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同步练习: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2021 年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 下册 同步 练习 15 十月革命 胜利 苏联 社会主义 实践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 际秩序的演变 第 15 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 践 课后篇巩固提升 A 组 1.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 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 )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答案 D 解析材料认为,虽然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性质等都 是由俄国自身的矛盾造成和决定的,内
2、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故 D 项正确。材料并非只是 说明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故 A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十月革命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 击,故 B项错误;十月革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之下发生的,故 C项错误。 2.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 韧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主张( )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利用和平方式掌握政权 C.与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答案 B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布尔什维克党主张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故 A项错误;根据材料“布尔什维克党选
3、进立宪会议”,可知其主张通过民主选举,实现政权转移,故 B 项正确;布尔什维克党在七月流血事件后 与临时政府决裂,故 C项错误;根据材料“选进立宪会议”,可知是和平手段,故 D项错误。 3.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最初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国有化。后随着形势 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这一调整旨在( ) A.确立苏维埃的农民土地所有制 B.争取农民阶级对革命的支持 C.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D.瓦解临时政府的统治基础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又调整为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并结合所学可知, 这一变化有利于满足农民的土地
4、需求,目的是争取农民对革命的支持,因此 B 项正确;这一调整使全部 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A项错误;这一调整的目的是争取农民阶级对革命的支 持,这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无关,C 项错误;临时政府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与布尔什维克党争 取农民阶级的支持无关,D 项错误。 4.1920 年,苏俄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 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 着冬季严寒的侵袭。到 1921 年,情况更惨了。这主要是因为( ) A.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国内战争的破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 D.西方国家的封锁 答案 C 解析 1920 年苏俄人民取得
5、国内外战争的胜利,面对已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延续, 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故 C项正确。1921 年 3 月才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故 A项错误;国内战争的 破坏和西方国家的封锁不是主要原因,故 B、D两项错误。 5.20世纪 20年代初,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苏俄领导人试图用“军事方面获得的全部经验来解决和平 建设的基本问题”。为此,苏俄政府力主( ) A.弱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B.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C.给予农民经济上的独立性 D.加快实行新经济政策 答案 B 解析 20世纪 20年代初,苏俄领导人试图用“军事方面获得的全部经验来解决和平建设的基本问题” 指的是试图继续推行战时
6、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故 B 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强化了 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故 A 项错误;这一政策没有给予农民经济上的独立性,故 C 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 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不符合“军事方面获得的全部经验”,故 D项错误。 6.1921 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 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 法是( ) 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 答案 C 解析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是在俄国
7、二月革命期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 A 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开始实施于 1918年夏,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故 B 项错 误;据材料“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农民利益,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 制,故 C项正确;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是在斯大林时期,故 D项错误。 7.“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 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这项事业”是
8、 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五年计划的实行 答案 D 解析由材料“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 业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分析可知,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虽然造成国民经济 比例失调,但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 础,故 D项正确。 8.1933 年,在联共(布)十七大报告中,斯大林说,“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工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 值中占了首要地位”“工业中的资本主义成分已经消灭,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现在是我国工业中唯一
9、的垄断的体系”。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B.苏联模式已经得以确立 C.延续新经济政策某些做法 D.加速推动农业集体化道路 答案 A 解析材料“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工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值中占了首要地位”强调的是苏联工 业化成就突出,主要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关,故选 A 项;苏联模式的确立是在 1936 年,B项排除;从 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停止,C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工业化 建设,与农业集体化运动无关,D 项排除。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
10、成,所以,五年 计划期间,所有制改造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在中央的推动下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 集体化浪潮。到 1933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 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 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 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我们要发展工业,但绝不能够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特别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增加。为克服分 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
11、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 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农业机械化五年内只能在个别的局部的范围内试办,到 1957年参加现 有的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将占全国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农业合作计划对于 促进农业的发展和保证全部经济计划的实现将是很重要的,对于限制和逐步地消减富农经济有决定 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目的和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对我国制定“一五”计划中农业合作计 划的启示,并简述实施农业合作计划的意义。 参考答案(1)目的:为工业化服务。(对农业进行所有制改造) 特点:由中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4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