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详细答案解析.docx

  • 上传人(卖家):mrliu
  • 文档编号:10328
  • 上传时间:2018-06-1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19.3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详细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3 四川省 成都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详细 答案 解析 下载 _中考真题_中考专区_化学_初中
    资源描述:

    1、【 ;百 万教育资源文库 】 四川省成都 市 2013 年 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化学试卷 解析 第 卷 一、选择题 1.【答案】 C 【解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牛奶变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寒冷冬季室内窗户玻璃出现水雾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用石灰浆粉刷墙壁,氢氧化钙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C。 【提示】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变化过程

    2、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只有这样才能对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答案】 A 【解析】 造成大气污染的来源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可以据 此解答该题。 A. 2CO 暂时没有计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测,故 A 正确; B. 2SO 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之一,计入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测,故 B 错误; C.CO 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之一,计入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测,故 C 错误; D. PM1.0 PM2.5、 属于可吸入颗粒物的范围,计入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测,故 D 错误。故 选 A。 【提示】 了解造成大气

    3、污染的污染物是解答此题的基础和关键,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3.【答案】 D 【解析】 塑料燃烧时能够产生一些有害物质;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废气的排放与高低无关;现在为地铁提供动力的大多是电能。 A.废弃塑料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烟尘等有害物质,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时,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水体、土壤,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 C.将废气高空排放时,废气会漂移的更远,扩大了污染面积,不利于减轻环境污染。 D.地铁通常利用的电能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电能的使用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故选: D。 【提示】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要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环境保护

    4、、人人有责的理念。 【考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4.【答案】 D 【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 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微粒之间存在间隔, 微粒是在不断运【 ;百 万教育资源文库 】 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A.由于分子是运动的,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空气中。所以,走过花圃闻到花香。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水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空气中。所以,试衣服经过晾晒变干。故 B 不符合题意; C.由于分子是运动的,香水、汽油的分子通过运动运动到瓶外造成损失。所以,香水、汽油密闭保存。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由于分间有间隔,加压时间隔

    5、变小。所以, 6000 L 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 40 L 的钢瓶中。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 【提示】 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理解情况,需要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后进行解答。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5.【答案】 B 【解析】 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表示化合 物的示意图中只能含有一种分子,且该分子应由不同原子构成。 A.该图所示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但每个分子却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故不正确; B.该图所示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种物质的分子,并且每个分子都是由两种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故正确; C.该图所示的物质是

    6、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故不正确; D.该图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所图示物质为混合物,故不正确;故选 B。 【提示】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6.【答案】 B 【解析】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据此进行分析判断。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22H 可表示两个氢分子。 A.2 2H 可表示两个氢分子,故选项正确。 B.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2H

    7、 表示两个氢原子,故选项 错误。 C.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2H?表示两个氢离子,故选项错误。 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 2Cu? 可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故选项错误。故选 A。 【提示】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7.【答案】 C 【解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 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

    8、,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 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A.由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 12,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故【 ;百 万教育资源文库 】 选项说法正确。 C.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12(带正电),核外电子数为 12(带负电),该粒子不显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是 2,小于 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 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C。 【提示】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考点】原子

    9、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8.【答案】 B 【解析】 A.火警电话 119,所以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可拨打 119 火警电话,故 A 正确; B.室内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而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这样容易造成电器短路引起更大的事故,故 B 错误; C.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故 C 正确;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 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 D 正确。故选:B。 【提示】 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

    10、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9.【答案】 A 【解析】 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据此进行分析判断。A.擦拭保持洁净与干燥,是使铁与水分隔绝,不是利用了覆盖保护膜的原理,故选项正确。 B.链条上油,能使铁与氧气 、水分隔绝,是利用了覆盖保护膜的原理,故选项错误。 C.轮圈镀铬,能使铁与氧气、水分隔绝,是利用了覆盖保护膜的原理,故选项错误。 D.车架喷漆,能使铁与氧气、水分隔绝,是利用了覆盖保护膜的原理,故选项错误。故选 A。 【提示】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防止锈蚀的措施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

    11、】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10.【答案】 C 【解析】 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材料来源。可根据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分类依据、概念及产品名称进行综合分析解答。 A.尼龙绳的材料尼龙是一种合成纤维,不是天然纤维; B.汽车轮胎一般是由合成橡胶制成,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纯棉 T 是用棉花纤维制的,棉花纤维属于天然纤维; D.塑料薄膜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 C。 【提示】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 际。 【 ;

    12、百 万教育资源文库 】 【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11.【答案】 D 【解析】 根据物质溶于水后的放热与吸热现象来考虑,要由物质溶于水的整个过程来分析。物质溶于水分为两个过程,向水中扩散的过程吸收热量,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分子的过程放出热量,如果吸收热量大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吸热,如果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就表现为放热,如果相等就表现为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错误; B.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故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 ,溶液温度降低,故正确;故选 D。 【提示】 熟记以下物

    13、质: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吸热的有硝酸铵。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2.【答案】 C 【解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判断该物质在运输、贮存和施用时的方法。 A.碳酸氢铵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所以运输时注意密封。正确。 B.碳酸氢铵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所以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暴晒。正确。 C.碳酸氢铵遇碱性物质时会放出氨气,草木灰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错误。 D.碳酸氢铵分解能够生成氨气,所以施用后应该立即盖上。正确。故选: C。 【提示】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运输、贮存和施用方法。 【考点】铵态氮肥的检验。 13.【答案】 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反应物中也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则可推测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氢元素都来自该有机物;又知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故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故可 判断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确定。故选 C。 【提示】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掌握质量守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详细答案解析.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32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