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二批).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六年级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二批).doc》由用户(汀枫)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自主 学习 任务 第二 下载 _其它版本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1 六年级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二批) 4 4 * * 藏戏 藏戏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认识“脱缰、吞噬、婀娜、招徕、响彻、演绎、开山鼻祖、青面獠牙、不一而足、优 哉游哉、哄堂大笑”等 11 个词语,并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一、了解“藏戏”了解“藏戏”和阅读任务和阅读任务 1.了解藏戏的历史。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 600 多年的历史,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
2、400 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是以民 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 藏语叫“阿吉拉姆”, “阿吉”是大姐或女性 的意思,“拉姆”是仙女的意思,都是藏族人民对藏戏的昵称。 2.默读“课前提示”, 找到阅读任务: 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要求:要求:了解藏戏的历史,了解藏戏的历史,找到阅读任务并读一读找到阅读任务并读一读。 二、二、读好词语读好词语,理清脉络理清脉络。 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好词语,理解意思: (1)读好词语。 jing sh nu li ch y 脱缰 吞噬婀娜 招徕 响彻 演绎 lio zi hng 开山鼻祖
3、青面獠 牙 不一而足 优哉 游哉哄 堂大笑 要求:读准确、读出情感。要求:读准确、读出情感。 (2)理解词意: 脱缰:原意为马脱离缰绳,现有脱离某种束缚的意思。 吞噬:吃掉。也比喻侵占别人的财物化为己有。 婀娜:形容柳枝等较为纤细的植物体态优美或女子身姿优雅,亭亭玉立;也形容女子轻 盈柔美。 招徕:招揽,招引到自己面前来;有时比喻招揽客人。 2 响彻:响透,形容声音十分洪亮。 演绎:一种推理方法;铺陈、表现。 开山鼻祖: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青面獠牙:旧时神怪故事中形容凶神恶鬼的面貌。形容面貌极其凶恶狰狞。 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优哉游哉:悠闲的样
4、子,指生活悠闲自在。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要求: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放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要求: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放在具体语境中理解。 3.课文按照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第一部分(1-3) :概括藏戏的特点;第二部分(4-7) :介绍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 的传奇故事;第三部分(8-17) :具体介绍藏戏的特点;第四部分(18) :总结全文,点明藏 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要求:理清课文脉络,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要求:理清课文脉络,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4.藏戏的创始人就是西藏高僧唐东杰布。他的身上发生了这些传奇: (1)以弱抗
5、强的传奇:他虽然是年轻的僧人,但为救百姓,不惜与凶险的自然相抗争。 “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 噬。 ”从描红的词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雅鲁藏布江的凶险。这里还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 把激流比作脱缰般的野马,体现出凶险至极。而这个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却想为百姓造福, 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唐东杰布从一无所有到建造 58 座铁索桥。通过 7 位兄妹组成的 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 58 座铁索桥。 (3)艺术的传奇:唐东杰布本是一个僧人,却成为了藏戏的开山鼻祖。 “
6、随着铁索桥一 座接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便了雪域高原。 ” (这里用了象征手法,指的是藏戏 文化在高原各处萌芽。 )因为这个仅由 7 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 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要求:要求:了解藏戏创始人唐东杰布的了解藏戏创始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和藏戏的形成过程。传奇故事和藏戏的形成过程。 三、细读课文,三、细读课文,了了解藏戏特点解藏戏特点。 1.默读课文,思考:藏戏与其它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画出相关段落。 (1)课文第 1-3 自然段揭示了藏戏与其他剧种的区别:第一,带着面具演出;第二, 没有舞台;第三,演出时间长。 要求:要求:把
7、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总结总结藏戏的特色。藏戏的特色。 (2)三个反问句的表达效果:作者连用三个反问句,既表现出了藏戏别具一格的特色, 也体现了他无比的自豪感。把这三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3 要求:要求:体会反问句的体会反问句的好处好处并读出自豪的并读出自豪的感情感情。 2.藏戏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第 8-17 自然段,找出与第 一部分相对应的段落,并说一说藏戏的具体特点。 (1)第 814 自然段对应第 1 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第 1516 自然段对应的是第 2 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第 17 自然段对应的是第 3
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要求:要求:找到找到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段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段落落并读一读并读一读,了解其主要内容,了解其主要内容。 (2)面具的特点是“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 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 的,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 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出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面具的作用是: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要求:要求:了解面具的了解面具的颜色颜色、象征意义象征意义及其作用
9、及其作用。 (3)舞台的特点:背景简朴;道具简陋;剧情演绎方式简单。 要求:了解舞台的特点,并能简要概括。要求:了解舞台的特点,并能简要概括。 (4)藏戏演出时间长的原因: 西藏地广人稀,生产形态松散,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即情节可以任其 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 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 要求:了解藏戏演出时间长的原因。要求:了解藏戏演出时间长的原因。 四、四、总结总结手法,练习仿写手法,练习仿写。 1.本文采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 神,颇具文学色彩。 2.用本文
10、学习的表达方法去描述一种熟悉的艺术形式。 要求:要求:了解本文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并仿写一种艺术形式。了解本文的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并仿写一种艺术形式。 五、反思总结五、反思总结 1.我能概括出藏戏独具魅力的地方吗?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的具体特点吗? 效果检测:效果检测: 1.把词语补充完整。 哄( )大笑 两面三( ) ( )心所欲 ( )哉( )哉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 4 (2)改为陈述句: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3.从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上说说藏戏与北京的春节的不同表现手法。 5 习作:家乡的风俗习
11、作:家乡的风俗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 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 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 的实际体验。 2.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 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来历, 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 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自主思考,理解“风俗”一、自主思考,理解“风俗” 1.查阅工具书理解“风俗”的意思。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2.自主思考“十里一风,百里一俗。 ”的意思。可以尝试着说给家长听听。 意思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3.回顾课文,了解风俗。 自主思考一
12、下,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 腊八粥 古诗三首 藏戏中,了解到了 哪些风俗? 可以复习前面课文内容解决这个问题。 是呀,我们通过学习懂得了北京的春节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人 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 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腊八粥叙述了腊八 节浓郁的民俗风情,那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的“煮腊八粥”画面,犹如一幅工笔国画, 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慢慢欣赏。 古诗三首描写了寒食、七夕、中秋几个传统节日的风 俗。 藏戏此表演是藏族同胞的一种风俗。 要求:将课文中出现的风俗进行圈画,说给家长听一听。要求
13、:将课文中出现的风俗进行圈画,说给家长听一听。 二、资料搜集,拓展“风俗”二、资料搜集,拓展“风俗” 1.搜集资料,了解生活中的风俗。 可以查阅工具书、上网、询问父母长辈等了解风俗。 节日风俗:春节、元宵节、二月二、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八、端午节、六月六、乞巧 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一、冬至、腊八节。以上这些节日都有一定的风俗。 文化心理风俗:对血缘的高度重视、对等级差异的强调等。 婚姻风俗:订礼、陪嫁、迎亲、闹洞房、听壁脚等。 丧葬风俗:入殓、守灵、出殡、守孝等。 少数民族风俗:蒙古族的蒙古包,回族禁吃猪肉,藏族信奉喇嘛教,苗族住吊脚楼,傣 6 族的泼水节等。 2.可以询问父母长辈,通过交
14、流搜集资料。可以查阅工具书、上网等方式了解家乡的风 俗。 春节我们有拜年、吃饺子、贴春联、守岁等风俗;端午节我们有吃粽子、扣花绳、抹雄 黄、插艾叶的风俗;元宵佳节会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等;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除去 这些节日的风俗,还可以了解祭祖、嫁娶、丧葬中的风俗习惯,小孩子满月抓周的做法,盖 新房上梁的仪式等。 要求:搜集的资料与家长或者老师分享。要求:搜集的资料与家长或者老师分享。 3.调查了解关于风俗的故事。 可以通过上网或者查阅工具书的方式解决。 (1)五月五,是端阳,屈原投水汨罗江。包粽子赛龙舟,纪念习俗不可丢。吃炸糕, 绣香囊,挂艾蒿,饮雄黄,驱邪除秽有偏方,卫生习惯天天讲。
15、(端阳节,也就是端午节, 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绣香囊等,在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为了让 屈原能够安息,不受鱼类的打扰,人们就想出这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 (2)七月七,去油泥,牛郎鹊桥会织女。想学织女巧巧手,葡萄架下听私语。 (七夕, 来源于我国历史上的美丽传说, 传说凡间的牛郎和天上的仙女相爱了, 可是由于天上和人间 的界限,玉帝规定每年只能见一次面,于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成了有情人相会的特别的日 子。 ) (3)过年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糖的人,来年 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4)传说怪兽“年”
16、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 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 “年” 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 要求:故事选择与自己将要写作的内容能够融合。要求:故事选择与自己将要写作的内容能够融合。 三、列好提纲,完成习作三、列好提纲,完成习作 那么今天呢, 你们就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写写自己经历过的风俗活动, 可以写你自己 包粽子的经历, 也可以写过春节的时候的感受家乡的风俗有很多, 请大家注意选取材料, 详略得当。所以,大家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习作提纲。 1.列好提纲。首先可以先深入了解这种风
17、俗,其次,我们要多方面介绍这种风俗,要写 出它的主要特点和给你的实际体验。 如果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要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描写好自身的感受、可以穿 插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如果你对这种风俗有着自己的看法,可以表达出来。 要求:列好提纲进行修改,看是否能够突出主题,对于重点写的地方做好标注。理清要求:列好提纲进行修改,看是否能够突出主题,对于重点写的地方做好标注。理清 写作思路。写作思路。 7 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 深入了解这种风俗 多方面介绍这种风俗 回忆参加活动的经历 2.抓住重点,突出特点。 想一想: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种风俗呢?可以把自己确定好写的风俗在提纲上 继续细化,看写
18、哪些方面作文更加有意义,内容充实而生动。 列举事例: 事例一:包饺子 我们可以从包饺子的习俗、怎么擀皮、怎么做馅儿、怎么包饺子、怎么煮饺子、吃饺子 的情景等方面去写。 事例二:闹花灯 我们可以从花灯的样子、花灯的种类、人们的表现、闹花灯的传说等方面来写。 把这些提纲列好了,我们写作起来就容易啦。 你想重点介绍哪个方面?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呢? 3.写法回顾 (1)再读第一单元的课文,理清作者写作的重点,懂得对于重点的地方怎么描写使内 容更加的生动。可以边读课文边记录自己学到的方法。 (2)怎样融入故事更加巧妙。 (3)怎样注意细节,使习作更加完美。 4.完成习作。 要求:完成好的习作先读给家长
19、听一听,提出合理的意见进行修改,也可以同学间互要求:完成好的习作先读给家长听一听,提出合理的意见进行修改,也可以同学间互 相发送进行互评,还可以发送给老师进行点评。相发送进行互评,还可以发送给老师进行点评。 四、反思修改四、反思修改 1.我的习作能够把这种风俗介绍清楚吗, 突出重点了吗?语言是否表达的准确、 生动? 2.我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巧妙地融入其中了吗? 查 阅 询 问 主 要 实 际 描写活动现场的情描写自身的感受 穿插这种风俗的特 8 要求:针对点评、反思,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完善习作。要求:针对点评、反思,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完善习作。 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20、.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领会作者表达的主要意 思。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的好处。 3.说一说寓意吉祥的习俗,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 4.了解行书的特点,试着写一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长歌行 。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学习“交流平台”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本单元的文章,我们会发现有些内容写得很详细,有些内容很简略。 2.想一想: 北京的春节 ,课文重点写了什么?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为什么这么写? 要求:每位同学读一读课文北京的春节 ,边读边想。要求:每位同学读一读课文北京的春节 ,边读边想
21、。 3.交流学习心得,以下内容供参考: 北京的春节讲的是北京地区过春节的独特习俗,而能表现出北京独特习俗的,莫过 于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了。这几天可以说是老北京人过春 节的小高潮,所以要详写。即使重点写腊八、初一那几天,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 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其他的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要一一详细描述了。因此,文章主 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4.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文章的主次,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何 分清主次呢?有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根据篇幅的多少来判定:写得多,写得具体的内 容,一般就是主要内
22、容;反之,就是次要内容。 5.快速读一读,想一想: 腊八粥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呢? 要求:每位同学读一读课文腊八粥 ,边读边想。要求:每位同学读一读课文腊八粥 ,边读边想。 6.交流学习心得,以下内容供参考: 腊八粥 ,与腊八粥有关的事情都可以写,但我们 读完课文后,发现等腊八粥写得特别具体,篇幅也多,而吃腊八粥只写了寥寥几笔,可见作 者的主要意图不是突出腊八粥多么好吃,而是要表现八儿一家温馨和睦的氛围。 7.读一读,记一记:写作的时候,要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写得具体详细一点, 次要内容则简略一点。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这一妙招一定要记住哟! 二、学习“词句段
23、运用”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9 (一)词语变化多(一)词语变化多 1.汉语言词汇丰富,请大家朗读下面的片段,一起来发现并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吧!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 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 是牛角 的,有的都是 纱灯,有的通通 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要要求:每位同学读一读这个句子,重点关注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想想它们的特点。然后求:每位同学读一读这个句子,重点关注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想想它们的特点。然后 将加点的词语换个顺序读一读,看看句子的意思有没有改变。将加点的词语换个顺序读一读,看看句子的意思有没有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