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案)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DOC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1059546
  • 上传时间:2021-01-30
  • 格式:DOC
  • 页数:68
  • 大小:508.7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案)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案 三年级 上册 下载 _三年级上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1.大青树下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赞 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及他 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第一课

    2、时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趣导入 1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 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 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 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范读课文 1师: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 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

    3、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呢?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三、自学生字新词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试读课文 1师: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 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坪坝 (b ) 摔跤 (jio) 山狸 摇晃 (hu ng) 傣 族(di) 蝴蝶 景颇 族(p) 阿昌 族(chng) 德昂 族( ng) 绒球花 孔雀舞 凤尾竹 绚丽多彩 四、分组朗读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组间比赛 1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

    4、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自豪、赞美)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讨论 交流) 2出示句子:这就是我们的可爱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 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3谁能读好这几句话?(各自练习读,赛读) 五、巩固字词五、巩固字词,指导书写指导书写 1指名读生字卡片,做游戏巩固字词。 (1)“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 “孔雀舞”) (2)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1)学生自己识记,着重分析指导“晨、艳、装、静”。(师

    5、范写) (2)学生练写,师随机指导。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晨 绒 球 汉 艳 服 装 扮 读 静 停 粗 影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知道了作者是怀 着自豪、赞美之情来写这篇文章的。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为什么会 产生这样自豪的情感呢? 二、分段读议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加深感悟 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学校的美和团结)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交流描述: 早晨,同

    6、学们来上学了,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_。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3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难怪作者会如此喜欢他们的学校。你喜欢这时的校 园吗?那么就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读,交流评议。 读读说说,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感受学生上课的认真及下课玩耍时的快乐) 引:还有哪些地方让作者感到自豪? 1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豪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 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读一读。 (出示句子):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

    7、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指名读,评议 师:难怪窗外十分安静啊,原来是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3作者喜欢那儿的课间活动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出示句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 赶来看热闹。 指名读,评议,齐读。 4孩子们,让我们带着感情,放飞我们的想象,一起来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吧。 第四自然段(进一步感受自豪之情) 1(出示句子):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8、指名读,齐读。 2齐读全段。 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师:读着读着,我们都已被这所边疆的小学深深地吸引住了。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部分 读一读,背一背,并深深地记到我们的心里去吧!(自由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四、拓展活动四、拓展活动 师: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 欢他们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 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教师从媒体上寻找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 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上学路

    9、上上课 读书下课活动 美丽、团结、 学习认真 各民族鲜艳的服 饰小鸟、国旗、 小动物 留恋、赞美 2 花的学校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双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节。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导入一、导入 教师简介作者,导

    10、入新课。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音。 荒、笛、罚、假、裳 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荒慌谎 B换偏旁记忆的字:笛抽油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湿润 突然 荒野 互相 狂欢 急急忙忙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湿润:潮湿润泽。 荒野:荒凉的野外。 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节讲了什么 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节的内容。 第一节: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

    11、地上跳舞、狂欢。 第二节: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放假了。 第三节: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节: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花的学校 落 荒 笛 舞 狂 罚 互 所 够 猜 扬 臂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诗歌,边听边思考:每

    12、一节讲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二、读中感悟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节。 A老师范读。 B交流汇报这一节中优美的诗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C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 (1)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 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 句话,你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2)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 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

    13、,启发想象。 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D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二节。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句话的。 3指导学习第三节。 A教师范读。 B合作探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 “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

    14、里去?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 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四节。 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 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C学生自由感悟、想象。 5小结。 三、拓展延伸三、拓展延伸 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 交流。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花的学校 花孩子 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 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急急忙忙赶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3* 不懂就要问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5、】 1指导学会认识本课“背、诵、例、圈、段、练、糊、涂、呆、戒、厉、挨、楚”13 个生字,认识四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 题。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融入情境一、融入情境,以疑促学以疑促学 1师:小朋友们,谁知道孙中山先生?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同

    16、学们交流有关孙中 山先生生平事迹)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故事,叫“不懂就要问” 。(板书课题) 3 师: 看到这个题目, 小朋友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课文里是讲谁不懂?哪儿不懂? 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 二、尝试学习二、尝试学习,识字读文识字读文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教师范读课文,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各组选一段尝试自学) 学习任务: a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b用好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组词) c先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逐句读一读,再把

    17、这段话连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d合作方式: 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任务学习、交流。 e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学生汇报交流三、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教师点拨指导。 1各组轮流上台,当小老师,指导其他小朋友学习课文的其中一段。 a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各组的组员之间、台上的小老师与台下的小朋友之间可以互相补 充。 b教师点拨: 帮助学生把每一段课文都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合作学习本组选择的段落之外的三个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 四、朗读全文四、朗读全文,巩固生字巩固生字 1同桌练读,各组练读。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比比哪一组读得最正确、流利。 2巩固生字。 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创设情境,做“

    18、摘果子”游戏。(复习生字和词语) 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 1跟好朋友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 2想一想:孙中山提问的时候害怕吗?那他为什么还要问?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 背 诵 例 圈 段 练 糊 涂 呆 戒 厉 挨 楚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二、深入学习二、深入学习,质疑解疑质疑解疑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什么叫“私塾”?“私塾”与现在的课堂教学有什么不同? (这一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懂得,正因为先生只教读和背,从来不讲意思,所以才发生 了孙中山提出问题,要先生讲意

    19、思的故事,这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质疑、解疑。 “流利”在课文里是要说明什么的?孙中山是怎样对待学习的?向先生提问为什么要 “鼓起勇气”?对先生请求时用了礼貌用语说明什么? 明确: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流利”“鼓起勇气”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 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 愿望。 3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一愣、解答”。 接着看课文插图,想一想,先生的态度怎样? 围绕上述词语展开讨论研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变化? 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

    20、用有关词语复述图意。 4质疑:以前的小朋友为什么不敢向先生提出问题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鼓励我们 提问呢?(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教育与今天教育的不同) 5学习第四自然段。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 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是害怕也要鼓起勇气,弄清道理,是因为他有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三、深入画面三、深入画面,指导朗读指导朗读 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角色朗读。 2请两组同学汇报。 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如“,有什么用呢?”这句 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又如“请

    21、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出 恳求、期待的语气; “,学问学习,不懂就要问。 ”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四、深入探究四、深入探究,学习精神学习精神 1学习了课文,你觉得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孙中山小时候读书刻苦,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在别人都不敢问时,孙中山为弄 清道理,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为了学知识,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 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2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私塾读书孙中山提出问题先生呵斥先生讲解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课本 11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完成课后练习。 2正确

    22、、流利地朗读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三首古诗,读中识字。 3在学习的过程体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画面,理解诗句。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3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生思考,后交流,教师肯定学生所说) 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的大自然。有人说:“秋风 扫落叶,何等凄凉萧条!”但是,在诗人杜牧眼中,秋天枫叶的生命力仿佛比春天鲜花的生 命力

    23、还要旺盛, 晚秋的景色也同样生机勃勃, 充满活力。 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 山行 。 2板书课题:山行 二、自主合作二、自主合作,读诗明意读诗明意 1自由朗读。 2请学生读,互相评价。 3齐读。 4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齐读。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5根据学法,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或课前收集的资料,学习古诗。 6小组汇报交流。 (1)简介诗人杜牧; (2)了解题目意思。 山行:在山上行走。 (3)字词解释。 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 斜:在这首诗中应读 xi ,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24、。 坐:因为。 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红于:比更红。 (4)学生根据小组讨论说说诗句意思。(大致了解即可) (5)教师点拨: A “白云生处”与“白云深处”的区别:深:浓厚,浓郁;生:生出,存在。(指有白 云缭绕的地方,也说明那个地方比较高)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漂浮 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B 第 4 句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诗人为什么用“红 于”而不用“红如”? 明确:因为“红于”不仅点出色彩鲜艳,而且显得更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C同样写红叶的诗句,古人也留下不少,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 比较而言,杜牧的写法好在

    25、哪儿? 明确:在深秋时节,诗人惊喜地发现,枫叶流丹,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 丽。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受 到了山林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D前两句描写景物特点与作者情感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发 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前两句描写的景物很美,但作者最爱的还是枫叶,所以说,前面景物的描写是为 下面的第四句作铺垫的。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这首诗中,作者杜牧用惊喜的目光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统摄起 来,构成了一幅秋山旅行图,以“爱”为核心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情景交融,令人百读不 厌。 四、品味想象

    26、四、品味想象,欣赏意境欣赏意境 1创设情景,男女生交替朗读,品悟诗歌表达情感。 2设置导语,配置音乐,角色扮演。(把自己当成诗人) 3反复吟唱,强化记忆。 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任选一道完成任选一道完成) 1画一幅秋色图。 2改写山行(以第一人称,把古诗改成一篇记叙文)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山 行 白日远景:(静)寒山、石径、人家 (动)白云 傍晚近景:枫林寓情于景霜叶 对自然秋景的喜爱 乐观顽强地面对人生 第二第二课时课时 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 1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秋天吗?你能用一些词句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秋天的景 色吗? 2师:从你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

    27、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 作词来赞美秋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 。(出示 诗人、题目) 3介绍诗人及写作背景: 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 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 叫赠刘景文 。 二、初读古诗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3反馈: (1)指名读; (2)引出生字教学:菊、残、君、橙、橘; (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二、朗读古诗二、朗读古诗 细读品味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

    28、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 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准备了这两幅图。 (1)荷尽 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理解“荷尽、擎雨盖”)讨论: 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这里? 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把荷花池的美丽表达出来吗? (2)菊残 出示图片: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 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3)橙黄橘绿 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苏轼看到的秋天就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 景色。 4引出诗句:看来秋天

    29、的美景才不止这二十八个字呢!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 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 5齐读古诗:现在再来读这首古诗,相信你头脑中的这幅画会更美,带着对秋天的赞 美语气来齐读这首诗吧。 四、熟读背诵四、熟读背诵 1说说方法:这么美的诗你想不想把它背出来?你有什么关于背诵的好方法方法要告 诉大家? 2熟读背诵。 五、交流已经积累的描写秋天美景的诗五、交流已经积累的描写秋天美景的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赠刘景文 荷菊虽残, 橙橘犹美 路途坎坷, 前景美好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一、与生对话一、与生对话,导入古诗导入古诗 1与学生对话,体会如果自己在

    30、外孤单的心情。 2板书诗题,理解诗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学习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字典等读准字音,把这首诗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在读准字音的情况下,注意读准节奏。 5教师范读,指导停顿。 6学生熟读。 三、初读古诗三、初读古诗,感知大意感知大意 1给古诗加注释,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注释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那些难理解的词语, 但是不要生硬地往里面套,只要明白诗人所写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感情即可。现在以小组为单 位,借助字典和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2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讨论,尝试解

    31、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品读古诗四、品读古诗,感悟诗意感悟诗意 1学生再读古诗,并且仔细看图。 思考:诗人在这个夜里到底写了什么?图画中的景象体现了哪几句诗的意思? 2(1)思考: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一个人在外地作客会很自然地感到什么? 人都是有感情的,出门在外就很容易想家、想亲人。也就是第二句“动客情”。 (2)思考:“动客情”,动的是什么情?往后读。 (3)这个时候诗人看着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到孩子们正在捉蟋蟀,肯定非常开心,诗 人也替他们开心。可是,诗人这时不是在自己的家乡呀,这个时候会想到什么? 明确诗人会想起他的家乡和他的童年。 得出结论:那么, “客情”第一个是:诗人的

    32、思乡之情;第二个是: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 年。 (4)理解再读,品味赏析。 这首诗要把诗人“想家”的感情读出来,声调要缓慢些。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 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学生 先读,老师指导,老师再范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五、趣味活动五、趣味活动,强化记忆强化记忆 (1)把夜书所见这首诗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3)老师读诗的前面,学生接后面,直到学生基本会背为止。 (4)小组比赛。 六、拓展延伸六、拓展延伸 1你们还读过哪些诗人所写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呢? 2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古

    33、诗,请你们认真听一听,跟着一起体会诗歌的情感。 泊船瓜州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背一背。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梧叶秋风 挑促织 动客情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铺满”“水泥道”等词语。 2在朗读中感受水泥道的美,培养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初步体会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水泥道的美。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一些句子表情

    34、达意的作用。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一、创设情境,设问引思设问引思 1师多媒体出示一条铺满梧桐树叶的小路。 师:大家仔细观察,用一个词或几句话来描述你关注的内容。 2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师对问题进行梳理。 a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b这条水泥道美吗? 二、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二、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生字词 师:大家刚才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的好孩子,现在请你们试着读课 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读几遍。 1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效果。 a师出示带生字的新词,学

    35、生以不同形式认读。 铺 满(p) 水泥 道(n ) 亮晶 晶(jng) 院 墙(yu n) 印 着(y n) 图案 (t n) 排 列(p i) 规则 (gu z) 迟 到(ch ) b抽掉拼音认读。 c师出示带有生字的短语,学生认读。 亮晶晶的水洼 湿漉漉的水泥道 院墙外的水泥道 印着落叶图案 闪闪发光的地毯 排列得并不规则 三、巩固字词三、巩固字词,指导书写指导书写 1师出示生字,比赛认读。 2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四、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四、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铺 泥 晶 紧 院 印 棕 排 列 规 则 乱 迟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新知

    36、一、复习新知,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1开火车读生字新词。 2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雨后的水泥道非常美。那么,这节课让我 们再次走进文本,看看它到底美在哪里? 二、围绕问题二、围绕问题,学习课文学习课文 1师:雨后的水泥道的确很美!那么谁能找出文章是围绕哪句话(中心句)写的? 2生反馈。(师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呢? 4全班交流。 例: 水泥道上有蓝天。 生朗读有关句子。(3、4 自然段) 水泥道上有金黄金黄的落叶。 生朗读有关句子(5、6、7、8、9 自然段) a指名朗读。 b找出这些段落中的比喻句,体会其好处。 第一处:师出示第 6 自然段,指名朗读

    37、。 生:把水泥道比作彩的地毯。 师:为什么这样比喻呢? 生反馈:因为水泥路上落满了金黄金黄的梧桐树叶。 师相机板书:金黄金黄的梧桐树叶 第二处:师出示第 7 自然段,指名朗读。 生反馈:把梧桐树叶比作金色的巴掌。 师相机板书:金色的小巴掌 水泥道上有棕红色的小雨靴。 学生朗读有关句子(第 8 自然段) 找出比喻句,让学生明白水泥道因为有了孩子们的加入,就更加美了。 师相机板书:棕红色的小雨靴:棕红色的小鸟 5师:作者喜欢这雨后的小路吗?(喜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有关的语句(第 11 自 然段),你喜欢这雨后的水泥道吗?(喜欢) 三、拓展延伸:课后的阅读链接三、拓展延伸:课后的阅读链接 四、

    38、小练笔四、小练笔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 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水泥道 真美啊! 水洼中的蓝天 金黄金黄的梧桐叶:小巴掌 棕红色的小雨靴:棕红色的小鸟 6.秋秋天的雨天的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钥匙”“颜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懂课文,体会秋天的美。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指

    39、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色一、欣赏秋色,寓情导学寓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图片,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 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

    40、那细细的雨犹 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听读课文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句子多 读几遍。 4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想象动情 1品读第 1 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等词语,其中“留意”一词 需引导学生理解。(留心、在意等)

    41、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 2 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该句所描写 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 (4)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自然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美的语言表 达出来吗? 四、变读为述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积累语言 1师: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42、。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点评。 五、识字写字五、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 3练写生字。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盒 颜 料 票 飘 争 仙 淡 闻 梨 勾 曲 丰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 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 3 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 3 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

    43、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 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么会被 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 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 3 自然段,可以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 4 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仅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 4 自然段? b指名朗读,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 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

    44、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 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 语言训练: 出示说话卡片: “它告诉大家, _。 小喜鹊_, 小松鼠_, 小青蛙_,松柏_,杨柳树叶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 先让学生说 说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三、总结拓展三、总结拓展 1出示课文第 14 自然段的开头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课文。 2 秋天的雨,是一把_。 秋天的雨,有一盒_。秋天的雨, 藏着_。 秋天的雨,吹起_。 3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 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45、,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 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先作铺垫)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总起打开秋天的大门 分述 (24) 缤纷的颜色 好闻的气味 金色的喇叭 特点 总结(5)丰收的歌 欢乐的歌 意味着 丰收 蕴含着 欢乐 7* 听听听听,秋的声音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认 9 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童话般的诗境,轻、柔、美。 2展开想象,通过朗读与同学交流体会。 3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从秋天的声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 的秋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意境

    46、,品读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习仿写。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 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 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 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 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 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 你们想听听吗?(揭 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

    47、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体会交流 1品读第 13 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5加动作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 45 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

    48、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 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 1、2 节或第 3 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的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六、诵读回味六、诵读回味,表现表现情感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 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诵读自己编的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 黄

    49、叶 蟋蟀 大雁 秋风 第三单元 8.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写 13 个生字,能正确认读“火柴、围裙、可怜、几乎、暖和、火焰、蜡烛、喷香、 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 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2如何让今天中国的小孩子体会到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与辛 酸,这是培养孩子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着力点。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 。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学生畅所欲言)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 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 在大年夜却有家难归, 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 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 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案)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5954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