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

  • 上传人(卖家):1207392380yun
  • 文档编号:1086107
  • 上传时间:2021-02-14
  • 格式:DOCX
  • 页数:49
  • 大小:480.3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由用户(1207392380yu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新苏教版 四年级 下册 科学 第一 单元 教案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苏教版(2024)_科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20212021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冷和热冷和热 1 1 冷热与温度冷热与温度 教学目标 1.通过感知水的冷热, 知道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并运用图表将数据 记录下来。 3.通过分析图表,发现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难点 在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连续测量温度,并发现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玻璃温度计、烧杯、铁架台、夹子、石棉网、三脚架。 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 1.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欢迎大家再次来到我们的科学课堂中来。这节课,首先 请大家阅读一首小诗。 2.出示小诗: 夏天,妈妈 在阳台上洗了一盆衣服。 糟了, 里面有我马上要穿的花裙子呀! 冬天,爸爸 在院子里提了满满一缸水, 水结成了冰。 坏了! 咦,花裙子怎么干啦? 缸怎么破啦? 3.学生阅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教师引导:同学们,花裙子为什么会干呢?缸又为什么会破呢? 聪明的同学一定会知道这些与温度有关。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第 1 单元冷和 热。 5.冷和热究竟与什么有关呢?(与温度有关。)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 1 个话题冷热与温度。板书课题:1 冷热和温

    3、度 二、探究 活动一:感受水的冷热差异,形成温度的概念 1.教师出示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和一杯冰水,提出要求:老师这里有三杯水,一杯是冷 水,一杯是热水,还有一杯是温水,请同学们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 5 秒钟之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比较手指的感觉。 2.出示课本第 2 页上面的两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实验的方法及要求。 学生分小组活动,按照要求体验手指插进热水、冷水、温水的感觉。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强调同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要进行体验。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准确描述活动的感受,预设: 放入热水中的手指再放入温水中,会感觉到冷,而放入冷水中的手指再放入温水中,会 感

    4、觉温暖。 4.明明是同一杯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我们用手测量温度,准确不准确呢?(不准确) 怎样才可以准确的知道水的温度呢?(要想知道水,准确的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 5.出示温度计,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温度计的外部特征及结构。 温度计主要由液泡、液柱构成。 温度计又该如何使用呢?我们在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些什么? 6.出示课本第 2 页下面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这 段文字,初步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1.温度计是易碎品温度计是易碎品, ,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拿温度计时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拿温度计时, ,用拇指、

    5、 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用拇指、 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2.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 ,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不能碰到容器的不能碰到容器的 底和侧壁。底和侧壁。 3.3.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 ,并且要让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并且要让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 端保持水平。端保持水平。 师生共同阅读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边读边弄清楚这样使用温度计的原因。 预设: 用手捏住温度计的上端,可以避免手的温度影响温度计内液面的位置; 如果温度计的液泡碰到容器的底或壁,测量的便不是水的温度

    6、; 如果不等温度计内液柱稳定就读数,或读数时拿出水面,所读的都不是水的真正温度。 教师再次出示课本第 2 页正确使用温度计的图片,引导学生再次观察,进一步强化温度 计正确的使用方法。 7.学生分小组活动,练习正确的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练习情况,相机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并且强调温度计是易碎品,在 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 8.出示几种错误的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引导学生看一看,并且说一说这些使用温度计的 方法错在哪里? 9.教师小结: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 在测量温度时, 我们必须要正确的使用温度计, 这样才能保证测出来的结果更加准确。 活动二:做热水变凉实验,探究水温下降的规律 1

    7、.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杯热水倒到杯子中,过 一会儿,杯子中的热水就变凉了。大家知道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吗?这 其中有没有规律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 2.出示问题: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匀速下降?还是先快后慢的下降?或者其他? 3.教师引导: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究竟是怎样下降的?请同学们进行预测,提出自 己的假设,并且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 4.出示课本第 3 页上面做实验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且阅读旁边的实验设计与 记录,了解本次实验所需的材料、方法及注意点。 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

    8、支架、温度计、烧杯、热水、三脚架、实验记录表等等。 实验方法: 安装好测温装置。 每隔 2 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 6 次。 把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曲线。 教师强调实验注意点: 在实验过程中因为我们使用的是热水,所以请同学们注意安全。 在实验中,我们每隔两分钟就要测量一次水温,并且记录下数据,要连续测量 6 次到 7 次。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液泡始终不能离开水面或者触碰到杯壁和杯底,还要及时 准确的记录数据。 各小组同学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这次实验。 5.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进展情况,并且做适当的指导,同时 提醒学生注意测量温度的方法要准确

    9、,数据要记录清楚,并且填写好活动手册。 6.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实验情况以及得出的实验结论。 展示各小组绘制的曲线图。 教师小结:刚刚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一杯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水温下降的速度一开始很 快,后来越来越慢。 7.研讨问题 问题 1:实验我们做过了,实验结论我们也得出来了,请大家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你的 假设比较一下,看一看你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一致吗? (有的同学一致,有的同学不一致。) 教师引导:假设仅仅是我们的主观判断,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因此我们的 实验结论与自己的假设不一致,这也是很正常的。 问题 2:我们刚刚通过实验,懂得一杯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水温下降的速度一

    10、开始非常 快,后来越来越慢。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我们持续观察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会不会 一直往下降低呢?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弄明白,继续观察下去,会发现水温下降速度越来越慢,达到 某一个温度(该温度大多数情况下与室温相同),这个时候,温度就会停止下降,保持 不变。 学生完善好自己的实验记录。 活动三:观察各种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特点和用途 1.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 用途。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2.出示课本第 3 页的 4 种温度计,引导:你们认识这 4 种温度计吗? 3.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温度计的特点

    11、和用途。 电子水温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读数方便。 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 干湿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红外线感应温度计:探测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 4.其实还有许多我们平时没有见过的温度计,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学生不常见的温度计的 图片,并作一些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温度计的特点和用途,增进学生对各类温度计 的了解。 5.教师小结:温度计主要的功能是测量温度,不同的温度计其特点和用途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温度计。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温度计,学会了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并且

    12、通过实验明白了 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下降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温度的知识。 2 2 热胀冷缩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与实践,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与分析,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能够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认识到液体、气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液体、气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水槽、烧瓶、胶塞、细玻璃管、高锰酸钾水溶液、气球、温度计、铜球实验 装置、酒精灯、火柴。 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3、1.上一课,我们探究了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 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发现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液柱会上升,放在冷水中液,柱又会 下降。 2.教师相机出示课本第 4 页上面两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重点引导学生注意温度计在 热水中液柱上升,在冷水中液柱下降。 3.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温度的高和低对温度计中的液柱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课题:2 热胀冷缩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1.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水受热和受冷时,它们的体积会有变化吗?又会有怎样的 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这个问题

    14、。 2.出示问题:水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会有怎样的变化? 同学们, 你认为水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会有怎样的变化?是变大?还是变小?或者是不 变?请大家对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预测。 3.学生预测。 出示课本第 4 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进一 步了解本次实验所需的材料、方法以及实验注意点。 4.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瓶子、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冷水等等。 实验方法: 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瓶子。 往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 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

    15、变化。 把瓶子放入冷水水槽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注意点: 玻璃管的粗细是影响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玻璃管越细,液柱高度的变化越明显。 要用加入色素的水做这个实验,便于学生观察。 在使用热水时注意安全。 在这个实验中,有时实验现象不太明显,因此大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观察要 仔细。 5.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进行指导,提醒学生注 意填写好实验报告。 6.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本小组的实验情况,说一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 论。预设: 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放入冷水中,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实验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

    16、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活动二:研究气体受热和受冷时体积的变化 1.教师引导:我们刚刚探究了水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变化的规律,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 气体受热和受冷时体积的变化情况。 2.出示问题:空气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3.引导:请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推测。 学生预设:空气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冷时体积会缩小。 下面我们也来通过实验验证一下我们的预测。 4.出示课本第 5 页上面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上面的实验设计,了解本次 实验所需的材料、方法步骤以及注意点。 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烧瓶、水槽、热水、冷水、气球等等。 实验方法: 把气球嘴套在玻璃瓶口。 将瓶子放入

    17、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再将瓶子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注意点: 做完受热实验后,立即将烧瓶放入冷水中做受热实验,这样实验的现象会明显一些。 同样本次实验要填写好实验报告。 5.学生分小组进行本次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做适当的提醒。 6.全班交流,说一说本小组的实验情况及得出的实验结论。 预设: 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气球鼓起来了,放入冷水中,气球变瘪了。 实验结论:气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活动三: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研究了液体和气体受冷和受热时体积的变化,我们发现无论是气 体还是液体,受热时体积都会膨胀,受冷时体积都会缩

    18、小。那么固体受冷和受热时,体 积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2.出示一个小铜球,引导:下面我们就通过这只小铜球来探究一下,固体受热和受冷时 体积会有怎样的变化? 3.出示问题:铜球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4.同样的。下面先请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预测。 学生预测:铜球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后体积会缩小。 小铜球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究竟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仍然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5.出示课本第 5 页最下面的有关铜球实验的文字和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读一读相 应的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以及注意点。 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小铜球、铁圈、酒精灯、水槽、冷水等等。 实验方法: 观察

    19、常温下铜球通过铁圈的情况。 给铜球加热后,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 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后,再试着让它通过铁圈。 6.教师指导并强调酒精灯的使用。 出示酒精灯,引导学生认识酒精灯,了解酒精灯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出示课本第 6 页上面有关酒精灯使用方法的图片和文字,学生仔细观察这 4 幅插图,并 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 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 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的外焰上加热。 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 教师和学生一同学习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强

    20、化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意识。 教师演示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一边演示一边强调使用注意点,各小组同学在小组内按照 步骤练习使用酒精灯,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安全使用酒精灯。 教师引导:此项实验,要求我们认真细致做好每一个实验环节,才能完满的完成实验, 得出实验结论。 7.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边演示边强调实验方法和注意点。 8.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提醒学生注意 安全,并且做适当的指导。 9.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本小组的实验情况,说一说看到的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的实验结 论。 预设: 实验现象:加热铜球,铜球不能通过铁圈,冷却铜球,铜球又能通过铁圈了。 实验结论:固体受热时

    21、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 10.实验总结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连做了三次实验,分别探究了液体、气体和固体在受热 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情况。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11.学生回顾实验,并且说一说三个实验中得出的实验结论。 12.出示课本第 6 页的一段文字 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固体、液体、气体在遇冷和受热时,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了解什么是热胀冷缩。 13.教师强调这段话中的“绝大多数”4 个字能否去掉? 预设:“绝大多数”这 4 个字是不能去掉的,绝大多数表明并非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

    22、缩的特点,也有一些特别的物体没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因此我们在科学中语言表达要注 意严谨。 活动四: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生活中的运用 1.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些现象。 2.出示课本第 6 页下面三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图中三幅图片的内容。 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 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 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 3.同学们,这些生活现象我们能够用今天学到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解释吗? 预设: 夏天温度高,轮胎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容易爆胎。 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乒乓球内气体受热膨胀,可使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 如果夏天架电线时拉得太紧,到了冬天电线遇冷收缩,就会

    23、绷断。 4.无论是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还是夏天夏电线时 电线不能拉得太紧,都是因为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除了我们书上提到的这三种生 活中常见的现象之外,你还知道有哪些现象与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有关? 预设: 温度计就是利用热胀冷缩最简单的例子。因为水银的膨胀系数比较大,变化较明显。人 们就把水银或酒精,导入密封的玻璃管,用来测量温度。 铁路专家研究发现,钢轨温度每升降 1,每 1 米钢轨就会伸缩 0.0118 毫米。所以,钢 轨之间都预留了缝隙,中国铁路的铁轨接头之间的缝隙在 18 毫米之内。 人行道的地砖每块之间还留有空缝。 有的门在夏天很紧,开关不方便。 三

    24、、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三个实验分别探究了液体、气体和固体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的变 化,明白了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都会膨胀,遇冷时体积都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热胀冷缩,同时我们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热胀冷缩的现象。课后, 请同学们留心观察我们的生活,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出现了热胀冷缩的现象。 3 3 水受热以后水受热以后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描述,知道水受热以后形态会发生变化。 2.通过测量与分析,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 100C 时,水会沸腾。 3.通过比较冰、水、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 同状态。 教学重点 了解融化和

    25、沸腾的条件。 教学难点 利用曲线图,分析冰融化和水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铁架台、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冰块、秒表。 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地球上江河湖海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知道我们的地球上绝大多数是江河湖 海,江河湖海中蕴藏着大量的各种形态的水。 2.今天这一课,我们来探讨水受热以后会有怎样的变化。板书课题:3 水受热以后 二、探究 活动一:交流冰、水和水蒸气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1.出示课本第 7 页上面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这两幅插图 中,你能看到水了吗? 预设:冰、水和水蒸气都是水

    26、。 2.那么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吗?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3.出示冰块、一杯常温水、一杯热水,引导学生看一看,仔细观察,体会冰、水和水蒸 气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教师提醒:再找冰、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时,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感官,用眼 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等各种方法。 预设: 冰、水、水蒸气的相同之处:无色、无味、透明 冰、水、水蒸气的不同之处: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是固体;水没有固定形状,会 流动,是液体;水蒸气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是气体。 5.出示课本第 7 页的一句话 冰受热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 6.学生齐读这句话,理解什么是融化。 7.

    27、教师讲解,冰是水的固体形态,我们称之为固态,水是液体形态,我们称之为液态。 从固态冰变成液态水,需要的条件就是加热。 活动二: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1.教师引导: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会有变化吗?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下面我 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2.出示课本第 7 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 解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及注意点。 3.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支架、三脚架、酒精灯、冰、温度计、等等。 实验方法: 取少量冰,测量它的温度。 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 1 分钟测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温达到 10C 时为止。 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 实验注意点

    28、: (1)强调酒精灯的使用 教师引导:上一课我们使用了酒精灯,大家还记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点吗? 全班同学一起回顾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点。 (2)温度计的使用 教师引导:除了酒精灯,温度计在使用时也要注意使用方法,请同学们再次回顾之前的 学习的知识,想一想温度计在使用中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小结:在本次实验中安装加热装置时,要注意温度计不能碰到烧杯的底部和烧杯的 内壁,另外烧杯中的冰块要盖过温度计底部的红色液泡。 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 并且相机加以指导。 5.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说一说看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

    29、 6.分析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1)出示课本第 8 页上面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初步了解冰融化的温度变化情况。 (2)出示旁边的三个问题,学生读一读三个问题,并思考和交流。 问题 1: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问题 2: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 问题 3: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及我们的分析,我们知道冰融化前,温度 持续上升,当温度达到 0 摄氏度时,冰开始融化,并且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活动三:做水沸腾实验,观察记录并分析水和水蒸气状态转化的特点 1.教师引导:大家平时都有烧水的经历,大家有观察过水沸腾时的样子吗?知道水

    30、沸腾 前后温度和体积有哪些变化吗?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2.首先请大家来预测一下水沸腾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它的体积和温度有什么变化? 学生预测: 给水加热,水就会沸腾,在水沸腾之前,温度会持续上升,水沸腾之后,温度不再持续 上升,水沸腾之后,水的体积会变小。 同学们预测的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3.出示课本第 8 页的实验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本次 实验的材料、方法以及注意点。 4.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酒精灯、支架、三脚架、烧杯、水、温度计等等。 实验方法: 加热前,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 用酒精灯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每隔 1 分钟测一次水温

    31、,直到水沸腾。记录所测得的数 据。 水沸腾后 4 分钟,停止加热,待水面平静后,观察、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 实验注意点:在本次实验中,给水加热到沸腾状态,一定要注意安全。 5.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填写好活动手册上的实验报告,并且思考下面的 4 个问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和提醒。 6.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展示本小组画出的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7.出示课本第 9 页上面的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曲线图,按照要求先把点连成线,再分析 并且回答下面的问题。 预设: 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当温度达到 100 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但是在沸腾的过程 中,温度不再持

    32、续上升。停止加热后,能够发现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下降了。 8.交流研讨:烧杯中的水面为什么会下降呢?水去了哪里呢?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下降了,是因为产 生了水蒸气。 9.出示课本第 9 页的一段文字 在一般情况下在一般情况下, ,当温度升高到当温度升高到 100100C C 时时, ,水会沸腾水会沸腾, ,并产生大量气泡。 水沸腾时的温并产生大量气泡。 水沸腾时的温 度叫作水的沸点。度叫作水的沸点。 10.学生认真朗读这段文字,了解水的沸点,知道水的沸点的含义,并且知道 100 摄氏 度是水的沸点,当水达到水的沸点时,水就会沸腾。 活动四:讨论水烧开后产生

    33、的现象及原因 1.同学们,你们见过烧开的水吗?烧开的水有什么现象呢?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呢? 2.出示课本第 9 页下面这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沸腾的水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 个问题并回答。 预设: 现象:水壶里的水变少了,产生了大量气泡;在壶盖和壶把手上有水珠形成。 原因:分别发生了沸腾和凝结(对于凝结,只要能说出有水珠出现即可,为下节课的学习 做铺垫)。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探究了水受热以后的变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冰、水和 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冰是固态,水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三者之间是会 互相转化的,并且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以及水沸

    34、腾前后温度 和体积的变化。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沸腾时会有哪些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 现象?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的知识。 4 4 水遇冷以后水遇冷以后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描述,知道水遇冷以后形态会发生变化。 2.通过测量与分析,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 0C 时,水会结冰。 3.知道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了解凝结和凝固的条件。 教学难点 利用曲线图,分析水结冰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烧杯、铝箔纸、玻璃棒、冰块、试管、试管夹、 秒表。 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35、1.上一节课, 我们探究了水受热以后的变化, 那么水遇冷以后, 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4 水遇冷以后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交流露水的形成时间及气温,做水蒸气遇冷实验 1.教师引导: 你们见过露水吗?你在什么时候见过露水?那个时候的气温在一天中是高 还是低? 2.出示课本第 10 页上面两幅有关露水的图片,唤起学生对露水的回忆。 生回答:露水大多出现在温差较大的凌晨时分,这时候的气温在一天中比较低。 3.教师提问:为什么露水会出现在早上呢?下面我们来继续探究 4.研究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 (1)出示课本第 10 页下面的两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

    36、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 解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以及注意点。 (2)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烧杯、酒精灯、铝箔纸、玻璃棒等等。 实验方法: 用铝箔纸包住装有温水的烧杯口,在铝箔纸上开个小洞。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 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 教师强调,在实验过程中,要正确使用酒精灯,避免意外的发生,时刻注意安全,不要 被水蒸气烫伤。 (3)学生分小组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 情况,并做相应的指导。 (4)全班交流,组织学生交流:水蒸气遇冷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说一说在玻璃棒 上,出现了什么? 预设: 实验中,在玻璃棒上出现了流

    37、下来的水滴。 (5)全班研讨:从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呢? (6)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水蒸气遇到了温度较低的玻璃棒的时候,就从气态变成了 液态,就在玻璃棒上凝结成了水滴。 (7)出示课本第 10 页下面的一句话 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 学生认真的读一读这段话,了解什么是凝结?凝结的条件是什么? 活动二:做水结冰实验,观察、记录并分析水结冰状态转化的特点 1.出示冰的图片,引导:大家见过水结冰吗?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呢? 2.请同学们想一想,猜一猜水在什么温度时就会结冰?学生猜测水结冰的温度。 3.出示课本第 11 页上面研究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

    38、积变化的实验图片,学生认真观察图 片,并读一读旁边的实验设计,初步了解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以及注意点。 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试管、试管夹、水、温度计、加了盐的水、冰等等。 实验方法: 在试管中加少量水,插入温度计,再记下水面的位置。 把试管连同温度计放到加了盐的碎冰中,每隔 1 分钟读取温度,直到温度降到-2C 时 为止。 观察试管中冰面与原来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实验注意点:在本次实验中,要注意温度计不能碰到试管的底部和内壁,水要浸没温度 计底部的红色液泡。完成实验后,要绘制出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并且思考下 面的两个问题。 问题 1: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 问题 2:水在结冰的

    39、过程中,温度是怎么变化的? 4.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可以采用分批次在碎冰中加食盐并搅拌的方法,降低碎冰的温度, 使冰的温度尽可能的低一些。 5.全班交流,各小组说一说本小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得出的实验结论。 6.出示课本上学生绘制的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并回 答曲线图下面的两个问题。 预设: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零摄氏度。 在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先是下降,然后不变,再下降。因为水的温度降到零 摄氏度时开始结冰,结冰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一直保持在零摄氏度,一直到水完全结冰 后,温度就会又开始下降。 7.出示课本第

    40、 11 页下面的一段文字 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 0C 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8.学生认真的读一读这段文字,了解水结冰的温度以及水结冰前后体积会有怎样的变 化。 活动三:解释生活中的凝结和凝固现象,归纳总结水的三态变化 1.教师引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2.出示课本 12 页上面的 6 幅插图,学生观察这 6 幅插图,了解六幅插图的内容。 预设: 图片 1: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 图片 2:屋檐下挂满冰凌。 图片 3:水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 图片 4: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 图片 5:瓶子里的水结冰后,塑料瓶鼓胀。 图片 6:冬天水管

    41、容易爆裂。 3.同学们,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大家能够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 吗? 预设: 图片 1: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瓶子外壁 时,凝结成水珠,这是一种凝结现象。 图片 2:屋檐下挂满冰凌,是因为融化的雪水在往下流的过程中遇冷凝固成冰凌。 图片 3:缸里的水结冰后水缸裂开,是因为冬天室外温度比较低,当达到零摄氏度时, 水会结冰,体积膨胀,缸就会被撑破。 图片 5 瓶里的水结冰后,塑料瓶鼓胀,图片 6 冬天水管容易爆裂,也是一样的道理。 图片 4: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 镜片时,会凝结成水珠,

    42、这与图片 1 是一样的道理。 4.出示课本 12 页下面的一段文字 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水是在自然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 且达到一定程度时且达到一定程度时, ,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学生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了解水的三态液态、气态、固态是怎样转化的。 5.出示学生活动手册的第 2 题,学生认真思考并且在括号里填写变化的条件。 全班交流,共同完成这一道题目,归纳总结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水三态 变化的条件。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水蒸气、水

    43、和冰转化的过程,了解了凝结和凝固的概念,认识 了生活中的一些凝结与凝固现象,懂得了水在自然界中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 在,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并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就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身边的水的各种状态及水的三态转变的现象,并试着用我们所 学的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 20212021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第二二单元单元 地球地球、月球与太阳月球与太阳 5 5 地球地球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球形天体上,知道地球大小、海陆分布等基本信息。 2.阅读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资料,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了从简

    44、单直观的想 象到根据经验、 事实进行推测, 最后通过实践证实的过程, 体会随着经验和实践的深入,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教学难点 将“地球是球形”的常识回溯到历史情境,让学生重新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各种关于地球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地球形状模拟器、模型小船、充气地球仪、气球、气筒、陆地板块贴纸、 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 13 页的小诗: 太阳 用灿烂的阳光, 描绘白天的画卷。 月亮 用柔和的月光, 讲述夜晚的故事。 . 仰望苍穹的人啊, 从未停止过 对它们的 探寻与思索。

    45、 2.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里面提到了哪些事物? 3.教师引导:大家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吗? 学生答:地球。 教师问:大家知道,白天照亮地球,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的是什么吗? 学生答:是太阳。 教师问:那同学们知道每天晚上给地球送来月光的是什么吗? 学生答:是月亮。 4.教师引导: 大家对我们生活的地球以及与地球密切相关的月球和太阳了解吗?又了解 多少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讨地球、月球和太阳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第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 5.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生活的地球。板书课题:5 地球 二、探索 活动一:阅读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

    46、状的过程 1.同学们现在都知道,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家知道古人是怎么认识你做的吗? 2.出示课本第 14 页的几幅图片,学生认真观察,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了解我们人类 的祖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观察图片,研读相关的文字,进一步体会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漫 长历史。 预设: 这四种观点具有典型性,涵盖中外不同认识: 盖天说是中国古代人的一种直观感受; 海面弯曲是古希腊人根据船只进出港时的现象作出的猜测; 浑天说是张衡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提出的一种抽象模型; 而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变化提出的观点则是一个推论。 课

    47、本这样编写实际上暗含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逐步由感性走向理性。 4.交流讨论:同学们,刚刚我们了解了古人是怎么认识地球和宇宙的?下面请大家想一 想,古人的这些宇宙观,哪些地方和现在人们的日常观察相一致,哪些地方与日常观察 不一致? 预设: 盖天说是中国早期的宇宙模型,其合理部分为符合观察,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是大地的 方和天空的圆之间如何结合; 古希腊人根据船只进出港时的现象作出的猜测,超越了人眼所见; 张衡的浑天说和现代宇宙观最接近,但是难以解释日月星辰的周期运动现象; 亚里士多德的推测是有依据的,解释也是合理的。 5.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在海边看到帆船回港,人们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

    48、而船 离开岸边时,都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学生思考,尝试解释原因。预设: 因为地球是圆的,因此当帆船回港时,总是比较高的船帆先进入人们的视线,而比较低 的船身后进入人们的视线,船离开岸边,正好相反。 6.出示亚里斯多德提出的根据月食的形状变化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这一推断以及旁边 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片,阅读旁边的文字,想一想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 形状变化,为什么能推测地球是球形物体? 预设: 发生月食时,阴影边缘总是圆弧形,而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月食是因为地球挡住了阳光, 因而猜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7.教师相机补充古人猜测地球是球体的另外一些证据资料:古代牧羊人向南方行进,会 看到南

    49、部天空总是会出现一些新的星座,而北部天空则有些星座落到地平线以下;向北 方行进则相反,南部天空的星座会落到地平线之下,北方天空的地平线上会看到一些新 的 星座。 8.教师小结: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古人的一些宇宙观,知道古人因为科学 条件的限制,对地球以及宇宙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但是随着人们观察的深入,古人逐渐 认识到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活动二: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的现象 1.教师引导:古人在岸边看到帆船离港时,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帆船返港时, 总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这种现象是生活在海边的古希腊人最先观察,并且记录 下来的,据说古希腊人根据这个推测地球是球形的。下面,我们通过

    50、一个模拟实验来探 究一下。 2.出示课本第 15 页上面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初步了解本次探究活动的材料、 方法及要求。 3.全班交流 活动材料:海面演示仪、小船、观察记录表等。 方法: 第 1 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平直状态,在桅杆顶部、桅杆中部和船身分别 做上记号。负责操作的学生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移动模型小船,负责观察的学生记录三 个记号出现的先后顺序。第 2 步,将实验演示仪的“海面”调整为弯曲状态,重复第一 步。 教师强调实验注意点: 用模型小船在平面上模拟帆船进港、出港时,观察者要平视海面,开船者的速度要控制 好,不要太快。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同学们在做这次实验时,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二单元教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86107.html
    1207392380yun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