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13.唐诗五首.pptx

  • 上传人(卖家):永遠守護你
  • 文档编号:1018492
  • 上传时间:2021-01-12
  • 格式:PPTX
  • 页数:96
  • 大小:5.5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13.唐诗五首.pptx》由用户(永遠守護你)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 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同步 课件 13. 唐诗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13 唐诗五首唐诗五首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 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唐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唐 诗的魅力。诗的魅力。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1.识记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背诵这五首诗。识记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背诵这五首诗。 2.积累优美的诗句,体会诗歌的意境,学会把握积累优美的诗句,体会诗歌的意境,学会把握 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是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

    2、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 律和排律(长律)三种,其中每句有五个字的称为五律和排律(长律)三种,其中每句有五个字的称为五 律,每句有七个字的称为七律。通常律诗都有八句,律,每句有七个字的称为七律。通常律诗都有八句, 每两句组成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两句组成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律诗要求第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律诗要求第 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 声。声。 文体知

    3、识文体知识 野望野望 王绩 王绩王绩(约(约589589644644),字无功,号东皋),字无功,号东皋 (oo)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代诗人。唐代诗人。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王绩入唐后以前朝原官待诏门下省, 不久辞官还乡。后出为太乐丞,旋 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弃官隐居 东皋(今属山西万荣)之时。 野野 望望 王王 绩绩 东东皋皋薄暮望,薄暮望,徙倚徙倚欲何依。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牧人驱犊犊返,猎马带返,猎马带禽禽归。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oo xx y

    4、y dd 走进课文走进课文 qnqn 野野 望望 王王 绩绩 东皋东皋/ /薄暮薄暮/ /望,徙倚望,徙倚/ /欲何欲何/ /依。依。 树树树树/ /皆秋色,山山皆秋色,山山/ /唯落晖。唯落晖。 牧人牧人/ /驱犊返,猎马驱犊返,猎马/ /带禽归。带禽归。 相顾相顾/ /无相识,长歌无相识,长歌/ /怀采薇。怀采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 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 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 皋子”。皋子”。 “欲何依”,化用曹“欲何依”,化用曹 操操短歌行

    5、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中“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 依”,依”,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 彷徨心情。彷徨心情。 诗歌赏析诗歌赏析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 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金黄的秋色,起伏 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 晖。晖。描写了一派秋意描写了一派秋意 颇浓的山野景色。颇浓的山野景色。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 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 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的田园

    6、气氛,使整个画面活 跃了起来。与“树树皆秋色跃了起来。与“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一起构成,山山唯落晖。”一起构成 一幅山间晚秋图,一幅山间晚秋图, 光与色,光与色, 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 搭配得恰到好处。搭配得恰到好处。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述说自己在现实中的述说自己在现实中的孤独孤独 无依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只好追怀古代的隐 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 人交朋友了。人交朋友了。 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色 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颇浓的山

    7、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 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诗歌大意:诗歌大意: 1.“徙倚”是“徙倚”是 的意思。“欲何依”,表现的意思。“欲何依”,表现 了了 的心情。的心情。 2. 2.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怎样的画面? 徘徊徘徊 孤独孤独 抑郁抑郁 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 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3.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那几个词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那几个

    8、词 用得好?用得好? 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的生动场景, 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 词词“驱”、“返”、“带”、“归”,“驱”、“返”、“带”、“归”,用得自然用得自然 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衬托出秋日晚景 的安详宁静,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 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 远景和近景的搭配,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远景和近景的搭配,自

    9、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 某种遐思,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某种遐思,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4.“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 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 而食,最后饿死。而食,最后饿死。 抒发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抒发了作者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 望。望。 野望野望描写了山野秋天傍晚的景色,描写了山野秋天傍晚的景色, 在萧瑟、恬静的景色中透露出诗人

    10、孤独在萧瑟、恬静的景色中透露出诗人孤独 抑郁、彷徨苦闷的心情。抑郁、彷徨苦闷的心情。 主旨归纳主旨归纳 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 东皋薄暮望,东皋薄暮望, 徘徊不定不知该去何方。徘徊不定不知该去何方。 徙倚欲何依。徙倚欲何依。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树树皆秋色,树树皆秋色, 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山山唯落晖。山山唯落晖。 根据诗意背诵诗句。根据诗意背诵诗句。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还家园,牧人驱赶着牛群返还家园, 牧人驱犊返,牧人驱犊返, 猎人带着猎物回去。猎人带着猎物回去。 猎马带禽归。猎马带禽归。 我

    11、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 相顾无相识,相顾无相识, 长声歌唱长声歌唱诗经诗经中“采薇”的诗句。中“采薇”的诗句。 长歌怀采薇。长歌怀采薇。 结构脉络结构脉络 黄鹤楼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屹立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黄鹤楼,屹立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 鹤矶上。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鹤矶上。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223年)。年)。 它背靠蛇山,俯瞰长江,奇姿雕甍,重檐翼舒,气它背靠蛇山,俯瞰长江,奇姿雕甍,重檐翼舒,气 势轩昂宏伟,耸天峭地。远远望去,峥嵘的楼影隐势轩昂宏伟,耸天峭地。远远望去,峥嵘的楼影隐 现于缥缈的烟霭之中,壮丽辉煌,宛如仙宫琼殿,现

    12、于缥缈的烟霭之中,壮丽辉煌,宛如仙宫琼殿, 自古就有“自古就有“天下绝景天下绝景”之誉,曾与湖南的”之誉,曾与湖南的岳阳楼岳阳楼、 江西的江西的滕王阁滕王阁并称为我国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江南三大名楼。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据据报恩录报恩录记载,黄鹤楼记载,黄鹤楼 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 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 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 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 隆。过了隆。过了1010年,道士复来,取笛年,道士复来,取笛 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吹奏,并跨上黄

    13、鹤直上云天。辛 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 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 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 造了一座黄鹤楼。造了一座黄鹤楼。 崔颢崔颢(?(?75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黄鹤楼, 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

    14、“眼前有景道不得,崔 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 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崔颢集 黄鹤楼黄鹤楼。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诗人崔颢为求官来到湖北武昌,登上黄 鹤楼,看眼前空空高楼,望天际悠悠白 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于岁月 不再、人世茫茫,写下了这首黄鹤 楼。严羽评价此诗道:“唐人七言律诗, 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黄黄 鹤鹤 楼楼 崔颢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5、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萋萋鹦鹉鹦鹉洲。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qq ynyn ww 走进课文走进课文 黄鹤楼黄鹤楼 崔颢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昔人昔人已乘黄鹤已乘黄鹤去去,此地,此地空余空余黄鹤楼。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16、,白云千载空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悠悠。 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仙人。 离开,离去。离开,离去。 只剩下,仅留下。只剩下,仅留下。 飘飘荡荡的样子。飘飘荡荡的样子。 诗意:诗意: 仙人已乘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剩下了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剩下了黄 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 在此飘浮。在此飘浮。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首联)(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7、” 巧用典故,“空余”含仙人乘鹤而去之意,巧用典故,“空余”含仙人乘鹤而去之意, 使人想象传说中的仙人在此登楼驾鹤而去的情使人想象传说中的仙人在此登楼驾鹤而去的情 景,令人遐想不已,心生天地悠悠,岁月不在景,令人遐想不已,心生天地悠悠,岁月不在 之感。之感。 诗歌赏析诗歌赏析 (颔联)(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 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不再回返,只有白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不再回返,只有白 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晴

    18、川历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鹦鹉洲。 日暮日暮乡关乡关何处是?何处是?烟波烟波江上使人愁。江上使人愁。 晴日里的原野。晴日里的原野。 分明的样子。分明的样子。 长江中的小洲,长江中的小洲, 在黄鹤楼东北。在黄鹤楼东北。 故乡。故乡。 诗意:诗意: 晴日里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可见,芳草碧晴日里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可见,芳草碧 绿长满了鹦鹉洲。黄昏中看不到远方的家乡,绿长满了鹦鹉洲。黄昏中看不到远方的家乡, 烟雾笼罩的长江更激起思乡的哀愁。烟雾笼罩的长江更激起思乡的哀愁。 烟霭笼罩江面。烟霭笼罩江面。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

    19、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颈联)(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进入景物描写,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生机进入景物描写,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生机 勃勃的景象。“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勃勃的景象。“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 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 (尾联)(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点题。日暮思归是人之常情,江水上烟雾点题。日暮思归是人之常情,江水上烟雾 笼罩更增添了诗人浓浓的乡愁。笼罩更增添了诗人浓浓的乡愁。 诗歌大意:诗歌大意

    20、: 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黄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黄 鹤楼。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来白云却鹤楼。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来白云却 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 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 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可是日近黄昏,极目远眺,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可是日近黄昏,极目远眺, 我的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江上面浩渺的烟波,真我的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江上面浩渺的烟波,真 使人发愁啊!使人发愁啊! 1.1.诗歌运用典故有何作用?诗歌运用典故有何作用? 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

    21、鹤楼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 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乘黄鹤,杳然已去,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乘黄鹤,杳然已去, 给人以无限飘渺的感觉,其实苍莽,为黄给人以无限飘渺的感觉,其实苍莽,为黄 鹤楼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鹤楼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2.黄鹤楼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 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 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 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 黄鹤楼的神秘色彩,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诗人 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

    22、远望天际,寻觅黄鹤 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 换自然,毫无痕迹。从句中两个“空”字,可 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3.3.赏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赏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此联写登楼所见之景,描绘出了一副绚丽此联写登楼所见之景,描绘出了一副绚丽 的大江景色。当诗人的视线从远处的天际回落的大江景色。当诗人的视线从远处的天际回落 到地面景物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与到地面景物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与 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那里绿树掩映,江水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那里绿树掩映,江水 交汇,在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交汇,在

    23、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 江面上,只见一丘沙洲隆起于江心,这就是鹦江面上,只见一丘沙洲隆起于江心,这就是鹦 鹉洲了。这两句写景清晰明朗,给人一种豁然鹉洲了。这两句写景清晰明朗,给人一种豁然 开朗、清新明快的感觉。眼望着大自然的美景,开朗、清新明快的感觉。眼望着大自然的美景, 不由得勾起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不由得勾起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黄鹤楼黄鹤楼通过描写诗人登临黄通过描写诗人登临黄 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凭栏吊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凭栏吊 古而产生的空虚、寂寞的思乡愁绪。古而产生的空虚、寂寞的思乡愁绪。 主旨归纳主旨归纳 结构脉络结构脉络 使至塞上使至塞上 王维 王维王维(7017

    24、01761761),字摩诘,盛唐山水),字摩诘,盛唐山水 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 浩然并称“王孟”。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浩然并称“王孟”。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 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味摩 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诗。诗。”代表诗作代表诗作山居秋暝山居秋暝相思相思使使 至塞上至塞上等。著有等。著有王右丞集王右丞集。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 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实 际上是他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

    25、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使至塞上 王维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1.1.“单车单车”二句:写轻车出使,慰问塞上将士。单车,轻二句:写轻车出使,慰问塞上将士。单车,轻 车简从。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车简从。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属 国国”代指使臣。这里代指使臣。这里“属国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 ,所以自称属国。居延,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所以自称属国。居延,汉末设县,在今

    26、甘肃省张掖县西北。 此二句一本作此二句一本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2.2.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 3.3.孤烟直:孤烟指烽火与燧烟,古时边塞告警或报平安的孤烟直:孤烟指烽火与燧烟,古时边塞告警或报平安的 信号。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故云孤烟直。信号。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故云孤烟直。 4.4.长河:指黄河。长河:指黄河。 5.5.“萧关萧关”二句:写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首将二句:写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首将 (都护)正在前线。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都护)正在前线。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

    27、候骑(j j ),骑马的侦察兵。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骑马的侦察兵。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 官、首将。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官、首将。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 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 首联首联叙事叙事出使边塞出使边塞 开头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开头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 过的地点。过的地点。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已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 临“汉塞”,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

    28、子,这里却是比 喻一个负有朝延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我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我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 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 颔联抒情颔联抒情内心抑郁内心抑郁 点出出使的季节春天。 (即景设喻,借景抒情)(即景设喻,借景抒情) 长河落日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 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

    29、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 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暧,微带苍茫 。 颈联绘景颈联绘景 塞外塞外风光风光 千千 古古 名名 句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护崔希逸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护崔希逸 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

    30、生活,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 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 尾联叙事尾联叙事战事繁忙战事繁忙 使至塞上使至塞上叙述了诗人出使叙述了诗人出使 塞上的艰难行程,描绘了塞外塞上的艰难行程,描绘了塞外 奇特壮丽的风光,同时也表达奇特壮丽的风光,同时也表达 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主旨归纳主旨归纳 结构脉络结构脉络 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 李白 李白(李白(701701762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 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

    31、今四川江油),唐 代诗人,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代诗人,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 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其诗风格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其诗风格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 律和谐多变,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律和谐多变,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 代表作有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行路难蜀道难蜀道难等。等。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本诗是开元十三年(说法不一,取其一)李白出蜀至 荆门时所作。诗人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 渝,出三峡,直向荆门之外驶去,

    32、目的是到湖北、湖 南一带的楚国故地去游览。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是白 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他在杭州时,对湖光山色的 题咏很多。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刚刚 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恰到好处。 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 渡渡远荆门外,来远荆门外,来从楚国从楚国游。游。 乘船。乘船。 【品析品析】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远渡荆门,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远渡荆门, 到楚地游历。到楚地游历。 楚地。这里指今湖北一带。楚地。这里指今湖北一带。 诗意:诗意:(我乘船)远渡到荆门山之外,来到古老(我乘船)远渡到荆门山之外,来到古老 的楚地漫游。的楚地漫游。 往。往。 走进课文走进

    33、课文 山随山随平野平野尽,江入尽,江入大荒大荒流。流。 月下月下飞天镜飞天镜,云生,云生结海楼结海楼。 平原。平原。 辽远无际的荒原。辽远无际的荒原。 飞天镜:(如同)飞天镜:(如同) 飞下的天镜。飞下的天镜。 结:形成。结:形成。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 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诗意:诗意:山峦随着平原的出现而渐渐消失,长江奔入广山峦随着平原的出现而渐渐消失,长江奔入广 阔的原野后,依旧滔滔东流。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阔的原野后,依旧滔滔东流。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 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彩云变幻,形成了如海市蜃楼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彩云

    34、变幻,形成了如海市蜃楼 的景象。的景象。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景物描写景物描写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将水中月影比作明镜,用海市蜃楼形容江中云将水中月影比作明镜,用海市蜃楼形容江中云 霞之美,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霞之美,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 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 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比喻比喻 仍怜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仍:仍然,依旧。仍:仍然,依旧。 怜:喜爱。怜:喜爱。 思乡之情思乡之情 1.1

    35、.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首联扣住诗题,交代了首联扣住诗题,交代了 诗人此行的目的:远渡荆门,诗人此行的目的:远渡荆门, 到楚地游历。具有穿针引线、到楚地游历。具有穿针引线、 贯穿全诗的作用。贯穿全诗的作用。 再读古诗,讨论思考:再读古诗,讨论思考: 2.2.怎样理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怎样理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诗人用远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诗人用远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 江图。一个“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江图。一个“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 渐变换、推移,生动再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渐变换、推移,生动再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 流

    36、动感。“入”字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江流动感。“入”字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江 水流入原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诗句也蕴水流入原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诗句也蕴 含着诗人喜悦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含着诗人喜悦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 3.3.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月下飞天镜,云一诗中“月下飞天镜,云 生结海楼”是如何体现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生结海楼”是如何体现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 格的?格的? 上句写晚上,仰观天宇,上句写晚上,仰观天宇, 皓月洒辉;俯察江流,明月倒皓月洒辉;俯察江流,明月倒 映如镜。着一“飞”字,动感映如镜。着一“飞”字,动感 十足,神韵毕备。十足,神韵毕备。 下句写白天,仰望天

    37、空,下句写白天,仰望天空, 彩云兴起,变幻如海市蜃楼。彩云兴起,变幻如海市蜃楼。 着一“结”字,拟人生情,引着一“结”字,拟人生情,引 人联想。此联想象新奇,表现人联想。此联想象新奇,表现 了诗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了诗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 喜悦之情。喜悦之情。 4.4.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拟人手法。明明是自己依恋故乡,却借拟人手法。明明是自己依恋故乡,却借 故乡的山水说故乡眷恋他。此联写出了长江故乡的山水说故乡眷恋他。此联写出了长江 水送“我”的离别之意,对故乡依恋不舍的水送“我”的离别之意,对故乡依恋不舍的 情感溢于言表。情感溢于言表

    38、。 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一诗通过对一诗通过对 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 写,勾勒出一幅由高山、大江、写,勾勒出一幅由高山、大江、 原野、明月、云彩构成的雄奇原野、明月、云彩构成的雄奇 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 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诗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诗 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主旨归纳主旨归纳 结构脉络结构脉络 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白居易白居易(772(772846)846),字乐天,晚年号,字乐天,晚年号 香山居士,祖籍太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今属山西今属山西) ),生,生 于新郑(今属河南),

    39、唐代诗人,与于新郑(今属河南),唐代诗人,与 元稹合称“元白”。白居易是新乐府元稹合称“元白”。白居易是新乐府 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善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善 于叙述,语言通俗易懂。代表作有于叙述,语言通俗易懂。代表作有 琵琶行琵琶行长恨歌长恨歌卖炭翁卖炭翁等。等。 著有著有白氏长庆集白氏长庆集。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长庆三年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长庆三年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 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 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风

    40、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 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 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孤山孤山/ /寺北寺北/ /贾亭贾亭西西, 水面水面/ /初平初平/ /云脚云脚低低。 几处几处/ /早莺早莺/ /争暖树,争暖树, 谁家谁家/ /新燕新燕/ /啄春啄春泥泥。 乱花乱花/ /渐欲渐欲/ /迷人眼迷人眼, , 浅草浅草/ /才能才能/ /没马没马蹄蹄。 最爱最爱/ /湖东湖东/ /行不足行不足, , 绿杨绿杨/ /阴里阴里/ /白沙白沙堤堤。 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

    41、 白居易白居易 朗读朗读 解题解题 地点:钱塘湖地点:钱塘湖 时间:春时间:春 事件:游玩事件:游玩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 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 澜连成一片。澜连成一片。 首联如何扣题?首联如何扣题? 1 1、“孤山寺”和“贾公亭”是西湖边特有的景物,、“孤山寺”和“贾公亭”是西湖边特有的景物, 紧扣“钱塘湖紧扣“钱塘湖( (西湖)”西湖)” 2 2、 从“孤山寺”到“贾公亭”包含有位置的移动从“孤山寺”到“贾

    42、公亭”包含有位置的移动 照应了“行”照应了“行” 3 3、“水面初平”和“云脚低”是早春时的特有景、“水面初平”和“云脚低”是早春时的特有景 象,紧扣“春”象,紧扣“春” 几处早莺几处早莺争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渐欲迷人眼,浅浅草才能没马蹄。草才能没马蹄。 早早飞回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哪早早飞回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哪 家刚飞回的燕子忙着啄泥筑巢。家刚飞回的燕子忙着啄泥筑巢。 随处开放的野花渐渐使人眼花缭乱,新长随处开放的野花渐渐使人眼花缭乱,新长 出的小草才刚刚能够没过马蹄。出的小草才刚刚能够没过马蹄。 几处早莺几处早莺争争暖树,谁家新

    43、燕啄春泥。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译文:早早飞回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哪译文:早早飞回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哪 家刚飞回的燕子忙着啄泥筑巢。家刚飞回的燕子忙着啄泥筑巢。 “争争”字用得巧妙,巧妙在哪里?”字用得巧妙,巧妙在哪里?( (修辞角度)修辞角度) 1.拟人修辞。拟人修辞。 2.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写出了莺的活泼可爱。 3.突出初春乍暖还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突出初春乍暖还寒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4.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初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5.表达春光难得和宝贵。表达春光难得和宝贵。 乱乱花渐欲迷人眼,花渐欲迷人眼,浅浅草才能没马蹄草才能没马蹄。 译文:随处开放的野花渐渐使

    44、人眼花缭乱,新长译文:随处开放的野花渐渐使人眼花缭乱,新长 出的小草才刚刚能够没过马蹄。出的小草才刚刚能够没过马蹄。 用用“乱乱”修饰修饰“花花”,用,用“浅浅”修饰修饰“草草”有有 什么好处什么好处? 用“乱”修饰“花”,写出了花的繁多,并用“乱”修饰“花”,写出了花的繁多,并化化 静为动静为动,写出了花争芳斗妍情态,写出了花争芳斗妍情态,突出花的种突出花的种 类多、分布广和丰富的色彩;类多、分布广和丰富的色彩; 用“浅”修饰“草”,写出草初长时的样子和用“浅”修饰“草”,写出草初长时的样子和 嫩绿的色彩,嫩绿的色彩,突出了初长芳草的鲜嫩突出了初长芳草的鲜嫩。 最最 湖湖东东 ,绿杨阴里白沙

    45、堤。,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我最爱湖东这个地方,总觉得走不完,看不完似译文:我最爱湖东这个地方,总觉得走不完,看不完似 的,那碧绿的杨树荫里有多美的白沙堤啊!的,那碧绿的杨树荫里有多美的白沙堤啊! “行不足”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心情愉悦,完全沉浸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 爱爱 行不足行不足 1.作者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表现西湖的美?描写的选取了哪些景物表现西湖的美?描写的 西湖春天的哪个阶段的景色?并说理由。西湖春天的哪个阶段的景色?并说理由。 景物:水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水面、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

    46、白沙堤。白沙堤。 早春早春: 1.水面初平水面初平春水初涨。春水初涨。 2.早莺早莺(初春)早早飞回的黄莺。(初春)早早飞回的黄莺。 3.新燕新燕似曾相识的燕子飞回来了。似曾相识的燕子飞回来了。 4.浅草浅草初春时刚长出来,颜色浅。初春时刚长出来,颜色浅。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2 2. .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 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3 3.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从哪些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从哪些 地方可以看出来?写了初春

    47、的哪些景物?地方可以看出来?写了初春的哪些景物? 早春景象早春景象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湖水、垂云、早莺、新燕、乱花、浅湖水、垂云、早莺、新燕、乱花、浅 草、杨柳、白沙堤草、杨柳、白沙堤 初春初春 4 4. .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行”?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行”? 颈联写诗人在马上观花颈联写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久了时间久了,眼前眼前 一片姹紫嫣红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这样写,暗切暗切 题中题中“行行”字字。草初生草初生,故故“浅浅”,也是早春也是早春 景象;景象;“没蹄没蹄”,也是暗切也是暗切“行行”字字。 5 5. .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莺争暖树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写出了一种充 满活力的动态美满活力的动态美。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这句话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句式整齐句式整齐,结构对称结构对称,节奏鲜明节奏鲜明,热情地赞美热情地赞美 了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13.唐诗五首.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18492.html
    永遠守護你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