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

  •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 文档编号:1065100
  • 上传时间:2021-01-31
  • 格式:DOC
  • 页数:27
  • 大小:18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北京市 2021 届高三上 学期 期末 语文试卷 精选 汇编 文言文 阅读 专题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文言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题 北京市西城区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共 18 分)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往来于京师,见者谓逖有赞 世才 具。 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曰: “今遗民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 能命将出 师,使如逖者统之,进取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 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 ,使自召募。仍将本部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 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辞色壮烈,众皆慨叹。遂屯淮阴,起冶铸 兵,募得二千余人而

    2、后进。 三年夏六月,祖逖将韩潜与后赵 将桃豹分据陈川故城,豹居西台,潜居东台,出入相 守四旬。逖以 布囊盛土如米状,使千余人运上台。又使数人担米息于道,豹兵逐之,弃担而 走。豹兵久饥,得米,以为逖士众丰饱,益惧。后赵将刘夜堂以驴千头运粮馈豹,逖使韩潜 邀击于汴水,尽获之 。 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而赵固、上官巳、李矩、郭默各以诈力相攻击,逖驰使和 解之,示以祸福,遂皆受逖节度。自河以南多叛后赵归于晋,后赵境土渐蹙 。 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计。后赵王勒患之,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 书,而 听 其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边境之间,稍得休息。 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

    3、施,劝课农桑,不畜资产,又收葬枯骨,为之祭醊,百 姓感悦。方当推锋越河,扫清冀朔,会朝廷将遣戴若思为都督。逖以若思虽有才望,无弘致 远识,且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虑大功不遂;且闻王敦与刘隗等构隙,虑有内难,感激发病。 逖虽内怀忧愤,而图进取不辍,营缮武牢城。城北临黄河,西接成皋,四望甚远。逖恐南无 坚垒,必为贼所袭,乃率众筑垒。未成,而逖病甚,俄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考妣,谯梁 百姓为之立祠。 (取材于晋书 资治通鉴 ) 注释:后赵: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军事力量强大,与当时南方的东晋政权对峙。 参考译文: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人。他轻视财物,好行侠仗义,慷慨大方而崇尚气节。 (祖

    4、逖) 往来于京师,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具有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才能。 当时皇帝刚刚在江南站稳脚跟,顾不上北伐,祖逖向皇帝进言道: “现在遗留在中原的 百姓备受欺凌迫害,人人都想振奋起来抗敌。如果大王确实能委任将领带兵出征,让像我祖 逖这样的人统率他们,努力恢复中原,那么各地的豪杰必定有望风响应的。 ”晋元帝便任命 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只给一千人的粮食,三千匹布,但没有给铠甲兵器,让他自己 召募士兵。 祖逖仍然带领自己的部属百余家渡江北上。 船到江中心时, 拍打着船桨而发誓说: “祖逖如果不能扫清中原敌寇再次渡江南归,就如同这江水(一去不回) 。 ”言辞激昂,神色 悲壮,大家都为之慨叹。过江后驻

    5、扎在淮阴,建立工场冶铸兵器,招募到两千多人后继续进 军。 建武三年夏六月, 祖逖的部将韩潜和后赵的将领桃豹分别占据了陈川原来的城池, 桃豹 据守西台,韩潜据守东台,相互对峙了四十天。祖逖让人用布袋装满土,就像装满了米的样 子,派一千多人搬运到台上。又安排几个人去担米, (假装很疲劳的样子)在路上歇着,桃 豹的部队果然追赶上来, (这些挑米的士兵)都丢下担子逃走。桃豹的部队已经饿了很久, 得到这些米,以为祖逖的粮食很多,士兵都能吃饱,因此更加胆怯。后赵的部将刘夜堂用上 千头驴运粮送给桃豹,祖逖派韩潜在汴河上截击,把这些粮食都缴获了。 祖逖坐镇雍丘,多次派兵截击后赵的部队。此前赵固、上官巳、李矩、

    6、郭默各自通过诈 谋和武力相互攻击,祖逖派使臣让他们和解,说明其中的利弊祸福,于是(他们)都接受了 祖逖的节制调度。黄河以南许多地方都反叛后赵而归属晋朝,后赵所据有的土地日渐收缩。 祖逖积极操练部队,积攒粮食,为谋取黄河以北做准备。后赵皇帝石勒对此很忧虑。于 是给祖逖写信,希望双方互通使者和交易货物。祖逖没有回复,但任由民间互相交易,从中 获利十倍,于是无论公家还是私人都财富充足,兵马日益强壮。 (晋与后赵的)边境之间稍 微得到安宁和发展。 祖逖在军队中和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对部属慷慨,积极发展农业生产,自己不储 备资产,又将野外的尸骨加以搜集埋葬,为其进行祭奠,百姓都很感激他。正当他准备率

    7、领 军队跨过黄河,扫除河北等地的敌寇,恰逢朝廷将派遣戴若思来做都督。祖逖认为戴若思虽 然有才干声望,但没有远见,而且自己已经扫除障碍,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很忧虑北伐大 功难成;而且祖逖听说王敦和刘隗等人有矛盾,担心发生内乱,这样北伐就不会顺利,感慨 愤激以致生病。祖逖虽然心中忧虑气愤,但仍然没有停止谋划进兵,营建修缮武牢城。城北 面临黄河, 西面和成皋相邻, 四面空旷。 祖逖担心城南没有坚固的城垒, 一定会被敌人偷袭, 于是率领部下构筑城垒。城垒还没有建成,祖逖就病得更严重了,不久在雍丘去世。豫州的 百姓听说后很悲伤,就像自己的父母去世,谯、梁等地的百姓为他建立了祠庙。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

    8、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C 见者谓逖有赞 世才具 赞:辅佐,帮助 大王诚 能命将出师 诚:如果真的 不给铠仗 铠仗:铠甲和兵器 逖以 布囊盛土如米状 以:用 逖使韩潜邀击于汴水,尽获之 之:这里指敌将刘夜堂 后赵境土渐蹙 蹙:收缩 逖不报 书 报:向上级请示 而 听其互市 而:却 A. B. C. D. 【解析】考查代词用法,第三段最后,可以分析得知“之”代指的是“粮食” 考查 对语境分析的能力,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后赵王给祖逖写信,祖逖没有给他回信,却 默许了(任由)互相贸易。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D A今遗民遭残贼 现在遗留在中原的百姓遭受欺凌迫害 B

    9、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祖逖如果不能扫清中原敌寇再次渡江南归,就如同这江水(一去不回) C于是公私丰赡 于是无论公家还是私人都财富充足 D且已翦荆棘,收河南地 而且已经清除荆棘(修好了进军的道路) ,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地区 【解析】D.修改了进军的道路理解错误,这里应该是扫除了不利因素。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A A当时皇帝只想躲在江南,祖逖直言进谏,激励他率部进取中原。 B在与后赵将领桃豹的作战中,祖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C赵固、郭默等原本互相混战的队伍,被祖逖收编为自己的力量。 D祖逖积极筹备北伐时,朝廷却要派缺乏远见的戴若思来做都督。 【解

    10、析】A.原文第二段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当时皇帝刚刚在江南站稳脚跟,顾不上北伐。 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4 分) 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 参考答案: 于是给祖逖写信,希望双方互通使者和交易货物。 【评分参考】 “因” “书” “通使” “互市”各 1 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10我国史书讲究措辞,一字之中或有深意。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二段“仍将本部百余 家渡江”中“仍”字体现了祖逖怎样的精神,并从文中另找出一个可以佐证祖逖具有这 种精神的事例。 (5 分) 参考答案: 尽管皇帝支持有限,不能提供武器及士兵,祖逖仍然渡江准备北伐。 “仍”字体现了祖 逖在条件不足的困难中也要进取中原的勇

    11、敢、坚毅的精神。可以佐证祖逖具有这种精神 的事例:虽然面临戴若思掣肘、王敦与刘隗等构隙这些困难,祖逖仍“图进取不辍” 。 【评分参考】5 分。结合内容分析“仍”的内涵 3 分,另举例 2 分;意思对即可。 北京市丰台区 2020-2021 学年度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1 题。 (共 18 分) 假骨董【注】 骨董自来多赝,而吴中尤甚,文士皆借以糊口。近日前辈,修洁莫如张伯起,然亦不免 向此中生活。至王伯榖则全以此作计然策矣。一日,予过王斋中,适坐近一故敝黑几,壁挂 败笠,指谓予曰: “此案为吾吴吴匏庵先生初就外传时所据梧。此笠则太祖普赐十高僧,而 吾乡姚少师道衍得

    12、之,留至今,盖欲以歆予也。予笑曰: “是诚有之,然亦何 异洪崖得道上 升。油垢幞头,李西平破朱泚破绽衲袄也?”王面赪 无以应。 时娄江曹孝廉家一仆范姓,居苏城,变好骨董,曾购一阎立本醉道士图,真绝 笔也。王 以廉值胁得之,索价千金,损之亦须数百,好事者日往商评。不知范素狡黠,已先令吴人张 元举临摹一本,形模仿佛,几如桓元子之于刘越石,酬之十金,王所收者是也,真本别得善 价售矣。元举眇一目,偶为王所 侮,因宣言于外,谓若双目盲于鉴古,而 诮我偏明耶?此语 传播合城,引为笑端,王遂匿不敢出。真伪二本,予皆见之。 董太史玄宰,初以外转,予告归至吴门,移其书画船至虎丘,与 韩胄君古洲,各出所携 相角。

    13、时正盛夏,惟余与董韩。及董所昵一吴姬四人,披阅竟日,真不减武库。最后出颜清 臣书朱巨川告身一卷,方叹诧以为神物,且云: “此吾友陈眉公所 藏,实异宝也。 “予心不谓 然,周视细楷中一行云:中书侍郎开播。韩指谓予曰: “此吾郡开氏鼻祖耶?“余应曰: “唐 世不闻有姓开,自南宋赵开显于蜀,因以名氏,自析 为两姓。况中书侍郎,乃执政大臣,何 不见之唐书?此必卢杞所荐关播,临摹人不通史册,偶讹笔为开字耳。鲁公与 卢关正同 时,此误何待言。 “董急应曰: “子言得之矣。然为眉公所秘爱,姑勿广言。 “亟 卷而箧之。 后闻此卷已入新安富家,其开字之曾改与否,则不得而 知矣。顷韩宦滁阳,偶谈颜卷,予深 悔当年

    14、妄发。 (取材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 【注】骨董:古董。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王面赪 无以应。 赪 :变红 B. 真绝 笔也。 绝:死亡 C. 自析 为两姓。 析:分开 D. 亟 卷而箧之。 亟:赶快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然亦何 异洪崖得道上升 何 不见之唐书 B. 偶为王所 侮 此吾友陈眉公所 藏 C. 而 诮我偏明耶 则不得而 知矣 D. 与 韩胄君古洲 鲁公与 卢、关正同时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适坐近一故敝黑几 刚好坐在邻近的一个破旧黑色小桌旁边 B.

    15、王以廉值胁得之 王伯榖用很少的钱逼迫对方而得到阎画 C. 周视细楷中一行云 韩胄仔细观察到一些行云般的小楷字 D. 子言得之矣 董太史玄宰说我所说的话是完全正确的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古董本来就有很多赝品,吴中一带特别多,当地的文人还能借此维持日常生活。 B. 苏州城一范姓人氏,凭着一幅阎立本的画获得数百乃至千金,得到许多人好评。 C. 在吴中一带,藏有古董的人常常会相互比试品评,藉此表现其在收藏界的实力。 D. 藏家董太史赞叹为“神物”的颜清臣名作朱巨川告身卷被“我”视为赝品。 10.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2 分) 真本别得善价售矣。 11

    16、 文章结尾说“予深悔当年妄发” , 你认为作者是 “妄发”吗?请据选文简述理由。 (4 分) 北京市海淀区 2021 届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1 题。(共 20 分) 公昔守颖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及归而居室未完,处之怡然,不以为意。公之在滁 也,自号醉翁,作亭琅琊山,以醉翁名之。晚年又字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 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自为传, 刻石,亦名其文曰居士集。居颗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天下 学士闻之,皆出涕相吊。后以诸子赠太师,追封兖国公。 公之于文,天材有余,丰

    17、约中度,雍容俯仰,不大声色,而义理自胜,短章大论,施无 不可。有欲效之,不诡则俗,不淫则陋,终不可及。是以独步当世,求之古人,亦不可多得。 公于六经,长于易诗春秋;其所发明,多古人所未见。尝奉诏撰唐本纪表志, 撰五代史。二书本纪,法严而词约,多取春秋遗意,其表、传、志、考,与迁、固 【注】相上下。 公笃于朋友,不以贵贱生死易意。尹师鲁、石守道、孙明复、梅圣俞既没,皆经理其家, 或言之朝廷,官其子弟。尤奖进文士,一有所长,必极口称道,惟恐人不知也。公前后历七 郡守,其政察而不苛,宽而不弛,吏民安之,滁、扬之人,至为立生祠。 昔孔子生于衰周而识文武之道,其称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虽一时诸侯

    18、不能 用,功业不见于天下,而其文卒不可掩。孔子既没,诸弟子如子贡、子夏,皆以文名于世, 数传之后,子思、孟子、孙卿,并为诸侯师。秦人虽以涂炭遇之,不能废也。及汉祖以干戈 定乱,纷纭未已,而叔孙通、陆贾之徒,以诗书礼乐弥缝其阙矣。其后贾 谊、董仲舒相继而起,则西汉之文后世莫能仿佛。盖孔氏之遗烈,其所及者如此。 自汉以来,更魏晋历南北,文弊极矣。虽唐正观、开元之盛,而文气衰弱,燕许之流, 倔强其间,卒不能振。惟韩退之一变复古,阏其颓波,东注之海,遂复西汉之旧。自退之以 来,五代相承,天下不知所以为文。祖宗之治,礼文法度,追迹汉唐,而文章之士,杨、刘 而已。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复无愧于古。於乎!自孔

    19、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 惟得二人焉。夫岂偶然也哉! (取材于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注】固:班固,东汉史学家。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所发明发明:独到阐发 B.文不在兹乎兹:同“滋”,生长 C.秦人虽以涂炭遇之遇:对待 D.倔强其间倔强:努力振作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公之在滁也或言之朝廷 B. 吾老于其间公笃于朋友 C. 皆出涕相吊与迁、固相上下 D. 昔孔子生于衰周而识文武之道而文气衰弱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诡则俗,不淫则陋 不是怪异就是俗气,不是杂乱就是浅

    20、陋 B.以诗书礼乐弥缝其阙矣 用诗书礼乐补救政教的缺失 C.阏其颓波,东注之海 阻挡那每况愈下的颓势,使它像水人大海一样回归正途 D.天下不知所以为文 天下人不知道写文章的原因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欧阳修因喜欢颍州而居住在那里,去世后凭借儿子的显贵被追封为兖国公。 B.欧阳修行事从容不迫,喜怒不形于色,所写文章繁简得当,当时无人能及。 C.欧阳修在经学、史学方面均有建树,五代史的成就可与史记等媲美。 D.欧阳修先后做过七郡太守,为官严明又不失宽厚,在世时百姓就为其立祠。 10.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 分) 不以贵贱生死易意。 11.文章最后一段说“自孔子至

    21、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请根据最后两段,说明“文 章废而复兴”的几次变化。(6 分) 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6 分) 6(3 分)B 7(3 分)D 8(3 分)D 9.(3 分)B 10(2 分)参考答案:不因地位贵贱或生死而改变态度 【评分说明】“以”“易意”各 1 分。 11(6 分)参考答案: 孔子时代至西汉,文章注重表现文武之道。汉代以后,文风凋敝,至南北朝达到极 点。至唐,韩愈变革,使文风复古。五代,未能继承韩愈的文风。至宋,等到欧 阳修的文章流行天下,才又无愧于古人。 【评分说明】第一点,2 分;其余四点,一点 1 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欧公过去做颍州太守,喜欢那

    22、里的风土人情,于是想在那里筑屋定居。等到退休归颍, 住室还未修好。(他)住在这里怡然自乐,不以为意。欧公在滁州,自号“醉翁”,在琅琊 山建亭,就用“醉翁”命名。晚年又自号“六一居士”。他说:“我有集古录一千卷,藏书 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我老在这些之中,所以自号六一”。自作了 一篇六一居士传,刻在石上,又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居士集。在颍州住了一年后去 世,享年六十六岁,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天下学者闻此噩耗,没有不流泪哀悼他的。 后因诸子而赠太师,追封兖国公。 欧公在文学上,天才有余,繁简得当,从容不迫,文字蕴藉,以义理胜,无论长短,无 所不能。有想效法的,不是怪异就是俗气

    23、,不是杂乱就是浅陋,总是赶不上他,所以独步当 时。就是到古人中去寻找可相比的,也是不可多得。欧公在“六经”中,擅长易经诗 经 春秋,他的见解,多古人所未发。曾奉旨撰写唐书中的本纪、表、志,自撰五 代史。所写本纪,法严辞简,常用春秋笔法,他的“表、传、志、考”和司马迁、班固 的不相上下。 欧公对朋友诚笃,不因地位贵贱或生死而改变态度。尹师鲁,石守道、孙明复、梅圣俞 死后,欧公都照管他们的家庭,或向朝廷上言,让他们的子弟作官。尤其奖励文士,一有长 处,必定极口称赞,生怕别人不知道。欧公前后做过七郡太守,他为官严明而不失宽厚,宽 简而不废弛,吏民安定,滁州、扬州的百姓甚至为欧公生前立庙。 过去孔子生

    24、于衰败的东周却懂文武之道,他说:“文王死后,文化就没有了吗?”虽说 一时诸侯不用孔子,他的功业未能在天下显现,但他的文章终不可被掩盖。孔子去世后,众 弟子如子贡、子夏,都因文学而闻名于世。传下几代后,子思、孟子、荀子都成了诸侯之师。 秦人虽使儒者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儒家也不能被废。等到汉高祖以武力平定天下,动乱未 停,叔孙通、陆贾等人,用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来补救政教的缺失了。这以 后贾谊、董仲舒相继起来,西汉的文章,后世不能比。大概孔子的遗风,影响到了这种程度。 从汉朝以来, 经过魏晋南北朝, 文章写作的弊病达到极点。 虽有唐代贞观、 开元的盛世, 但文气(仍然)衰弱,张说、苏颋之流,力振衰风,

    25、终不能振起。只有韩愈变革文风,使之 复古,阻挡每况愈下的颓势,使东流大海,于是恢复了西汉旧观。从韩愈以来,五代相承, 天下人不知道怎么写文章。宋开国皇帝治国,在礼文法度方面,直追汉唐,但所谓文章之士 不过杨亿、刘筠而已。等到欧公的文章流行天下,才又无愧古人。呜呼!从孔子至今,千百 年间,文章废而又兴,只出了韩愈、欧阳修啊。这难道是偶然吗? 北京市东城区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三语文试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 61111 题。(共题。(共 1818 分)分) 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酒,桓公谓鲍叔:“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 起曰:“

    26、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使管仲无忘其束缚而从鲁也,使宁子无忘其饭 牛于车下也。”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二大夫皆无忘夫子之言,齐之社稷,必 不废矣。”此言常思困隘之时,必不骄矣。 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野人 曰:“是为郭氏之墟。”桓公曰:“郭氏者曷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 恶。”桓公曰:“善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者,何也?”野人曰: “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桓公归,以语管仲,管仲曰: “其人为谁?”桓公曰:“不知也。”管仲曰:“君亦一郭氏也。”于是桓公招野 人而赏焉。 桓公田,至于麦丘,见麦丘邑人,问之:“子何为者也

    27、?”对曰:“麦丘邑人 也。”公曰:“年几何?”对曰:“八十有三矣。”公曰:“美哉寿乎!子其以子 寿祝寡人。”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人为宝。”桓公 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再,吾子其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 君无羞学,无恶下问,贤者在旁,谏者得人。”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 必三,吾子一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得罪于群臣百姓。”桓公 怫然作色曰:“吾闻之,子得罪于父,臣得罪于君,未尝闻君得罪于臣者也,此一 言者,非夫二言者之匹也,子更之。”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此一言者,夫二言 之长也,子得罪于父,可以因姑姊叔父而解之,父能赦之。臣得罪于君

    28、,可以因便 辟左右而谢之,君能赦之。昔桀得罪于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则君之得罪于其臣者 也,莫为谢,至今不赦。”公曰:“善,赖国家之福,社稷之灵,使寡人得吾子于 此。”扶而载之,自御以归,礼之于朝,封之以麦丘,而断政焉。 (取材于新序) 6.下列对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此言常思困隘困隘之时 困隘:困厄窘迫 B桓公怫然怫然作色曰 怫然:愤怒,不高兴的样子 C可以因便辟便辟左右而谢之 便辟:便于解释 D而断政断政焉 断政:治理政事 7.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饭牛于于车下 礼之于于朝 B人之之善行也 君能赦之之 C以以语管仲 自御以以归 D

    29、子其其以子寿祝寡人 此则君之得罪于其其臣者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祝吾君无忘其出而在莒也 祝愿我的君主不要忘记他流亡在莒国的时候 B至德不孤 最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 C谏者得人 得到称职的谏官 D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 麦丘邑人跪坐行礼,起身说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鲍叔借祝酒提醒桓公君臣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着眼齐国社稷,言辞恳切。 B管仲说桓公“亦一郭氏”,既是委婉的批评,也是提醒桓公不要重蹈郭氏的 覆辙。 C麦丘邑人认为自己的第三句祝辞是前两句的纲领,因为它直接关系社稷安 危。 D文中的“野人”“麦丘邑人”都是民间有才德

    30、的人,桓公求贤若渴,才频频 出游。 10. 将下面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2 分) 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 11. 麦丘邑人是如何做到让桓公由“怫然作色”变为对他礼遇有加的?请结合 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 分) 6. C(3 分) 7.A(3 分) 8. B(3 分) 9.D(3 分) 10.参考答案: 喜欢美德但不能施行,厌弃邪恶但又不能去除,因此(郭国)变成废墟。 11. 参考答案: 麦丘邑人逐句批驳,有理有据,导之以理,警之以祸,最终使桓公折服。 文言文参考译文:文言文参考译文: 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酒,桓公对鲍叔说:“姑且为寡人祝祷吧?”鲍叔 恭敬地捧着酒站起来说:

    31、“祝愿我的君主不要忘记他流亡在莒国的时候,使管仲不 要忘记他在鲁国作阶下囚的时候,使宁戚不要忘记他在车下喂牛的时候。”桓公离 开席位拜了两拜说:“寡人与两位大夫,都不会忘记夫子的话语,齐国的社稷,一 定不会覆灭了。”这是说经常回想困厄窘迫的时候,一定不会骄纵了。 齐桓公到郊野出游,看到一处已经灭亡的国家的城墙废墟,就是郭氏的废墟。 向农夫询问说:“这是什么废墟?”农夫回答说:“这是郭氏的废墟。”桓公说: “郭氏的都城为什么会变成废墟?”农夫说:“老百姓说:“郭氏喜欢美德厌弃邪 恶。”桓公说:“喜欢美德厌恶邪恶,是人善良的举动,它之所以成为废墟,是什么 原因呢?”农夫说:“喜欢美德但不能任用好人

    32、,厌弃邪恶但又不贬斥坏人,因此郭 国才变成废墟。”恒公回来,把这事告诉管仲,管仲说:“那个人是谁?”桓公说:“不 知道。”管仲说:“主公也是一位郭氏。”于是齐桓公找来那个农夫并赏赐了他。 齐桓公去打猎,到了麦丘,见到了麦丘邑人,桓公问:“您是什么人?”回答 说:“是麦丘邑人。”齐桓公问:“多大岁数了?”回答说:“八十三了!”齐桓 公说:“这么长寿啊!您就凭借您的长寿为寡人祈祷吧!”祷。”麦丘邑人说:“祝 主君,使主君高寿,看轻金玉珠宝,以人民为宝。”公说:“说得好啊,大德必有偶,好 话一定有第二句,您可以再来一句。”麦丘邑人说:“祝主君,使主君不以学习为耻, 不厌烦向地位低学识浅的人请教,有贤

    33、能的人追随,找到称职的谏官。”桓公说:“说 得好啊,大德必有偶,好话一定有第三句,您就再说一句。”麦丘邑人说:“祝主君, 使主君能不得罪群臣百姓。”桓公火气上升,变了脸色说:“我只听说,儿子得罪于 父亲,臣下得罪于君主,没听说过君主得罪于臣下的,这一句话,不配跟那两句话并列, 您改改。”麦丘邑人坐着行了个礼,站起来说:“这一句话,是那两句话的纲领,儿子 得罪了父亲,可以通过姑姑、妈妈、叔父来排解,父亲能赦免他;臣下得罪了君主,可 以通过君主的左右亲信表示认罪,君主能赦免他;从前夏桀得罪了商汤王,商纣得罪了 周武王,这就是君主得罪于他的臣下的例证,没有人能从中斡旋,到如今他们的罪过还 没能赦免。

    34、”桓公说;“说得好。靠着国家的福祉、社稷的威灵,使寡人在这里得到 您。”就扶麦丘邑人上车,亲自驾车回来,在朝廷里给他极高的礼遇,把麦丘封给他, 让他参与治理朝政。 北京市通州区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1 题。(共 18 分)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父知逊,夔州长史。 公为子,极于孝;为臣,极于忠。忠孝之休,揭如日月者,敢歌于庙中。公尝赴并州 掾,过太行山,反瞻河阳,见白云孤飞,曰:“吾亲在其下。”久而不能去,左右为 之感动。诗有陟岵 【1】,伤君子于役,弗忘其亲。于嗟乎!孝之至也,忠之 所由生乎!

    35、公为大理丞,决诸道滞狱万七千人,天下服其平。武卫将军权善才坐伐昭陵柏, 髙宗命戮之。公抗奏不却,上怒曰:“彼致我不孝!”左右策公令出。公前曰:“陛 下以一树而杀一将军,张释之所谓假有盗长陵一抔土,则将何法以加之?臣岂敢 奉诏,陷陛下于不道?”帝意解,善才得恕死。于嗟乎!执法之官,患在少恩,公独 爱君以仁,何所存之远乎! 公迁豫州,时宰相张光辅率师平越王之乱,将士贪暴,公拒之不应。光辅怒曰: “州将忽元帅耶?”对曰:“公以三十万众除一乱臣,彼胁从辈闻王师来,乘城而降 者万计。公纵暴兵杀降以为功,使无辜之人肝脑涂地。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 死无恨。”光辅不能屈,奏公不逊,左迁复州刺史。于嗟乎!

    36、孟轲言:“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其公之谓乎! 初,中宗在房陵 【2】,而吉顼、李昭德皆有匡复谠言,则天无复辟意。唯仁杰每从 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君。中宗自房陵 还宫,则天匿之帐中,召仁杰以庐陵为言。仁杰慷慨敷奏,言发涕流,遽出中宗,谓 仁杰曰:“还卿储君。”仁杰降阶泣贺,既已,奏曰:“太子还宫,人无知者,物议 安审是非?”则天以为然,乃复置中宗于龙门,具礼迎归,人情感悦。 公之勋徳,不可殚言。公为大理寺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日,拒元帅而不下; 及居相位而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岂非刚正之气,出乎诚性,见于事业?当时优 游荐绅之中,颠而不扶,危而

    37、不持者,何足道哉! (取材于唐狄梁公碑旧唐书列传第三 十九) 注释:【1】陟岵:出自诗经魏风,表达久役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之情。 【2】房陵:地名。武则天废其子中宗之帝位,改封其为“庐陵王”,软 禁于此。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决诸道滞狱万七千人 狱:案件 B. 武卫将军权善才坐伐昭陵柏 坐:因为 C. 乘城而降者万计 乘:登上 D. 物议安审是非 审:审问 7.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 敢歌于庙中 见于事业 B. 吾亲在其下 其公之谓乎 C. 执法之官 公之勋徳 D. 公纵暴兵杀降以为功 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 8. 下列

    38、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忠孝之休 (狄梁公)忠孝的善行 B. 彼胁从辈闻王师来 那些被胁迫跟随的百姓听到朝廷军队到来 C. 虽死无恨 (你)即使身死也没有什么可怨恨的 D.则天无复辟意 武则天却没有恢复中宗皇位的想法 9 .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引用诗经中的语句是为了说明狄仁杰是一个忠诚朝廷的人。 B.中宗被软禁在房陵时,吉顼等官员也曾提出匡复李氏天下的正直言论。 C.作者认为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只顾自己游乐不去扶助的官员不值一提。 D.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使读者对狄仁杰的美好品行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10.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

    39、语。(2 分) 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君 11. 第五段中,作者这样评价狄仁杰:“公为大理寺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 日,拒元帅而不下;及居相位而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用自己的话简述其中 的一件事,并概括这件事中所体现的狄仁杰的精神品质。(4 分) 6(3 分)D审,清楚、明白之意。 7(3 分)BA 项两句中的“于”都是介词,“在”。B 项第一句中的“其”为代 词,指白云;第二句中的“其”为语气副词,表推测。C 项两句中的“之”都是助词, “的”。D 项两句中的“为”都是动词,“作为”。 8(3 分)C“你”应为“我”,“恨”应为“遗憾”。 9(3 分)A 10(2 分)武则天

    40、也渐渐清楚明白,最终召回中宗,再次(将他)立为皇太子。 11(4 分)参考答案: (1)高宗坚持处死权善才,而狄仁杰却犯颜直谏,向盛怒的高宗奏免权善才死罪, 表现了他守法不阿的精神,可以看出他“抗天子而不屈”。 (2)抗拒元帅张光辅入城,面对威胁,为了保护百姓,将个人生死置之 度外,表现了他威武不能屈的可贵精神,可以看出他“拒元帅而不下”。 (3)狄梁公担任丞相时,想方设法恢复了庐陵王的太子地位,保住了李 唐的国本,表现了他忠君爱国的精神,可以看出他“能复废主以正天下 之本”。 【共 4 分。选择其中一点。叙述 2 分,概括 2 分。】 文言文译文: 狄仁杰,字怀英,是并州太原人。祖父狄孝绪,

    41、贞观年间担任尚书左丞。父亲狄 知逊,担任夔州长史。作为人子,极为孝顺;作为臣子,极为忠贞。忠孝的善行,高 举如日月,能够在祖庙中颂唱。狄公曾经去并州任州掾,路过太行山,在山上转身遥 望河阳,看见白云孤零零地飘去。他说:“我的父母就在云下。”久久不忍离开,同 行的人被他感动。 诗经中有陟岵篇,为行役中的君子不忘记双亲而感伤, (这 就是狄公要说这句话的原因)。啊呀!孝心到了极点,忠心便由此产生了。 他担任大理寺丞时,判决各地积压的案件,涉及一万七千多人,天下人叹服他的 公正。武卫将军权善才因为砍伐昭陵的柏树,高宗下令处决他。狄仁杰直言上奏不肯 退却,皇帝大怒,说:“他让我做了不孝的人!”身边的近

    42、臣扯了扯狄仁杰的衣角, 示意他退出宫廷。狄仁杰却走上前说:“陛下因为一棵柏树而杀掉一位将军,正如汉 代张释之所说:如果有人盗取了长陵的一捧土,那么要用什么刑法处罚他呢?我 怎敢听从陛下的命令(杀权善才),使陛下陷于不讲道义的境地呢!”高宗的怒气稍 稍缓解了些,权善才因此得以饶恕死罪。啊呀!执法的官员,让人担忧的是寡情少恩, 然而唯独狄梁公用仁爱之心维护君王,用意多么高远啊! 狄梁公调任豫州刺史,当时,宰相张光辅率领军队平定越王叛乱,将士贪婪残暴, 狄仁杰将暴军阻拦(在城外), (对于张光辅的要求)不回应。张光辅大怒,说: “刺 史你要怠慢元帅吗?”狄仁杰回答说:“你率领三十万兵力剿灭一个乱臣贼

    43、子,那些 被胁迫跟随的老百姓听到朝廷军队到来,登城投降的人数以万计。但你却纵容残暴的 兵士屠杀无辜百姓,把这当作功劳,使无辜的百姓肝脑涂地。如果我得到尚方斩马剑, 一定砍下你的头颅,我即使身死也没有什么遗憾。”张光辅不能让狄梁公屈服,便上 奏朝廷说狄梁公对他骄纵不敬,狄梁公被贬到复州任刺史。啊呀!孟子说:“威武不 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概说的就是狄梁公吧! 最初,中宗皇帝被软禁在房陵,吉顼、李昭德都有匡复李氏天下的正直言论,武 则天却没有恢复李氏江山的想法。只有狄仁杰坦然地上奏回复,没有不拿母子亲情作 为进谏内容的,武则天也渐渐清楚明白,最终召回中宗,再次将他立为皇太子。中宗 从房陵返回朝廷

    44、,武则天将他藏在宫帐中,召见狄仁杰,询问对庐陵王的处置方式。 狄仁杰慷慨陈奏,话一出口就痛哭流涕,武则天立即让庐陵王出来,对狄仁杰说: “还 你皇太子。”狄仁杰走下台阶,流着眼泪恭贺庐陵王,恭贺完毕,上奏说:“太子回 宫,没有人知道,众人议论纷纷,哪能分清是非呢?”武则天认为狄仁杰说得对,于 是又在龙门安置中宗,准备好礼节迎接归来,百姓非常感动,欣喜不已。 狄梁公的功勋道德,是说不完的。狄公在任大理寺丞时,抗颜直谏而不屈服;在 豫州刺史任上,阻拦元帅而不退让;等到升任丞相时,又恢复被废黜的太子的地位而 匡正了天下根本。难道不正是狄梁公刚正不阿的正气出于他忠诚的性格,表现在他的 事业上吗?当时那

    45、些在官吏之中悠闲游乐,国家倾倒而不扶持、危难之际而不救助的 人,怎么值得一提呢! 北京市石景山区 2021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1 题。(共 18 分)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 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輓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 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妙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玉石;山东多鱼、盐、漆;江南出梓、桂、金、珠玑;龙门、

    46、 碣石北多马、牛、羊、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 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 【1】而出之,工而成之, 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 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 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 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 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 地潟卤 【2】,人民寡,于是

    47、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 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 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 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故 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 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取材于史记货殖列传) 注释: 【1】虞:古代掌管山林水泽的官员。此处指开发山泽资源的人。【2】潟卤(x l):含有过多盐碱成分而不适于耕种。 6下

    48、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使俗之渐民久矣 渐:逐渐 B各劝其业 劝:勤勉(从事) C原小则鲜 鲜:少 D尚犹患贫 患:担心,忧虑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至治之极 若水之趋下 B民各甘其食 其后齐中衰 C虞夏以来 则桓公以霸 D不召而自来 渊深而鱼生之 8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而心夸矜势能之荣 但是心里以矜持骄傲为荣 B虽户说以妙论 即使用(老子所讲的)妙论去挨家挨户地劝说 C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 铜、铁则往往在方圆千里的山中就有出产,(产地)如棋子那样密布 D繦至而辐凑 像绳子串钱似地络绎不绝而

    49、来,像辐条汇合于车毂一样聚集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老子描绘的“至治”社会中,人们自给自足,安居乐业,满足现状,互不往来。 B各地物产丰富,各有特色,价格各异,其中的商机有助于人们实现财富的增长。 C太公和管仲都重视经济发展与法治,使齐国一直保持兴盛富强,桓公称霸天下。 D “人富而仁义附”强调财富的作用,或对人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10将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译为现代汉语。(2 分)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11关于国家经济发展,司马迁提出:“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 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请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可以印证“因之”“利道之”的

    50、例 子。(4 分) 6A(3 分) 7D(3 分) 8A(3 分) 9C(3 分) 10【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形成贫富的方法,没有人能够夺走或给予(2 分) 1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例 1:不用政令强制要求,顺应人们的生活需求,各类 物资通过农、虞、工、商自然得到生产、开发、制造、流通。例 2:营丘原本土质不 好,人口稀少,太公鼓励民众积极发展生产与贸易,齐国得以兴盛富强。 (每例 2 分, 共 4 分) 【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老子说:“太平盛世到了极盛时期,邻国的人互相望得见,鸡狗的叫声 彼此听得到,各国的百姓都认为自己的饮食甜美,自己的服装漂亮,习惯于自己的风 俗,喜爱自己的职业,直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北京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65100.html
    cbx170117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