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指导:阅读答题技巧.doc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1078344
  • 上传时间:2021-02-07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7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指导:阅读答题技巧.doc》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湖北省 武汉市 中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指导 阅读 答题 技巧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1 语文语文阅读阅读答题答题手册手册 (一)(一)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给文章加(换)题目) 线索种类:线索种类: 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明暗线(明:事件,暗: 感情) 线索判断:线索判断: 文章的标题;文中段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文中议论抒情句;人物的 思想感情变化) 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行踪 作用:作用: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 清晰。 文章的标题是“文眼” ,统帅全文。它的作用主要有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文章的线索、揭示文 章的中心、点明写作对象等作用。 答题答题思路思路:文章的标题文中反复出现的

    2、关键词语 (二)(二)概括概括故事的情节故事的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情节)) 1、(1)按事件的发展过程 (2)按空间的转换 (3)按时间的变化(顺序、倒叙、插叙)(4)按感情的 变化(5) 内容的逻辑变化(如总分总)(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叙事、抒情、议论) 2、按照示例的字数、结构形式归纳 3、关注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起因、核心经过、结果)四个要素 记叙类文章: (何时、何地)谁干什么 结果怎样 答题格式: (时间地点起因)人事结果。 4、分析人物心情、情感,填空,根据情感变化 (三)(三)概括文章主旨概括文章主旨 1、方法:抓关键句,抓关键词 如:标题、开头段,

    3、结尾段、过渡句(段) 、抒情句、议论句、 反复出现句、标题相关句、照应句 方法一:可用关键词来进行回答: “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 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 方法二: 也可以从文中去找, 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 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2、答题模式:内容+主旨(情或理) 本文记叙了记叙了(描写了、叙述了、介绍了)(人或物)的故事(事件、事迹、 经过) ,表现了(表现了(表达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讽刺了)的感情(现象、 感悟) 。 (四)(四)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

    4、想感情? 思想感情:有的写得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常见的感情词汇有: 2 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 (怀念)故乡和亲人、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五五)本文本文标题标题的含义的含义?有何作用有何作用? 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回答字面意思,即本意。后联系文章主旨,说出这个词 语的寓意,得出其深层含义。先先分析基本义,再再揭示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标题作用标题作用 : (1) 形式上:用词、句式、修辞、象征等手法,新颖巧妙,精炼形象,以小见大,一语双关; 设置悬念,吸引注意;增加

    5、文学色彩,激起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等 (2) 结构上:贯穿全文的线索, (时间发展线索,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 (3) 内容上: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点名时间、地点、人物、对象、事件、环境、背景 (4) 主旨上:表达情感;表达中心;点明主旨;揭示文章主旨(情感或哲理) 。 (六六)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 (理解下列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上下句具体语境,即可得出答案。 通读全文,把握主旨。依据语感揣摩词义,结合上下文,联系语境辨别、验证。解释词语 含义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修辞手法理解词语含义。基本义, 比喻义、引申义

    6、(言 外之意) 、象征义 结合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词语。 2、加引号的作用(词语加上引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 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 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 表强调。 3、文段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文中某句中的“这”指代什么? 答题思路: 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个、那些、其他、以上、云云、此 通常为往前找前一句或前一段 找到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不是适合。 (七)(七) 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好处、 表达效果表达效果)?(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一般有固定的答题思路: 动词:

    7、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 人物的心情(性格)。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 3 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 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2、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该词 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八)文中或画线句(八)文中或画线句的含义的含义

    8、理解?请说说你的理解。理解?请说说你的理解。 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理解句子的含义一般有两种答法: 将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具体语境或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然后用浅显浅显直白直白的语言表述; 解释这个句子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要点见文中相关内容) 。 体会句子的哲理性 答题格式:喻体义本体意(特征相同,意思一致)或分条概括原因 (九)文中画线句(九)文中画线句(某段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了解的几种描写形式 (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9、(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的描写 (5)景物、环境描写 渲染了的气氛(氛围) ; 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性格等; 推动情节的发展, 为下文 (情节) 做铺垫; 深化作品的主题; 暗示社会环境的; 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环境; 答题思路:答题思路: 动静物色味形态描写:通过描写,写出了物的特点,表现人对情感 人物描写(肖语动心):通过描写,写出了人物*的特点,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心理、品 质) ,表达了作者情感 环境描写:通过描写,烘托了的气氛,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情思想感情(心 理) (十)十)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0、赏析修辞手法的作用表达效果 方法: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 8 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反 语。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答题模式:修辞+特殊效果+表面内容+深层作用 4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运用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 了的思想感情(主旨情感)。 2、拟人: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的画面), 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3、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 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答题格式:运用了 强调了(对象

    11、特性) 表达了感情 4、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 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 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答题格式:运用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对比: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7、夸张:夸大 (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表 达了(人物)的情感。 8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9、引用: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 (1) 引

    12、用诗句, 其作用: 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 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2)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3)丰富文章内容,更具可读性。 (4) 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十)(十)某句话某句话有何有何表达效果表达效果? ( 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说说画线句子的表达效 果) 1、思考角度(从以下方面来品析语言的含义及作用,答题可只从一个方面作答) : 修辞之美句式之美:长句、短句、对称句式词性:动词、形容词、副词表现手法用 词特点:叠词、成语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 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

    13、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 头结尾。 (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 用。 ) 2、答题模式、答题模式:词语:词语 + 效果效果 + 表面内容表面内容 + 深层作用深层作用 通过词语,(效果)描写了(表面内容) ,表现了(深层作用) 示例:“绕住”“扑”等冬词,具体细致地具体细致地展现了两个孩子拥抱男子的感人情景,突出了两个孩子 的纯真善良。 (十一)(十一)某某语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句在文中的作用 (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5 1、结构上: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 ;为下文作辅垫;总起全文、总领下文;埋下伏笔(记叙 类文章) ;设置悬念(小说) ; 文中:承接上文、开启下文

    14、、承上启下(过渡) ;总结上文;总领下文;推动情节发展; 文末:点题,点明中心(散文) ;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 ;照应开头、前后照应、首尾 呼应、总结全文 2、内容上:结合文段(文句)内容概括即可。点明中心(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 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 3、 写法上: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 开篇点题、 抒发情感、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突出主题(深化中心)气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 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发人深思、升华主题、卒章 点 题, 意味深长等。 (十二)(十二)某某段段

    15、落落在文中起何作用在文中起何作用? 1、在文章的开头:引出下文;开头点明故事所要描写(说明、议论)的对象;照应文章标 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2、在文章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渲染气氛 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推动情节的发展与下文形成对照或相呼应; 3、在文章的结尾:总结全文;概括全文主旨;照应前文;照应文章标题;引人深思。 答题格式:客观作用答题格式:客观作用结合结合文章内容文章内容分析分析 (十三)(十三)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中的作用

    16、,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 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从结构、内容两方面) 第一段第一段: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总领全文;内容上来说,是开门见 山,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描写埋下伏笔。 中间某段中间某段: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内容上,呼应前文,启示下文; 最后一段:最后一段:结构上:总结全文,篇末点题;内容上:深化文章主旨,点明文章主旨,让人 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十十五)五)请分析文中请分析文中人物人物的形象的形象 或文中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人物描写方法:分析文中人物特点,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1、典型事件 2、正

    17、面(直接)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3、侧面(间接)描写方法:其他人的语言、动作、反应的描写,对比或烘托人物某种性格特征。 4、细节描写 6 5、环境、景物描写的衬托心情、情感、性格、精神 6、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7、抒情议论的词句 答题模式:描写方法+效果+表层内容+深层作用(情感) 答题格式:运用了描写,描写了(人物)的特点,表现了性格特点(精 神品质) ,抒发了作者感情 (十六)(十六)景物(环境)描写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

    18、地点、天气、季节环境;引出人物的出场;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 。 渲染了的气氛,营造氛围; 奠定感情基调;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暗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境况、命运;衬托了人物的 形象、精神、品质; 表现主题,突出主题;升华的主旨,深化作品的主题; 交代社会背景,暗示社会环境的; 答题格式:答题格式:景物描写效果 + 表面内容(景物特点) + 深层作用运用(环境)特点术 语(如渲染、衬托、推动、表现)景物特点表达作用 示例:此句运用了景物描写,传神地描写了夜晚的阴森可怕,烘托了“我”当时害怕、恐惧的 心情,为下文“我”回家埋伏笔。 社会环境描写 1、描写社会状

    19、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 : 2、交代故事发生的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渲染环境气氛; 4、揭示社会本质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5、衬托人物心情,人物的形象; 6、推动情节发展, 7、深化主题,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产生的深化主题,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产生的原因原因;暗示文章的主题。暗示文章的主题。 答题格式答题格式:的环境描写揭示了的社会现实。 (十七)(十七)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启示。联

    20、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启示。 联系文章的内容,有具体的事例说明,与文章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一致,表述即可。 (十八)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作者对情感态度?十八)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作者对情感态度? (1)人与人(自己、人与人(自己、亲人、亲人、他人他人、古人、古人) 1、现代人怎样认识自我? 7 尊重个性,解放个性,尊崇内心,追求内心纯净,专注而坚定地追寻自己的梦想,不一味追求 物质,事业成功。 2、自己该拥有怎样的生活方式? 葆有纯真天性,与人为善。追求梦想,坚持不懈。热爱读书,拥有丰富的心灵世界,追求有品 位的精神生活。关注自然,敏于感知大自然的大美,修身养性,纯朴宁静。淡泊

    21、名利,远离物 欲喧嚣,不随波逐流。个性坚定,自由超脱。善于观察感知世界,善于发现品味,善于思考体 悟生活、人生哲理。 3、怎样与他人相处? 珍惜亲情,珍惜真情,懂得感恩,善待弱者,关爱他人,富有同情心,宽容善良,助人为乐。 埋怨、怨恨、冷漠、仇视、误解、理解、感动、敬佩、赞颂 、景仰、敬重、喜爱、敬爱、同情、 悲愤、痛惜;不满、批评、讽刺; (2)人与社会人与社会 4、现代人怎样认识都市生活? 现代都市,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追求物质享受,追名逐利,大多数人随波逐流,心喧嚣浮躁, 忽视精神追求。人应该放慢生活节奏,清除心中欲念,抵御名利的诱惑,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 容,怀着真性情来生活,拥有宁静丰盈

    22、的内心世界,不要在现代都市生活中迷失自己。 5、怎样做合格公民?(对国家民族、对工作事业、对他人群体、公共场所、公共服务) 爱国、敬业、奉献、责任当担、公正无私、勤劳、善良、诚信、友善、文明、宽容、感恩、互 助、友爱、和谐、正直、公平、平等、法治、关心他人、无私帮助、助人为乐、保护环境、公 德意识、传递美德,不随波逐流 (3 3)人与现代人与现代文明文明、传、传统统文化文化(乡村、古迹、古人)(乡村、古迹、古人) 6、现代人怎样对待传统物质文化?怎样看待现代文明与保护继承传统之间的冲突? 保护传统,继承传统,不能一味遗忘、破坏。对乡土、传统的遗忘、失落感到惋惜、遗憾、失 落;对过往淳朴、宁静生

    23、活方式的向往与怀念。 7、怎样看待历史文化古迹、历史名人(遭遇、精神品质)? 崇敬、敬仰、敬仰、敬佩、赞颂;同情、愤慨、痛惜 (4)人与自然人与自然 8、现代人怎样认识自然?该怎样与自然相处? 自然是博大而永恒的,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十分渺小,人在面对自然的时内心应该无比虔诚。人 8 类与自然万物平等共存,与大地、植物、动物关系非常密切。人类需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 爱护自然,和谐相处,相亲相爱。而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人人急功近利,追名逐利,自私自 利,向自然大肆破坏,过度攫取,无情伤害自然,破坏自然生态,已经遭到自然的报复。所以, 人类应该静下心来,保持谦卑,亲近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生物伙伴

    24、,真正做到善待自然。 9、怎样描绘自然景物?表达的情感、哲思?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物喻理;表达喜爱、赞颂或厌恶、讽刺 孤傲高洁:梅兰竹菊、松、柏、 生命力顽强、有生命智慧:山水、草、花、树、木、石、雨、雪;鱼鸟虫、各种蔬菜、水果 生命、人生启迪:追求自我修养,美德;不同流合污,清高,志趣高洁,淡泊名利;不怕挫折 磨难,生机盎然,积极乐观;适者生存,生存智慧 表达情感态度的词语表达情感态度的词语 肯定、赞同、否定、讥讽、不满、批评,无奈、惋惜、遗憾、失落、气愤、痛惜、敬佩、赞颂、 景仰、敬重、同情、厌倦、失望、排斥、逃避 表达希望的词语:告诉人们、希望人们、提醒、告诫、警醒、警告 例:

    25、 希望人们不要过于功利,偶尔让心灵慢一点,去留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让这些 美好的事物去陶冶我们的心灵,使我们面对生活时多一些底气和勇气。 中考必备 13 题 1、概括层意,概括段意,或梳理几个语段的多层语意 2、概括几个段落内容,列举归纳表现、分析原因 3、理解加点词、关键词的内涵义、指代义、比喻义、引申义(言外之意)反语义、双关义、夸 张义 4、理解某句话语意(与上文有关内涵义、 、比喻义、比拟义、直白义、哲理义) 、情感 5、概括某句话的指代内容(概括上文与之相关联的内容) 6、分析重点词语、句子的内涵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7、概括特点(用精练的词语、短语、句子,分多条) :事物对象具有的特点

    26、?特定词语蕴含的 特点?重点句子包含的特点? 8、描写的角度,对比作用 9、标题的理解 10、全文分析总结作者提出观点背后的原因 11、概括全文中心内容,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 12、 本文主旨的理解概括: 分析写作意图, 作者对现代人的认识?作者的愿望?我们该怎样做? 9 13、本文主旨的理解概括:概括作者的情感态度、人生思考、人生追求? (十九十九)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 1、细读标题和注释; 2、分析意象,把握特点; 3、品味意境,辨析艺术表现手法; 4、联系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生活经历,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 答题格式: (概括内容)这是一首诗诗中描绘了具体意象特点表现手法(

    27、如借景 抒情)营造了意境及艺术氛围 表达了诗人情感 (二十)(二十)阅读阅读答题步骤答题步骤 做阅读是读作者,读出题者读作者,读出题者 问作者 写了什么? 三“问” 写作目的? 问出题者:题目问什么? 一“找”:找相关段落、句子 “细心” :全面 二“法” “方法” :准确 1、速读,确定体裁和中心 2、初看题目,明要求,再通读原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3、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 渡句、抒情议论句 4、依据题目要求,确定有效阅读区域,反复斟酌 5、表述:变含蓄为直接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分说为概括。变概括为分条概括为分条 6、要紧扣文本,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7、既要关注与题目有关的段、句、词,也要注意联系上下文上下文 8、还要联系文中的作者、读者、主旨、结构等角度来思考问题 9、复查,是否按照要求作答,分值的多少?是否表述明确,组织语言有序规范 10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指导:阅读答题技巧.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7834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