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教案22.《孟子》三章.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教案22.《孟子》三章.docx》由用户(永遠守護你)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子 初中语文 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同步 教案 22.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22 孟子三章孟子三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诵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文意,理解基本内容 2. 通过反复诵读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 结合实际体会“人和”和“施行仁政”的重要性,以及在困境和忧患中奋发向上的精神;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 诵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文意,理解基本内容 2. 通过反复诵读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
2、品味法、拓展演练法 教学过程展示:教学过程展示: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四书”和“五经”吗?对, “四书” :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 “五经” : 诗经 尚书 周礼 易经 春秋 。 孟子 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 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念和政治活动的书。这节课,我们学习孟子三章中的得道 多助,失道寡助 。 二、走进课文二、走进课文 (一)资料助读(一)资料助读(展示课前预习) 1.关于孟子 孟子: 名轲, 字子舆,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汉武帝时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 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
3、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了唐代已将孔子和孟子并称;元、明时孟 子被称为“亚圣” 。 2.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 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竞作,九流并起。 ”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 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 墨四家。诸子散文以说理议论为主,但亦有记叙成分,如故事寓言等。一般有三个阶段:第 一个阶段是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以老子 论语 墨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篇 幅短小,多是片段式、语录体的文章,词约义丰,富含哲理,并包含部分记事的内容;第二 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庄子
4、 孟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形象鲜明,富有文采,富含 哲理;第三阶段是战国末期,以荀子 韩非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更加成熟,议 论和记叙的分工更加明确,说理更透彻,逻辑更周密,常寓理于物。诸子散文的内容涉及政 治、哲学、伦理道德、军事、天文历法等各类领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进步有 推动作用, 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是我们全面了 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 (二)初读感知(二)初读感知 1.听老师范读 ,注意听准字音、节奏和情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5、;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语句的停顿和情感。 3指名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全班点评。 4. 学生默读课文,凭语感和文言积累,借助课下注释或参考资料,试着读通文意。不理解 的词句做批注,以备全班质疑问答。 5.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难词句,全班进行质疑问答,教师适时点拨。 6.检查巩固本课重要词句,把握语言现象。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 )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七里之郭 。( ) 池 非不深也。( ) 委而去 之。( ) 亲戚 畔之。( )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 利 地利 不如人和 ( ) 兵革非不坚利 也( ) 城 三里
6、之城 ( ) 城 非不高也 ( ) 国 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 ) 去国 怀乡 ( ) 三里之 城 ( ) 环而攻之 而不胜( ) 之 多助之 至 ( ) 天下顺之 ( ) 亲戚畔之 ( )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 ) 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 ) 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明确】 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畔”通“叛” ,背叛。) 古今异义 七里之郭 。古义:外城。今义:姓。 池 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委而去 之。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亲戚 畔之。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
7、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一词多义 利 地利 不如人和(优势,名词) 兵革非不坚利 也(锐利,形容词) 城 三里之城 (内城,名词) 城 非不高也(城墙,名词) 国 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名词) 去国 怀乡(国都,名词) 三里之 城(助词,的) 环而攻之 而不胜(代词,指被包围的城) 之 多助之 至(动词,到) 天下顺之 (代词,指得道之人) 亲戚畔之 (代词,指失道之人) 词类活用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作动词,限制) 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震慑)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本
8、文可以分为几层?请概括每层的大意。 【明确】 第一层(开头一句) :摆出观点,提挈全文。 第二层(从“三里之城”到“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 :围绕中心论点,连用 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三层(从“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到最后“战必胜矣” 。 ) :在前两层论述的基础 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 具普遍意义。 【教师小结】本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 和” ,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三)研读品味(三)研读
9、品味 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研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 “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 “道”指施行仁政。 “人和”指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 ,是克敌制胜 的重要条件。 而只有施行 “仁政” , 方能得 “人和” , 得民心, 民心所向, 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2.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谈政治呢? 【明确】本文主要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 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 ,民众才会归顺,而“天下顺 之” , “战必胜矣” ,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说说你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解。 【明
10、确】孟子提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概念,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 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出孟子所说的“仁政” 。在比较中立论,给 人的印象极其深刻。且这两个分句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4.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探求孟子的思想。 【明确】标题中的“道”有其特定的含义,即讲仁义,施“仁政” ,所以这个标题 的意思是说:凡讲仁义、施“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 只得到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 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 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 因此, 他提出施“仁政” 、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 (五)拓展演练
11、(五)拓展演练(20192019 年湖北中考模拟题)年湖北中考模拟题) 阅读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与孟子论得天下 ,完成小题。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 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孟子曰:桀、纣 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 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 之聚之,所恶勿 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注释】: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 与:同为,替的意思。 尔也:而已
12、。 圹(kung):原野。 1.解释加点词语。 (1)寡助之至 ( ) (2)兽之走 圹( ) 2翻译句子。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利 民之 归仁也 B得 道者多助 得 其民有道 C以 天下之所顺 可以 一战 D失道 者寡助 得其心有道 4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 乙文中的这个句子 是:_ 。乙文中说到的“桀、纣” ,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 就 是:_。 5甲文说“得道者多助” ,乙文说“得天下有道” 。这两个“道”的意思 一样吗?说说你的 理解。 【明确答案】 1(1)至:极点
13、 (2)走: 跑。 2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 3C (A. 结构助词,的/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B. 施行/得到。C.都是介词, 凭借。D. 道义,道德/办法。故选 C。 ) 4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5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 得天下的方法、途径。 【参考译文】 【乙】 孟子说: “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 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 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
14、如此罢了人民 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本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接 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 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 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 “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将会成为 21 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四)课堂板书 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举例论证:举攻主和守方两个事例 突出“人和”和“施 论证观点 行仁政”的
15、重要性 道理论证:域民、固国、威天下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2.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3.预习富贵不能淫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理解课文主旨,体会作品 的艺术魅力。 3.能说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理解课文主旨,体会作品 的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课时
16、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演练法 教学过程展示:教学过程展示: 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 泱泱中华,岁月沧桑。朴素的哲学思想,却宛如皓月当空,历经无数轮回,依然散发着 光芒。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富贵不能淫 ,认识真正的“大丈夫” 。 二、走进课文二、走进课文 (一)资料助读(一)资料助读(展示课前预习) 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二)初读感知(二)初读感知 1.检查预习: 解释加点词。 富贵 : 淫 : 得 志,与民由之: 安 居: 居 天之下广居 : 独行 其道 : 熄 : (2)通假字 往之女 家(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17、大丈夫 哉 古义: 今义: 以顺为正 者 古义: 今义: 父命 之 古义: 今义: 与民由 之 古义: 今义: 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别,并解释该词的意思。 富贵不能淫 : 威武不能屈 :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居 天下之广居 第一个: 第二个: (2)是焉得 为大丈夫乎 得 志 (3)行天下之大道 妾妇之道 也 (4)必敬必戒 戒 之曰 【明确】 解释加点词。 指有钱有地位。 使迷惑。 实现;实行。 安静;居住;居所。 固守;原则,行为准则。 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2)通假字 往之女 家(“女”同“汝” ,你) 古义:有作为的人或男子 今义:已婚女子的配偶古义:准则,标准
18、今义:位 置在中间古义:教导、训诲 今义:命令古义:遵循 今义:理由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居住 居所,住宅 能够 实现道路,孟子用来比喻“义” 原则,行为准则 留神,当心,谨慎 告诫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参看注释,疏通文意。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翻译下列句子。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