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4.10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浙江省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4.10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ppt》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浙江省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4.10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2022 浙江省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课件 4.10 现代 中国 政治 建设 祖国统一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 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 国统一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考点归纳梳理考点归纳梳理】 知识点知识点1 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1.1.召开:召开:19491949年年3 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2.2.内容:内容: (1)(1)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2)(2)工作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工作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 (3)(3)基本政策: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基本政策:确
2、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 政策。政策。 (4)(4)总任务: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总任务: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 社会。社会。 3.3.意义:在思想和理论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了准备。意义:在思想和理论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知识点知识点2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1.召开:召开:19491949年年9 9月,北平。月,北平。 2.2.内容:筹备新中国的成立,确定了国旗、国徽等,通过的内容:筹备新中国的成立,确定了国旗、国徽等,通
3、过的中国人民政治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具有_的性质。的性质。 3.3.意义: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了各项准备。意义: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了各项准备。 临时宪法临时宪法 知识点知识点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1.背景:背景: (1)(1)政治: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政治: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 (2)(2)组织上:中共组织上:中共_的召开。会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的召开。会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 到城市;阐明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及由农业国转到城市;阐明胜利后,党在政
4、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及由农业国转 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2.2.筹备:筹备:19491949年年9 9月,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规定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国家性质为和国的国家性质为_国家。国家。 3.3.标志:标志:19491949年年1010月月1 1日,开国大典举行。日,开国大典举行。 七届二中全会七届二中全会 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 4.4.意义:意义: (1)(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结束了帝国
5、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 的历史,使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的历史,使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2)(2)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牢固基石,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牢固基石,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知识点知识点4 4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召开:召开:19541954年年9 9月,北京。月,北京。 2.2.文件:通过了文件:通过了_。 (1)(1)内容: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6、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内容: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 制度;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制度;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方向和途径。方向和途径。 (2)(2)原则:原则:_原则和原则和_原则。原则。 (3)(3)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_类型的宪法。类型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民主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3.3.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开创了中国人民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
7、来,开创了中国人民 民主的全新阶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民主的全新阶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 宣告结束。宣告结束。 知识点知识点5 5 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1954年宪法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年宪法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会。 2.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8、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1)初步建立:初步建立:1949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2)职能转变: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职能是职能转变: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职能是 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3)新阶段:新阶段:1956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年,中国共产党提出“_,互相监督”的方针。,互相监督”的方针。 长期共存长期共存 3.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确立:确立:19491949年年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规定;19541954年宪
9、法,正式确认年宪法,正式确认_ 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2)实践:实践:1947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后相继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后相继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 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1965年,年,_自治区正式成立。自治区正式成立。 (3)(3)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_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 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 西藏西藏 自
10、己当家做主自己当家做主 知识点知识点6 6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大革命”期间,_、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都遭到严重破坏和摧残,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治协商制度都遭到严重破坏和摧残,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 中。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知识点知识点7 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1.时间:时间:19781978年年1212月。月。 2.2.内容:内容: (1)(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
11、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 正。正。 (2)(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 重点转移到重点转移到_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3)形成以形成以_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 反正的最重要成果。反正的最重要成果。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邓小平 (4)(4)做出实行做出实行_的重大决策
12、,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3.3.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 折。折。 (1)(1)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2)(2)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3)(3)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知识点知识点8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
13、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1.19801.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_ _的重要讲话,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的重要讲话,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 想。想。 2._2._年年11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共和国宪法。 3.19973.1997年年9 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了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4、大会提出了_、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 革革 19821982 依法治国依法治国 4.19994.1999年年3 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建设_”_”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5.5.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主义的法律
15、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知识点知识点9 9 “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的构想 1.1.基本含义: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基本含义: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 (前提前提) ),大,大 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主体主体) ),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补充补充) )。 2.2.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 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一
16、国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一国 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知识点知识点1010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1.香港的回归: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并于香港的回归: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并于19841984年年1212月正式签署月正式签署 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1997年年7 7月月1 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2.澳门的回归:中葡两国政府就澳门问题进行谈判,并于澳门的回归:中葡两国政府就澳门问题进
17、行谈判,并于19871987年年4 4月在北京正式月在北京正式 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1999年年1212月月2020日,澳门顺利回归。日,澳门顺利回归。 3.3.意义:意义: (1)(1)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 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2)(2)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3)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
18、新的范例。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知识点知识点1111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1.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19791979年元旦,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国民年元旦,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国民 党军据守的岛屿,两岸实现真正停火。党军据守的岛屿,两岸实现真正停火。1980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 步被打破,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步被打破,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19871987年,年, 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
19、探亲,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2.“2.“九二共识”:九二共识”:1992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 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_原则”达成原则”达成 共识。共识。 3.19943.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一个中国一个中国 4.1995
20、4.1995年,江泽民发表年,江泽民发表_的重要讲的重要讲 话。该讲话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话。该讲话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5.5.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海峡两岸结束了长期以来隔绝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海峡两岸结束了长期以来隔绝 的局面,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的局面,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 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知识点知识点1212 “一国两制”
21、理论创新的意义“一国两制”理论创新的意义 1.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基础。 2.“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 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3.3.香港、澳门的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香港、澳门的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 论和实践,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论和实践,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22、提供了范例。 4.“4.“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创了光明的前景。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台湾问题开创了光明的前景。 【微点精讲点拨微点精讲点拨】 1.“1.“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 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2.2.正确认识正确认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1949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制定制定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新民
23、主主义国家,但其发展方向,规定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其发展方向 是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 3.3.正确认识正确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区别。的区别。(1)(1)中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根本大 法;法;(2)1954(2)1954年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史料研析素养提升 考点一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史料分层探究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