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红烛》ppt课件(含视频).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新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红烛》ppt课件(含视频).pptx》由用户(TECH)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烛 2020新人教部编版 必修 上册 语文 ppt 课件 视频 下载 _必修 上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一诗一文一烟斗, 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全集, 一代英豪一红烛。 红 烛 作 者 : 闻 一 多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于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思考:“红烛”意象的特点 意象红烛 蜡烛(戒“蜡炬”),在唐诗 里有许多名句,“烛”的意象 常常和宴饮离别、爱情思念有 关; 仅就“红烛”这一意象来看, 宋词中的“红烛”多半与缱绻 柔情、追忆往事、甜蜜温馨有 关。 了解作者了解作者 闻一多(闻一多(18991899年年1111月月2424日日19461946年年7 7月月1515日),本日),本
2、 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 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 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1912年考入年考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19161916年开始年开始 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 19281928年年1 1月出版第二部月出版第二部 诗集死水。诗集死水。1932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 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华
3、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1946年年7 7月月15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日在云南昆明被国 民党特务暗杀。民党特务暗杀。 他致力于研究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的理论,在论文诗的 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 ”。著有。著有诗集红烛(诗集红烛(19231923)、死水、死水 (19281928)。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 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 收集在闻一多全集中,共收集在闻一多全集中,共4 4册册8 8集,集,19481948年年8 8月由开月由开 明书店出
4、版。明书店出版。 音乐美诗歌从听 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 包括节奏、平仄、重 音、押韵、停顿等各 方面的美,要求和谐, 符合诗人的情绪,流 畅而不拗口。 建筑美针对自由体提 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 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 一样长这一样长不是 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 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 律诗就有一种外形的匀称 均齐。 01 02 03 绘画美诗歌的词 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 色,表现一幅幅色彩 浓郁的画面。 何为“三美”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 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 赛,有力猛如虎。 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 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194
5、6年7月21日,西南联大校友 会召开闻一多先生的追悼会,朱自清 先生出席并写下了上面的诗句。 分析作品分析作品 作品简介作品简介 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 的第一部诗作的第一部诗作。19231923年年9 9月月7 7日出版。初版本日出版。初版本 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六十二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81年版收一年版收一 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百零三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抒发诗或抒发诗 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人的爱国之情,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 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
6、景。 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红烛构思精巧,想象奇新,语言形象生动。红烛 也是也是火鹤火鹤的别名。的别名。 这这首诗写于首诗写于19231923年。诗人准年。诗人准 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 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 程和诗作成就时,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就写下了这 首名诗红烛首名诗红烛, 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1922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 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 写过许多篇爱国诗篇。写过许多篇爱国诗篇。19261926年他怀年他怀 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
7、归来,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 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 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 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 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 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 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首诗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首诗 的深层根基。的深层根基。 1923年,闻一多在美国,与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中国同学 会合影。(后排右起第二人为闻一多) 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了解新诗的魅力,理解诗歌的结
8、构美和情感美 理解“红烛”的意象。 2、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 3、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录音范读 思考: 红烛 带给你的 直观感受, 作者所表 达的思想 感情。 名家朗诵 红烛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吏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出光来?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9、,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成果, 创造光明你的原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第1节: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第23节:讴歌红烛自我牺牲的精神。 第3节: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 第4节: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 自勉自励。 第57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 第89节:对红烛的呼唤,一声 是同情的呼唤, 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 整体感知 蜡烛有红有白
10、蜡烛有红有白,诗人为何以红烛为题诗人为何以红烛为题? 明确:明确:本文以本文以“红烛红烛”为题,用红色的蜡烛为题,用红色的蜡烛 象征象征诗人诗人对祖国的一颗赤诚对祖国的一颗赤诚之之心心。 理解标题 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 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 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说一下理由。 “灰”与“泪”“灰”与“泪” 2、3、4节节“灰”“灰” 5、6、7、8“泪”“泪” 逐节欣赏 【赏析赏析】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意象,红红的,红红的, 如
11、同如同赤子的心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闻一多要问诗人们, 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 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 比。一个“比。一个“吐吐”字,生动形象,将诗”字,生动形象,将诗 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逼真地描述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逼真地描述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 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远比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远比 “掏掏”爽快率真。爽快率真。 第1节 【赏析赏析】 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诗人用设问手
12、法,自问 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 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 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 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 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 红烛精神的可贵。红烛精神的可贵。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出光来?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第2节 【赏析赏析】 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躯体和灵魂当然应该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躯体和灵魂当然应该 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为何更须烧蜡
13、成 灰,然后才放光出灰,然后才放光出? ?”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 自己自己“一误再误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诗人认为这真“矛盾矛盾”,自相冲突,不,自相冲突,不 可理解。但是,诗人终于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可理解。但是,诗人终于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 底的自我否定,并非底的自我否定,并非“一误再误一误再误”,“红烛啊红烛啊! !不误,不误不误,不误! !” 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赏析赏析】 在在曾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