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劳动技术发现与探索全册 表格式教案.zip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机会与可能性机会与可能性”的探讨的探讨 第 10 周第 1 课时(总第 10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以“机会与可能性”为内容的实验活动,引起学生对“机会与可能性”方面的 学习与研究兴趣。培养学生主动、独立学习数学方面知识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学习方法有所提高。 3. 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简单了解数学中概率方面的知识及应用。 通过“布袋摸球”、“掷硬币”等实验,研究“某种事件的可能性”即某某事件发生的 概率问题。 教学 重点 难点通过“布袋摸球”、“掷硬币”等实验,印证事件的可能性只有两种,即一半的可能性 和可能性较大。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1)引言 通过我们日常生活气象预报引出“机会与可能性”的问题探讨。 (2)探索课题 “机会与可能性”的问题探讨既是数学中的“概率”问题,也是我们生活 中经常需要思考的问题。 (3)探索活动 按“活动准备”、“活动设计”、“活动过程”、等环节进行操作。重点 是介绍“活动过程”,也是本课教学参考的重点。 “活动准备”中要提出安全教育和卫生的内容。 (4)探索发现 通过回顾实验主要内容,知晓实验中数据越多,概率越接近实际的可能性。 (5)探索延伸 通过学生们熟知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及我们生活中购买彩票的常识再次 复习“机会与可能性”,并加以正确引导教育。 2课堂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提出安全教育和卫生方面的内容。 (2)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研究、印证。 课时节数建议:一课时。 背景资料 【概率的定义】 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量度。概率论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人们常说某人 有百分之多少的把握能通过这次考试,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这都 是概率的实例。 【概率的频率定义】 随着人们遇到问题的复杂程度的增加,等可能性逐渐暴露出它的弱点,特 别是对于同一事件,可以从不同的等可能性角度算出不同的概率,从而产 生了种种悖论。另一方面,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做大量 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个事件出现的频率,总在一个固定 数的附近摆动,显示一定的稳定性。R.von 米泽斯把这个固定数定义为该 事件的概率,这就是概率的频率定义。从理论上讲,概率的频率定义是不 够严谨的。A.H.柯尔莫哥洛夫于 1933 年给出了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概率的古典定义】 如果一个试验满足两条: (1)试验只有有限个基本结果; (2)试验的每个基本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这样的试验,成为古典试验。 普遍认为,人们对将要发生的机率总有一种不好的感觉,或者说不安全感, 俗称点背,下面列出的几个例子可以形象描述人们有时对机率存在的 错误的认识: 1.1. 六合彩:六合彩:在六合彩(49 选 6)中,一共有 13983816 种可能性(参阅 组合数学),普遍认为,如果每周都买一个不相同的号,最晚可以在 13983816/52(周)=268919 年後获得头等奖。事实上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因为每次中奖的机率是相等的,中奖的可能性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 大。 2.2.生日论:在一个足球场上有 23 个人(211 个运动员和 1 个裁判员) ,不可思议的是,在这 23 人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是在同一天的机率 要大於 50。 3.3. 轮盘游戏轮盘游戏:在游戏中玩家普遍认为,在连续出现多次红色後,出现 黑色的机率会越来越大。这种判断也是错误的,即出现黑色的机率每次是 相等的,因为球本身并没有记忆,它不会意识到以前都发生了什么, 其机率始终是 18/37。 4.4. 三门问题:三门问题:在电视台举办的猜隐藏在门後面的汽车的游戏节目中, 在参赛者的对面有三扇关闭的门,其中只有一扇门的后面有一辆汽车,其 它两扇门后是山羊。游戏规则是,参赛者先选择一扇他认为其后面有汽车 的门,但是这扇门仍保持关闭状态,紧接着主持人打开没有被参赛者选择 的另外两扇门中后面有山羊的一扇门,这时主持人问参赛者,要不要改变 主意,选择另一扇门,以使得赢得汽车的机率更大一些?正确结果是,如 果此时参赛者改变主意而选择另一扇关闭着的门,他赢得汽车的机率会增 加一倍。 可能性可能性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趋势 的量化指标。 数学也可以运用可能性。 必然事件(100% 即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 传播) 不确定时间(x% 即在主观或客观条件下都不能确定是否会发生的事件, 如:扔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 不可能事件(0% 即在逻辑思维下不会发生的事件,如:太阳从南方升起) 我们这个世界中,可能性不会超过 1(100%),如同机械效率不能超过 1 一样。 如果一件事,你不确定它发不发生,可以说可能发生,意思是有一半的几 率(50%),增加准确性。 板 书 设 “机会与可能性机会与可能性”的探讨的探讨 布袋摸球 计 掷硬币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练练你的想象力练练你的想象力 第 11 周第 1 课时(总第 1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想象力的训练活动,激发学生以几何图形组图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大 胆想象、细心钻研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想象力方面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验学习、研究、尝试、创新 的过程。 3. 通过训练活动,开启学生的想象思维,进一步理解“创造离不想象”的含意。 使学生认识到“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创新的基础”。 教学 重点 难点 通过训练活动,使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训练活动一:“它们像什么?” 对图 1、图 2、图 3 三个图形,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新奇命名, 通过交流,互相启发,使每人的想象力有所启发。 训练活动二:“添画”使其每幅图均有实际意义 3. 想象力是培养创造方法之一,在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搞一 些互动活动,从学生中选几幅作品,画在黑板上,教师从“教参”里的参 考图中选几幅作品共同参与展示,以达到开阔思路、启发创作灵感,提高 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的目的。 4. 小资料: 想象力是指人们能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成 自己从未经历事物的新情景。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创新的基础。 创新思维源于人们的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就是以客观信息为基础, 在大脑中塑造出来的一种超越现实的思维能力。 想象力的实质是沉积在大脑深处信息被激活,被调动起来重新组合得 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结果。虽然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功能,但仍需后天的开 发与培养。 只有自觉地加强训练,才能使想象力永枯竭。想象的主题,可以是天上的 白云、地上的青草、水中的游鱼、山上的顽石等自然物象,这些简单的东 西,在丰富想象力面前,都会变得纷繁无穷旬丽多彩。 世界上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学创作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一种创 造性思维,想象已经使人类创造出美好的今天,想象还将给人类展示辉煌 的未来,学会想象,才能成为善于创造的人。 板 书 设 计 练练你的想象力练练你的想象力 异想天开 有意义、有内容 有创造性 新颖 独特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主体附加发明主体附加发明 第 12 周第 1 课时(总第 1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本课的“主体附加发明技法”课题的实践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发明技法的 学习研究兴趣,提高创造能力。 2. 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初步学习“主体附加发明技法”的知识,学习利用“主体附 加发明技法”尝试发明活动。 重点是让学生敢于创新,认识发明并不神秘。 教学 重点 难点 难点是对“主体附加发明技法” 的掌握与实践。在如何启发五年级学生突破创造发明 障碍,存在一定难度,教师要做好指导。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1)引言 利用插图和带橡皮的铅笔的发明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教 学中也可以某一实物为例讲起,效果会更好。 也可以从讲述美国画家李浦曼发明带橡皮头铅笔的故事讲起导入新课。 也可以从复习“自主组合发明技法”说起,导入新课。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主体附加发明技法”,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 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收集并了解一些物品的特点与功能的信息,尽可能收集实物或者视频资料, 制作相关课件更是丰富教学活动的重要方法。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研究身边主体附加的物品,分析特点、找出这 种发明技法的规律,并实践主体附加发明法的发明活动。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研究活动,这些活动是逐步递进的,教师要把握好,分别为: 实验一 是通过两组利用“主体附加发明技法”发明的物品来分折发明过程,让学 生初步感知“主体附加发明技法”的奥妙。 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逐步体会“主体附加发明技法” 的发明前的物品与 发明后的物品的关系-主体物品和附加物品的组合。 而对于发明前的物品与发明后的物品在功能上的变化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方 法进行。 关于功能分析十分重要,这是“主体附加发明技法”的关键点。 教师如果认为条件成熟,可以由教师或者让学生再举些事例,来体会“主 体附加发明技法”的规律。 对栏框中“主体附加发明技法是在一件物品(主体物品)上添加其它物品 组合在一起而发明的新物品,而且这件新物品具有了新的用途。”这段话 应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领会。 实验二 是通过两组事例让学生初步尝试“主体附加发明技法”的活动。教师在组 织教学活动时,可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组织教学活动。 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带水杯的旅行壶的发明。 实验三 是通过两组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主体附加发明技法”的自主发明活动。 第一组是对主体物品电话机用“主体附加发明技法”扩散创造思维的发明 活动。 第二组是完全自主的主体附加发明活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细心做好各小组的组织工作,使全体同学都参与活 动。 要注意启发学生从发明前后物品的功能变化入手,研究新物品的发明价值 和意义。落实发明活动的四点要求,要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两段内容。 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物品的功能。 第二段内容对“主体附加发明技法”的提升,是很有实践意义的。可以组 通过利用 “主体附加 发明技法” 发明的物品 来分析发明 过程,让学 生初步感知 “主体附加 发明的技法” 的奥妙。 织小组讨论,举例来说明,使学生有进一步的收获。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的“主体附加发明技法”的规律启发学生 的自主发明活动。可以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2. 应注意的问题 1. 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发明 思考要多方引导,对学生的发明设想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本课活动均是“纸上谈兵”,这也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年龄情况, 不要组织学生去制作。 背景资料 1. 什么是发明呢?发明就是创造新的事物或新的方法,这些新的事物和新 的方法是前所未有的,或者是对原有的事物、原有的方法的改进。 2. 小发明是有质量标准的,一项优秀的小支明应当具备新颖性、先进性、 实用性和科学性。 3. 创造技法不是研究发明成果,而是研究发明成果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 创造技法可以诱发人们潜在的创造能力,使普通人也能成为发明家。 世界上第一种创造技法是 1941 年的“智力激励法”,自从这种技法诞生 以来,世界各国又相继总结出了创造技法 300 多种。 4.“主体附加发明技法”在思考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尝试增加或减少附加物的数量。 (2)增加更多相同或不同的附加物。 (3)主体物和附加物的位置互换。 通过两组活 动让学生初 步尝试用 “主体附加 发明技法” 的活动。 板 书 设 计 主体附加发明主体附加发明 主体物品和附加物品的组合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巧安排 省时间第 1 周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对以“怎样安排工作流程最省时间”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使学生初步树立 科学服务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勇于探索的 科学精神。 2. 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在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中,使学生感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统筹方法的应用及相关知识 重点是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教学活动中以让学生感悟为主,不介绍研究方法 的定义,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 重点 难点 难点是“合理安排工作顺序”的统筹方法,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1. 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主要是知识背景介绍,为以下活动做好铺垫、观看数学家华罗庚工作照片, (适当介绍华罗庚事迹是合适的。)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对“统筹”结合“小字典”给予适度解释。 (2)探索课题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怎样安排工作流程最省时间”。进一步调动学生参 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收集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故事。 准备白纸和笔等学用品。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课是通过实验与信息交流对“怎样安排工作流程最省时间”的统筹 方法的初步研究,并试着进行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本课安排了两项实验活动,是从两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统筹方法的研究。 实验一是“并行工作”统筹方法的研究。让学生初步对统筹方法有所感悟。 实验是通过三个事例的研究来进行的。 第一个事例是“媛媛的安排”。 这里有两点教学中要注意: 一是绘制工作流程图,可以画成直排式。 二是让学生理解提示栏中的语句:“有没有可以同时进行的活动?”这是这 一统筹方法的核心所在。 第二个事例是“李大娘的安排”。 这是第一个统筹方法-并行操作法的实践活动,按照上边研究的方法 来完成这一实践活动。 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再进行全班交流。然后推导出“思考问题”栏中的结论。 第三个事例是“沏茶待客”。 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判断三种方法中哪一个符合统筹工作的方法。 关键要让学生找出“有没有可以同时进行的活动?”这一主要问题。不可让 学生随意去想。 实验二是“合理安排工作顺序”统筹方法的研究。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筹方 法。 实验是通过两个事例的研究来进行的。 第一个事例是“运油”。 这个方法学生开始接受有一定困难。教师在指导上要抓住两点: 一是占用总的工作时间。 二是使工地尽快用到油。 学生一般容易接受第二点,对于第一点往往不甚明白,实质这是这一统筹 方法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使学生有所感悟。 第二个事例是“排队打水”。 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判断两种方法中哪一个符合统筹工作的第二个方 法。 关键要让学生从“占用总的工作时间”这一思路去判断。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总结了全课的两个实验,教师可以再举一些事例安排教学活动。 使学生对这三段话有更深的理解,基本上知道了两个统筹工作法。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又一个提升, 教师要做一些启发。建议在学生个人 自学基础上再展开全班的交流活动。 2.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研讨活动的指导。 (2)本课建议用 1 课时。 五、背景资料 1. 华罗庚,1910 年 11 月 l2 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我国现代数学家。 1924 年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 但他却没有放弃,刻苦自修数学,把全部心血用在数学研究上,接连发表 了几篇重要论文,引起清华大学熊庆来教授的注意。1932 年在熊庆来教 授的帮助下,华罗庚到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当一名管理员。他一人要干几 个人的事,仍继续自学课程,还自修了英文、德文,能用英文写论文。 1936 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 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 年秋天,华罗庚迫于国内白色恐怖,不得已,决定出国继续进行科 学研究。在美国的四年,华罗庚先后担任过普林斯顿大学讲师,伊利诺大 学教授等。这期间,他研究的范围扩大到多复变函数,自守函数和矩阵几 何。 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国外 优厚的待遇,放弃了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带领全家 1950 年 2 月 从美国动身回国。1950 年的 3 月 16 日,华罗庚到达北京,回清华大学担 任教授,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1952 年 7 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 所正式成立,华罗庚任所长至 1984 年。其间还担任过中国科学院数理化 学部学部委员,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华罗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 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做出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有 许多定理、不等式与方法等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他在他生命的后 20 年里, 以极大热忱致力于数学为国民经济服务,几乎把全部精力投身于推广应用 数学方法的工作,而优选法、统筹法的推广应用便是其中心内容。 2.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3. 统筹方法一般有并行操作法、移动比较法、调整比较法、枚举比较法、 尝试探索法、抽调法等。 板 书 设 计 巧安排巧安排 省时间省时间 统筹方法, 合并工作 合理,省时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从乌鸦喝水想到的从乌鸦喝水想到的第 2 周第 1 课时(总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1. 通过通过“从从乌鸦喝水想到乌鸦喝水想到的的”一课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不唯书、不唯上,积一课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不唯书、不唯上,积 极探索,服从真理的科学信念。培养学生勇于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极探索,服从真理的科学信念。培养学生勇于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 2.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3. 通过实验向学生渗透一些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识。通过实验向学生渗透一些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识。 研究投石子与水面升高的关系。研究投石子与水面升高的关系。 教学 重点 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及观察分析思考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及观察分析思考的方法。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1. “引言”:从寓言入手,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探索课题”:用“猜想结果动手实践结果验证”的研究方法指 导学生以“满足什么条件,乌鸦才能喝到水?”为题,逐步深入探究科学道 理。 3. “探索活动”: (1)围绕“瓶中有多少水,乌鸦才能喝到水?”,引导学生动手做两个实 验,根据学生自己得出的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思考两个问题。 瓶中有 1/3 水:石子与石子之间有空隙,存在空隙中的水升不上来。只有 在瓶中有足够多水时,才以用石子把水顶到瓶口。 使学生理解石子是固体,它的体积在水中占有一定的空间,很多的石子会 使水面上升。 (2)第 1 个实验,让学生理解石子之间有空隙,而且石子这间的空隙总 要占一定的体积,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乌鸦喝水的问题。第 2 个实验,渗 透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杯中放入石子的多少与溢出水的关 系。 本课活动,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训练学生良好 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注重现象和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养成头脑中常 问“为什么”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及研究科学的 用猜想实验 -得出结 果-结果 验证的方法 指导学生探 究科学道理。 兴趣就会随之加强,知识也会随之丰富,为将来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 础。 4.“探索发现”: 学生亲自实验,在得出结果的基础上理解该栏目中的,同时教师着 重让学生体验中的研究方法。 5.“探索延伸” 使学生理解向装满水的水杯中不断投放石子,溢出的水就是投入石子的体 积这一科学道理,为将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一些铺垫。 6. 小资料: “寓言”:用假想的故事来说明某种哲理,从而达到教育或讽刺目的文学 作品。 黑黑的乌鸦有智慧吗? 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野生乌鸦会利用红绿灯在停下的汽车轮子下压碎核 桃,吃核桃仁。 乌鸦事先把核桃埋在公路旁,当它要吃时,先把埋着的 核桃挖出,接着叼着核桃在架子上等待汽车停车,它居然知道把核桃放在 汽车前面,帮它碾碎核桃,核桃碾碎了,它立即飞向核桃处吃核桃仁。科 学家的正在研究,你们也可以研究。 渗透阿基米 得原理,让 学生理解水 与石子的关 系。 板 书 设 计 从乌鸦喝水想到的从乌鸦喝水想到的 猜想-实验-结果 -思考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平衡与技巧平衡与技巧第 3 周第 1 课时(总第 3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平衡与技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重心与平衡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 于学习、敢于质疑、善于思索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探索杂技演员找平衡的奥秘活动,以科学知识和原理为载体,提高学生科学学 习与研究方法的水平。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一些重心、对称、平衡的知识。 当单足站立面积小的报纸上时,观察他们以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调节身体平衡的? 教学 重点 难点 杂技演员保持平衡的方法是什么?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1.“引言”:通过杂技演员高超的技艺,启发学生探究平衡与技巧的求知 欲望。 2.“探索课题”:通过探究活动,探索杂技演员保持平衡的主要方法,了 解一些“重心”、“平衡”方面的科学知识。 3.“探索活动”: (1)“肢体运动找平衡” 通过单足站立在面积越来越小的报纸上,观察他们以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调 节平衡,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腰部和四肢) (2)“移动重心找平衡” 每人准备一套实验器材,按要求先把空牙膏盒的一半(重心在中心部位) 放在桌边上,观察实验结果。 再在牙膏盒的一端粘三枚硬币(最好是 1 角的新硬币),让学生观察分析、 放了硬币的牙膏盒的重心向哪个方向移动了,理解“移动重心找平衡”的 科学道理。 (3)通过阅读与观察思考,找到杂技演员保持平衡的主要方法,了解 “重心”、“对称”、“平衡”方面的科学知识。 4.“探索发现” 了解“重心”,“物体重心的竖直线在支撑面内”。 亲身体验 观察思考 得出结 论 理解“移动 重心找平衡” 的道理。 总结杂技演员保持平衡的主要方法与手段。 5.“探索延伸” 通过“你能站起来吗?”的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重心方面知识的学习兴 趣。在探索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只有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才能更好 地了解“身上的科学”,初步建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向。 亲身体验是求真、探索的一个重要过程,先感受确实站不起来。以慢 动作站起来,体验站起来过程中上身和脚的变化。 在体验的基础上,用科学知识“从重心引垂下来的竖直线”来说明人 在坐、蹲、立、跳及各种活动中,由于肢体位置的变化,人体重心的位置 也是变化的。 五、相关的背景资料 1. 每一个物体都有一个重心。 2. 人在站立时,人体的重心在人身高的 0.6 倍处。一个身高 1.7 米的同 学在站立时,他的重心离地高度约在 1.08 米处。 3. 一个坐定的人,他的身体重心位置是在身体内部靠近脊椎骨的地方, 比肚脐高出大约 20 厘米。要是从这一点向下引一条竖直线,会通过座椅, 落在两脚的后面。 4.人在坐、立、蹲、跳及各种活动中,由于肢体的变化,人体的重心的位 置也是变化的。舰船的水手都习惯把他们的身体底面(两脚之间的面积) 尽可能放大,才能在摇摆的甲板上立稳。 5. 垂直上下穿过人体重心的那根无形的线,我们把它叫“人体的重心线” 。 板 书 设 计 平衡与技巧平衡与技巧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 第 4 周第 1 课时(总第 4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对以“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 的学习研究兴趣。 2.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养成问题意识,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 在动手操作中,了解大陆板块曾经是连在一起的。 1.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有关材料而获得知识的基本要领。培养学生研究问 题的能力。 2. 大陆板块曾经是连在一起的。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于舌羊齿植物化石的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的讨论。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告诉学生准备好: 1 把学生用剪刀、铅笔及描图纸(薄纸)等活动用品。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是通过剪拼世界地图的实验,探讨大陆飘移学说。进一步 明确学习目标。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再分成几个小题使学生更具体明白研究 的内容。 如:世界有几大洲?有几块大陆?怎样证明原来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活动过程: 主要有两项活动内容。 第一项活动是通过剪、拼地图研究“大陆飘移”学说,证明原来大陆是连 在一起的。 按照实验的三步程序组织好教学活动。描图是困难的,要指导好。如果有 条件课前印制好(图 1)对教学活动是有益处的。 最后引导到“实验观察”栏目的思考上。注意是“大致能拼在一起”。 指导观察图 2 是这个环节重要一点,也说明原来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通过剪、拼, 验证大陆原 来是连在一 起的,理解 大陆漂移说 第二项活动是关于舌羊齿植物化石的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的讨论。 可以按小组形式组织讨论,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总结了全课,做出了结论。应让学生讨论这段话,加深理解。 并可以鼓励学生讨论:“现在大陆还在动吗?”的问题。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信息交流使活动得到提升,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参与交流活动。 2.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实验制作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 工作。 (2)注意安全教育。 (3)本课建议用 1 课时。 背景资料 1.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1910 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在一次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 ,发现大西洋 西岸的轮廓有惊人的相似性。次年秋天, 他又在一本文献中看到有人根据 古生物学的证据,提出巴西和非洲曾有过陆地连接的观点,这引起他莫大 的兴趣,从此开始搜集地质学资料,查找海陆漂移的证据。 1912 年,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讲 演,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1915 年, 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系统阐述了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说与当时在地质学界占统治地位的大陆固定说相对立,老一代地 质学家因魏格纳提不出令人信服的关于漂移动力的说明而均不承认这一新 学说。1930 年 11 月魏格纳为了寻找大陆飘移的直接证据,而前往格陵兰 考察,在荒凉的冰原考察途中不幸遇难。 在 30 年代以后,大陆漂移说逐渐悄无声息。 后来,人们通过对古地磁学和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发现海底不是平坦的, 而且海底比海水年轻,说明它处在一个变动的过程中,由此彻底否定了大 陆固定论的思想。 1968 年,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六大板块,以 后人们又有所修正。现在认为地球岩石层板块主要有 8 个大板块。 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魏格纳没有解决的漂移动力问题,使地质学进入了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地震学家研究地震的成因和分布提供了可信的理论依 据。因此人们认为,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确立,完成了一场现 代地学革命。 2. 魏格纳的证据主要有: (1)大陆岸线的相似性。南大西洋两岸,海岸线轮廓相互匹配,可以拼 接成为一个整体,说明这两个大陆曾经相连接。 (2)褶皱系的延续性。南大西洋两岸,即非洲南端与南美布宜诺斯艾利 斯之南的二叠纪褶皱山系同是东西走向的,而且地质情况相当,可以连接。 (3)古冰川的分布。南方诸大陆(南美、南非和南澳大利亚)和印度南部 广泛分布着晚古生代的冰川痕迹,若将分布地拼合在一起。能较好的解释 冰川分布的规律。 (4)化石,在南方诸大陆和印度南部的晚古生代冰碛层上普遍覆盖有具 舌羊齿植物群化石的含煤地层,证明南方诸大陆与印度过去是一个整体。 板 书 设 计 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 描剪拼想 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早餐与健康 第 5 周第 1 课时(总第 5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以“早餐与营养平衡”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 究兴趣,培养学生喜欢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 3.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吃好早餐对学习和健康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进餐习 惯,珍惜自己的身体。 1. 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 2. 认知吃好早餐的重要性。 教学 重点 难点 吃早餐情况调查与分析。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收集早餐食物的名称。 做好组织工作:分小组,推举主持人等。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收集信息、调查研究、小组讨论等方法研究早 餐与健康的课题。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主要进行三项教学活动。 活动一是 “参加吃早餐话题的讨论”。重点内容是教材上给出了一幅图, 表现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谈论吃早餐的情况。每个同学说的都不同,自然 就会引出两个话题一是为什么吃早餐?二是早餐吃什么好?为下面的活动 起了引动与导向的作用。教学中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组织好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吃早餐情况的活动。教师要巡视听取发言, 初步了解学生吃早餐情况,为下面活动安排做到心中有数。 关于“信息台”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教学安排。 力求有趣味性让学生有所感悟,结合谈出自己的对吃早餐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效果则更好一些。 通过手机信 息、调查研 究 、小组 讨论的方法 研究早餐与 健康的关系。 活动二是“我们的调查与分析”,可组织学生按教材提供的操作程序进行。 教学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这一活动是学生学习开展科研活动的方法-调查法的过程。所以对 操作要素如:拟定主题、设计问卷(调查内容)、调查方式方法设计、进 行调查、数据统计、综合分析、结论提出等方面要一个潜在的引导,使学 生有所感悟。 引导学生做好数据分析,并提出初步结论。进一步引导到我们要怎样 改变不良的习惯。 活动三是“学一学搭配早餐”。首先要组织学生对“资料”栏目内容进行 学习,要采用活泼的生动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搭配早餐。并组 织展示早餐计划表,教师适时点拨。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三项活动,又是对研究结果的提升。要让学生在 小组内相互讲解,以加强对课题结论的理解。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使活动得到进一步提升,介绍了食物金字塔的知识,有一定难度, 要结合视频课件做好启发和引导。再指导他们如何与家长一起制定健康膳 食计划,最好提供计划的制定方法和内容。 2. 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调查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2)本课建议用 1 课时。 背景资料 1. 儿童时期是人生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营养物质需求量大且种类要求全 面。不但应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的蛋、奶、鱼、肉、豆类,还应 适当多进食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因此儿童不要偏食,以免造成营 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2. 偏食是指无节制地吃爱吃的食物,而不爱吃的食物一口不沾,虽不是 疾病,危害却较大。长期偏食,造成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易生病。各种 营养成份之间有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一种营养素的消化,往往需要其它 营养素的存在。如偏食只吃少数几种食物,营养成份就不能充分吸收,也 会影响身体健康。 3. 人体需要七种营养素,即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矿物质、微量元素。如果营养素摄入不足、不全面,就会影响儿童的健康 成长。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两种营养素与生长发育关系最为密切。 4. 不吃早餐的害处 长期不吃早餐会有损身体健康,因为从昨天晚上进晚餐时间到第二天午餐 的时间,空腹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在这期间仅靠肝脏释放的糖原分解来 维持血糖浓度,身体能量处于进出不平衡的状态,长此下去会损害脏器功 能,影响健康。 不吃早餐会出现低血糖,表现为头晕无力,甚至晕厥,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不吃早餐,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尤其在冬季又冷又饿 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不吃早餐饥饿损伤胃粘膜,胃内粘液减少,胃酸刺激胃粘膜,导致胃炎, 久之患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 不吃早餐由于低血糖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记忆力、思维能力下降,学习 力不从心,成绩下降。 5. 合理的早餐 要有碳水化合物,稀饭或面点粮谷类食物; 要有蛋白质,一个鸡蛋、一瓶牛奶,牛奶是优质蛋白; 要有蔬菜水果; 不吃油腻食品、油炸食品; 健康的身体从餐桌开始,从早餐开始,把早餐吃好,吃出健康,吃出美丽。 6. 食物金字塔是营养学家为了帮助人们设计健康的饮食计划提出的。食 物金字塔将食物分成六个组,它显示了人类每天该从每一组中吃多少食物 才能维持膳食平衡。 食物金字塔下宽向上逐渐窄是撮入量的表示。不同国家和地区营养学家对 食物金字塔表示的样式也有差异,但总的原则基本是一致的。 板 书 设 计 早餐与健康 不吃早餐会影响人的健康,使大脑工作能力下降,引起身 体发胖。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哪些材料隔音效果好 第 6 周第 1 课时(总第 6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以研究隔音材料特点为内容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声学知识研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对隔音材料特点的认识。 2. 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养成通过实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对比分析的方法。 3.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了解隔音材料方面的知识以及隔音材料的应用。 重点:初步了解多孔、多皱、松软的材料隔音效果好。 声音的传递需要能量,不同的材料都对声音都有隔音作用,但效果不同,隔音效 果好的具有多孔、多皱、松软的特点。 教学 重点 难点 难点:在比较分析不同材料隔音效果的同时,归纳隔音效果好的材料的特点。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1. 活动准备: (1)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看看哪些材料对声音的阻碍效果好? 对于实验材料,可以用身边的一些常用物品代替。如:声源可以是闹铃、 定时器、手机、收音机、音乐播放器等。 (2)进行安全操作教育。 2. 活动设计: 将闹钟调至闹响状态放入鞋盒中,并用填充物将鞋盒填满、填实,实验的 同学远离鞋盒,直至几乎听不到闹钟响,用皮尺测量出填充不同物品时, 听不到声音的距离。通过实验,体会不同材料对声音的阻碍作用的不同, 使学生初步了解隔音材料的特点。 教师在组织学生实验时,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保证学 生有足够的活动和思考空间。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实验之前,制定 实验方案,将实验现象以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同时使学生对实验活动有 一个完整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 活动过程: 本课实验活动安排了两组实验,一是利用海绵进行实验:将闹钟调至闹响 状态放入鞋盒中,将海绵填入鞋盒中,注意要填满、填实。然后逐渐远离 注重让学生 自己动手, 通过实验亲 自实践,体 会通过实践 得到科学规 律的快乐。 鞋盒,直至几乎听不到闹钟响,并用皮尺测量出此时距鞋盒的距离。二是 利用包装泡沫、碎布、锡箔纸代替海绵进行实验。目的是通过测量出在听 不到声音时距鞋盒的距离,比较这些材料对声音的阻碍程度,从而再分析 对声音阻碍作用好的材料的结构特点,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广泛交流意 见,达成共识。 在实验过程中,应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可将实验分为几个小组同时进行, 也可让不同的小组完成不同的实验。在活动中,应注重同学们动手能力的 培养,并通过实验亲自实践,体会通过实验得到科学规律的快乐。 在实验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实验细节的指导。如:声源的音量可以调小一 些,以便测量。特别是在使用实验器材时,应注意安全。教师应在授课前 对实验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有效的预案,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探索发现 教师应使学生建立实验报告的
收藏
编号:106087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5.86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01-28
2
文币
- 资源描述:
-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机会与可能性机会与可能性”的探讨的探讨 第 10 周第 1 课时(总第 10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以“机会与可能性”为内容的实验活动,引起学生对“机会与可能性”方面的 学习与研究兴趣。培养学生主动、独立学习数学方面知识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学习方法有所提高。 3. 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简单了解数学中概率方面的知识及应用。 通过“布袋摸球”、“掷硬币”等实验,研究“某种事件的可能性”即某某事件发生的 概率问题。 教学 重点 难点通过“布袋摸球”、“掷硬币”等实验,印证事件的可能性只有两种,即一半的可能性 和可能性较大。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1)引言 通过我们日常生活气象预报引出“机会与可能性”的问题探讨。 (2)探索课题 “机会与可能性”的问题探讨既是数学中的“概率”问题,也是我们生活 中经常需要思考的问题。 (3)探索活动 按“活动准备”、“活动设计”、“活动过程”、等环节进行操作。重点 是介绍“活动过程”,也是本课教学参考的重点。 “活动准备”中要提出安全教育和卫生的内容。 (4)探索发现 通过回顾实验主要内容,知晓实验中数据越多,概率越接近实际的可能性。 (5)探索延伸 通过学生们熟知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及我们生活中购买彩票的常识再次 复习“机会与可能性”,并加以正确引导教育。 2课堂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提出安全教育和卫生方面的内容。 (2)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研究、印证。 课时节数建议:一课时。 背景资料 【概率的定义】 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量度。概率论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人们常说某人 有百分之多少的把握能通过这次考试,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这都 是概率的实例。 【概率的频率定义】 随着人们遇到问题的复杂程度的增加,等可能性逐渐暴露出它的弱点,特 别是对于同一事件,可以从不同的等可能性角度算出不同的概率,从而产 生了种种悖论。另一方面,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做大量 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个事件出现的频率,总在一个固定 数的附近摆动,显示一定的稳定性。R.von 米泽斯把这个固定数定义为该 事件的概率,这就是概率的频率定义。从理论上讲,概率的频率定义是不 够严谨的。A.H.柯尔莫哥洛夫于 1933 年给出了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概率的古典定义】 如果一个试验满足两条: (1)试验只有有限个基本结果; (2)试验的每个基本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这样的试验,成为古典试验。 普遍认为,人们对将要发生的机率总有一种不好的感觉,或者说不安全感, 俗称点背,下面列出的几个例子可以形象描述人们有时对机率存在的 错误的认识: 1.1. 六合彩:六合彩:在六合彩(49 选 6)中,一共有 13983816 种可能性(参阅 组合数学),普遍认为,如果每周都买一个不相同的号,最晚可以在 13983816/52(周)=268919 年後获得头等奖。事实上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因为每次中奖的机率是相等的,中奖的可能性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 大。 2.2.生日论:在一个足球场上有 23 个人(211 个运动员和 1 个裁判员) ,不可思议的是,在这 23 人当中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是在同一天的机率 要大於 50。 3.3. 轮盘游戏轮盘游戏:在游戏中玩家普遍认为,在连续出现多次红色後,出现 黑色的机率会越来越大。这种判断也是错误的,即出现黑色的机率每次是 相等的,因为球本身并没有记忆,它不会意识到以前都发生了什么, 其机率始终是 18/37。 4.4. 三门问题:三门问题:在电视台举办的猜隐藏在门後面的汽车的游戏节目中, 在参赛者的对面有三扇关闭的门,其中只有一扇门的后面有一辆汽车,其 它两扇门后是山羊。游戏规则是,参赛者先选择一扇他认为其后面有汽车 的门,但是这扇门仍保持关闭状态,紧接着主持人打开没有被参赛者选择 的另外两扇门中后面有山羊的一扇门,这时主持人问参赛者,要不要改变 主意,选择另一扇门,以使得赢得汽车的机率更大一些?正确结果是,如 果此时参赛者改变主意而选择另一扇关闭着的门,他赢得汽车的机率会增 加一倍。 可能性可能性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趋势 的量化指标。 数学也可以运用可能性。 必然事件(100% 即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 传播) 不确定时间(x% 即在主观或客观条件下都不能确定是否会发生的事件, 如:扔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 不可能事件(0% 即在逻辑思维下不会发生的事件,如:太阳从南方升起) 我们这个世界中,可能性不会超过 1(100%),如同机械效率不能超过 1 一样。 如果一件事,你不确定它发不发生,可以说可能发生,意思是有一半的几 率(50%),增加准确性。 板 书 设 “机会与可能性机会与可能性”的探讨的探讨 布袋摸球 计 掷硬币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练练你的想象力练练你的想象力 第 11 周第 1 课时(总第 1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想象力的训练活动,激发学生以几何图形组图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大 胆想象、细心钻研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想象力方面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体验学习、研究、尝试、创新 的过程。 3. 通过训练活动,开启学生的想象思维,进一步理解“创造离不想象”的含意。 使学生认识到“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创新的基础”。 教学 重点 难点 通过训练活动,使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训练活动一:“它们像什么?” 对图 1、图 2、图 3 三个图形,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新奇命名, 通过交流,互相启发,使每人的想象力有所启发。 训练活动二:“添画”使其每幅图均有实际意义 3. 想象力是培养创造方法之一,在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搞一 些互动活动,从学生中选几幅作品,画在黑板上,教师从“教参”里的参 考图中选几幅作品共同参与展示,以达到开阔思路、启发创作灵感,提高 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的目的。 4. 小资料: 想象力是指人们能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成 自己从未经历事物的新情景。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创新的基础。 创新思维源于人们的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就是以客观信息为基础, 在大脑中塑造出来的一种超越现实的思维能力。 想象力的实质是沉积在大脑深处信息被激活,被调动起来重新组合得 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结果。虽然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功能,但仍需后天的开 发与培养。 只有自觉地加强训练,才能使想象力永枯竭。想象的主题,可以是天上的 白云、地上的青草、水中的游鱼、山上的顽石等自然物象,这些简单的东 西,在丰富想象力面前,都会变得纷繁无穷旬丽多彩。 世界上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学创作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一种创 造性思维,想象已经使人类创造出美好的今天,想象还将给人类展示辉煌 的未来,学会想象,才能成为善于创造的人。 板 书 设 计 练练你的想象力练练你的想象力 异想天开 有意义、有内容 有创造性 新颖 独特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主体附加发明主体附加发明 第 12 周第 1 课时(总第 1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本课的“主体附加发明技法”课题的实践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发明技法的 学习研究兴趣,提高创造能力。 2. 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初步学习“主体附加发明技法”的知识,学习利用“主体附 加发明技法”尝试发明活动。 重点是让学生敢于创新,认识发明并不神秘。 教学 重点 难点 难点是对“主体附加发明技法” 的掌握与实践。在如何启发五年级学生突破创造发明 障碍,存在一定难度,教师要做好指导。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1)引言 利用插图和带橡皮的铅笔的发明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教 学中也可以某一实物为例讲起,效果会更好。 也可以从讲述美国画家李浦曼发明带橡皮头铅笔的故事讲起导入新课。 也可以从复习“自主组合发明技法”说起,导入新课。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主体附加发明技法”,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 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收集并了解一些物品的特点与功能的信息,尽可能收集实物或者视频资料, 制作相关课件更是丰富教学活动的重要方法。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研究身边主体附加的物品,分析特点、找出这 种发明技法的规律,并实践主体附加发明法的发明活动。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实验研究活动,这些活动是逐步递进的,教师要把握好,分别为: 实验一 是通过两组利用“主体附加发明技法”发明的物品来分折发明过程,让学 生初步感知“主体附加发明技法”的奥妙。 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逐步体会“主体附加发明技法” 的发明前的物品与 发明后的物品的关系-主体物品和附加物品的组合。 而对于发明前的物品与发明后的物品在功能上的变化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方 法进行。 关于功能分析十分重要,这是“主体附加发明技法”的关键点。 教师如果认为条件成熟,可以由教师或者让学生再举些事例,来体会“主 体附加发明技法”的规律。 对栏框中“主体附加发明技法是在一件物品(主体物品)上添加其它物品 组合在一起而发明的新物品,而且这件新物品具有了新的用途。”这段话 应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领会。 实验二 是通过两组事例让学生初步尝试“主体附加发明技法”的活动。教师在组 织教学活动时,可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组织教学活动。 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带水杯的旅行壶的发明。 实验三 是通过两组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主体附加发明技法”的自主发明活动。 第一组是对主体物品电话机用“主体附加发明技法”扩散创造思维的发明 活动。 第二组是完全自主的主体附加发明活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细心做好各小组的组织工作,使全体同学都参与活 动。 要注意启发学生从发明前后物品的功能变化入手,研究新物品的发明价值 和意义。落实发明活动的四点要求,要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给出两段内容。 第一段内容是实验的回顾与总结。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物品的功能。 第二段内容对“主体附加发明技法”的提升,是很有实践意义的。可以组 通过利用 “主体附加 发明技法” 发明的物品 来分析发明 过程,让学 生初步感知 “主体附加 发明的技法” 的奥妙。 织小组讨论,举例来说明,使学生有进一步的收获。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用本课的“主体附加发明技法”的规律启发学生 的自主发明活动。可以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2. 应注意的问题 1. 要用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发明 思考要多方引导,对学生的发明设想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本课活动均是“纸上谈兵”,这也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年龄情况, 不要组织学生去制作。 背景资料 1. 什么是发明呢?发明就是创造新的事物或新的方法,这些新的事物和新 的方法是前所未有的,或者是对原有的事物、原有的方法的改进。 2. 小发明是有质量标准的,一项优秀的小支明应当具备新颖性、先进性、 实用性和科学性。 3. 创造技法不是研究发明成果,而是研究发明成果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 创造技法可以诱发人们潜在的创造能力,使普通人也能成为发明家。 世界上第一种创造技法是 1941 年的“智力激励法”,自从这种技法诞生 以来,世界各国又相继总结出了创造技法 300 多种。 4.“主体附加发明技法”在思考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尝试增加或减少附加物的数量。 (2)增加更多相同或不同的附加物。 (3)主体物和附加物的位置互换。 通过两组活 动让学生初 步尝试用 “主体附加 发明技法” 的活动。 板 书 设 计 主体附加发明主体附加发明 主体物品和附加物品的组合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巧安排 省时间第 1 周第 1 课时(总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对以“怎样安排工作流程最省时间”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使学生初步树立 科学服务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勇于探索的 科学精神。 2. 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在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中,使学生感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统筹方法的应用及相关知识 重点是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教学活动中以让学生感悟为主,不介绍研究方法 的定义,注意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 重点 难点 难点是“合理安排工作顺序”的统筹方法,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1. 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主要是知识背景介绍,为以下活动做好铺垫、观看数学家华罗庚工作照片, (适当介绍华罗庚事迹是合适的。)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对“统筹”结合“小字典”给予适度解释。 (2)探索课题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怎样安排工作流程最省时间”。进一步调动学生参 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收集数学家华罗庚爷爷的故事。 准备白纸和笔等学用品。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课是通过实验与信息交流对“怎样安排工作流程最省时间”的统筹 方法的初步研究,并试着进行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本课安排了两项实验活动,是从两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统筹方法的研究。 实验一是“并行工作”统筹方法的研究。让学生初步对统筹方法有所感悟。 实验是通过三个事例的研究来进行的。 第一个事例是“媛媛的安排”。 这里有两点教学中要注意: 一是绘制工作流程图,可以画成直排式。 二是让学生理解提示栏中的语句:“有没有可以同时进行的活动?”这是这 一统筹方法的核心所在。 第二个事例是“李大娘的安排”。 这是第一个统筹方法-并行操作法的实践活动,按照上边研究的方法 来完成这一实践活动。 在学生自学基础上再进行全班交流。然后推导出“思考问题”栏中的结论。 第三个事例是“沏茶待客”。 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判断三种方法中哪一个符合统筹工作的方法。 关键要让学生找出“有没有可以同时进行的活动?”这一主要问题。不可让 学生随意去想。 实验二是“合理安排工作顺序”统筹方法的研究。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筹方 法。 实验是通过两个事例的研究来进行的。 第一个事例是“运油”。 这个方法学生开始接受有一定困难。教师在指导上要抓住两点: 一是占用总的工作时间。 二是使工地尽快用到油。 学生一般容易接受第二点,对于第一点往往不甚明白,实质这是这一统筹 方法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使学生有所感悟。 第二个事例是“排队打水”。 让学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判断两种方法中哪一个符合统筹工作的第二个方 法。 关键要让学生从“占用总的工作时间”这一思路去判断。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总结了全课的两个实验,教师可以再举一些事例安排教学活动。 使学生对这三段话有更深的理解,基本上知道了两个统筹工作法。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又一个提升, 教师要做一些启发。建议在学生个人 自学基础上再展开全班的交流活动。 2.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研讨活动的指导。 (2)本课建议用 1 课时。 五、背景资料 1. 华罗庚,1910 年 11 月 l2 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我国现代数学家。 1924 年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 但他却没有放弃,刻苦自修数学,把全部心血用在数学研究上,接连发表 了几篇重要论文,引起清华大学熊庆来教授的注意。1932 年在熊庆来教 授的帮助下,华罗庚到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当一名管理员。他一人要干几 个人的事,仍继续自学课程,还自修了英文、德文,能用英文写论文。 1936 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 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 年秋天,华罗庚迫于国内白色恐怖,不得已,决定出国继续进行科 学研究。在美国的四年,华罗庚先后担任过普林斯顿大学讲师,伊利诺大 学教授等。这期间,他研究的范围扩大到多复变函数,自守函数和矩阵几 何。 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国外 优厚的待遇,放弃了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带领全家 1950 年 2 月 从美国动身回国。1950 年的 3 月 16 日,华罗庚到达北京,回清华大学担 任教授,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1952 年 7 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 所正式成立,华罗庚任所长至 1984 年。其间还担任过中国科学院数理化 学部学部委员,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华罗庚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 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做出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有 许多定理、不等式与方法等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他在他生命的后 20 年里, 以极大热忱致力于数学为国民经济服务,几乎把全部精力投身于推广应用 数学方法的工作,而优选法、统筹法的推广应用便是其中心内容。 2.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3. 统筹方法一般有并行操作法、移动比较法、调整比较法、枚举比较法、 尝试探索法、抽调法等。 板 书 设 计 巧安排巧安排 省时间省时间 统筹方法, 合并工作 合理,省时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从乌鸦喝水想到的从乌鸦喝水想到的第 2 周第 1 课时(总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1. 通过通过“从从乌鸦喝水想到乌鸦喝水想到的的”一课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不唯书、不唯上,积一课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不唯书、不唯上,积 极探索,服从真理的科学信念。培养学生勇于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极探索,服从真理的科学信念。培养学生勇于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 2.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3. 通过实验向学生渗透一些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识。通过实验向学生渗透一些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识。 研究投石子与水面升高的关系。研究投石子与水面升高的关系。 教学 重点 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及观察分析思考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及观察分析思考的方法。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1. “引言”:从寓言入手,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探索课题”:用“猜想结果动手实践结果验证”的研究方法指 导学生以“满足什么条件,乌鸦才能喝到水?”为题,逐步深入探究科学道 理。 3. “探索活动”: (1)围绕“瓶中有多少水,乌鸦才能喝到水?”,引导学生动手做两个实 验,根据学生自己得出的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思考两个问题。 瓶中有 1/3 水:石子与石子之间有空隙,存在空隙中的水升不上来。只有 在瓶中有足够多水时,才以用石子把水顶到瓶口。 使学生理解石子是固体,它的体积在水中占有一定的空间,很多的石子会 使水面上升。 (2)第 1 个实验,让学生理解石子之间有空隙,而且石子这间的空隙总 要占一定的体积,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乌鸦喝水的问题。第 2 个实验,渗 透阿基米德原理的知识。让学生理解,杯中放入石子的多少与溢出水的关 系。 本课活动,老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训练学生良好 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注重现象和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养成头脑中常 问“为什么”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及研究科学的 用猜想实验 -得出结 果-结果 验证的方法 指导学生探 究科学道理。 兴趣就会随之加强,知识也会随之丰富,为将来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 础。 4.“探索发现”: 学生亲自实验,在得出结果的基础上理解该栏目中的,同时教师着 重让学生体验中的研究方法。 5.“探索延伸” 使学生理解向装满水的水杯中不断投放石子,溢出的水就是投入石子的体 积这一科学道理,为将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一些铺垫。 6. 小资料: “寓言”:用假想的故事来说明某种哲理,从而达到教育或讽刺目的文学 作品。 黑黑的乌鸦有智慧吗? 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野生乌鸦会利用红绿灯在停下的汽车轮子下压碎核 桃,吃核桃仁。 乌鸦事先把核桃埋在公路旁,当它要吃时,先把埋着的 核桃挖出,接着叼着核桃在架子上等待汽车停车,它居然知道把核桃放在 汽车前面,帮它碾碎核桃,核桃碾碎了,它立即飞向核桃处吃核桃仁。科 学家的正在研究,你们也可以研究。 渗透阿基米 得原理,让 学生理解水 与石子的关 系。 板 书 设 计 从乌鸦喝水想到的从乌鸦喝水想到的 猜想-实验-结果 -思考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平衡与技巧平衡与技巧第 3 周第 1 课时(总第 3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平衡与技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重心与平衡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 于学习、敢于质疑、善于思索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探索杂技演员找平衡的奥秘活动,以科学知识和原理为载体,提高学生科学学 习与研究方法的水平。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一些重心、对称、平衡的知识。 当单足站立面积小的报纸上时,观察他们以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调节身体平衡的? 教学 重点 难点 杂技演员保持平衡的方法是什么?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1.“引言”:通过杂技演员高超的技艺,启发学生探究平衡与技巧的求知 欲望。 2.“探索课题”:通过探究活动,探索杂技演员保持平衡的主要方法,了 解一些“重心”、“平衡”方面的科学知识。 3.“探索活动”: (1)“肢体运动找平衡” 通过单足站立在面积越来越小的报纸上,观察他们以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调 节平衡,通过观察得出结论(腰部和四肢) (2)“移动重心找平衡” 每人准备一套实验器材,按要求先把空牙膏盒的一半(重心在中心部位) 放在桌边上,观察实验结果。 再在牙膏盒的一端粘三枚硬币(最好是 1 角的新硬币),让学生观察分析、 放了硬币的牙膏盒的重心向哪个方向移动了,理解“移动重心找平衡”的 科学道理。 (3)通过阅读与观察思考,找到杂技演员保持平衡的主要方法,了解 “重心”、“对称”、“平衡”方面的科学知识。 4.“探索发现” 了解“重心”,“物体重心的竖直线在支撑面内”。 亲身体验 观察思考 得出结 论 理解“移动 重心找平衡” 的道理。 总结杂技演员保持平衡的主要方法与手段。 5.“探索延伸” 通过“你能站起来吗?”的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重心方面知识的学习兴 趣。在探索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只有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才能更好 地了解“身上的科学”,初步建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志向。 亲身体验是求真、探索的一个重要过程,先感受确实站不起来。以慢 动作站起来,体验站起来过程中上身和脚的变化。 在体验的基础上,用科学知识“从重心引垂下来的竖直线”来说明人 在坐、蹲、立、跳及各种活动中,由于肢体位置的变化,人体重心的位置 也是变化的。 五、相关的背景资料 1. 每一个物体都有一个重心。 2. 人在站立时,人体的重心在人身高的 0.6 倍处。一个身高 1.7 米的同 学在站立时,他的重心离地高度约在 1.08 米处。 3. 一个坐定的人,他的身体重心位置是在身体内部靠近脊椎骨的地方, 比肚脐高出大约 20 厘米。要是从这一点向下引一条竖直线,会通过座椅, 落在两脚的后面。 4.人在坐、立、蹲、跳及各种活动中,由于肢体的变化,人体的重心的位 置也是变化的。舰船的水手都习惯把他们的身体底面(两脚之间的面积) 尽可能放大,才能在摇摆的甲板上立稳。 5. 垂直上下穿过人体重心的那根无形的线,我们把它叫“人体的重心线” 。 板 书 设 计 平衡与技巧平衡与技巧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 第 4 周第 1 课时(总第 4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对以“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 的学习研究兴趣。 2.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养成问题意识,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 在动手操作中,了解大陆板块曾经是连在一起的。 1.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有关材料而获得知识的基本要领。培养学生研究问 题的能力。 2. 大陆板块曾经是连在一起的。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于舌羊齿植物化石的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的讨论。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告诉学生准备好: 1 把学生用剪刀、铅笔及描图纸(薄纸)等活动用品。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是通过剪拼世界地图的实验,探讨大陆飘移学说。进一步 明确学习目标。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再分成几个小题使学生更具体明白研究 的内容。 如:世界有几大洲?有几块大陆?怎样证明原来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活动过程: 主要有两项活动内容。 第一项活动是通过剪、拼地图研究“大陆飘移”学说,证明原来大陆是连 在一起的。 按照实验的三步程序组织好教学活动。描图是困难的,要指导好。如果有 条件课前印制好(图 1)对教学活动是有益处的。 最后引导到“实验观察”栏目的思考上。注意是“大致能拼在一起”。 指导观察图 2 是这个环节重要一点,也说明原来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通过剪、拼, 验证大陆原 来是连在一 起的,理解 大陆漂移说 第二项活动是关于舌羊齿植物化石的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的讨论。 可以按小组形式组织讨论,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总结了全课,做出了结论。应让学生讨论这段话,加深理解。 并可以鼓励学生讨论:“现在大陆还在动吗?”的问题。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信息交流使活动得到提升,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参与交流活动。 2.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实验制作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 工作。 (2)注意安全教育。 (3)本课建议用 1 课时。 背景资料 1.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1910 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在一次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 ,发现大西洋 西岸的轮廓有惊人的相似性。次年秋天, 他又在一本文献中看到有人根据 古生物学的证据,提出巴西和非洲曾有过陆地连接的观点,这引起他莫大 的兴趣,从此开始搜集地质学资料,查找海陆漂移的证据。 1912 年,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讲 演,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1915 年, 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系统阐述了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说与当时在地质学界占统治地位的大陆固定说相对立,老一代地 质学家因魏格纳提不出令人信服的关于漂移动力的说明而均不承认这一新 学说。1930 年 11 月魏格纳为了寻找大陆飘移的直接证据,而前往格陵兰 考察,在荒凉的冰原考察途中不幸遇难。 在 30 年代以后,大陆漂移说逐渐悄无声息。 后来,人们通过对古地磁学和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发现海底不是平坦的, 而且海底比海水年轻,说明它处在一个变动的过程中,由此彻底否定了大 陆固定论的思想。 1968 年,法国地质学家勒比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六大板块,以 后人们又有所修正。现在认为地球岩石层板块主要有 8 个大板块。 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魏格纳没有解决的漂移动力问题,使地质学进入了一 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地震学家研究地震的成因和分布提供了可信的理论依 据。因此人们认为,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理论的确立,完成了一场现 代地学革命。 2. 魏格纳的证据主要有: (1)大陆岸线的相似性。南大西洋两岸,海岸线轮廓相互匹配,可以拼 接成为一个整体,说明这两个大陆曾经相连接。 (2)褶皱系的延续性。南大西洋两岸,即非洲南端与南美布宜诺斯艾利 斯之南的二叠纪褶皱山系同是东西走向的,而且地质情况相当,可以连接。 (3)古冰川的分布。南方诸大陆(南美、南非和南澳大利亚)和印度南部 广泛分布着晚古生代的冰川痕迹,若将分布地拼合在一起。能较好的解释 冰川分布的规律。 (4)化石,在南方诸大陆和印度南部的晚古生代冰碛层上普遍覆盖有具 舌羊齿植物群化石的含煤地层,证明南方诸大陆与印度过去是一个整体。 板 书 设 计 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吗 描剪拼想 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早餐与健康 第 5 周第 1 课时(总第 5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以“早餐与营养平衡”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 究兴趣,培养学生喜欢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 2.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 3.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吃好早餐对学习和健康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进餐习 惯,珍惜自己的身体。 1. 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 2. 认知吃好早餐的重要性。 教学 重点 难点 吃早餐情况调查与分析。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收集早餐食物的名称。 做好组织工作:分小组,推举主持人等。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收集信息、调查研究、小组讨论等方法研究早 餐与健康的课题。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主要进行三项教学活动。 活动一是 “参加吃早餐话题的讨论”。重点内容是教材上给出了一幅图, 表现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谈论吃早餐的情况。每个同学说的都不同,自然 就会引出两个话题一是为什么吃早餐?二是早餐吃什么好?为下面的活动 起了引动与导向的作用。教学中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组织好小组内同学交流自己吃早餐情况的活动。教师要巡视听取发言, 初步了解学生吃早餐情况,为下面活动安排做到心中有数。 关于“信息台”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教学安排。 力求有趣味性让学生有所感悟,结合谈出自己的对吃早餐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效果则更好一些。 通过手机信 息、调查研 究 、小组 讨论的方法 研究早餐与 健康的关系。 活动二是“我们的调查与分析”,可组织学生按教材提供的操作程序进行。 教学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这一活动是学生学习开展科研活动的方法-调查法的过程。所以对 操作要素如:拟定主题、设计问卷(调查内容)、调查方式方法设计、进 行调查、数据统计、综合分析、结论提出等方面要一个潜在的引导,使学 生有所感悟。 引导学生做好数据分析,并提出初步结论。进一步引导到我们要怎样 改变不良的习惯。 活动三是“学一学搭配早餐”。首先要组织学生对“资料”栏目内容进行 学习,要采用活泼的生动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搭配早餐。并组 织展示早餐计划表,教师适时点拨。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三项活动,又是对研究结果的提升。要让学生在 小组内相互讲解,以加强对课题结论的理解。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使活动得到进一步提升,介绍了食物金字塔的知识,有一定难度, 要结合视频课件做好启发和引导。再指导他们如何与家长一起制定健康膳 食计划,最好提供计划的制定方法和内容。 2. 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调查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2)本课建议用 1 课时。 背景资料 1. 儿童时期是人生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营养物质需求量大且种类要求全 面。不但应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的蛋、奶、鱼、肉、豆类,还应 适当多进食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因此儿童不要偏食,以免造成营 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2. 偏食是指无节制地吃爱吃的食物,而不爱吃的食物一口不沾,虽不是 疾病,危害却较大。长期偏食,造成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易生病。各种 营养成份之间有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一种营养素的消化,往往需要其它 营养素的存在。如偏食只吃少数几种食物,营养成份就不能充分吸收,也 会影响身体健康。 3. 人体需要七种营养素,即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矿物质、微量元素。如果营养素摄入不足、不全面,就会影响儿童的健康 成长。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两种营养素与生长发育关系最为密切。 4. 不吃早餐的害处 长期不吃早餐会有损身体健康,因为从昨天晚上进晚餐时间到第二天午餐 的时间,空腹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在这期间仅靠肝脏释放的糖原分解来 维持血糖浓度,身体能量处于进出不平衡的状态,长此下去会损害脏器功 能,影响健康。 不吃早餐会出现低血糖,表现为头晕无力,甚至晕厥,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不吃早餐,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尤其在冬季又冷又饿 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不吃早餐饥饿损伤胃粘膜,胃内粘液减少,胃酸刺激胃粘膜,导致胃炎, 久之患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 不吃早餐由于低血糖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记忆力、思维能力下降,学习 力不从心,成绩下降。 5. 合理的早餐 要有碳水化合物,稀饭或面点粮谷类食物; 要有蛋白质,一个鸡蛋、一瓶牛奶,牛奶是优质蛋白; 要有蔬菜水果; 不吃油腻食品、油炸食品; 健康的身体从餐桌开始,从早餐开始,把早餐吃好,吃出健康,吃出美丽。 6. 食物金字塔是营养学家为了帮助人们设计健康的饮食计划提出的。食 物金字塔将食物分成六个组,它显示了人类每天该从每一组中吃多少食物 才能维持膳食平衡。 食物金字塔下宽向上逐渐窄是撮入量的表示。不同国家和地区营养学家对 食物金字塔表示的样式也有差异,但总的原则基本是一致的。 板 书 设 计 早餐与健康 不吃早餐会影响人的健康,使大脑工作能力下降,引起身 体发胖。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哪些材料隔音效果好 第 6 周第 1 课时(总第 6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 通过以研究隔音材料特点为内容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声学知识研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对隔音材料特点的认识。 2. 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养成通过实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对比分析的方法。 3.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了解隔音材料方面的知识以及隔音材料的应用。 重点:初步了解多孔、多皱、松软的材料隔音效果好。 声音的传递需要能量,不同的材料都对声音都有隔音作用,但效果不同,隔音效 果好的具有多孔、多皱、松软的特点。 教学 重点 难点 难点:在比较分析不同材料隔音效果的同时,归纳隔音效果好的材料的特点。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教 学 过 程 1. 活动准备: (1)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看看哪些材料对声音的阻碍效果好? 对于实验材料,可以用身边的一些常用物品代替。如:声源可以是闹铃、 定时器、手机、收音机、音乐播放器等。 (2)进行安全操作教育。 2. 活动设计: 将闹钟调至闹响状态放入鞋盒中,并用填充物将鞋盒填满、填实,实验的 同学远离鞋盒,直至几乎听不到闹钟响,用皮尺测量出填充不同物品时, 听不到声音的距离。通过实验,体会不同材料对声音的阻碍作用的不同, 使学生初步了解隔音材料的特点。 教师在组织学生实验时,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保证学 生有足够的活动和思考空间。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实验之前,制定 实验方案,将实验现象以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同时使学生对实验活动有 一个完整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 活动过程: 本课实验活动安排了两组实验,一是利用海绵进行实验:将闹钟调至闹响 状态放入鞋盒中,将海绵填入鞋盒中,注意要填满、填实。然后逐渐远离 注重让学生 自己动手, 通过实验亲 自实践,体 会通过实践 得到科学规 律的快乐。 鞋盒,直至几乎听不到闹钟响,并用皮尺测量出此时距鞋盒的距离。二是 利用包装泡沫、碎布、锡箔纸代替海绵进行实验。目的是通过测量出在听 不到声音时距鞋盒的距离,比较这些材料对声音的阻碍程度,从而再分析 对声音阻碍作用好的材料的结构特点,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广泛交流意 见,达成共识。 在实验过程中,应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可将实验分为几个小组同时进行, 也可让不同的小组完成不同的实验。在活动中,应注重同学们动手能力的 培养,并通过实验亲自实践,体会通过实验得到科学规律的快乐。 在实验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实验细节的指导。如:声源的音量可以调小一 些,以便测量。特别是在使用实验器材时,应注意安全。教师应在授课前 对实验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有效的预案,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探索发现 教师应使学生建立实验报告的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小学五年级劳动技术发现与探索全册 表格式教案.zip》由用户(TECH)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小学五年级劳动技术发现与探索全册
表格式教案
小学
年级
劳动
技术
发现
探索
表格
教案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