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届高考历史艺考复习课件: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x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1077984
  • 上传时间:2021-02-07
  • 格式:PPTX
  • 页数:14
  • 大小:437.8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届高考历史艺考复习课件: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高考 历史 复习 课件 选修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选修一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 向 分 析 知 识 体 系 知 识 拓 展 典 例 再 现 考 向 分 析 命题 要点 五年考题呈现 考情分析 历史 上重 大改 革回 眸 2015:全国卷(唐)币制改革;卷(清代)养廉银制度 2016:全国卷(唐)唐太宗谱牒改革;卷(清末)军事改革; 卷(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 2017:全国卷(当代)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卷(唐)清 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卷(隋朝)法律制度改革 2018:全国卷(汉)汉武帝年号制改革,卷(当代)1977 1981 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卷(近代)湖南地方治安改革 保卫局的创建 2019:全国卷秦朝

    2、与曹魏末年的爵位制改革,卷日本的 明治维新,卷戊戌变法时康有为设计的制度局。 以中国的改革尤 其是中国古代改 革为主,选修和必 修相结合;主要以 考查改革之背景 (原因、目的)、 特点、影响(作 用、意义)为主。 考 向 分 析 知 识 体 系 知 识 拓 展 典 例 再 现 知 识 体 系 考 向 分 析 知 识 体 系 知 识 拓 展 典 例 再 现 知 识 拓 展 一、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1.改革的定义 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 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考 向 分 析 知 识 体 系 知 识 拓 展 典 例 再

    3、 现 知 识 拓 展 2.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 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 义性质的改革。 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 亩”。 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穆罕默 德 阿里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4、美国罗斯福新政。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考 向 分 析 知 识 体 系 知 识 拓 展 典 例 再 现 知 识 拓 展 二、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考 向 分 析 知 识 体 系 知 识 拓 展 典 例 再 现 知 识 拓 展 三、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 1

    5、.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 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 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 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 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6、(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考 向 分 析 知 识 体 系 知 识 拓 展 典 例 再 现 知 识 拓 展 四、评价改革的原则及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 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 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考 向 分 析 知 识 体 系 知 识 拓 展 典 例 再 现 知 识 拓 展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 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

    7、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 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 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 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 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考 向 分 析 知 识 体 系 知 识 拓 展 典 例 再 现 知 识 拓 展 五、综合分析中国古

    8、代改革内容的特点及规律性认识 1.特点 (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都涉及了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 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更 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 官,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决定的。 (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 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 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 方式

    9、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 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 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达到改变积贫的局面。 考 向 分 析 知 识 体 系 知 识 拓 展 典 例 再 现 知 识 拓 展 (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本质目 的是为了强兵,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 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看,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 强调的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

    10、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 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 考 向 分 析 知 识 体 系 知 识 拓 展 典 例 再 现 知 识 拓 展 2.规律性认识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 (1)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 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 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多有强大王权的保障。 (2)王朝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 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

    11、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考 向 分 析 知 识 体 系 知 识 拓 展 典 例 再 现 典 例 再 现 (2019 全国卷)【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 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 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 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 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

    12、等爵”制确立。通过 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 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考 向 分 析 知 识 体 系 知 识 拓 展 典 例 再 现 典 例 再 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 的思想流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 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答案】(1)流派:“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 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届高考历史艺考复习课件: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7798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