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课件+学案+测试题(共2课时5份文档).zip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微/诗经邺风 子衿/诗经郑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CHUZHONG YUWEN 第一课时 CHUZHONG YUWEN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 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式 微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 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 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走近作者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 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 ,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 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 生百科全书。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 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整体感知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 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 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 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 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 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品析诗文 由是,重章换字, 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 穷的特色。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 , 节奏感强。 式微诗短短32个字, 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 种变化, 工整与灵活相整合, 参差错落, 能极力地表达女主 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艺术特点 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 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 故意设问。 这首诗有两个特点。 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 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 ,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 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 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 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 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 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 境界具于词语之外, 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课堂小结 子 衿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 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整体感知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 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 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 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 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 ,“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 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 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品析诗文 写作特点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 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 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 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 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 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 此诗已开其先。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 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 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 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 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CHUZHONG YUWEN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1.对诗歌语言进行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 力。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由 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 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 。但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如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王勃,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曾 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不幸 溺水而死。年仅25岁。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号称“初唐四杰”。 走近作者 整体感知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 雾弥 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你与我都充满离愁别绪,因为我们同是远离家乡, 外出做官的人。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 津 首联的写作内容? 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地,并勾勒出两处的地 理形势。 用“风烟”来修饰“五津”显示杜少府任所的卑湿 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流露对朋友的关切。 品析诗文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人 颔联写的是什么? 从正面写离情而转为劝勉。 劝勉朋友什么?体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劝勉朋友不要悲伤,体现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 :“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 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此句安慰杜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 为千年名句。此句一反送别诗缠绵悱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 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 颈联写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是什么? 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 蕴含的哲理是什么?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此联为什么成为送别诗中的名句? 这两句诗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黯然销魂的伤感、低 沉的感伤基调,表现出豁达、乐观、豪放的情怀, 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离别固然悲伤,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 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 别泪沾巾。 此两句就前句的意思再推进一层。离别固然是悲伤 的,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 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巾。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 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 怀。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课堂小结 首联:回首长安,遥望蜀地 。 颔联:同是宦游,客中作别 。 颈联:天涯海角,互相勉励 。 尾联:擦干眼泪,歧路壮别 。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R八年级语文下册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与王维并称“王孟 ”,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 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 张九龄荆州幕。 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 逸为主。 走近作者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 品析诗文 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 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 为开阔。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首 联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颔 联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 阳城撼动。 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被称为描写洞 庭湖的名句。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 浩淼,云气缭绕,而且充满活力,涛声震天。动静结 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颈 联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 羞愧难容。 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苦于没有机 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作官自己还是心所向往的。 同时也有在盛世自己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尾 联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 得鱼成功。 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 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 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 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 份。 艺术特色 干谒诗是不大容易写好的,它往往会写得低三下四,露 出寒气相。这首干谒诗却写得得体,有分寸,不失身份,委 婉含蓄又表达充分。 在写洞庭湖的广阔浩大之后,巧妙化用淮南子说 林训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古语,翻出新 意,实属难得。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这首诗先描写了洞庭湖的气势,再借此表达自己希 望得到引荐,富有政治抱负,也有身在盛事却怀才不遇 的牢骚。 课堂小结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 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式 微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 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 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走近作者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 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 ,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 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 生百科全书。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 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整体感知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 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 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 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 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 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品析诗文 由是,重章换字, 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 穷的特色。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 , 节奏感强。 式微诗短短32个字, 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 种变化, 工整与灵活相整合, 参差错落, 能极力地表达女主 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艺术特点 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 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 故意设问。 这首诗有两个特点。 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 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 ,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 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 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 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 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 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 境界具于词语之外, 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课堂小结 子 衿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 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整体感知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 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 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 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 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 ,“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 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 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品析诗文 写作特点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 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 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 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 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 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 此诗已开其先。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 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 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 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 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课堂小结第 1 页 课课外外古古诗诗词词诵诵读读教教案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 题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第1 课时 一、课标要求 1.诵读诗歌,注重情感体验 2.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3.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4.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5.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教材分析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通过阅读诗文,能让学生感受古人 的生活、思想和志趣,陶冶自己的情感和胸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 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因为12 课诗经二首学生学习过,对诗经的相关介绍和特点比较 熟 悉。但还需要反复诵读体会诗经重章叠句的语言特点和赋比兴的艺术手 法。 四、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 2. 把握诗歌内容 3. 理解诗人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 1、课外古诗词阅读提示的学习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通过阅读诗文,能让学生感受古人 的生活、思想和志趣,陶冶自己的情感和胸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 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诵读是培养文言语感最主要的途径,反复朗读, 继续训练诵读。另外进一步了解 诗经重章叠句的语言特点,和内在 的艺术 手法古典诗词从语言上看内容凝练,语义丰富;从形式上看分行排列,富有韵 律;从写作手法上看思维跳跃,意境深远。朗读时要根据古典诗词特点,重点 强调韵味和节奏。 第 2 页 新教材更加强 调古代诗文教学,一方面加大选文的比例,一方面开发适 合 教学需要的新选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 外阅 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学习课外古诗词诵读,仍然要在反复朗读、感受诗 歌韵律的基础上,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而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最终促使学生能够由教师引导逐渐走向自主学习。 二、 相关介绍 式微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采用反问、隐语、互文等多种修辞 方式,情感表达宛转而有情致。重章换字,押韵和谐。兼有长短的句式, 节奏感强,韵律和谐优美,用词异常精巧。式微也成为后世诗歌中常用的 意象,对后世古典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毛诗将此诗解说成劝归, 历代学诗者又都以毛说为主,所以“式微”一词竟逐渐衍为中国古典 诗歌中的“归隐”意象,如唐王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 田家);孟浩然“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都下送辛大夫之鄂 ;贯休“东风来兮歌式微,深云道人召来归”(别杜将军)等等,由 此也可见出此诗对后世的影响。余冠英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 声”(诗经选),乃最切诗旨。 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是 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 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 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 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三、 生字词的识记 式微(wi) 中露(zhng) 悠悠(yu) 子宁(nng) 子佩(pi) 挑兮(tio x) 城阙(qu) 嗣音(s) 子衿(jn) 之躬(gng ) 四、 学习目标 1.有感情诵读 2.把握诗歌内容 3.理解诗词的情感 五、诗歌的初步探究(诵读、 内容、情感) 式微 第一节 考虑用怎样的正确的方式去读?这节诗恰当的诵读方式是低沉、稍缓慢的 语气。理由何在? 我们来看第一节的诗歌内容: 式微的意思是天黑了,其中式, 是语气助词。微,昏暗。胡:何,为什么。这节的内容就是 :天黑了,天黑了, 第 3 页 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日落天黑,还在露水中、 泥地里劳役,怎能没有怨言呢? 诗歌起笔以无疑而故作有疑的问句形式开头, 劳役者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 自然要发之于外,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形式,使诗篇显 得婉转而有情致。 诗歌第一章,短短四句,寥寥数字,就把受奴役者的非 人处 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刻画出来了,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第二节 我们来看第二节的诗歌内容: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躬:身体。 第二节的诗歌内容: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 们,何以还在泥浆中?我们此处读起来更要注意, 上下二章只是变换几个字, 却使诗歌语意饱满 ,押韵和谐。 诗歌内容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这巧 妙的变换,体现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这一节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同时带着悲愤的情感。 “式微式微,胡不归? ”的疑问形式,至此更加引人注 意,启人深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第二章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 升华, 表情达意,痛快淋漓。多次诵读阅读时体会到 诗经中常见的风致: 内容极 其单纯,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全诗二章八 句,不仅仅用韵,而且每两句一换韵,故而全诗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 达出服劳役者的痛苦心情, 也反映出他们日益增强的反抗暴政的决心。这 样的 劳役者的悲歌,表达了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恨之情。 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的经典之作。 因此本诗词在艺术手法上,有两个特点: 1、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2、以韵脚 烘托情感气氛。 子衿 有了第一首诗歌的分析经验,子衿这首诗一共三节,在我们初读的时候,我们 会发现,前两节很相似。我们放在一起研读。我们先把前两节诗歌内容串讲一 下。 第一节 参照注释:子衿: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悠悠:深思的样子。宁:岂, 难道。嗣音:继续通音信。嗣:接续,继续。那么 第一节的诗歌内容:青 青的 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把音 信传? 第二节 注意佩:指佩玉的带子。第二节的诗词内容: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 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第 4 页 诗歌中的女子,思念恋人,陷入痴迷状态。那青绿色的衣襟,让她着迷;那青 绿色的绶带,让她沉醉。可是不知为什么,他没有来。约会不遇,失落之情, 惆怅之意,不可遏止。爱之既深,责之必切。对于他的失约,她也许想到种种 原因,但无论如何难以谅解。两句 “纵我不在”,以假设的语气、让步 的姿态, 做出了强烈的反问。同学们,我们分析至此,知道用什么语气来读了吗? 我们 一起读一遍。 再读之后我们发现,前两章以 “我”的口气自述怀人。诗人运用大量笔墨刻画 女子的心理活动,如对恋人既无音信又不见踪影的埋怨之词,以“纵我”与 “子宁”对举,渴盼之情中无不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 多。“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 给她 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 可以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第三节 只有爱如烈火,思如潮涌,才会有这样的嗔怪和责备。然而接下来怎么样了呢? 我们看第三节。 挑兮达兮:即挑达,独自徘徊的样子。城阙:城门两边 的楼台。 第三节的诗歌内容:独自徘徊张眼望啊,在这高高 的城楼上。一天不 见你的面 啊,好像有三个月那样长。 即使深爱至此,她到底还是无可奈何,只 好一个人 徘徊城头,抒发她那 “一日不见兮,如三月兮 ”的感慨。“一日不见兮,如三 月兮”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形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 间的反差, 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全诗五十个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 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在目前。 子衿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细腻地描写了恋人不至 时 女子的心理活动,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 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 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 转动人, 即使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岁月,如今仍能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 六、作业布置 1.诵读诗歌 2.完成表格 七、教学反思 1.在诗歌赏析上利用表格确实能起到一目了然,便于把握的作用,但未免落于 俗套,没有实现更新的突破。 2.时间限制导致指导诵读的环节做得还不够深入。 第 5 页 课课外外古古诗诗词词诵诵读读教教案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 题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第2 课时 一、课标要求 1.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2.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3.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4.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5.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教材分析 这首诗写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刚刚结束 “十年浩劫”的历史时期,诗中选取 了生活中极具特征的意象,运用富于变化的句式,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与祖国不 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倾吐了热爱祖国 ,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表达了那个时 代青 年的共同心声。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诗歌并不了解,所以在第一课时中背景的渗透很重 要。另外,学生对诗歌的意象虽然在上学期中有所接触,但还需要再拓展加深。 四、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 2. 把握诗歌内容 3. 理解诗人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 课外古诗词阅读提示的学习 古典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悠远,韵律优美。课外古诗词诵读,意在引导学 生感知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进而激 发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欣赏诗词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重复多 第 6 页 次的诵读中,对诗意准确把握,真正领悟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作品风格, 真正享受诵读的乐趣。 学习课外古诗词诵读,要在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 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这样才能突出新 教材的特色,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 整本的书”的倡议。 二、作家及写作背景的介绍 王勃(约 650 年-约 676 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 (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 杰,王勃为四杰之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约作于乾封元年至总 章元年(666-668),此时作者正在京城长安沛王府任修撰之职,豪气满怀、 积极向上、努力求仕是王勃此时的思想核心。杜少府是王勃的好友,姓名 不详。少府,是当时对县尉的通称。此时,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蜀州去上 任,王勃设宴为他送行,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 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 山水田园派诗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733 年),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 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 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 三、 生字词的识记 城阙(qu) 五津(jn) 宦游(hun) 歧路(q) 沾巾(zhn) 天涯(y ) 涵虚(hn) 梦泽(z) 波撼(hn) 欲济(j ) 舟楫(j) 羡鱼(xin ) 四、学习目标 1.有感情诵读 2.把握诗歌内容 3.理解情感 五、诗歌的初步探究(诵读、意象、内容、情感) 对于七言律诗,尤其是王勃和孟浩然的诗句,我们很熟悉了。按照以往学习的 步骤,我们将每首诗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解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首联 借鉴注释,我们可以得到首联第一句的诗词内容:长安城由三秦之地辅卫,透 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开篇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 第 7 页 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 “之任”的地点蜀州。一个“望” 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自长安遥望蜀州,视线被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 伤别之意。诗人着一 “望”字,即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煌煌京城,移向 风烟迷蒙 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意,营造出开阔的意境,奠定了全诗豪壮的情感基调。 “风烟”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引出离别之远,愁绪之浓。以景 起兴,起笔雄伟。 颔联 和您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都是在宦海中浮沉的人。 颔联承首联写惜别之情,对友人加以宽解:我和您都是远离故土、在外做官的 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他安慰朋友不 要忧虑,在朝在野, “同是宦游人”。 颈联 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邻一般。 颈联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宕开。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这两句诗含 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友人之间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 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尾联 我们不要在告别的地方,像恋爱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流泪沾湿手巾。 尾联慰勉友人青春年少应当奋发有为,怎么会面临 “歧路”泣下沾巾呢?不要 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手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 情深意长,同时也使全诗气氛由悲凉变为豪放。 “歧路”与送别相呼应。 这首诗通过写好友分别的情景,慰勉友人勿在离别时悲伤,表现了诗人高远的 志向、豁达的胸怀。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名作,朋友离京赴任,即将远隔万水千山,离愁别恨在所 难免。这首诗却抛开了伤感的情绪,唱出了一曲高亢嘹亮的别离之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首联 八月洞庭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水映天空,与天空浑然一体。秋水盛涨,八 月的洞庭湖水面开阔,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 接合,湖山相映,浑然一体,美丽极了。 “平”写湖面之阔, “混”写水势之大。写出秋天的洞庭湖水面上涨,湖水 浩 瀚,水天相接的宏大气象。 第 8 页 颔联 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波涛汹涌冲击着岳阳城。 在这浩瀚的湖面上,水汽蒸腾,涛声轰鸣,使坐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 撼。 “蒸”写出了湖面上水汽弥漫的状态, “撼”写尽了湖中波涛汹涌之态。这两 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洞庭湖磅礴的气势,写得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 染力。 前四句诗词把洞庭湖的景致描写得有声有色,生机勃勃,同时也衬托出了诗人 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 四句写景极妙。 颈联 我想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 面对浩渺的湖水,诗人生发感想, “欲济无舟楫”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诗人 面对浩浩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 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 “圣明”的太平盛世, 自 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正式向张九龄表白心事,表明 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隐居并非本愿,还是向往出仕求官的,只不过还 找不到门路而已。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 政的心愿,抒写了想出来做官却无人引荐的心情。 尾联 闲坐旁观垂钓的人,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诗人向张九龄发出呼吁,尾联巧用典故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匠心独 运,隐喻自己想做官而苦于没有途径,并将自己希望得到对方引荐的情感委婉 含蓄地传达出来。 后四句抒情,使得全诗意在求仕 ,却不直接表白 ,不露乞怜痕迹 ,大方得体, 深婉有致。诗人通过描绘洞庭湖壮观雄伟的景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 愿,并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整首诗在艺术上非常成功,历来为世人传诵。写景从大处落笔,把洞庭秋色描 绘得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就像一幅泼墨写意画;表意委婉含蓄,全诗以望洞 庭湖起兴,由 “欲济无舟楫”自然过渡,表达 “端居耻圣明”的心迹,再以 “垂钓者”“羡鱼情”设喻作结,收到委婉达意的艺术效果。 六、作业布置 1.诵读诗歌 2.完成表格 七、教学反思 第 9 页 1.在诗歌赏析上利用表格确实能起到一目了然,便于把握的作用,但未免落于 俗套,没有实现更新的突破。 2.时间限制导致指导诵读的环节做得还不够深入。第 1 页 课课外外古古诗诗词词诵诵读读 (第第1 1 课课时时)教教学学学学案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 题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第1 课时 一、 课外古诗词阅读提示的学习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通过阅读诗文,能让学生感受古人 的生活、思想和志趣,陶冶自己的情感和胸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 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诵读是培养文言 语感最主要的途径,反复朗 读, 继续训练诵读。另外进一步了解 诗经重章叠句的语言特点,和内在的 艺术 手法古典诗词从语言上看内容凝练,语义丰富;从形式上看分行排列,富有韵 律;从写作手法上看思维跳跃,意境深远。朗读时要根据古典诗词特点,重点 强调韵味和节奏。 新教材更加强调古代诗文教学,一方面加大选文的比例,一方面开发适合 教学需要的信选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 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学习课外古诗词诵读 ,仍然要在反复朗读、感 受诗 歌韵律的基础上, 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进而理解诗中蕴含的 哲理。 最终促使学生能够由教师引导逐渐走向自主学习。 二、 相关介绍 式微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采用反问、隐语、互文等多种修辞 方式,情感表达宛转而有情致。重章换字,押韵和谐。兼有长短的句式, 节奏感强,韵律和谐优美,用词异常精巧。式微也成为后世诗歌中常用的 意象,对后世古典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毛诗将此诗解说成劝归, 历代学诗者又都以毛说为主,所以“式微”一词竟逐渐衍为中国古典 诗歌中的“归隐”意象,如唐王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 家 ) ;孟浩然“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都下送辛大夫之鄂 ;贯休 “东风来兮歌式微,深云道人召来归” (别杜将军 )等等,由此也可见 出此诗对后世的影响。余冠英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 (诗 经选 ) ,乃最切诗旨。 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是 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 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 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 第 2 页 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三、 生字词的识记 式微(wi) 中露(zhng) 悠悠(yu) 子宁(nng) 子佩(pi) 挑兮(tio x) 城阙(qu) 嗣音(s) 子衿(jn) 之躬(gng ) 四、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诵读 2 把握诗歌内容 3.理解诗词的情感 五、 诗歌赏析 每首诗歌从诵读方式、内容概括、情感理解三 方面赏析。 式微 诵读内容情感感悟 第一节 第二节 子衿 诵读内容情感感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节 六、作业 1.诵读
收藏
- 资源描述: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微/诗经邺风 子衿/诗经郑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CHUZHONG YUWEN 第一课时 CHUZHONG YUWEN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 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式 微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 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 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走近作者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 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 ,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 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 生百科全书。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 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整体感知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 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 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 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 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 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品析诗文 由是,重章换字, 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 穷的特色。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 , 节奏感强。 式微诗短短32个字, 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 种变化, 工整与灵活相整合, 参差错落, 能极力地表达女主 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艺术特点 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 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 故意设问。 这首诗有两个特点。 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 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 ,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 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 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 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 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 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 境界具于词语之外, 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课堂小结 子 衿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 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整体感知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 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 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 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 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 ,“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 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 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品析诗文 写作特点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 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 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 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 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 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 此诗已开其先。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 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 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 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 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CHUZHONG YUWEN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1.对诗歌语言进行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 力。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由 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 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 。但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如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王勃,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曾 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不幸 溺水而死。年仅25岁。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号称“初唐四杰”。 走近作者 整体感知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 雾弥 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你与我都充满离愁别绪,因为我们同是远离家乡, 外出做官的人。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 津 首联的写作内容? 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地,并勾勒出两处的地 理形势。 用“风烟”来修饰“五津”显示杜少府任所的卑湿 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流露对朋友的关切。 品析诗文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人 颔联写的是什么? 从正面写离情而转为劝勉。 劝勉朋友什么?体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劝勉朋友不要悲伤,体现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 :“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 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此句安慰杜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 为千年名句。此句一反送别诗缠绵悱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 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 颈联写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是什么? 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 蕴含的哲理是什么?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此联为什么成为送别诗中的名句? 这两句诗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黯然销魂的伤感、低 沉的感伤基调,表现出豁达、乐观、豪放的情怀, 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离别固然悲伤,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 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 别泪沾巾。 此两句就前句的意思再推进一层。离别固然是悲伤 的,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 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巾。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 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 怀。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课堂小结 首联:回首长安,遥望蜀地 。 颔联:同是宦游,客中作别 。 颈联:天涯海角,互相勉励 。 尾联:擦干眼泪,歧路壮别 。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R八年级语文下册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与王维并称“王孟 ”,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 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 张九龄荆州幕。 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 逸为主。 走近作者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 品析诗文 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 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 为开阔。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首 联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颔 联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 阳城撼动。 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被称为描写洞 庭湖的名句。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 浩淼,云气缭绕,而且充满活力,涛声震天。动静结 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颈 联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 羞愧难容。 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苦于没有机 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作官自己还是心所向往的。 同时也有在盛世自己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尾 联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 得鱼成功。 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 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 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 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 份。 艺术特色 干谒诗是不大容易写好的,它往往会写得低三下四,露 出寒气相。这首干谒诗却写得得体,有分寸,不失身份,委 婉含蓄又表达充分。 在写洞庭湖的广阔浩大之后,巧妙化用淮南子说 林训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古语,翻出新 意,实属难得。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这首诗先描写了洞庭湖的气势,再借此表达自己希 望得到引荐,富有政治抱负,也有身在盛事却怀才不遇 的牢骚。 课堂小结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 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式 微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 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 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走近作者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 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 ,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 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 生百科全书。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 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整体感知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 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 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 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 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 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品析诗文 由是,重章换字, 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 穷的特色。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 , 节奏感强。 式微诗短短32个字, 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 种变化, 工整与灵活相整合, 参差错落, 能极力地表达女主 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艺术特点 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 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 故意设问。 这首诗有两个特点。 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 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 ,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 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 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 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 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 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 境界具于词语之外, 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课堂小结 子 衿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 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整体感知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 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 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 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 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 ,“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 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 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品析诗文 写作特点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 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 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 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 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 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 此诗已开其先。 PPT模板: PPT 素材: PPT背景: PPT 图表: PPT下载: PPT 教程: 资料下载: 个人简历: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手抄报: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 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 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 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 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课堂小结第 1 页 课课外外古古诗诗词词诵诵读读教教案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 题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第1 课时 一、课标要求 1.诵读诗歌,注重情感体验 2.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3.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4.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5.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教材分析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通过阅读诗文,能让学生感受古人 的生活、思想和志趣,陶冶自己的情感和胸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 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因为12 课诗经二首学生学习过,对诗经的相关介绍和特点比较 熟 悉。但还需要反复诵读体会诗经重章叠句的语言特点和赋比兴的艺术手 法。 四、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 2. 把握诗歌内容 3. 理解诗人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 1、课外古诗词阅读提示的学习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通过阅读诗文,能让学生感受古人 的生活、思想和志趣,陶冶自己的情感和胸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 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诵读是培养文言语感最主要的途径,反复朗读, 继续训练诵读。另外进一步了解 诗经重章叠句的语言特点,和内在 的艺术 手法古典诗词从语言上看内容凝练,语义丰富;从形式上看分行排列,富有韵 律;从写作手法上看思维跳跃,意境深远。朗读时要根据古典诗词特点,重点 强调韵味和节奏。 第 2 页 新教材更加强 调古代诗文教学,一方面加大选文的比例,一方面开发适 合 教学需要的新选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 外阅 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学习课外古诗词诵读,仍然要在反复朗读、感受诗 歌韵律的基础上,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而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最终促使学生能够由教师引导逐渐走向自主学习。 二、 相关介绍 式微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采用反问、隐语、互文等多种修辞 方式,情感表达宛转而有情致。重章换字,押韵和谐。兼有长短的句式, 节奏感强,韵律和谐优美,用词异常精巧。式微也成为后世诗歌中常用的 意象,对后世古典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毛诗将此诗解说成劝归, 历代学诗者又都以毛说为主,所以“式微”一词竟逐渐衍为中国古典 诗歌中的“归隐”意象,如唐王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 田家);孟浩然“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都下送辛大夫之鄂 ;贯休“东风来兮歌式微,深云道人召来归”(别杜将军)等等,由 此也可见出此诗对后世的影响。余冠英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 声”(诗经选),乃最切诗旨。 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是 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 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 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 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三、 生字词的识记 式微(wi) 中露(zhng) 悠悠(yu) 子宁(nng) 子佩(pi) 挑兮(tio x) 城阙(qu) 嗣音(s) 子衿(jn) 之躬(gng ) 四、 学习目标 1.有感情诵读 2.把握诗歌内容 3.理解诗词的情感 五、诗歌的初步探究(诵读、 内容、情感) 式微 第一节 考虑用怎样的正确的方式去读?这节诗恰当的诵读方式是低沉、稍缓慢的 语气。理由何在? 我们来看第一节的诗歌内容: 式微的意思是天黑了,其中式, 是语气助词。微,昏暗。胡:何,为什么。这节的内容就是 :天黑了,天黑了, 第 3 页 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日落天黑,还在露水中、 泥地里劳役,怎能没有怨言呢? 诗歌起笔以无疑而故作有疑的问句形式开头, 劳役者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 自然要发之于外,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形式,使诗篇显 得婉转而有情致。 诗歌第一章,短短四句,寥寥数字,就把受奴役者的非 人处 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刻画出来了,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第二节 我们来看第二节的诗歌内容: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躬:身体。 第二节的诗歌内容: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 们,何以还在泥浆中?我们此处读起来更要注意, 上下二章只是变换几个字, 却使诗歌语意饱满 ,押韵和谐。 诗歌内容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这巧 妙的变换,体现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这一节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同时带着悲愤的情感。 “式微式微,胡不归? ”的疑问形式,至此更加引人注 意,启人深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第二章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 升华, 表情达意,痛快淋漓。多次诵读阅读时体会到 诗经中常见的风致: 内容极 其单纯,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全诗二章八 句,不仅仅用韵,而且每两句一换韵,故而全诗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 达出服劳役者的痛苦心情, 也反映出他们日益增强的反抗暴政的决心。这 样的 劳役者的悲歌,表达了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恨之情。 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的经典之作。 因此本诗词在艺术手法上,有两个特点: 1、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2、以韵脚 烘托情感气氛。 子衿 有了第一首诗歌的分析经验,子衿这首诗一共三节,在我们初读的时候,我们 会发现,前两节很相似。我们放在一起研读。我们先把前两节诗歌内容串讲一 下。 第一节 参照注释:子衿: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悠悠:深思的样子。宁:岂, 难道。嗣音:继续通音信。嗣:接续,继续。那么 第一节的诗歌内容:青 青的 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把音 信传? 第二节 注意佩:指佩玉的带子。第二节的诗词内容: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 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第 4 页 诗歌中的女子,思念恋人,陷入痴迷状态。那青绿色的衣襟,让她着迷;那青 绿色的绶带,让她沉醉。可是不知为什么,他没有来。约会不遇,失落之情, 惆怅之意,不可遏止。爱之既深,责之必切。对于他的失约,她也许想到种种 原因,但无论如何难以谅解。两句 “纵我不在”,以假设的语气、让步 的姿态, 做出了强烈的反问。同学们,我们分析至此,知道用什么语气来读了吗? 我们 一起读一遍。 再读之后我们发现,前两章以 “我”的口气自述怀人。诗人运用大量笔墨刻画 女子的心理活动,如对恋人既无音信又不见踪影的埋怨之词,以“纵我”与 “子宁”对举,渴盼之情中无不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 多。“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 给她 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 可以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第三节 只有爱如烈火,思如潮涌,才会有这样的嗔怪和责备。然而接下来怎么样了呢? 我们看第三节。 挑兮达兮:即挑达,独自徘徊的样子。城阙:城门两边 的楼台。 第三节的诗歌内容:独自徘徊张眼望啊,在这高高 的城楼上。一天不 见你的面 啊,好像有三个月那样长。 即使深爱至此,她到底还是无可奈何,只 好一个人 徘徊城头,抒发她那 “一日不见兮,如三月兮 ”的感慨。“一日不见兮,如三 月兮”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形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 间的反差, 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全诗五十个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 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在目前。 子衿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细腻地描写了恋人不至 时 女子的心理活动,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 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 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 转动人, 即使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岁月,如今仍能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 六、作业布置 1.诵读诗歌 2.完成表格 七、教学反思 1.在诗歌赏析上利用表格确实能起到一目了然,便于把握的作用,但未免落于 俗套,没有实现更新的突破。 2.时间限制导致指导诵读的环节做得还不够深入。 第 5 页 课课外外古古诗诗词词诵诵读读教教案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 题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第2 课时 一、课标要求 1.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2.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3.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4.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5.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教材分析 这首诗写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刚刚结束 “十年浩劫”的历史时期,诗中选取 了生活中极具特征的意象,运用富于变化的句式,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与祖国不 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倾吐了热爱祖国 ,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表达了那个时 代青 年的共同心声。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诗歌并不了解,所以在第一课时中背景的渗透很重 要。另外,学生对诗歌的意象虽然在上学期中有所接触,但还需要再拓展加深。 四、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 2. 把握诗歌内容 3. 理解诗人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 课外古诗词阅读提示的学习 古典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悠远,韵律优美。课外古诗词诵读,意在引导学 生感知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进而激 发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欣赏诗词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重复多 第 6 页 次的诵读中,对诗意准确把握,真正领悟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作品风格, 真正享受诵读的乐趣。 学习课外古诗词诵读,要在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 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这样才能突出新 教材的特色,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 整本的书”的倡议。 二、作家及写作背景的介绍 王勃(约 650 年-约 676 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 (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 杰,王勃为四杰之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约作于乾封元年至总 章元年(666-668),此时作者正在京城长安沛王府任修撰之职,豪气满怀、 积极向上、努力求仕是王勃此时的思想核心。杜少府是王勃的好友,姓名 不详。少府,是当时对县尉的通称。此时,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蜀州去上 任,王勃设宴为他送行,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 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 山水田园派诗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733 年),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 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 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 三、 生字词的识记 城阙(qu) 五津(jn) 宦游(hun) 歧路(q) 沾巾(zhn) 天涯(y ) 涵虚(hn) 梦泽(z) 波撼(hn) 欲济(j ) 舟楫(j) 羡鱼(xin ) 四、学习目标 1.有感情诵读 2.把握诗歌内容 3.理解情感 五、诗歌的初步探究(诵读、意象、内容、情感) 对于七言律诗,尤其是王勃和孟浩然的诗句,我们很熟悉了。按照以往学习的 步骤,我们将每首诗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解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首联 借鉴注释,我们可以得到首联第一句的诗词内容:长安城由三秦之地辅卫,透 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开篇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 第 7 页 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 “之任”的地点蜀州。一个“望” 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自长安遥望蜀州,视线被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 伤别之意。诗人着一 “望”字,即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煌煌京城,移向 风烟迷蒙 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意,营造出开阔的意境,奠定了全诗豪壮的情感基调。 “风烟”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引出离别之远,愁绪之浓。以景 起兴,起笔雄伟。 颔联 和您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都是在宦海中浮沉的人。 颔联承首联写惜别之情,对友人加以宽解:我和您都是远离故土、在外做官的 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他安慰朋友不 要忧虑,在朝在野, “同是宦游人”。 颈联 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邻一般。 颈联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宕开。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这两句诗含 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友人之间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 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尾联 我们不要在告别的地方,像恋爱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流泪沾湿手巾。 尾联慰勉友人青春年少应当奋发有为,怎么会面临 “歧路”泣下沾巾呢?不要 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手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 情深意长,同时也使全诗气氛由悲凉变为豪放。 “歧路”与送别相呼应。 这首诗通过写好友分别的情景,慰勉友人勿在离别时悲伤,表现了诗人高远的 志向、豁达的胸怀。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名作,朋友离京赴任,即将远隔万水千山,离愁别恨在所 难免。这首诗却抛开了伤感的情绪,唱出了一曲高亢嘹亮的别离之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首联 八月洞庭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水映天空,与天空浑然一体。秋水盛涨,八 月的洞庭湖水面开阔,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 接合,湖山相映,浑然一体,美丽极了。 “平”写湖面之阔, “混”写水势之大。写出秋天的洞庭湖水面上涨,湖水 浩 瀚,水天相接的宏大气象。 第 8 页 颔联 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波涛汹涌冲击着岳阳城。 在这浩瀚的湖面上,水汽蒸腾,涛声轰鸣,使坐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 撼。 “蒸”写出了湖面上水汽弥漫的状态, “撼”写尽了湖中波涛汹涌之态。这两 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洞庭湖磅礴的气势,写得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 染力。 前四句诗词把洞庭湖的景致描写得有声有色,生机勃勃,同时也衬托出了诗人 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 四句写景极妙。 颈联 我想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 面对浩渺的湖水,诗人生发感想, “欲济无舟楫”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诗人 面对浩浩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 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 “圣明”的太平盛世, 自 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正式向张九龄表白心事,表明 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隐居并非本愿,还是向往出仕求官的,只不过还 找不到门路而已。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 政的心愿,抒写了想出来做官却无人引荐的心情。 尾联 闲坐旁观垂钓的人,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诗人向张九龄发出呼吁,尾联巧用典故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匠心独 运,隐喻自己想做官而苦于没有途径,并将自己希望得到对方引荐的情感委婉 含蓄地传达出来。 后四句抒情,使得全诗意在求仕 ,却不直接表白 ,不露乞怜痕迹 ,大方得体, 深婉有致。诗人通过描绘洞庭湖壮观雄伟的景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 愿,并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整首诗在艺术上非常成功,历来为世人传诵。写景从大处落笔,把洞庭秋色描 绘得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就像一幅泼墨写意画;表意委婉含蓄,全诗以望洞 庭湖起兴,由 “欲济无舟楫”自然过渡,表达 “端居耻圣明”的心迹,再以 “垂钓者”“羡鱼情”设喻作结,收到委婉达意的艺术效果。 六、作业布置 1.诵读诗歌 2.完成表格 七、教学反思 第 9 页 1.在诗歌赏析上利用表格确实能起到一目了然,便于把握的作用,但未免落于 俗套,没有实现更新的突破。 2.时间限制导致指导诵读的环节做得还不够深入。第 1 页 课课外外古古诗诗词词诵诵读读 (第第1 1 课课时时)教教学学学学案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 题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第1 课时 一、 课外古诗词阅读提示的学习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通过阅读诗文,能让学生感受古人 的生活、思想和志趣,陶冶自己的情感和胸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 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诵读是培养文言 语感最主要的途径,反复朗 读, 继续训练诵读。另外进一步了解 诗经重章叠句的语言特点,和内在的 艺术 手法古典诗词从语言上看内容凝练,语义丰富;从形式上看分行排列,富有韵 律;从写作手法上看思维跳跃,意境深远。朗读时要根据古典诗词特点,重点 强调韵味和节奏。 新教材更加强调古代诗文教学,一方面加大选文的比例,一方面开发适合 教学需要的信选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 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学习课外古诗词诵读 ,仍然要在反复朗读、感 受诗 歌韵律的基础上, 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进而理解诗中蕴含的 哲理。 最终促使学生能够由教师引导逐渐走向自主学习。 二、 相关介绍 式微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采用反问、隐语、互文等多种修辞 方式,情感表达宛转而有情致。重章换字,押韵和谐。兼有长短的句式, 节奏感强,韵律和谐优美,用词异常精巧。式微也成为后世诗歌中常用的 意象,对后世古典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毛诗将此诗解说成劝归, 历代学诗者又都以毛说为主,所以“式微”一词竟逐渐衍为中国古典 诗歌中的“归隐”意象,如唐王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 家 ) ;孟浩然“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都下送辛大夫之鄂 ;贯休 “东风来兮歌式微,深云道人召来归” (别杜将军 )等等,由此也可见 出此诗对后世的影响。余冠英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 (诗 经选 ) ,乃最切诗旨。 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是 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 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 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 第 2 页 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三、 生字词的识记 式微(wi) 中露(zhng) 悠悠(yu) 子宁(nng) 子佩(pi) 挑兮(tio x) 城阙(qu) 嗣音(s) 子衿(jn) 之躬(gng ) 四、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诵读 2 把握诗歌内容 3.理解诗词的情感 五、 诗歌赏析 每首诗歌从诵读方式、内容概括、情感理解三 方面赏析。 式微 诵读内容情感感悟 第一节 第二节 子衿 诵读内容情感感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二节 六、作业 1.诵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