1.申请入籍申请入籍

    31、2.2.因婚姻而取得国籍因婚姻而取得国籍 3.3.因收养而取得国籍。因收养而取得国籍。 三、国籍的丧失与恢复 (一)国籍的丧失 1自愿丧失国籍。 2非自愿丧失国籍。 (二)国籍的恢复 四、双重、多重国籍的产生与解决 (一)双重、多重国籍的产生 (二)双重、多重国籍的解决 1由于出生。 2由于婚姻。 3由于收养。 4由于入籍。 五、无国籍的产生与解决 (一)无国籍产生的原因 (二)无国籍问题的解决 1由于出生 2由于婚姻 3由于剥夺 。 4.其他原因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一、国家对外国人的管辖权 二、对外国人入境、居留 和出境的管理 (一)外国人的入境 (二)外国人的居留 (三)外国人的出

    32、境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 一、引渡 (一)引渡的概念 (二)政治犯不引渡原则 (三)引渡的规则 1请求引渡的主体,是指有权请求引渡的国家。 2引渡的对象,是指被某国指控为犯罪或判刑的人。 3相同原则,又称罪名同一原则(Principle of Idendity ),或双重犯罪原则。 4罪行特定原则,又称罪名专用原则或专一原则 (Principle of Speciality)。 5引渡的程序。 二、庇护 (一)庇护的概念 (二)庇护的对象 (三)庇护的法律依据 (四)域外庇护 第四节 难民 一、难民及其国际保护的沿革 二、难民的定义 三、难民的确定 依据1951年公约和1967年议定书,作为难民

    33、,要获得难民 地位必须具备四项基本条件: (1)已经离开其原籍国; (2)具有正当理由担心遭受迫害; (3)这种担心必须基于以下五种原因之一:种族、宗教、国籍、 属于某社会团体、政治见解; (4)由于担心受迫害,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或者返回该国。 四、难民的待遇 第五节 外交保护 一、外交保护的概念 和条件 (一)国籍连续原则 (二)用尽国内救济原则 (1)如个人前往外国,应看作其表示同意接受外国国内法的 约束。 (2)在国际社会各国相互平等,应相互合作 二、 外交保护的依据 三、外交保护与卡尔沃条款 第六节 中国对国际法上居民的 管辖与实践 一、中国国籍法 (一)在出生国籍上采取血统主义和

    34、出生地主义相结合 的原则 (二)不承认双重国籍 (三)减少和消除无国籍现象 二、外国人在中国的法律 地位 (一)关于外国人的入境 (二)关于外国人的居留 (三)关于外国人的出境 三、中国引渡和庇护的立 法与实践 (一)引渡 (二)庇护 四、中国保护难民的国际实践 第五章第五章 国际法律责任国际法律责任 第一节 国际法律责任概述 一、国际法律责任的发展和演变 (一)海牙国际法编纂会议 (二)关于国家责任的条款草案 1.1979年关于国家责任的条款草案 2.2001年关于国家责任的条款草案 3.1998年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的损害性后果所引起的国际责 任的条款草案 二、国际法律责任的特点 (一)国际

    35、法律责任的主体是国际法主体 (二)国际法律责任的起因是国际不法行为或国际 损害行为 (三)国际法律责任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国家责任 一、国际不法行为 (一)1979年关于国家责任的条款草案规定的国际 不法行为 (二)2001年关于国家责任的条款草案规定的国际 不法行为 二、国际不法行为的主观要素 (一)可单独归因于国家的行为 1.国家机关的行为 2.国家官员的行为 3.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力要素之实体的行为 4.别国或国际组织交由东道国支配的机关的行为 5.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 6.私人行为 (二)一国牵连入他国的国际不法行为 1. 援助或协助他国犯国际不法行为 2. 指挥或操纵他国犯国

    36、际不法行为行为 3. 胁迫他国犯国际不法行为 三、国际不法行为的客观要素 (一)一国国际义务的多样性 (二)一国只有违背了对其有效的义务才引起国家责任 (三)一国违背国际义务的行为表现为“作为”或“不作为 (四)一国行为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不影响国际不法行为的构成 (五)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确定国际不法行为的重要标准之一 四、国际不法行为的归责原则 要证实行为国是否犯有国际不法行为,是否应当承担义务,受害国须举证: (1)存在损害事实,即加害行为实际造成了损害后果; (2)加害行为违反了现行的法律规定或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 (3)加害者在主观上有过错,即加害行为必须是行为国故意或 过失造成的;

    37、(4)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第三节 国家责任的免除 一、同意 从国际法实践看,以同意为由免除国家责任应符合下列条件: 其一,一国对他国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或国际强行法的行为所作 出的同意属无效。 其二,一国获得他国的同意必须是出于自愿的同意。 其三,一国获得他国的同意必须是有效的同意。 其四,一国的行为只有在他国同意所限定条件范围内作出方属有 效,可以免除国家责任。 二、对抗措施 三、不可抗力 四、危难 其一,该机关或公务人员遭遇的是严重威胁其或受其监护人生 命安全的危险,而非一般的危险。 其二,该机关或公务人员必须是在除此别无他法的情形下才能 作出这种违背国际义务的避险行为。

    38、 其三,危难必须产生于外来因素。 五、危急情况 其一,有关行为是援引国为保护本国公共利益,并为了应付和 消除客观存在的严重危险而实施的。 其二,援引国采取的行为必须是解决危急情况“唯一”的办法。 其三,危急情况必须产生于外来因素,且对之援引并不为国际 法所禁止。 第四节 国家责任的形式 一、限制主权 二、2001年关于国家责任的条 款草案规定的承担方式 (一)继续履行 (二)终止不法行为 (三)保证不重犯 国际法对恢复原状的援引也规定了一定的限制条件: (四)恢复原状 1.必须具备恢复原状的实际可能性。 2.恢复原状不得使加害国承受不相称的、过重的负担。 (五)赔偿 (六)抵偿 三、国际刑事责

    39、任 第五节 国际损害责任 一、国际损害责任的概念 和特点 其一,这种行为或活动都是行为者在受害国的领土或控制范围 之外作出的,但其损害性后果却及于受害国境内,也就是这种 行为或活动与其产生的损害性后果间具有跨国性。 其二,这种行为或活动具有潜在和高度的危险性。 其三,这种行为或活动并不为现行国际法所禁止,甚至它可能 是目前法律制度允许或鼓励从事的行为或活动。 从实践看,这类损害行为或活动具有下列特点: 二、国际损害责任的性质 三、国际损害责任的适用范围 关于国际损害行为的适用范围,在理论上是有争议的,其分歧点主要有两个方 面: 第一,国际损害责任适用于哪类损害性后果? 第二,国际损害责任是仅适

    40、用于国家本身从事的行为或活动,还 是可以适用于国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所从事的一切活动, 四、国际损害责任与国家责任的 区别 (一)主体不同 (二)行为方式不同 (三)主观方面不同 (四)对后果的要求不同 (五)行为归因的范围不同 (六)免责理由以及承担方式不同 第六节 中国关于国际法律责任的 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关于国际法律责任的理论 二、中国在国际法律责任方面的实践 三、中国在国际法律责任方面的原则立场 第六章第六章 领土法领土法 第一节 国家领土概述 一、国家领土的概念和意义 (一)国家领土的概念 (二)国家领土的意义 二、国家领土的构成 (一)领陆 (二)领水 (三)领空 (四)底土 三、

    41、领土主权及其限制 (一)国家领土主权的内容 1所有权(Ownership)是指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一切土地和 资源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永久权利。 2统治权(Dominate)是指国家对其领土及其领土内的一切人 和事物拥有的管辖权。 (二)国家领土主权的限制 1一般限制。一般限制。 2特殊限制。特殊限制。 (1)共管。 (2)租借。 (3)势力范围。 (4)国际地域 第二节 内水及其法律制度 一、内水的概念 二、内河和其他河流 (一)内河 (二)界河 (三)多国河流 (四)国际河流 三、国内运河和通洋运河 (一)苏伊士运河 (二)巴拿马运河 (三)基尔运河 四、内湖、界湖及国际湖泊 (一)内湖

    42、 (二)界湖 (三)国际湖泊 第三节 国家领土的变更 一、传统国际法上的领土变更方式 (一)先占 根据传统国际法,先占的成立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先占的客体必须是无主地 2先占的主体必须是国家 3先占必须是有效的占领 4先占的范围以有效占领的土地为限,不能主张连带占有 (二)时效 根据传统国际法,时效的成立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国家占有他国领土,与以“无主地”为占领对象的先占不 同。 2. 国家对他国领土的占有没有受到干扰,即他国对这种占有默 示承认。 3国家对他国领土的占有持续一定的时期,这段时期并不确 定。 (三)添附 (四)割让 1.强制性割让 2.非强制性割让 (五)征服 传统国际法认

    43、为征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征服者必须具有征服的主观意思; (2)如果兼并的是战败国的部分领土,战败国必须要放弃收复该失 地的明确意思表示; (3)如果兼并的是战败国的全部领土,战败国及其盟国的一切反抗 必须完全停止。 二、现代国际法承认的领土变更 方式 (一)全民投票 (二)民族自决 (三)交换领土 (四)收复失地 第四节 边界和边境制度 一、边界及其划定 (一)边界的概念 (二)边界的划定 1边界的形成 2. 边界线的种类及划界原则 (1)自然边界线, (2)天文学边界, (3)几何学边界线, 在划界时除因特殊历史条件或另有条约的规定外,一般按下列原则划定: (1)两国领土以山脉为界。

    44、 (2)两国领土以河流为界。 (3)以湖泊和内陆海为界时,边界线原则上是在湖泊和内陆海的中 心线上。 3划界程序 (1)定界,即签订边界条约,并附有标志边界的地图; (2)划界,即依条约的规定,由缔约国任命代表组成划界委员会,进 行实地勘测,划定边界位置和走向,在边界上树立界桩,进行标界; (3)制定边界文件,即标界完成后,制定更详细的议定书和地图,作 为边界条约的附件和划定边界的基本法律文件的组成部分。 二、边界争端的解决 三、边境制度 (一)边界标志的维护英国的国家实践 (二)边境地区的利用 1对于河水的利用。 2对于边境陆地领土的利用。 (三)边境居民往来 (四)边境争端的处理 第五节

    45、南极和北极 一、南极地区及其法律制度 (一)地理概况 (二)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 (三)南极条约体系 11959年南极条约 2关于南极生物资源保护的条约 3有关南极矿物资源活动的条约 (四)中国与南极 二、北极地区的法律问题 第六节 中国的领土边界问题 一、中国与俄罗斯等国的边界 问题 二、中印边界问题 三、中日边界问题 (一)钓鱼岛问题 (二)东海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 四、中越边界争端四、中越边界争端 第七章第七章 国际海洋法国际海洋法 第一节 海洋法概述 一、海洋法的形成及发展 二、海洋法公约的通过和生效 三、海洋法公约对各类海域 的界定 当前,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划定的9大海域为: (1)

    46、基线向陆地一侧的1个海域,称为“海洋内水”,包括海港、 内海区、内海湾、历史性海湾和内海峡; (2) 基线向海洋一侧的8个海域,它们分别为:领海、群岛国的 群岛水域、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 峡、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 上述各个海域依照国家行使管辖权的不同情况可分为: (1) 国家行使主权的完全管辖海域,如海洋内水、领海、群岛 国的群岛水域; (2) 国家行使部分权利的海域,如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 架; (3) 国家行使特殊权利的海域,如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公海; (4)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即国际海底区域 第二节 海洋内水 一、海港 (一)海洋内 (二)海港 二、内

    47、海湾和历史性海湾 (一)内海湾 (二)历史性海湾 三、内海峡和领峡 (一)内海峡 (二)领峡 第三节 领海法律制度 一、领海的概念和范围 (一)领海的概念 (二)领海的宽度 (三)领海外部界限的确定方法 1交圆法 2共同正切线法 3平行线法 二、国家领海主权 (一)对领海内资源的独占权利 (二)对领海内国内航运的独占权利 (三)在领海内采取国防安全措施的权利 (四)制订领海内有关法规,并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的 权利 (五)对领海内外国非军用船舶行使一定的司法管辖权 1.罪行后果及于沿海国; 2.罪行属于扰乱当地安宁或领海内良好秩序的性质; 3.经船长或船旗国外交代表、领事官员的请求; 4.为取缔

    48、贩运麻醉药品或精神调理物质。 三、无害通过制 (一)无害通过制的概念 (二)军舰的无害通过权 第四节 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与 大陆架 一、毗连区 (一)毗连区制度的产生 (二)毗连区及其法律地位 (1) 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 的法律和规章; (2) 惩治在其领土上或领海内违反上述法律和规章的行为。 二、专属经济区 (一)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形成 (二)专属经济区及其法律制度 1. 勘探、养护、开发和管理海床、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 资源的主权权利。 2. 建造和使用人工岛屿、设施的专属管辖权。 3. 对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的专属管辖权。 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制度主要涉及如

    49、下内容: 1. 生物资源的利用。 2. 生物资源的养护。 3. 专属经济区的人工岛屿、设施的建造和管理。 (三)相邻或相向的沿海国之间专属经济区界限的 划定 三、大陆架 (一)大陆架的概念 (二)大陆架的宽度 大陆架公约。该公约第1条规定,大陆架一词是指: 1邻接海岸但在领海范围之外,深度达200米或超过此限度而 上覆水域的深度允许开发其自然资源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2邻近岛屿海岸的类似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三)大陆架的法律地位 1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而对大陆架行 使主权权利。 2沿海国在其大陆架上有建造、使用、管理人工岛屿、设施的 专属权利,并可在人工岛屿、设施

    50、的周围设立安全地带; 3沿海国有对其大陆架上的海洋科学研究的管辖权。 4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仅限于海床、底土,不得影响其上覆 水域或上空的法律地位,任何国家可在此上覆水域和上空自由航 行、飞越,并有权经沿海国同意后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 道。 (四)大陆架的界限的划定 第五节 公海及其它特殊海域 一、公海 (一)公海的概念 (二)公海自由 (三)公海法律制度 1公海上的航行制度 2公海上的管辖制度 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一)“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概念 (二)过境通行制 (三)过境通行制与无害通过制的比较 (一)群岛水域的概念 三、群岛水域 (二)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 第六节 国际海底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国际公法配套全册教学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8666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