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大唐由盛转衰的记录者.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杜甫:大唐由盛转衰的记录者.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杜甫 大唐 盛转衰 记录 下载 _其他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我我我我们们们们将将将将不不不不定定定定期期期期陆陆陆陆续续续续公公公公益益益益推推推推送送送送问问问问渠渠渠渠系系系系列列列列阅阅阅阅读读读读材材材材料料料料 杜甫:大唐由盛转衰的记录者杜甫:大唐由盛转衰的记录者 阿来 公元 712 年。 这年正月间,唐睿宗大赦天下,改年号,从景云三年改为太极元 年。五月,再赦天下,再改年号为延和。封建社会,皇帝如此行事, 说明皇帝内心有着巨大的隐忧。七月,“彗星出西方”,唐睿宗决意 “传位避灾”,让位给太子李隆基一是为白居易一首长恨歌使之 留名千古的唐玄宗,又改年号为先天。九月,“日有食”,和彗星出 现一样也是不好的天象。历史留下这些记载,显示社会和皇帝内
2、心隐 藏的不安。好在,刚登皇位的李隆基是个有为之君,登位次年再改年 号为开元,他励精图治,开创了大唐王朝史上的“开元盛世”。这个 年号一共使用了 29 年。再改用天宝年号,从此,唐王朝国事糜烂, 江河日下,这已是后话。 公元 712 年,对文学史,也是极为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唐朝诗歌史上与沈俭期并称“沈宋”的宋之问被皇帝赐 死。 也是这一年,在河南省巩县,唐朝诗歌史,乃至中国诗歌史上最 伟大的诗人杜甫在河南巩县出生。此时社会虽有许多不安定因素,但 正是大唐盛世渐近巅峰的时期,他出生的时代不错。出身也不错。那 是一个世代官宦之家,爷爷杜审言官阶不高,是初唐时期有代表性的 诗人之一,对五言律诗这
3、一体裁的成熟有催化之功。杜甫自己就曾颇 为自得地说: “吾祖诗冠古”。这样的官宦人家,在农业时代,必 然积有一些田产,属于社会的富裕阶层。这保证他少年时代在优裕的 环境中成长,并受到良好教育。青年时代,也不必从事某种具体的工 作来养家糊口。 那他青年时代干什么呢?出游。目的在于增长见识,开阔心胸, 结交天下俊杰。 公元 731 年 19 岁时,杜甫从河南出游到今天的山东临沂,算是 初次远足。 20 岁时,他正式出游,用几年时间,出游吴越,从黄河流域漫游 到长江流域。直到公元 735 年,为参加科举考试才回来。最基础的乡 贡考过,还一直考,直到去唐朝的东都洛阳考进士,结果落第。于是 转往其父亲任
4、职的兖州省亲。 在齐赵一带过了好几年“裘马轻狂”的 生活。杜甫不是官二代,他家已经连续为官不止一代,全家过富足的 生活也不止一代,用今天的话说,是世家了。所以,他优游天下时, 不止满足于到此一游,而是在其中追求生命境界。有他这一时期代表 性的诗作望岳为证。物质生活之外,还要追求高级的生命体验: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为的是达到更高远的精神境界:“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差不多十年后,公元 744 年,对诗人杜甫来讲是重要的一年。这 一年,杜甫在洛阳附近与李白相遇。李白长杜甫十一岁,此时已经大 有诗名。曾经短暂在皇帝身边任供奉翰林的他,已经失去宠信,重新 浪迹江湖。在诗歌方面,李白以
5、自由奔放想象恣意的性格与创作,成 为善于博采众长的杜甫的偶像。 两个后世被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当即相伴同游梁宋,即 今天河南开封、商丘一带。路上又遇将在唐代诗史上以边塞诗留名的 高适。于是三人同游,结下终生友谊。后来,三个彼此互赠的诗篇和 杜甫蒙难时高适对他的帮助, 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感人至深的美好传 奇。 此时杜甫也已年过三十。只要不是一个真正的纨绔子弟,作为一 个受儒家思想教育很深的人,就始终会怀有入仕之心,以实现自己濟 世理想的远大抱负。用他自己诗中的话就是: “致君尧舜上,再使 风俗淳。 ”三个诗人同游结束, 杜甫再次返回长安, 寻求入仕的机会。 机会似乎来了。公元 747 年,
6、唐玄宗下诏,为以前科举考试不中 的人举行一次特别考试,以避免过去考试造成的遗珠之憾。杜甫参加 了这次考试。非常不幸,把持朝政的宰相李林甫让所有应试者全部落 选,以向皇帝证明以前考试的公平公正,“野无遗贤”。 公元 755 年冬天,杜甫四十三岁,在长安城里蹉跎多年,已经娶 妻生子,自立门户,但除了诗艺的进步,仕途方面却大不如意,只谋 得一个看管甲胄器杖的小官职。其间,唐玄宗改年号为天宝十四年。 当年励精图治的皇帝已经倦怠朝政,任用小人,国家处于危机前夜。 杜甫人在长安漂荡,家却在远离长安的乡下。这一年,暴雨,洪灾, 接着就是饥荒。冬天,他前去探家,一路上,于己于人,都是严酷的 民不聊生的景象,他
7、写下赶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这样写他的 家庭: “老妻寄异县, 十口隔风雪。 ”“入门闻号啕, 幼子饥已卒。 ” 无论出身于什么样的人家, 人到成年, 所有生活问题, 还得自己面对。 而生活总是乐于展示其残酷的一面。这一年,对杜甫,对唐朝都是一 个巨大的转折。就在杜甫前往奉先县探家的路上,标志大唐王朝由盛 转衰的安史之乱爆发。对杜甫来说,他还会浪游天下,但与年轻时的 优游天下却是大不相同了。接下来的浪游是逃难。 “忆昔避贼初, 北走经险艰。”战乱初起,杜甫先把家从奉先迁往更北边的羌村。然 后,只身返回长安。这时,叛军攻陷洛阳后又攻陷长安,唐玄宗往四 川逃跑,杜甫却被叛军俘虏。因为他不是什么重要
8、人物,才得以从叛 军手中逃脱,前去投奔已在灵武继皇帝位的唐肃宗。朝廷风雨飘摇之 际,杜甫所显现的忠心得到新皇帝的重视: “襄阳杜甫,你之才德, 朕深知之。今特命为宣义郎,行在左拾遗”。终于被授予左拾遗的官 职。这个专给皇帝提意见的职位官阶不高,却接近权力核心。但如何 给皇帝提意见却不比写出传世好诗容易。杜甫在位也就一年多时间, 终于因为提意见不中皇帝意被贬为华州参军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职 务。杜甫不愿屈就,终于走上了他热爱的诗人李白的道路,在乱世中 浪迹江湖。因此得以看见大唐王朝由盛而衰时节的真实社会,与普通 百姓一样亲身经历了一个乱离社会的深重的苦难。 这些苦难成就了一 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