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每节课知识点总结(全册).pdf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1079800
  • 上传时间:2021-02-12
  • 格式:PDF
  • 页数:72
  • 大小:3.9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每节课知识点总结(全册).pdf》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下册 知识点 总结 下载 _六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 一、走近作者一、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现代著名小说家、戏 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老舍的文学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朴实无华、幽默 诙谐,具有浓郁的北京韵味。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话剧龙 须沟 茶馆等。老舍一生忘我地工作,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 二、解词语二、解词语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例句: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盛大的节日。 腊月农历十二月。例句:今年腊月下了一场大雪。 腊八粥腊八这天,用米

    2、、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例句: 腊八到了,妈妈熬了一些腊八粥给我们喝。 空竹用竹木等制成的玩具, 在圆柱的一端或两端安上周围有几个小孔的圆 盒,用绳子抖动圆柱,圆盒就迅速旋转,发出嗡嗡的声音。也叫空钟。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 变得焕然一新。例句: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小年节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彩排戏剧、舞蹈等正式演出前进行化装排演。例句:今天是国庆节演出的 最后一次彩排。 擦黑天色开始黑下来。例句:妈妈告诉我,天擦黑前要回家吃晚饭。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 也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 例句:

    3、 除夕夜, 全家人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中。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例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是 不会开口请求你的帮助的。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例句:他家的光景还不错。表示大约的时间 或数量(用在表时间或数量的词语后面) 。例句:二十年的光景,他已变成了白 发苍苍的老者。 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例句: 我和小林的性格截然不 同。 娴熟熟练。例句:爸爸的驾驶技术很娴熟。 三、近义词三、近义词 规矩规则充足充裕间断中断娴熟熟练照常照旧 万不得已迫不得已截然不同迥然不同零七八碎杂七杂八 四、反义词四、反义词 充足缺乏间断连续娴熟生疏高潮低谷万不得已心甘情愿 截然不同一模一

    4、样 五、词语搭配五、词语搭配 (红红)的对联(酒肉)的香味(各色)的年画(特有)的玩具 (快乐)的日子 六、词语拓展六、词语拓展 关于春节的四字词语: 万象更新悬灯结彩合家欢乐吉祥如意欢天喜 地福星高照 含“然”的四字词语:截然不同安然无恙嫣然一笑庞然大物戛然而 止油然而生 七、文本解读七、文本解读 1第自然段中作者引用俗语的好处是什么? 引用俗语说明老北京的春节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开始,天气的“冷”与年味 的“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春节在北京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2从第自然段中“不是而是”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不是而是”写出了腊八粥配料的丰富, 也从侧面反映了过年时的 热闹。 3吃饺子就腊

    5、八蒜会是怎样的情景?你能发挥想象写一写吗? 示例:热气腾腾的饺子刚端上桌,孩子们就忍不住伸手用筷子去夹。左手捏 着色如翡翠的腊八蒜, 右手夹着皮薄馅多的饺子, 左一口右一口, 吃得不亦乐乎。 大人们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4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承接上文孩子们欢天喜地准 备过年的情形,又引出下文大人们为过年而进行的准备工作。 5春节到来之前,作者详细描写了哪几天?为什么要重点描写这几天? 作者详细描写的是腊月初八和腊月二十三。这两天是春节前的重要节日 腊八和小年。它们能够集中反映老北京人迎接春节

    6、的热闹气氛和特有习俗。 6你知道什么叫守岁吗?春节时我们为什么要守岁呢?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 岁” 。 “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 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7为了说明“除夕真热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展开细致描述的? 从感官角度来写: “酒肉的香味” “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 “哪一家都 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嗅觉、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细致描 述了除夕的“热闹” 。 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写: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 圆饭、祭祖、守岁等。这些活动表现出了除夕的“热闹”

    7、。 8老北京正月初一有哪些风俗习惯? 男人们到亲朋好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 许多寺院开放, 庙会开始。 9元宵节的灯多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元宵节的灯特别多。从“整条大街”可以看出挂灯的范围之广;从“几百盏 灯” 可以看出灯的数量之多; 从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可以看出灯的种类之多。 10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 正月十九结束了。 ”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熄灭了,庙会接近尾声了,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 了。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作者对春节恋恋 不舍的感情。 八、难点探究

    8、八、难点探究 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写了有关春节的哪些习俗 呢? 北京的春节给我留下的总体印象是热闹、隆重。 有关春节的习俗如下页表所 示: 九、结构图示九、结构图示 十、主题归纳十、主题归纳 主题:本文作者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画卷,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反映了普通老百姓欢 欢喜喜过年的心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之情。 感悟:又香又稠的腊八粥喝出了老北京人日子的甜美;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奏 出了老北京人的幸福与安康;色味双美的腊八粥让老北京的春节变得有滋有味; 红

    9、红的春联、 火红的灯笼又贴挂出了老北京的红红火火老北京的春节隆重而 热闹,温馨又美好。让我们继承并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吧,愿这些习俗一代 一代延续下去! 十一、教材习题答案十一、教材习题答案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哪几天写 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课文在材料的处理上也做到了 详略得当。其中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三个高潮部分描写得较为详细;对过春 节前的准备和春节结束的描写较为简略。这样的处理使文章重点突出, 有助于读 者对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2 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

    10、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 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点拨:课文第自然段描写了小孩子过春节要做的几件大事,找出来,仔细 读一读。 参考答案:新年到了,我们家也会提前进行一次大扫除。年三十,还要贴对 联, 挂红灯笼。 除夕夜, 我们一大家子人就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还要熬夜守岁。 大年初一,我们要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还会给我们压岁钱呢!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 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 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参考

    11、答案:老舍先生多用北京口语中的儿化音, 让文章的语言充满了浓浓的 “京味儿” 。第一句中的“零七八碎儿” “杂拌儿” “玩意儿”就是其中的代表。 另外, 老舍先生还大量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 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第二句 中的“闲在”是北京方言,是“悠闲、清闲”的意思,读来具有浓厚的北京味道。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 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 “阅读链接”略,见教材第 6 页) 参考答案:斯妤的除夕一文对闽南老家的除夕习俗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而在课文北京的春节里,老舍先生写“

    12、做年菜”和“吃团圆饭”都只有一句 话。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也要根据中心合理选材,做到详略得当。 2 2 腊八粥腊八粥 一、走近作者一、走近作者 沈从文(19021988)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 14 岁投身行伍,22 岁开始文学创作。曾先后在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 任教, 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 著有小说 长河 边城 ,研究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二、解词语二、解词语 沸腾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例句:水壶 里的水沸腾了。形容情绪高涨。例句:听了战斗英雄的报告,同学们个个热血 沸腾。形容喧嚣嘈杂。例句:听到这个

    13、喜讯后,人群沸腾起来。 搅和混合;掺杂。例句:他担心和喜悦的心情搅和在了一起。扰乱。 例句:这件事情让他们一搅和,全乱套了。 松劲降低紧张用力的程度。 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例句:妈妈一边嘟囔一边帮助我整理房间。 肿胀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瘀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本文指 饭豆在烹煮下个头变大。 三、近义词三、近义词 合拢聚拢叹气叹息预备准备搅和搅拌资格资历猜想 猜测 惊异惊讶有声无力精疲力竭 四、反义词四、反义词 沸腾沉寂整齐杂乱浓稠稀薄反抗屈服清楚模糊 五、词语搭配五、词语搭配 (大碗大碗)地装着(预备)整齐(有声无力)的叹气(松劲)的话 六、词语拓展六、词语拓展 含反义词的四字词

    14、语: 有声无力大街小巷东奔西走苦尽甘来古往今 来深入浅出大惊小怪来龙去脉厚此薄彼 AABB 式词语:糊糊涂涂兢兢业业唯唯诺诺林林总总轰轰烈烈形形 色色 七、文本解读七、文本解读 1作者是怎样表现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的?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了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三个不同年龄阶 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这样以点带面来说明所有人都喜欢腊八粥。 2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句话在文中有怎样的作 用? 这句话统领下文,概括说明了八儿的心理状态,同时设下了悬念:因何事而 喜呢?下面的内容就是围绕八儿“喜得快要发疯”来写的。 3第自然段的对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八儿的什么形象

    15、? 为了能多吃几碗粥,八儿设定吃粥计划,并与妈妈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 , 得到妈妈的同意后,八儿“得寸进尺” 。这段对话用充满童趣的语言表现了八儿 天真、可爱、聪明、体贴的孩童形象,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4对八儿亲见腊八粥的描写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 么?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既写出了八儿对锅内情形的仔细观察, 也写出 了儿童丰富而天真的想象力。 5这篇文章在写等粥部分时是以什么为线索的? 等粥部分是以八儿的心理活动的变化为线索的。从八儿迫不及待, 到苦苦等 待,再到对腊八粥充满美好想象,最后到亲眼看见腊八粥时的惊讶,这一系列心 理变化构成了等粥部分的线

    16、索。 6想一想,作者在写“喝粥”和“等粥”时有什么不同? 作者通过对八儿动作、 语言、 心理的描写, 详细介绍了八儿 “等粥”的过程; 而对于“喝粥”的过程,则采用了略写的形式。这样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八、难点探究八、难点探究 纵观全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读后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感情?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 其中重点对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 粥的情态进行叙述,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八儿母子之间的和睦与温馨。喝粥部分 虽然写得简略,但从只言片语中,如“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 小鼓了” “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 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顿粥 吃得那样舒坦,

    17、那样温馨。 九、结构图示九、结构图示 十、主题归纳十、主题归纳 主题:本文主要围绕八儿等待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展开故事情节, 通过 对八儿与母亲的对话描写充分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盼,以及喝粥时的满足。 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八儿与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 感悟:一碗浓浓的腊八粥,喝到嘴里,甜甜的、腻腻的。这种滋味也正是人 们心目中美好生活的滋味。 一碗腊八粥, 充满了家的味道, 飘散着对幸福的渴望。 十一、教材习题答案十一、教材习题答案 1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点拨:这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和渴盼, 以及八儿和母 亲之间的温暖亲情。因此,朗读时要抓住对八儿的动

    18、作、语言、神态和心理的描 写,要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2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 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课文详写了等粥部分,略写了喝粥部分。重点通过对八儿等粥时 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突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和渴盼,给人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喝粥的部分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 读者感受到腊八粥带给人们的幸福和满足。作者就这样,一主一次,层次分明地 把传统食物腊八粥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呈现了出来。 3 “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 儿。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

    19、出来读读,和同学交 流自己的感受。 参考答案:文中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 “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 在继续” “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 。这些细腻的描写,使腊八粥仿佛有了 生命一般,从字里行间跳出来,香喷喷、甜腻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4小练笔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诞欲滴。再读读课文第 1 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 喜爱的食物。 示例:提起馄饨,有谁不立马咽口水呢?瞧那些可爱的小馄饨在滚开的水里 上下翻腾, 透过薄薄的皮可以看到里边的肉馅,从腾腾的热气里散发着浓浓的肉 香光是这样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何况是大口大口地吃到嘴里呢? 3 3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一、走近作者一、走近作者 韩翃

    20、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约卒于建中、贞元之际。 “大历十才子”之一。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韩翊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广为传诵。有韩君平诗集 。 王建(约 767约 830) ,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他 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 露矛盾。代表作有田家行 古从军 望夫石等。 二、诗词大意二、诗词大意 寒食 暮春, 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 落红无数, 寒食节, 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 傍晚,宫中忙着传赐新火,袅袅的轻烟飘散到权贵豪门的家中。 迢迢牵牛星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21、(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 织机(织着布) ,发出札札的织布声。一整天也没织出花纹,哭泣时眼泪如同雨 一般落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他俩相隔没有多远。虽然只相隔一条清澈的 河流,但他俩只能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十五夜望月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露无声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今夜 明月高悬,人们都在抬头望着,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会落到谁家去呢? 三、文本解读三、文本解读 寒食 寒食节又称“禁火节”,为什么不写百姓的禁火情形,只写“汉宫”和“五 候家”的烛光绰绰、轻烟袅袅? 封建统治阶级享有特权,让自己凌驾于百姓之上,凌驾于传统之上,他们的 这种特权与普通百姓的禁火形成鲜明的对比,

    22、 从而有力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 腐败。 迢迢牵牛星 织女忙碌地织布,为什么还是“不成章”呢? 织女因思念牛郎而无心织布,所以虽是终日在织,却总也织不出整幅的布。 十五夜望月 1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这两句诗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图 画? 月光照在庭院地上,乌鸦栖息在树上,冷露飘洒,桂花娇艳,这两句诗展现 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2“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里诗人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情, 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 绵的离愁别绪,从而把这种思念表达得更加刻骨铭心。 四、难点探究四、难点探究 1 迢迢牵牛星中

    23、多处运用叠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全诗有六句以叠词起头,这样写首先让诗句具有很强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读 起来朗朗上口。其次,在内容上,也能更好地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细腻地表达 出深婉的情思。 2 十五夜望月中将末句的“落”字改为“在”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 “落”字更有表现力,给人以形象的动感,新颖妥帖,仿佛那秋思随 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向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五、结构图示五、结构图示 六、主题归纳六、主题归纳 主题: 寒食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宫廷寒食节的情况,讽刺了封建统治阶 级滥用特权现象。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巧借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见的 民间故事,表现了思妇对

    24、游子的思念之情,抒发人间别离之苦。 十五夜望月 描绘了一幅安静、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 达了诗人中秋望月而思念亲人的情感。 感悟:古代诗歌的美是无与伦比的,让我们深深地陶醉其中。在古代诗歌的 星空中, 我们可以领略到传统节日的习俗和风景,也可以领略到古代传说的动人 风情,更可以领略到诗人那细腻而丰富的感情。 七、教材习题答案七、教材习题答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点拨:三首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在朗读时要注意抓住诗人所表达的情 感。 背诵时可以借助课文的插图或是借助相关视频,在理解诗意和熟读的基础上 进行。 2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

    25、情感。 参考答案:牛郎织女的故事讲述的是凡人牛郎和天仙织女相亲相爱, 最终被 王母娘娘所阻,分住天河两边,每年只有七夕才能相见。本诗重点描写了牛郎织 女隔河相望的情景,突出了织女的相思和分离的痛苦。 以此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 思念之情,抒发人间离别之苦。 3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 ) (2)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静夜思 )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 (4

    2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人京使 ) 4选做 这三首古诗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 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参考答案: 寒食与寒食节有关, 迢迢牵牛星与七夕节有关, 十五夜 望月与中秋节有关。 示例:王安石的元日写了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换桃符的习俗;王维 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4 4 藏戏藏戏 一、相关资料一、相关资料 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的创始人。藏族群众历来把 他看作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群众心目中智慧、 力量的化身。他创作出一种将人物性格和舞蹈、唱腔相结合

    27、的表演艺术,使过去 那种单一的舞逐渐戏剧化,表现手段也不断加强。因此,藏族群众把唐东杰布尊 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藏戏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 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 艺术。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藏 戏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藏戏相传是在14 世纪末、15 世纪初出现,被誉 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 二、解词语二、解词语 剧种戏曲的种类,如京剧、评剧、川剧、越剧、豫剧等。例句:中国的民 族戏剧历史悠久,剧种繁多。 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例句:黄河咆哮着向大海奔 去。 吞噬吞食。例句:一场大火吞噬了这座大楼。 哄堂大笑形容全

    28、屋子的人同时大笑。例句:他那滑稽可笑的样子引起了哄 堂大笑。 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例句:这位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唱起歌来声 音雄浑。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困。例句:他已穷到家徒四壁、身无分文的地步了。 开山鼻祖泛指首创学术、技艺的某一派别或首创某一事业的人。 两面三刀指耍两面手法。 例句: 老师教导我们要诚实待人, 不要两面三刀。 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例句:他努力压 抑自己的感情,不让泪水流下来。 敦厚忠厚。例句:爸爸为人敦厚,很多人都愿意和他交朋友。 演绎铺陈;发挥。例句:这部电影演绎了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29、例句: 虽然放假了, 我们也不能因为随心所欲地玩耍而忘记完成作业。 优哉游哉形容从容不迫、闲适自得的样子。 二、近义词二、近义词 雄浑雄壮柔顺温顺敦厚忠厚稀奇新奇 三、反义词三、反义词 柔顺暴躁朴实浮夸敦厚奸诈两面三刀表里如一 四、词语搭配四、词语搭配 (咆哮)的江水(能歌善舞)的七兄妹(雄浑)的歌声(神秘)的笑 五、词语拓展五、词语拓展 含数字的四字词语: 两面三刀一叶知秋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 五谷丰登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发百中 千军万马万马奔腾 ABCB 式词语:优哉游哉一动不动将心比心倚老卖老应有尽有心服 口服将错就错 六、文本解读六、文本解读 1藏戏有哪些显著

    30、的特点? (1)戴着面具演出; (2)演出时没有舞台; (3)演出时间长。 2 “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这句话中“传奇” 是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 唐东杰布的故事有哪些超乎寻常的地 方呢?结合下文说一说吧。 以弱抗强: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 创造奇迹:一无所有58 座铁索桥 艺术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 3唐东杰布实现修桥的宏愿造福于民,他具体是怎样做到的呢? 与能歌善舞的七兄妹一起,组成第一个藏戏班子。依靠到处演出,劝人出钱 出力,共同修桥。广大群众受到感染,纷纷帮忙。由此,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 架起来。 4身份相同,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这样来设计面具

    31、有怎样的好处? 这样可以增强演出效果,使观众能轻而易举地判断出舞台上人物的身份, 有 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 5请从藏戏起源的角度谈谈你对“只要有观众就行”这句话的理解。 唐东杰布当初创造藏戏,就是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从而把他们集合起来, 完成架桥的宏愿。“只要有观众就行” , 体现了藏戏产生的原因为了团结人民。 6传承下来的仅仅是藏戏吗?你还知道哪些传统剧种? 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藏戏,更是民族的艺术瑰宝。示例:京剧、豫剧、越剧、 黄梅戏等。 七、难点探究七、难点探究 藏戏与北京的春天在内容、写作顺序、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 有什么不同? (1)从内容看, 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藏

    32、戏侧重介绍藏 戏这一独特剧种的形成及艺术特色。 (2)从写作顺序看, 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而藏戏以事物的不同 方面为序。 (3)从表现手法看, 北京的春节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 情趣盎然,大家喜闻乐见;而藏戏主要采用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 象地描写了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4)从语言风格看, 北京的春节语言自然、平实、准确、精练,京味浓 郁,耐人寻味;而藏戏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八、结构图示八、结构图示 九、主题归纳九、主题归纳 主题:本文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写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 程及其鲜明的特色,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不可抗拒的艺术

    33、魅力。 感悟:藏戏犹如一朵美丽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了广阔的雪域高原,扎根 在了藏族群众的内心深处,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着藏族群众。可以说,它是藏 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杷标尺,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迹! 5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一、走近作者一、走近作者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早年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反 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晚年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体小说 和历史小说。代表作品有鲁滨逊漂流记 辛格顿船长 大疫年日记等。 二、解词语二、解词语 梗概大略的内容。 畏惧害怕。例句: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要畏惧,而要积极想办法。 天涯海角指

    34、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例句:即使走到天涯海 角,我们也是最好的朋友。 流落穷困潦倒,漂泊外地。 安慰因精神上得到满足而心情安适。 例句: 有女儿在身边, 她感到很安慰。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例句:那所山村小学太简陋, 几乎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 蓄养饲养(动物) 。例句:奶奶畜养了几只山羊,这给她平静的生活带来 一丝乐趣。 圈养关在圈里饲养。 停泊(船只)停靠;停留。例句:从老远就能看到,河岸边停泊着几只帆 船。 叛乱叛变作乱(多指武装叛变) 。 三、近义词三、近义词 畏惧恐惧流落流浪安慰宽慰简陋粗陋野蛮粗野 四、反义词四、反义词 畏惧勇敢简陋豪华野蛮文明天涯海角

    35、近在咫尺 五、词语搭配五、词语搭配 (简陋)的帐篷(寂寞)的生活(生火)的痕迹(野蛮)的宴会 (受尽折磨)的处境 六、词语拓展六、词语拓展 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 心平气和心急如焚心烦意乱心绪不宁心惊胆 战心如止水 描写人烟稀少的四字词语:荒无人烟人迹罕至地广人稀 七、文本解读七、文本解读 1从第自然段的介绍中,你对鲁滨逊有了哪些认识? “航海和冒险”是鲁滨逊的爱好, “不畏惧”危险是他的性格, “希望走遍天 涯海角”是他的志向。由此可见鲁滨逊是一个充满冒险精神的人。 2第自然段交代荒岛情况的目的是什么? 交代荒岛的情况,表明鲁滨逊今后将面临严酷的生存问题,为后文做铺垫。 3从鲁滨逊帐篷的选址位

    36、置你能感受到他是个怎样的人? 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遇事冷静、考虑周全、聪明能干的人。 4 “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 最后一句话中的“终于”能删除吗?为什么? 不能删除。 “终于”突出了鲁滨逊为了能够在荒岛上种出粮食所付出的努力, 与“第四年”共同表明时间之长。 5鲁滨逊为什么给他救下来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因为鲁滨逊正好在星期五救下了野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所以给他取名“星 期五” 。 6 “梗概”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介绍了原著中的哪些情节? “梗概”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分别介绍了原著中“流落荒岛” “建房定 居” “养羊种麦”和“解救星期五”

    37、等情节。 7鲁滨逊是靠什么来估算日子的?说明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 鲁滨逊采用用刀子在木杆上刻痕的方式来记录日期, 为了计算一周、一月而 把相应的刻痕画长一倍。这说明鲁滨逊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8鲁滨逊为什么希望狗能同自己“聊聊天”? 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上非常寂寞,以至于希望身边的狗能开口说话。 这反映 了鲁滨逊孤独和无奈的心情。 9“我几乎花了一年功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 ”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一年工夫”与“小小的住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见在缺乏工具的情况 下,劳作起来十分艰难,也说明鲁滨逊是一个具有顽强毅力的人。 10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坏处”与“好

    38、处”的对比, 实际上是什么的对比? 鲁滨逊将它们都列出来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态? “坏处”和“好处”的对比,实际上是两种心态的对比:想到坏处无奈,想 到好处欣慰。 鲁滨逊将“坏处”和“好处”都列出来,反映了他能够理智地对待自己目前 的处境。 11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这句话是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 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好与坏取决于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心态。 八、难点探究八、难点探究 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 (1)没有住所。他走遍荒岛,在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用木 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 (2)没有食物。他从船上搬下能吃

    39、的东西;带着枪和狗到森林里打猎,或 到海边捕鱼;把捕到的山羊畜养起来;种麦子。 (3)孤独。没淹死的一条狗和两只猫陪着他,作为在荒岛上的伙伴;救下 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 ,与他做伴。 (4)惊恐。发现了野人的脚印,于是他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下杨柳桩子, 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养;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那些可能出现的野 人。 九、结构图示九、结构图示 十、主题归纳十、主题归纳 主题:本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 “梗概”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 顺序, 写了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救 星期五”“回到英国” 等情节。 “节选”写的是鲁滨逊初到荒岛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这

    40、两部 分表现了鲁滨逊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乐观积极 的特点。 感悟: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 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活 下去的坚定信念,靠的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 中遇到困难,是不是也应该学一学鲁滨逊这种积极乐观、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呢? 十一、教材习题答案十一、教材习题答案 1默读梗概,想想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 式列出来。 参考答案: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2默读节选的片段。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 么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鲁滨逊

    41、克服了很多困难,一是缺乏本子、笔和墨水,于是他通过 用刀子刻痕来记录日期;二是缺乏铲子、鹤嘴锄、铁锨等工具,于是他用笨拙的 方法来建造房子; 三是孤独, 有一条狗和两只猫陪伴他, 靠找事情做来排遣寂寞。 鲁滨逊初到荒岛的生活是忧郁而寂寞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鲁滨逊开始 思考自己目前的处境,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如实记录下来, 通过好处与坏处的对 比,找到了值得宽慰的东西。然后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今后的生 活。 通过鲁滨逊在岛上的种种表现, 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畏艰险、 机智坚强、 聪明能干、乐观积极的人。 3选做 最近你遇到什么困难和烦恼了吗?像鲁滨逊一样把坏处与好处列出来, 再

    42、说 说这样做对你是否有帮助。 点拨: 想一想目前你在生活或学习方面遇到的困难, 比如考试成绩不尽人意, 和好朋友闹别扭了,家人生病住院了等。然后进行理性分析,列出这件事的好处 和坏处。最后说说达样做对自己的帮助,如摆脱了糟糕的心情,心态变得更加积 极乐观等。 6 6 骑鹅旅行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 一、走近作者一、走近作者 塞尔玛拉格洛芙(18581940)瑞典女作家。获1909 年诺贝尔文学奖,她 是瑞典第一位获得这一荣誉的作家。代表作品有骑鹅旅行记 古斯泰贝林的 故事等。 二、解词语二、解词语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作用。例句:遇 事要当机立断,任何犹豫和

    43、怯懦都是无济于事的。 乌合之众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例句:这帮乌合之众,只是仗着人多 欺负弱小,没什么好怕的。 得意扬扬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例句:妈妈总是告诫我,取得了好成绩, 不能得意扬扬,要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犬牙尖牙的通称。 混乱没条理;没秩序。例句:战争中的国家是非常混乱的。 缰绳牵牲口的绳子。例句:我坐在马背上,手里牢牢地抓住缰绳。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例句:虽然这次考试没考好, 但我并没有垂头丧气。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例句:山谷中传来潺潺的流水声,非 常悦耳。 漫游随意游览。例句:哥哥大学刚毕业,打算用两个月的时间漫游全国各 地。 跃跃

    44、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例句: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个个摩 拳擦掌,跃跃欲试。 头晕目眩头脑发昏,眼睛发花。 也形容被纷繁的事物或景象弄得不知如何 是好。例句:体育课上,我刚跑了一圈,就感到头晕目眩,体育老师见状连忙扶 住了我。 九二虎之力形容很大的力量。例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风筝放上 了天。 三、近义词三、近义词 估计估量仍然仍旧幸好幸亏示弱认输锋利锐利断定 认定 担心担忧格外非常清新新鲜照样依旧一丝不动纹丝不动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四、反义词四、反义词 精心粗心弱小强大示弱逞强断定怀疑担心放心难过 高兴 舒服难受光滑粗糙聚精会神心不在焉一清二楚模糊不清 五、词语搭配五、词语搭配 (

    45、淡黄)的头发(聪明)的做法(灰白)的眼睛(锋利)的犬牙 (拼命)地喊 六、词语拓展六、词语拓展 六字词语:九牛二虎之力英雄所见略同风马牛不相及求人不如求己 惶惶不可终日 ABCC 式词语:得意扬扬波光粼粼逃之夭夭想入非非威风凛凛人才 济济 七、文本解读七、文本解读 1结合全文来看,尼尔斯变小的情节对整个故事有怎样的影响? 因为变小了,才有了下文动物们对他的百般嘲讽和攻击,也才有了最终被鹅 带到了天空的情节。尼尔斯变小,是整个故事得以开展的前提。 2作者为什么特意交代房门是半开着的呢? 作者在行文中,时刻注意故事情节的逻辑性。因为尼尔斯变小了,所以很多 在平时不用交代的地方,都需要加以格外说明。

    46、同时,也加深了尼尔斯变小这一 情节的丰富性。 3当麻雀看到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为什么连说三次“快看”? 连说三次“快看” ,充分表达了麻雀看到尼尔斯变小后内心的惊讶和兴 奋,为下文动物们对尼尔斯的讥讽和攻击做铺垫。 4用“乌合之众”形容那些鸡,有什么好处? “乌合之众”一般是形容人的,在这里尼尔斯用来形容那些朝自己乱叫的 鸡,表达了尼尔斯对那些鸡的厌烦和不屑。同时,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和情节的 喜剧色彩。 5面对尼尔斯变小的不幸遭遇,为什么鸡不但不同情,反而说他活该呢? 因为尼尔斯之前对鸡很不友好,喜欢捉弄他们,还扯过一只公鸡的鸡冠,所 以现在落难并没有得到同情,反而是他们在幸灾乐祸。 6 “猫

    47、稍稍睁了睁眼睛,里面射出了一道寒光”这句话是对猫的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这是对猫的动作、 神态描写。 “稍稍睁了睁眼睛” , 写出了猫的漫不经心。 “射 出了一道寒光”,说明他“温柔”的外表下是不友好的态度。 7作者详细描写了猫和尼尔斯的交锋,对这个情节的安排你有什么感悟? 首先在这个情节中,作者刻画了一只表面温柔、实则多变的猫的形象,使故 事饶有趣味。再者,通过猫对尼尔斯的态度,反映了尼尔斯变小后的处境,推动 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8从三头牛的叙述中,可以知道尼尔斯都做过哪些坏事?从中可以看出尼 尔斯以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尼尔斯曾用木鞋打牛,把马蜂放进牛的耳朵,抽走母亲挤奶时坐的小凳,用

    48、 脚故意绊倒母亲。从中可以看出尼尔斯以前是一个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的孩子。 9 “她们吵闹得非常凶,他真担心哪头牛会挣断缰绳,所以他觉得还是趁早 溜掉为妙。 ”这句话中的“溜”字改为“走”或“跑”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 因为 “溜” 字反映出尼尔斯想趁机悄悄逃离的心理, 而 “走”或“跑” 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10第 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里的景物描写,渲染了美好的天气和优美的景色。但尼尔斯却无暇欣赏, 更能反衬出他内心的难过和痛苦。 11你是怎么看待这只尝试飞行的雄鹅的? 这只雄鹅飞行的愿望是多么强烈啊,即使没有飞行的习惯, 也要一遍遍地尝 试,不达目的不罢休。 12尼尔斯是一

    49、个捣蛋鬼,以前只会欺负小动物、恶作剧?现在为什么担心 父母会伤心呢? 尼尔斯虽然很调皮,做过很多的荒唐事,可是他热爱这个家庭,也会为父母 考虑。如果雄鹅飞走了,这是这个家庭的一大损失,父母也会很伤心,尼尔斯显 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景。由此我们看到尼尔斯懂事的一面。 1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觉得这部作品具有怎样的魅力?谈谈你的感悟。 首先,这部作品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性格和情感,如本文 对猫、牛、鹅等动物的描写。第二,这部作品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很多 有趣的情节, 对读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第三, 成功刻画了主人公尼尔斯的形象, 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 八、难点探究八、难点探究

    50、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首先他的身体变得很小, 连房门的锁都够不到。 其次他能够听懂动物说的话; 以前被他欺负的鸡、猫、牛等动物,现在都纷纷指责他,甚至攻击他。最后由于 抱住雄鹅的脖子而被带到天空,从而开启了一段神奇之旅。 九、结构图示九、结构图示 十、主题归纳十、主题归纳 主题: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男孩变成了小狐仙, 他被动物们纷纷 谴责, 最后为了不让雄鹅飞走而被带上了天空,表现出了童话作品的美妙想象和 奇幻构思。 感悟:尼尔斯先前总是喜欢恶作剧,喜欢捉弄并别人和动物,现在他忽然变 得很小,动物们没有同情他,而是纷纷谴责他。这让人可以想象尼尔斯之前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每节课知识点总结(全册).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79800.html
    副主任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