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制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2.1《蜡烛的变化》教案+课件.zip
蜡烛的变化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蜡烛的变化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蜡烛 的变化为例,研究物质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在实验中认识物质变化的区别,让学生 体验到蜡烛变化的不同,认识生活中更多类似的变化。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入,通过观察小魔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对变化的思 考;第二部分探究活动,让学生从想办法让蜡烛产生变化,到观察蜡烛的变化,最后找到 这些变化的区别,从而亲历探究过程,体会探究乐趣;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在学生得到观 察结果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蜡烛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再延伸到生活中 去寻找更多类似的变化。 本课通过探究实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蜡烛燃烧和其他变化的不同,从而发现不同变 化的区别,在实验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在交流分享中获取科学知识,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 身边。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变化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各种物品变化的一些特点, 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融化、形态变化、加热等。蜡烛是过去学生常见的一种生活常 用物品,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已经非常少见。怎么加热蜡烛?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蜡烛的 燃烧会产生什么变化?会产生什么新物质?这些都是学生不清楚的,需要教师引导或讲述。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的物质。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简单的器材设计、完成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2.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纳; 3.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方便。 【重重 难难 点点】通过实验,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器材准备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蜡烛、火柴、坩埚、铁架台、铁圈、酒精灯、小烧杯、澄清石灰水、小刀、 课件、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 .导入导入 1.魔术:2 号液体倒入 3 号烧杯中,无色变红色;1 号液体再倒入,变回无色。问题: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酚酞、酸、碱) 2.魔术是一种神奇的变化。你还知道哪些变化? 3.出示蜡烛。蜡烛有什么特点?(白色或红色的石蜡固体。)它会发生变化吗? 4.PPTPPT 1 1 出示出示 课题蜡烛的变化。从蜡烛的变化谈起,认识物质的变化。 二二.PPT.PPT 3 3 出示出示 活动一,观察蜡烛的变化活动一,观察蜡烛的变化 1.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让蜡烛产生变化? 2.我们先试一试切割、挤压、加热。先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可能会让蜡烛发生什么变 化? 3.怎么做?(及时提供实验材料:小刀、酒精灯、火柴、蒸发皿、试管夹) 4.PPTPPT 4 4 出示出示 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呢? 5.PPTPPT 5 5 出示出示 学生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 6.实验完成后,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三三. .活动二,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蜡烛的变化活动二,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蜡烛的变化 1.下面我们使用点燃蜡烛的方法,看一看谁有一双慧眼,发现到更多的问题和现象。 2.猜想:点燃蜡烛后的变化跟前面这些办法一样吗?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3.需要实验验证。材料:蜡烛、两只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滴管。小组内讨论设 计实验。 4.汇报实验方案,选取最佳实验方案。 5.PPTPPT 6 6 出示出示 活动二实验指导。 6.学生实验操作,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PPTPPT 7 7 出示出示 实验记录单: 7. PPTPPT 8 8 出示出示 汇报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补充实验视频。 8. PPTPPT 9 9 出示出示 总结:二者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四四. .拓展活动拓展活动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变化,你能按照我们刚认识的这种方式分类 举例吗? 2.PPTPPT 1010 出示出示 鸡蛋放进白醋中,会有什么变化出现?鸡蛋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变化? 3.PPTPPT 11171117 出示出示 实例,学生分类,说一说它们都属于什么变化。 4.PPTPPT 1818 出示出示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揭秘魔术,问题:魔术属于哪一种变化?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蜡烛的变化蜡烛的变化 切割、加热、磨碎切割、加热、磨碎 形态变化形态变化 让蜡烛变化的方式让蜡烛变化的方式 燃烧燃烧 形态变化、形态变化、产生二氧化碳、水、碳黑产生二氧化碳、水、碳黑 其他物质的变化其他物质的变化 【记录表记录表】 名称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加热 切割 蜡烛 名称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内壁涂有澄 清石灰水的烧杯 将烧杯底盖在蜡烛火焰上几秒 钟 蜡烛 观察蜡烛本身的变化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活动准备 学生准学生准铁 :生活中的物:生活中的物铁铁 化的相关化的相关铁 料料 教教铁 准准铁 : :蜡蜡铁 、 、火火柴柴、 、坩坩铁 、 、铁 架架台台、 、铁 圈圈、 、酒酒 精灯、小验 杯、澄清石灰水、小刀、验 件、验 验 验 验验 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蜡烛的变化 活动过程 方法指导: 1.注意安全。 2.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要用试管夹把蒸发皿取下,放在石棉网上。 3.仔细观察蜡烛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4.尽快完成实验后,收拾好桌面。用过的火柴放入桌面上的培养皿里。 活动过程 名称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蜡烛 活动过程 活动二方法指导: 1.注意安全。 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蜡烛的变化,并及时 记录发现。 3.操作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烫伤。 4.实验完成后,收拾好桌面。用过的火柴放 入桌面上的培养皿里。 活动过程 名称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蜡烛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 燥的烧杯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内 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 烧杯 将烧杯底盖在蜡烛火 焰上几秒钟 观察蜡烛本身的变化 蜡烛燃烧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给变化分类 1.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2.不仅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拓展活动 鸡蛋放进白醋中,会 拓展活动 火柴燃烧 拓展活动 折纸作品 拓展活动 小麦磨成面粉 拓展活动 面粉蒸成馒头 拓展活动 铁矿石被炼成铁 拓展活动 面做成面塑 拓展活动 仅形态发生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收藏
编号:107445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2-05
5
文币
- 资源描述:
-
蜡烛的变化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蜡烛的变化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蜡烛 的变化为例,研究物质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在实验中认识物质变化的区别,让学生 体验到蜡烛变化的不同,认识生活中更多类似的变化。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入,通过观察小魔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对变化的思 考;第二部分探究活动,让学生从想办法让蜡烛产生变化,到观察蜡烛的变化,最后找到 这些变化的区别,从而亲历探究过程,体会探究乐趣;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在学生得到观 察结果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蜡烛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再延伸到生活中 去寻找更多类似的变化。 本课通过探究实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蜡烛燃烧和其他变化的不同,从而发现不同变 化的区别,在实验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在交流分享中获取科学知识,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 身边。 【学生分析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变化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各种物品变化的一些特点, 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融化、形态变化、加热等。蜡烛是过去学生常见的一种生活常 用物品,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已经非常少见。怎么加热蜡烛?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蜡烛的 燃烧会产生什么变化?会产生什么新物质?这些都是学生不清楚的,需要教师引导或讲述。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认识物质变化的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的物质。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会用简单的器材设计、完成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2.能对实验现象进行简单归纳; 3.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方便。 【重重 难难 点点】通过实验,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器材准备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蜡烛、火柴、坩埚、铁架台、铁圈、酒精灯、小烧杯、澄清石灰水、小刀、 课件、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 .导入导入 1.魔术:2 号液体倒入 3 号烧杯中,无色变红色;1 号液体再倒入,变回无色。问题: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酚酞、酸、碱) 2.魔术是一种神奇的变化。你还知道哪些变化? 3.出示蜡烛。蜡烛有什么特点?(白色或红色的石蜡固体。)它会发生变化吗? 4.PPTPPT 1 1 出示出示 课题蜡烛的变化。从蜡烛的变化谈起,认识物质的变化。 二二.PPT.PPT 3 3 出示出示 活动一,观察蜡烛的变化活动一,观察蜡烛的变化 1.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让蜡烛产生变化? 2.我们先试一试切割、挤压、加热。先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可能会让蜡烛发生什么变 化? 3.怎么做?(及时提供实验材料:小刀、酒精灯、火柴、蒸发皿、试管夹) 4.PPTPPT 4 4 出示出示 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呢? 5.PPTPPT 5 5 出示出示 学生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 6.实验完成后,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三三. .活动二,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蜡烛的变化活动二,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蜡烛的变化 1.下面我们使用点燃蜡烛的方法,看一看谁有一双慧眼,发现到更多的问题和现象。 2.猜想:点燃蜡烛后的变化跟前面这些办法一样吗?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3.需要实验验证。材料:蜡烛、两只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滴管。小组内讨论设 计实验。 4.汇报实验方案,选取最佳实验方案。 5.PPTPPT 6 6 出示出示 活动二实验指导。 6.学生实验操作,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PPTPPT 7 7 出示出示 实验记录单: 7. PPTPPT 8 8 出示出示 汇报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补充实验视频。 8. PPTPPT 9 9 出示出示 总结:二者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四四. .拓展活动拓展活动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变化,你能按照我们刚认识的这种方式分类 举例吗? 2.PPTPPT 1010 出示出示 鸡蛋放进白醋中,会有什么变化出现?鸡蛋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变化? 3.PPTPPT 11171117 出示出示 实例,学生分类,说一说它们都属于什么变化。 4.PPTPPT 1818 出示出示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揭秘魔术,问题:魔术属于哪一种变化?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蜡烛的变化蜡烛的变化 切割、加热、磨碎切割、加热、磨碎 形态变化形态变化 让蜡烛变化的方式让蜡烛变化的方式 燃烧燃烧 形态变化、形态变化、产生二氧化碳、水、碳黑产生二氧化碳、水、碳黑 其他物质的变化其他物质的变化 【记录表记录表】 名称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加热 切割 蜡烛 名称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内壁涂有澄 清石灰水的烧杯 将烧杯底盖在蜡烛火焰上几秒 钟 蜡烛 观察蜡烛本身的变化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活动准备 学生准学生准铁 :生活中的物:生活中的物铁铁 化的相关化的相关铁 料料 教教铁 准准铁 : :蜡蜡铁 、 、火火柴柴、 、坩坩铁 、 、铁 架架台台、 、铁 圈圈、 、酒酒 精灯、小验 杯、澄清石灰水、小刀、验 件、验 验 验 验验 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蜡烛的变化 活动过程 方法指导: 1.注意安全。 2.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要用试管夹把蒸发皿取下,放在石棉网上。 3.仔细观察蜡烛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4.尽快完成实验后,收拾好桌面。用过的火柴放入桌面上的培养皿里。 活动过程 名称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蜡烛 活动过程 活动二方法指导: 1.注意安全。 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蜡烛的变化,并及时 记录发现。 3.操作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烫伤。 4.实验完成后,收拾好桌面。用过的火柴放 入桌面上的培养皿里。 活动过程 名称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蜡烛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 燥的烧杯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内 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 烧杯 将烧杯底盖在蜡烛火 焰上几秒钟 观察蜡烛本身的变化 蜡烛燃烧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给变化分类 1.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2.不仅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拓展活动 鸡蛋放进白醋中,会 拓展活动 火柴燃烧 拓展活动 折纸作品 拓展活动 小麦磨成面粉 拓展活动 面粉蒸成馒头 拓展活动 铁矿石被炼成铁 拓展活动 面做成面塑 拓展活动 仅形态发生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六三制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2.1《蜡烛的变化》教案+课件.zip》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蜡烛的变化
六三制
青岛
六年级
科学
上册
第二
单元
蜡烛
烛炬
变化
教案
课件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