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课件+学案(3份文档).zip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ppt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doc--点击预览
    •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docx--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课件学案3份文档.zip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课件学案3份文档.zip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108141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5.99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2-13
5
文币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1、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二、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于 1976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积累词语 (1)生字 肇(zho) 埋没(m) 彷徨(png hu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 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整体把握: 你能找出文章的观点和演讲主题吗? 提示:速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找出关键句。 4、理清思路: 1. 完成课文助读系统中的问题。 举王阳明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 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这里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2. 给文章分层,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围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进行 演讲的? 五、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思考一下,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 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呢? 2.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说出来与同学们 交流。然后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3.课文说: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 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 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讨论一下,为什么研究人文 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并把你的看法写成片 段作文。 六、资料补充: 理论来源: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 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 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 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 “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 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05 年发行的第五 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一、单元学习任务本课学习目标 1.单元学习任务: 任务一:学习演讲词 任务二:撰写演讲稿 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 2.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好,人生风景何其多,胸中自有丘壑。如何一张绣口,吐出 半卷山河?大家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表达的重 要:有锦心,还要有绣口;要看得懂,还要说得出。怎样具有这样 的本领呢?不妨学学演讲。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丁肇中 先生的一篇演讲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 观点表达清楚的。 (二)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明晰单元学习任务和本课学习目标后,确定本课重点目标:梳理演 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三)文体常识: 1.演讲词特点: 针对性强、观点鲜明、态度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感染力强 2.议论文与演讲词区别: 议论文重视“论” ,演讲词需要“讲” ,演讲词更具有现场的表现力、 感染力,更需要唤起听众的共鸣,也就更要注重言说内容与言说形 式的结合,要理清讲什么和怎么讲的关系。 3.基本信息: (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丁肇中先生,他是一位物理学 家,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 发表的演讲。 (2)显性信息:作者的演讲内容与科学相关;隐形信息:科学精神 与爱国情怀的自然融合。 (四)活动任务一:找出观点和主题: 观点就是题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演讲的主题在第一段末尾: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 自然科学。 (5)活动任务二:理清文章思路 1.明确方法: 方法一 逐段分析,综合归纳; 找出关键,提炼重点; 前后关联,牵思成线; 理清逻辑,思路呈现。 方法二:结合助读系统,进行合理整合。 2.思路梳理: (1)助读系统的信息: 1.开场白,从获奖自然转入教育问题。2.承接“传统教育” ,引出 “格物致知”的话题,并赋予它新的意义。3.举王阳明的例子,想 要说明什么?4.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5.注 意以上几段是怎样层层推进的。6.这里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 好处?7.从“学术研究”推而广之,扩大到“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 和“个人行动” 。8.点明意义,提出希望。 (2)文章思路: 提出演讲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具体分析:先阐明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并以王阳明 格“竹”失败为反面事例,印证此观点,然后讲现代观念中真正的 格物致知的内涵和重要性,接着将目光放到中国学生身上,并以自 己的求学科研经历为例,告诫大家要摆脱传统教育偏理论轻实验的 缺点进行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 应对当下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 真正意义,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3)逻辑关系 1.从传统教育说到现代观念,这是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阐述的; 2.王阳明事例、作者经验从反面印证观点。 3.文章第 8 段和第 9 段阐述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 “实验的过程不是 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 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是递进关系。 4.8、9 两段与第 10 段又形成因果关系。 5.文章结尾处由格物致知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推而广之,谈到对 应付世界环境和个人行动的重要性,这是范围由小而大。 6.文章结尾最后一句话“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 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演讲的结 束语,是作者的情感的逐层深化。 (4)事例对观点的印证: 第三段中讲到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淹没了格物致知 的真正含义,然后列举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印证了这个观点。 后文以自己在美国读书做研究的经验为例,现身说法,印证了中国 学生受传统教育影响轻视实验对学术的发展毫无帮助的观点。 (6)活动任务三:模拟演讲 1.情境演讲: 任意选择文中的段落进行模拟演讲。 2.体会演讲风格: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慷慨激昂,这篇演讲词理性、平和、 充满了语重心长的意味。 (7)小结: 由于演讲者的个性、职业、教育背景和演讲的针对性不同,演讲词 风格各异。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哪种风格,一篇好的演讲词一 定要有一种感发的力量,并且要能够以恰当的形式承载这种力量, 也就是,见形,知神,这就是观点与思路的关系。 讲演讲稿: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味。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课件+学案(3份文档).zip》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人教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第四 单元 应有 格物致知 精神 教案 课件 文档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课件+学案(3份文档).zip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8141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