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化学 课程标准 年版
- 资源描述:
-
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2011 年版)年版)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前言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 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 结构、 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 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 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 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 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
2、 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 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 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 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 提 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 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 于激发
3、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 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 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 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课程基本理念二、课程基本理念 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 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
4、 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 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同时 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 要性, 丁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 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5为学
5、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 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 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相信化学必将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做出重大的贡献。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 程度,又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重视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价 值观方面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标准包括前言、课程且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1依据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化
6、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 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具体体现化学课程对 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并据此制订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提出课程实施建 议。 3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 映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以“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 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题,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 这些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
7、需的化学基础知识, 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 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4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中单独设立主题, 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舍的内容及要求。 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主题中设置了“活动与探究建议” ,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是 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和辩论等都 是积极的学习方式。这些活动本身也是化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5为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实施课堂教学,在“课程内容”的相关主
8、题中 设置“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包括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 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 化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等。 教师可利用这些素 材来创设学习情景,生动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引 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进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 验性学习目标 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设有不同的水平层次, 采用一系列词语来描述不同层次 学习水平的要求。 这些问语中
9、有的是对学习结果目标的描述, 有的是对学习过程目标的描述。 其中, 认知性目标主要涉及比较具体的知识内容, 体验性目标主要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 容。(见附录)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帮 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 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 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 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通过
10、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能用简 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技术、社舍、环境的相互关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 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探究话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
11、验等方祛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 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说明并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 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
12、与化学有关的社 会热点阿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 念。 5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 品质。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 5 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单元) 科学探究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身边的化学物质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常见的
13、化合物 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物质组成的表示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化学物质与健康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每个二级主题从“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 “标准”规定了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学习要求。 “活动与探究建议开中所列举的活动不要求全盘照搬, 在教材编写或教学时可依据实际 情况选择应用, 也可以增补更适合的探究活动。 其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应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 去完成; 综合性较强的探究活动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
14、完成, 以培养学生的团队 精神和协同工作能力。 每个二级主题还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为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线索。 教 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可以选用其他的素材,创设更生动的教学情景。 一、科学探究一、科学探究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 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 认识和解决化 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 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增进对科学的情感,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5、 本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 (一一)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 证。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 (二二)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要素 目标 提出问题 1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独立地或经过启发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 的问题。 2能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现的
16、问题。 猜想与假设 1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做出猜想或假设。 2具有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猜想或假设做初步论证的意识。 制订计划 1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订科学探究活 曲计划的过程。 2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 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进行实验 1能积极参与化学实验。 2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操作。 3能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收集证据 1认识收集证据的重要性。 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 3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 形式加以表
17、述。 4初步学习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1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 系。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 出合理的结论。 3初步学习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知识之间的联 系。 反思与评价 1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 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表达与交流 1.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 讨论。 2.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
18、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 (三三)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 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要求学生遵守化学 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如下要求。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散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 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
19、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 (四四) )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 离不开实验活动。 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 容和学校实际, 积极创造条件, 通过多种途径, 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学实验活动。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 必须让学生亲身经
20、历丰富的探究活动。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 程中的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 活动中包含的探究要素可多可少, 教师指导 的程度可强可弱, 活动的场所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堂外, 探究的问题可来自课本也可源 于实际生活。在探究活动中各要素呈现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如“进行实验”既可作为收集证 据的途径,也可作为提出问题或做出假设的一种依据。探究活动包括实验、调查、讨论等多 种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 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 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
21、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 中的实际表现。 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 是建立在科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的, 需要与义务教育阶段 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相互配合。 附:有关科学探究学习的实例附:有关科学探究学习的实例 例 1 微粒的运动烧杯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 问题情景问题情景 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下述实验。 向烧杯 A 中加入 20mL 蒸馏水,滴入 23 滴酚酞试剂,让每个同 学都看到溶液是无色的。 向烧杯 B 中加入 10mL 浓氨水。 用一只大烧杯 把 A、B 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图所示)。几分种后,可以发现烧杯 A 中的溶液由无色变成 红色。 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做出假设
22、做出假设 学生对上述现象提出几种假设: 1A 烧杯中的溶液输入酚酞后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因此,溶液变色与 B 烧杯无关; 2太烧杯壁上沾有来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 A 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 其变红; 3烧杯 B 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进入烧杯 A 的溶液中,使溶 液变成红色。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针对上速假设分别进行下列实验活动。 1在洁净的烧杯 C 中加入 20mL 蒸馏水,滴入 23 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 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另取两只烧杯,其中一只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另一只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和 23 滴酚 酞试剂。如上页图放
23、置,观察现象。 3取少量浓氨水注入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嗅到什么气味? 4把烧杯 B 中的浓氨水滴入烧杯 C 中,观察现象。 获得结论获得结论 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获得结论: 1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B 烧杯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觅不到的微粒逸出,一些微粒进入烧杯 A 的溶液中,溶液 成分发生改变,无色溶液变红。 学生进一步反思:还有哪些实验能证明微粒的运动? 例 2 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特质都发生了变化,井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 总和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变化? 猜测与假设猜测与假设 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已有的经验和
24、化学知识,提出三种假设: 1发生了变化,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大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发生了变化,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小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没有变化,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收集证据收集证据 1查阅化学史资料:从波又耳的失误到拉瓦锡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2根据化学知识进行推理: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的 质量不变,反应前原子的总质量等子反应后原子的总质量。 3 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根据提出假设的依据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可由 学生自行设计,教师指导修改;或由教师设计,学生选择),并进行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