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单元训练金卷 (二)(含答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单元训练金卷 (二)(含答案).doc》由用户(TECH)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单元训练金卷 二含答案 【2020新教材】人教部编版 必修 语文 第七 单元 训练 答案 下载 _必修 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2019-2020 学年必修下册第七单元训练金卷 语语 文文 (二二)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研究作者的生平事迹,以推断作品中的意向,将诗人的仕宦出处、爱情生活、 师友渊源乃至异闻轶事,都列为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可靠指引,这种鉴赏,是传统方 法中常用的,像唐诗纪事 宋诗纪事及许多诗话,无不如此。后来写文学史、 诗史的作者,也都是采用这种历史的鉴赏法,着重于诗歌本身以外的材料。谈到诗 歌的本身,便只用些抽象的辞汇来形容,像讨论到高适的诗,不是渲染他“年五十 始学,为诗即工”的神话,就是详述他在旗亭看“妙妓”唱诗的趣事。对作品本身 的鉴赏, 最多说它“风格雄放”, 能将它与岑参的诗作一比较, 说什么相异处是“高 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
3、,相同处是皆以“悲壮为宗”,稍稍涉及作品的 本身, 已经算是说得很透彻了。 传统的诗歌鉴赏滞留在这个圈缋中打转, 历时甚久, 许多说诗的资料,重复引用,愈积愈多,至清末的夏敬观作唐诗说 ,总结前人 所说而集其大成,可以举为这一派鉴赏法的代表。就缺点而言,这样的鉴赏往往将 作品内在的结构忽略,我们不否认研究作者的历史,是与作品的鉴赏有着密切的相 关性,但作者的生平历史往往只数十百言,即使加以编年纪事,一年所纪仍有限, 要想了解每首作品仍有其困难,而即使了解诗作的本末,与了解诗作的艺术成就依 然是两回事。若作品的本身被忽略,则鉴赏家退居为史评家,诗的鉴赏就会全部落 空。 所以考明了作者的生平事迹,
4、还应据以深究作品的艺术结构。譬如鉴赏杜甫的 宿府诗,据生平历史,知道此诗作于五十三岁,杜甫入严武幕府,做了工部员 外郎,赐给绯鱼袋,就“杜工部”的宦途而言,乃是漂泊一生中最有依靠的岁月。 全诗是: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从末句 中知道他有“姑且相就”的心思,但鉴赏不应限于此,该就诗作去分析脉理,发现 “独宿”二字是通篇的眼目,“井梧寒”“蜡炬残”,当然是在写独宿,而“永夜 角声悲”时自言自语,也是独宿的凄凉景况,“中天月色好”时谁共赏看?也是独 宿的无聊心情。“悲”也罢,“好”
5、也罢,结果一样凄凉无聊,如此一顿一挫,神 味加倍隽永了。下面风尘侵寻、乡书阔绝,写来也来不得;关塞萧条、归路艰难, 写去也去不得,这才是“姑且相就”的独宿原因。然而“一夜独宿”时寓有多少 “十年”中的感慨;“一枝栖息”间寓有多少漂泊的空间,今日暂依于此,思绪翻 腾, 必然是凄恻不眠了。 全诗脉络紧凑, 命意悲壮, 得历史生平的配合而益为彰显, 如此才是理想的鉴赏法。 (节选自黄永武中国诗学鉴赏篇 ) 下列与诗歌采用的“历史的鉴赏法”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3 分) ( ) A这种鉴赏方法是传统鉴赏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是通过研究作者的生平事迹来推 断作品中的意向的鉴赏方法。 B这种鉴赏是将诗人的
6、仕宦出处、爱情生活、师友渊源、异闻轶事等作为理解作 品意义与价值的可靠依据来进行的。 C鉴赏者不从诗歌本身进行鉴赏;而是着重诗歌本身之外的材料,通过研究作者 的历史来了解诗歌创作的本末。 D这种鉴赏具有一定的缺点,即作品内在的结构往往被忽略,而一旦作品本身被 忽略,诗的鉴赏就会全部落空。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 唐诗纪事 宋诗纪事及许多诗话,都是采用历史的鉴赏法,对诗歌作者的 相关史料进行研究并以此来推断诗歌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 B用“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来说明两人诗作的不同处,用“悲壮
7、 为宗”来说明两人诗作的相同处, 稍稍涉及了作品本身的鉴赏, 但也算说得透彻了。 C夏敬观的唐诗说将众多说诗资料加以总结、汇集,成为历史的鉴赏法的代 表,也是这一派鉴赏法的集大成之作,突破了传统诗歌鉴赏的圈缋。 D 宿府一诗通篇的眼目是“独宿”二字,“独宿”的原因在于风尘侵寻、乡书 阔绝的来也来不得,关塞萧条、归路艰难的去也去不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在作者看来,研究诗歌作者的历史是与作品鉴赏有密切关系的,但诗歌作者生 平史往往记载文字不多,想借此了解诗人的每首作品仍有很大困难。 B作者认为了解诗歌创作的本末与了解诗作的艺术成就并不是一回事,更多地
8、关 注作者的生平历史,加以编年纪事,将会使一位鉴赏家退居为史评家。 C作者认为考明了作者生平事迹还不够,还应据以深究作品的艺术结构,诗歌的 脉络与命意在诗人历史生平的配合下会更加清晰、明确。 D作者将讨论高适的诗与鉴赏杜甫的宿府诗作对比,前者意在说明什么是历 史的鉴赏法,后者则否定了历史的鉴赏法,并指出了最理想的鉴赏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7 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法律及政策文件,为慈善和志愿服务的 发展创造了全新的制度环境。2018 年 2 月 4 日,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发布,意见指 出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9、,吸引支持各类人才通过各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在党 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也在加深,志愿服务的社会 价值逐渐被更多的人认识。 我国志愿服务在公益事业中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作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补充,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以帮 助他人、 服务社会为初心, 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服务。 数据显示, 从 2016 年至 2018 年 7 月,全国志愿者总数达 91541104 人,志愿团体总数达 470846 个,服务总时长 共计 960886172 小时。这说明我国志愿服务在近两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 成为我国社会治理和慈善
10、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中国企业志愿服务发展报告 2018 ) 材料二: 材料三: 现阶段,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发展已进入深水区,存 在政策保障不够完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够高等问题,志愿 服务组织在总体上也存在数量不足、能力不强、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传统的 以政府推动型的志愿服务亟需转型。目前,我国志愿服务平台广泛,类型多样,全 国有几十个不同类型的志愿者平台,平台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互相独立,信息难以共 享,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志愿服务的“互联互通”。民政部明确提出,到 2020 年, 基本建成志愿服务大数据资源库, 实现相关部门间的志愿服务数据
11、共享与汇聚的目 标。此文件为未来三年“互联网十”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对“互联 网十”志愿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摘编自北国网) 材料四: 调查显示,在 18-69 岁的调查对象中,有 38.2%的人曾经有过志愿服务经历; 近一年以来有 25.5%的人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 18-69 岁人 口的占比情况,可推断我国 18-69 岁的人群中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约有 396 亿人, 其中近一年来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简称活跃志愿者)大约有 2.65 亿人。非群 众身份的居民更倾向于参与志愿服务,活跃志愿者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最 高,活跃志愿者的经济条件也相
12、对更好。 总体上看,我国志愿服务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其队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他 们不仅创造了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还具有美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正能量的积极 传播者。但我们在推动志愿服务的广泛参与时,需注意分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 地解决志愿服务参与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 要在全面发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可重点 发展“老年关怀”“医疗护理”“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领城; 也要加强志愿服务 培训机制建设,多层次、多领域、多时点地提供培训机会,推动志愿服务的专业化 和网络化;还要整合现有的各类志愿者管理和服务平台,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管 理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志愿者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的效用最优化。同时,需要加大政
13、 府对志愿服务的财政扶持力度, 设立专项财政资金, 增加志愿服务对民众的吸引力。 (摘编自中国志愿服务参与状况调查报告 )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志愿服务的社会整体环境也得到 了很大的改善。 B.我们对志愿服务方面信息的了解有多种渠道,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信息是通过网 络方式得到的。 C.现阶段,我国志愿服务还存在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传统的以政府推动型的志愿 服务需要转型。 D.非群众身份的居民更愿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文化程度高的志愿者的占比更高, 经济条件也更好。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
14、项是(3 分) ( ) A.政府通过激励手段吸引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使得我国志愿服务成为我国慈善 领域的重要力量。 B.人们参加志愿服务事业的原因各种各样,但离不开外部影响、有利社会、有利自 我、有利企业几方面。 C.我国志愿服务平台众多,但各平台互相独立,信息难以共享,使得我国志愿服务 事业发展举步维艰。 D.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的参与既不平衡,也不充分,只要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6根据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具有怎样的优势?(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山水 李广田 先生,你那些记山水的文章我
15、都读过,我觉得那些都很好。但是我又很自然地 有一个奇怪念头:我觉得我再也不愿意读你那些文字了,我疑惑那些文字都近于夸 饰,而那些夸饰是会叫生长在平原上的孩子悲哀的。你为什么尽把你们的山水写得 那样美好呢,难道你从来就不曾想到过;就是那些可爱的山水也自有不可爱的理由 吗, 我现在将以一个平原之子的心情来诉说你们的山水, 在多山的地方行路不方便, 崎岖坎坷,总不如平原上坦坦荡荡;住在山圈里的人很不容易望到天边,因为乱山 遮住了你们的望眼;万里好景一望收,是只有生在平原上的人才有这等眼福;你们 喜欢写帆,写桥,写浪花或涛声,但在我平原人看来,却还不如秋风禾黍或古道鞍 马为更好看,而大车工东,恐怕也不
16、是你们山水乡人所可听闻。此外似乎还应该有 许多理。我原是要诉说平原人的悲哀呀,我读了你那些山水文章,我乃想起了我的 故乡,我在那里消磨过十数个春秋我不能忘记那块平原的忧愁。 我们那块平原上自然是无山无水,然而那块平原的子孙们是如何地喜欢一洼 水,如何地喜欢一拳石啊。那里当然也有井泉,但必须是深及数丈之下才能用桔槔 取得他们所需的清水,他们爱惜清水。孩子们巴不得落雨天,阴云漫漫,几个雨点 已使他们的灵魂得到了滋润,一旦大雨滂沱,他们当然要乐得发狂。他们在凡有积 水的地方作种种游戏,即使因而为父母所责骂,总觉得一点水对于他们的感情最温 暖。有远远从水乡来卖鱼蟹的,他们就爱打听水乡的风物。有远远从山
17、里来卖山果 的,他们就爱探访山里有什么奇产。曾经去过远方的人回来惊讶道:“我见过山, 我见过山,完全是石头,完全是石头。”于是听话的人在梦里画出自己的山峦。他 们看见远天的奇云,便指点给孩子们说道:“看啊,看啊,那像山,那像山。”孩 子们便望着那变幻的云彩而出神。平原的子孙对于远方山水真有些好想象,而他们 的寂寞也正如平原之无边。 自从我们的远祖来到这一方平原,在这里造起第一个村庄后,他们就已经领受 了这份寂寞。他们在这块地面上种树木,种菜蔬,种各色花草,种一切谷类,他们 用种种方法装点这块地面。多少世代向下传延,平原上种遍了树木,种遍了花草, 种遍了菜蔬和五谷,也造下了许多房屋和坟墓。但是他
18、们那份寂寞却依然如故,他 们常常想到些远方的风候,或者是远古的事物,那是梦想,也就是梦吧,因为他们 仿佛在前生曾看见些美好的去处。他们想,为什么这块地方这么平平呢,为什么就 没有一些高低呢。他们想以人力来改造他们的天地。 你也许以为这块平原是非常广远的吧,不然,南去三百里,有一条小河,北去 三百里,有一条大河,东至于海,西至于山,俱各三四百里,这便是我们这块平原 的面积。这块地面实在并不算广漠,然而住在这平原中心的我们的祖先,却觉得这 天地之大等于无限。我们的祖先想用他们自己的力量来改造他们的天地,于是他们 就开始一件伟大的工程。农事之余,是他们的工作时间,凡是这平原上的男儿都是 工程手,他们
19、用锨,用锹,用刀,用铲,用凡可掘土的器具,南至小河,北至大河, 中间绕过我们祖先所奠定的第一个村子,他们凿成了一道大川流。我们的祖先并不 曾给我们留下记载,叫我们无法计算这工程所费的岁月。但有一个不很正确的数目 写在平原之子的心里:或说三十年,或说四十年,或说共过了五十度春秋。先生, 从此以后,我们祖先才可以垂钓,可以泅泳,可以行木桥,可以驾小舟,可以看河 上的云烟。你还必须知道,那时代我们的祖先都很勤苦,男耕耘,女蚕织;所以都 得饱食暖衣,平安度日,他们还有余裕想到别些事情,有余裕使感情上知道缺乏些 什么东西。他们既已有了河流,这当然还不如你文章中写的那么好看,但总算有了 流水,然而我们的祖
20、先仍是觉得不够满好他们还需要在平地上起一座山岳。 一道活水既已流过这平原上第一个村庄之东, 我们的祖先就又在村庄的西边起 始第二件工程。他们用大车,用小车,用担子,用一切可以盛土的东西,运村南村 北之土于村西,他们用先前开河的勤苦来工作,要掘得深,要掘得宽,要挖掘出来 的土都运到村庄的西面。他们又把那河水引入村南村北的新池,于是一曰南海,一 曰北海,自然村西已聚起了一座十几丈的高山。然而这座山完全是土的,于是他们 远去西方, 采来西山之石, 又到南国, 移来南山之木, 把一座土山装点得峰峦秀拔, 嘉树成林。年长日久,山中梁木柴薪,均不可胜用,珍禽异兽,亦时来栖止,农事 有暇,我们的祖先还乐得扶
21、老提幼,携酒登临。南海北海,亦自鱼鳖蕃殖,频藻繁 多,夜观渔舟火,日听采莲歌。先生,你看我们的祖先曾过了怎样的好生活呢。 我离开那平原已经有好多岁月了,我绕着那块平原转了好些圈子。时间使我这 游人变老,我却相信那块平原还该是依然当初。那里仍是那么坦坦荡荡,然而也仍 是那么平平无奇,依然是村落,树木,五谷,菜畦古道行人,鞍马驰驱。你也许会 问我:祖先的工程就没有一点影子,远古的山水就没有一点痕迹吗?当然有的,不 然这山水的故事又怎能传到现在, 又怎能使后人相信呢。 这使我忆起我的孩提之时, 我跟随着老祖父到我们的村西这村子就是这平原上第一个村子, 我那老祖父像 在梦里似的,指点着深深埋在土里而只
22、露出了顶尖的一块黑色岩石,说道“这就是 老祖宗的山头。 ”又走到村南村北, 见两块稍稍低下的地方, 就指点给我说道: “这 就是老祖宗的海子。”村庄东面自然也有一条比较低下的去处,当然那就是祖宗的 河流。我在那块平原上生长起来,在那里过了我的幼年时代,我凭了那一块石头和 几处低地,梦想着远方的高山,长水,与大海。 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作者开篇以“平原之子”近乎嫉妒的口吻奚落了江南山水的“不可爱”之处, 实则意在以抑达扬,激发读者的思考。 B与描写江南山水的文章中常见的夸饰不同,作者以纪实的笔法叙写了平原上悲 欢喜忧的现实,平实中自有勾人
23、心魄处。 C本文与一般的写景状物散文不尽相同,阅读时可将其看作一篇借漫谈山水来唤 起人们关注和召回人生本真的哲理散文。 D本文在构思上颇具匠心,时而描摹现实,时而追溯历史,使文章摇曳多姿,便 于表现作者情感上的微妙变化。 8请简要概括平原上孩子们的生活状态。 (6 分) 9请简要探究本文在行文上的特点。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人。父安石晚有子,及为并州司马,始生陟及斌,俱少 聪敏,颇异常童。神龙二年,陟始十岁,拜温王府东阁祭酒,累迁秘书太堂丞
24、,有 文彩,善隶书 ,辞人、秀士已游其门矣。开元初,丁父忧,杜门不出八年,与弟斌 相劝励,探讨典坟 ,俱有盛名。张九龄一代辞宗,为中书令引陟为中书舍人,时 人以为美谈。 后为礼部侍郎。陟好接后辈,尤鉴于文,虽辞人后生,靡不谙练。曩者主司取 与,皆以一场之善,登其科目,不尽其才。陟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先试一日,知 其所长,然后依常式考核,片善无遗,美声盈路。李林甫忌之,出为襄阳太守,寻 移河东太守,充本道采访使。十二年入考,右相杨国忠恶其才望,恐其践台衡,乃 引河东人吴象之谓日:“子能使人告陟乎?吾以子为御史。”象之乃告陟与御史中 丞吉温结托,欲谋陷朝廷,又诱陟侄韦元志证之。陟坐贬昭州平乐尉。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