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北师大第4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材分析(教材培训精品讲座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1018188
  • 上传时间:2021-01-12
  • 格式:PPT
  • 页数:171
  • 大小:101.7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北师大第4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材分析(教材培训精品讲座PPT课件).ppt》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北师大第4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材分析教材培训精品讲座PPT课件 北师大 年级 下册 数学 教材 分析 培训 精品 讲座 PPT 课件 下载 _二年级下册_北师大版(2024)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义务教育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数学 新世纪小学数学 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除法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除法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对结果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 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图中蕴含的信息,初步学习画图、列表等多 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 法,并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余数并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掌握商是一 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经 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过程,进一步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

    2、能顺利参与数学活动, 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 欲望,并初步发展反思、质疑和推理能力 。 二年级上册 乘法的认识 与口诀 除法的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除法竖式 三年级上册 整千、整百、整十数 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除法及应用 三年级下册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 数的除法及应用 第二学段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 除法及应用 知识的前后联系 内内 容容 建议课时数建议课时数 分苹果(除法竖式)分苹果(除法竖式) 1 1 搭一搭(一)(有余数除法)搭一搭(一)(有余数除法) 3 3 搭一搭(二)(有余数除法竖式)搭一搭(二)(有余数除法竖式) 分草莓(试商)分草莓(试

    3、商)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3 3 练习一练习一 课时安排建议课时安排建议 为什么在本单元安排竖式?为什么在本单元安排竖式? 二上认识除法,侧重理解除法的运算意义,如果同时学习竖二上认识除法,侧重理解除法的运算意义,如果同时学习竖 式,内容较多,困难较大。式,内容较多,困难较大。 三下学习一位数除两三位数时,侧重理解分步求商的过程,三下学习一位数除两三位数时,侧重理解分步求商的过程, 如果同时学习竖式,难点也过于集中如果同时学习竖式,难点也过于集中 所以,二下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所以,二下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如何把握对竖式的教学?如何把握对竖式的教学? 关键:注重

    4、联系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竖式每一部分的意关键:注重联系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竖式每一部分的意 思。思。 认识除法竖式 适时发展提出问题的 能力 通过对话,引导学生结 合具体的分物过程,理 解竖式每部分的意思 这既避免了学生对竖式 的死记硬背和机械模仿, 又促进了学生对竖式的 理解 三下 通过对话直观操作,引 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分物 过程,在了解除法竖式 各部分意思的基础上学 习竖式。 如何处理认识余数及其与除数的关系?如何处理认识余数及其与除数的关系? 结合搭图形的探索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余数,结合搭图形的探索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余数,理解理解 “余数要比除数小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的道理, 在

    5、探究活动中,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得,还关注学习在探究活动中,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得,还关注学习 能力的提高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发展学生探索与发现能力探索与发现能力。 借助操作活动,感受余数 认识余数。 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 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理解)横式中每个数在操作过 程中各表示什么,余数“1”在搭 正方形时是哪根小棒,为什么它 要剩下? 单位的填写是个难点,建议教师在 此做教学停留,引导学生结合具 体操作活动,确定单位名称并相 互交流。 在探索过程中,可以自然地发 现,小棒有时正好用完,有时 会有剩余。而且随小棒总数的 增加,剩余的小棒数量也相应 增加,但是增加到一定的程度, 这个过

    6、程突然被“中断”(小 棒刚好用完),再继续下去, 似乎又出现了一个“循环”。 只要认真操作下去会发现这个 过程很奇特,好像有一个内在 的东西在控制着整个过程 这就是“规律”在起作用。 难能可贵的是,既能让学生获 得知识结论,又能积累探索与 发现的经验,还能激发对数学 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巩固和逐步加深学生对有余 数除法的认识。 有了上节课的基础上,这里 直接让学生填出横式的结果。 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意义 有余数除法竖式 仍然关注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研究表明,能够联系生活实 际举例,如为一个算式编出 一个相应的问题情境,既是 促进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一 种重要手段,也是对所学概 念理解程度的一种

    7、体现方式。 问题3旨在通过结合情境解 释算式,促进学生对有余数 除法的理解。 结合分草莓的具体情境来解 释为什么商7不合适 圈一圈的活动是对试商结果 的验证 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进一步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 数小 加深对试商方法的理解,呈 现了常见的典型错误:商大 了、商小了。 如何克服解决有余数除法实际问题的难点?如何如何克服解决有余数除法实际问题的难点?如何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画图、列表等策略,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运用画图、列表等策略,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 的过程。的过程。 重视在重视在联系实际意义解释联系实际意义解释计算结果的过程中,提计算结果的过程

    8、中,提 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懂信息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的重要方面 “限乘4人” 比较陌生安排专 门的讨论。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 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解 决问题能力 不能把计算结果直接看作答案,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解答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 结合情境对计算结果进行解释。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石秀荣老师试讲的课 上,出现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延续“加1”的思路澄清 与“租船”的不同:还剩3 元,不够划1时,余数可以 忽略不计。 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白“最多” 和“至少”的区别。 回顾: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回顾: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

    9、的数学理解 结合情境解释结合情境解释 结合情境解释算式(讲故事、举例)结合情境解释算式(讲故事、举例) 画图列表画图列表 多种策略:有助于促进理解、激发创造力 在其他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还有 教学注意 关注利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关注利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留给学生更多数学思考与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更多数学思考与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1.经历借助直观模型,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经历借助直观模型,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学会运用大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学会运用大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描述一些

    10、生活现象,感受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 2.借助直观模型,学习数、读、写万以内的数,认识借助直观模型,学习数、读、写万以内的数,认识 万以内数的数位、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万以内数的数位、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会比较数的大小,逐步发展位值概念。会比较数的大小,逐步发展位值概念。 3. 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计,初步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计,初步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 作用并发展数感。作用并发展数感。 4. 4.借助借助“猜数游戏猜数游戏”等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等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步养成乐于思考

    11、的良好品质。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上册 2020以内数的认识以内数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 100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内数的认识 在具体情境中描在具体情境中描 述数的相对大小述数的相对大小 关系关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读写万以内数的读写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大数的实际意义及估计大数的实际意义及估计 第二学段第二学段 认识万以上的大数认识万以上的大数 知识的前后联系 内内 容容 建议课时数建议课时数 数一数(一)(认识并感受千的大小)数一数(一)(认识并感受千的大小) 3 3 数一数(二)(认识

    12、万)数一数(二)(认识万) 拨一拨(认识数位顺序、万以内数的读写)拨一拨(认识数位顺序、万以内数的读写) 4 4 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有多少个字(估计)有多少个字(估计) 2 2 练习三练习三 课时安排建议课时安排建议 1.1.如何帮助学生从多种角度来认识大数的意义?如何帮助学生从多种角度来认识大数的意义? 数的产生:数的产生:999999加加1 1 计数单位:计数单位:1010个百是个百是1 1个千个千 估计:由估计:由100100个估计个估计10001000个个 数的构成数的构成 2.2.如何有效发挥直观模型在大数认识中的作用?如何有效发挥直观模型在大

    13、数认识中的作用? 999再填1个:满十进一 10个十是1个百:计数单位 2 2如何有效发挥直观模型在大数认识中的作用?如何有效发挥直观模型在大数认识中的作用? 数线: 更好地体现了顺序 基于以上特点,认识大数,一定要拨、数、画 更好地带来了“形”的 支撑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加强数数活动加强数数活动 充分利用直观模型充分利用直观模型 密切联系现实情境密切联系现实情境 体会到千的由来九百九十 九再添1个是一千 再次体会满十进一的道理 从九百九十九到一千,涉及数 位变化,经历这样一个拨数的 过程,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 位值的体会 经历产生1千的过程。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 解计数单位之间的

    14、关系,初步 发展位值概念。 感受千的大小,初步发展数感。 问题的挑战性,利于激发学生 的研究兴趣 借助100以内数的学习经验 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进一步理解千以内数。 在数一百以内数的经验基础上,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完成数 数任务 发展学生对一千的数感 10个小方片是可以数出来的, 以此为参照标准 结合现实情境体会一千的实 际意义 通过想象与推断,既能加深 对一千实际意义的理解,又 能促进数感的发展 没有对万的大小进行感受, 只是初步认识。 认识万以内的数及新的计数 单位“万”,了解计数单位 之间的关系。 运用万以内的数描述一些生 活现象,感受大数与现实生 活的联系。 前面几节课(

    15、其实从20以内数 的认识开始)就有了数位的铺 垫,表现在我们数的认识大多 伴有拨计数器的活动。 认识数位顺序表,感受数的构 成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习读、写万以内的数。 通过用多种形式表示数的活动, 了解大数的构成。 了解算盘是我国重要文化遗产。 关注难点:中间和末尾带“0”的 数。 一定不要搞固定的一套读数和写 数规则。其实,真正的规则是要 把每一个数位上的数都依次读出 来,如9040应该读作“九千零百 四十零个”,只是慢慢地大家约 定俗成读着“九千零四十”而已。 让学生在体会我国在算术方面的 优秀历史文化的同时,借助算盘 进一步理解数位顺序。 通过多种形式体会一个多位 数是由几个不同的

    16、计数单位 “构成”的。 多位数的构成可以帮助学生 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和结构, 为今后理解多位数四则运算 的算理打基础。 体会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掌 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进一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感受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发展数感。 不是直接教给学生多位数大小 比较的方法, 结合熟悉的情景,不断提出越 来越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 生思考如何进行万以内数的大 小比较。 呈现了多个学生可能提出办法。 如:看数位的多少,找中间数 等。 如果学生想不到借助数位顺序 表,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 借助数线比较数的大小,进 一步感受在自然数中,“从 小往大数,后面的数比前面 的数大”,发展学生的数感。

    17、体会数线的作用,为进一步 学习提供更加有效的直观模 型。 相对离3000更近些就可以, 不必有太过精确的要求。 先鼓励学生首先凭直觉进行 判断。 尽管最初的估计可能很不准 确,但是估计结果的随意性 带来的巨大差距,有助于引 导学生探讨估算的方法,寻 找可以用于特定情景下帮助 估算的“单位”,这是非常 重要的一件事。 经历估计活动的过程,初步 体会估计策略,积累估计的 经验,发展数感。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估计一行 估计一栏 学生还可能会有更多的方法 3.3.如何在大数的认识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如何在大数的认识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国内外研究对于数感内涵的界定种种不一: 有的认为数感是一种数量

    18、直觉; 有的认为数感是与数概念有关的网络结构; 有的认为数感是数概念扩展中对数的敏感与理解; 有的认为数感是对数字关系与数字模式的意识。 课标的解释 是一种感悟是一种感悟 数与数量数与数量 数量关系数量关系 运算结果估计等。运算结果估计等。 有助于理解现实生活中有助于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数的意义 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在估计活动中发展感受。在估计活动中发展感受。 在对比想象中发展数感。在对比想象中发展数感。 联系现实情境,发展数感。联系现实情境,发展数感。 在多样化的表征数的结构中,发展数感。在多样化的表征数的结构中,发展数感。 数感的培养利于发展认识

    19、和解释现实事物的能力 第五单元 加与减 1.借助对直观模型的操作活动,能进行整十、整百数的借助对直观模型的操作活动,能进行整十、整百数的 加减法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加减法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经历与他人交流 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道理并掌握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道理并掌握 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能进行简单的估算。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提出一些三位数加减法问题,发展结合具体情境,能提出一些三位数加减法问题,发展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0、进一步体会加减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加减法 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结合现实情境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和认真计算习惯的重结合现实情境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和认真计算习惯的重 要性,能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要性,能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上册 10以内加减法以内加减法 20以内进位加法以内进位加法 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 20以内退位减法以内退位减法 100以内数加减法及以内数加减法及 其应用其应用 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 100以内数连加、连以内数连加、连 减、加减混合运算减、加减混合运算 及其应用及其应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三位数

    21、加减法三位数加减法 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 三位数连加、三位数连加、 连减、两步四连减、两步四 则混合运算则混合运算 (小括号)及(小括号)及 解决有关的实解决有关的实 际问题际问题 知识的前后联系 内内 容容 建议课时数建议课时数 买电器买电器(口算加减法口算加减法) 3 3 回收废电池回收废电池(三位数笔算加法三位数笔算加法) 十年的变化十年的变化(三位数笔算加法三位数笔算加法) 小小图书馆小小图书馆(三位数笔算减法三位数笔算减法) 4 4 练习三练习三 小蝌蚪的成长小蝌蚪的成长(三位数笔算减法三位数笔算减法) 谁算得对谁算得对(验算验算) 4 4 练习四

    22、练习四 课时安排建议课时安排建议 三位数加减法:三位数加减法: 学生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学生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他们的困难是什么?他们的困难是什么?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本案例视频录本案例视频录 像包括在教师像包括在教师 用书的附赠光用书的附赠光 盘中盘中 案例:小蝌蚪的成长(三位数减法) 前测题目:前测题目: 用竖式计算:用竖式计算: 8282 5858 534534 4949 百以内退位减法 三位数位减法三位数位减法 调研结果:调研结果: 用竖式计算:用竖式计算: 8282 5858 534534 4949 正确人数正确人数 38 22 错误人数

    23、错误人数 4 20 47.6% 典型错误:典型错误: 用竖式计算:用竖式计算: 85% 需要借助直观模型帮助理解算理需要借助直观模型帮助理解算理 1.1.如何利用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何处理如何利用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何处理 好学生的计算方法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好学生的计算方法与竖式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探索:第一次探索: 412412- -8989自己选择方法自己选择方法 学生的方法是多样的:口算、拨计数器、画计学生的方法是多样的:口算、拨计数器、画计 数器、数线、竖式数器、数线、竖式 交流完各种算法后,教师把几种算法都呈现到了黑板上,显然竖式是交流完各种算法后,教师把几种算法都呈

    24、现到了黑板上,显然竖式是 “中心中心” 第二次探索:第二次探索: 514514- -126126自己选择方法自己选择方法 仍有不少学生选择口算、画计数器、数线方法,当然竖式的学生比第一仍有不少学生选择口算、画计数器、数线方法,当然竖式的学生比第一 次多了。课后问一个孩子为什么选择画数线,他说次多了。课后问一个孩子为什么选择画数线,他说“好玩好玩” 走到抽象的竖式需要时间走到抽象的竖式需要时间 学生渴望在计算中找到乐趣,不同的学生确实有不同的喜好学生渴望在计算中找到乐趣,不同的学生确实有不同的喜好 重视通过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形式解释多位数计算的道理是重要的。解释多位数计算的道理是重要的。 多种

    25、学生可能的计算思路: 数数、借助数的意义进行口 算、类推 鼓励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计 算方法的过程。 计数器也可以画。 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 加减法计算方法。 提出用整十、整百数解决的 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有条理地读懂题目信息 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理解 多位数加法计算道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估算作用。 结合情境进行估算,体会估算的必要 性和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多种学生可能的计算方式。 鼓励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 过程 计数器也可以画 相同数位对齐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数线和计数器的方 法解释竖式计算的道理。

    26、继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加 法的计算方法(连续进位) 读懂题目信息,知道十年前 后的变化中所涉及到的数据 增加或减少关系 多种学生可能的计算方式 鼓励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计 算方法的过程 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 进1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习惯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 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减法的 计算道理。 多种学生可能的计算方式 鼓励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计 算方法的过程 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理 解退一当十 结合具体情境,提出三位数 减法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 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 算道理,并能正确计算。 多种学生可能的计

    27、算思路 鼓励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 方法的过程 反思常见错误,关注计算中的 关键点,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连续退位是难点。除竖式, 教科书还结合口算、计数器 的演示,启发学生用多种方 式体会连续退位的计算道理 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计算中的 常见错误,形成认真、有条 理的计算习惯。 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为 不退位减法的过程。100以 内有过铺垫。 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突破退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突破退 位减法的难度并体会位减法的难度并体会转化转化的思想。的思想。 2.2.如何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计算的乐如何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计算的乐 趣,初步养成良好的

    28、学习习惯?趣,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位数的计算过程中,学生既会因为对计算道理的多位数的计算过程中,学生既会因为对计算道理的 不理解出错,也会因为粗心出错不理解出错,也会因为粗心出错 关注理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认真、验算)非关注理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认真、验算)非 常重要常重要 交换加数位置 用减法(逆运算)再算一遍 具体学习过程中,不止这两 种方法 结合现实情境和加减法的验 算过程,体会验算的必要性 和认真计算习惯的重要性。 探索加减法验算的多种方法, 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找到计算的关键点,形成良好的 学习方法。 整理错题 寻找原因 具体整理加减法计算中的错误: 忘记进退位 抄错

    29、数等 怎样防止这些错误的发生 验算 不忘记进退位 不抄错 计算教学的选择 “数学在教育中的传统地位数学在教育中的传统地位, ,今天已经出现了严重危今天已经出现了严重危 机。数学的教学机。数学的教学, ,逐渐流于无意义的单纯演算习题的逐渐流于无意义的单纯演算习题的 训练。这固然这可以发展形式演算的能力训练。这固然这可以发展形式演算的能力, ,但却无助但却无助 于对数学的真正理解于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无助于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无助于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 柯朗在数学是什么柯朗在数学是什么 一个学生在数学上是否有一个学生在数学上是否有发展发展前途与计算速度快没前途与计算速度快没 有什么必然的有什

    30、么必然的联系联系。 要充分认识:要充分认识: 孩子们能够理解孩子们能够理解运算的意义,运算的意义,在具体情境中清在具体情境中清 楚地知道楚地知道什么时侯需要什么时侯需要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能够有道理地说清楚每一步能够有道理地说清楚每一步计算的意思计算的意思确保计确保计 算算结果正确;结果正确; 能够对计算所得到的结果结合情境做出合理的能够对计算所得到的结果结合情境做出合理的 解释解释等等;等等; 所有这一切都比算得快更重要。所有这一切都比算得快更重要。 运算能力,使我们的学生 发展的不再只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发展的不再只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 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更

    31、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 第七单元 时、分、秒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借助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借助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 义,可以用时分秒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时间与生活的义,可以用时分秒描述一些生活现象,感受时间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密切联系。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操作活动,认识时、分、秒,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操作活动,认识时、分、秒,能 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 算。

    32、算。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利用拨、数、画图等多种策略解决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利用拨、数、画图等多种策略解决 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 认识钟表 认识钟面上 整时、半时的 时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 =60分,1分=60秒 体验时间的长短 识别钟面上的时刻与经过的 时间 三年级上册 认识年、月、日,了解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了解平年、闰年 认识12时计时法与24 时计时法 知识的前后联系 课时安排建议课时安排建议 内内 容容 建议课时数建议课时数 奥运开幕奥运开幕(认识钟面及表示的时间认识钟面及表示的时间) 1 1 1 1分有多长分有多长(感受感受1 1分的长

    33、短分的长短) 3 3 淘气的作息时间淘气的作息时间(经过时间经过时间) 1.1.如何帮助学生体会时间的实际意义?如何帮助学生体会时间的实际意义? 通过多种操作通过多种操作活动活动体会时间的实际意义。体会时间的实际意义。 数数数数 排球、写字排球、写字 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 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 观察、回顾钟面的结构:12 个数,时针和分针(大表盘) 结合拨钟表的操作活动(可 自制) 一格格数、用乘法计算、用 减计算 4题容易写成10:45,要引导 出错的学生仔细观察时针的 位置,并拨出10:45让学生 比较 体验1分有多长。 知道1分=60秒。 发展运用画图等多种策略或方法 解

    34、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秒针走1小格是1秒。 通过数秒针走动次数:得出秒针 走1圈就是60秒 两次体会:数60下,自己感受 60秒 借助钟面,说一说秒针容易识别 的特点:钟面上有几个针、长短 粗细,走动快慢等。 借助实践活动,体会1分 根据活动经验估测时间 注意: 安静有序 不是一蹴而就 可调整活动(但要好操作) 再次体验,增强准确性 先示范:老师计时,两个学生 数,声音不要太大,以免互相干 扰,尽量体会1秒数一个数。看 谁数的时间最接近60秒。 2.2.如何学习如何学习“时间单位换算时间单位换算”和和“经过时间经过时间”? 注重运用注重运用多样化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的方法和策略帮助

    35、学生理解时间 单位之间的关系。单位之间的关系。 画图(多样化的示意图)画图(多样化的示意图) 列表(只是雏形,学生自发的)列表(只是雏形,学生自发的) 计算(不做要求)计算(不做要求) 小单位转化为大单位 不强调用计算的方法尽快地得 出答案 通过画表盘图和数线示意图,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式得到答案 画示意图画示意图 画数线画数线 对对“经过时间经过时间”的理解的理解 数感的发展数感的发展 画图列表策略的使用画图列表策略的使用 活跃的思维活跃的思维 充分展示了学生智慧的潜能充分展示了学生智慧的潜能 列表等列表等 结合情境,进一步熟悉时间的 表示 会根据钟面得出简单的经过 时间 鼓励通过个性化的画图

    36、方式得 到结果 问题2鼓励学生先观察笑笑的做 法,问题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学生自发的做法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学生自发的做法 多样化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智慧多样化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智慧 教学注意 关注对时间的实际意义的体会关注对时间的实际意义的体会 不鼓励用计算的方法进行单位换算和得出经过时不鼓励用计算的方法进行单位换算和得出经过时 间间 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画图方式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画图方式解决问题 图形与几何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初步发展空间观念;通过描述物 体所在方向的活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在

    37、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能辨认 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能辨认地图上的方向。 3.在制作方向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望。 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上册 前后、上前后、上 下、左右下、左右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辨认东、南、西、北辨认东、南、西、北 知道东南、东北、西南、知道东南、东北、西南、 西北西北 第二学段第二学段 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 确定位置(数对)确定位置(数对)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 确定位置(方向和距确定位置(方向和距 离)离)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知识的前后联系 课时

    38、安排建议课时安排建议 内内 容容 建议课时数建议课时数 东南西北(辨认东南西北)东南西北(辨认东南西北) 2 2 辨认方向(知道东南、东北、辨认方向(知道东南、东北、 西南、西北)西南、西北) 1.1.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方位感,并发展空间观念?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方位感,并发展空间观念? 借助在借助在现实情境现实情境中辨认方向的过程,帮助中辨认方向的过程,帮助 学生学生 认识东南西北,形成初步的方向感认识东南西北,形成初步的方向感。 在在 “地图地图”与与“现实空间现实空间”的的联系联系过程中,过程中,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带学生到操场。 生活经验:象征性的景物(参 照物) 相对

    39、位置关系:左面就是 “北”,右面就是“南”。如 操场的北面有什么。 在纸上记录观察到的景物及所 在方向 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方 向。 体会“规定”的必要性,会 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会用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 的方向,在辨认方向的活动 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交流的不便,激起统一规定 的愿望,感受其必要性。 先平放记录纸并引导学生把 记录标记和实际景物进行一 一对应的“联想”。 再次观察。 介绍地图绘制规定。 方向标给出北、东两个方向,旨 在降低在地图上辨认方向难度。 交流的不便,激起统一规定 的愿望,感受其必要性。 先平放记录纸并引导学生把 记录标记和实际景物进行一 一对应的“联想”。 再次

    40、观察。 介绍地图绘制规定。 方向标给出北、东两个方向, 旨在降低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难度。 带学生到操场。 生活经验:象征性的景物(参照 物) 相对位置关系:左面就是“北”, 右面就是“南”。如操场的北面 有什么。 在纸上记录观察到的景物及所在 方向 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方向。 体会“规定”的必要性,会在 地图上辨认方向。 会用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 方向,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结合主情境图,让学生认一 认方向板上东南、东北、西 南、西北四个方向 由四个方向的知识推导出八 个方向,如“东北方向在东 和北之间” 由学生熟悉的景物(参照物) 帮助学生记忆八个方向 知道东南、东

    41、北、西南、西 北四个方向. 会用方向词语描述物体所在 的方向,在辨认方向的活动 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第四单元 测量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分米和1毫米、毫米、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有多长,知道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感受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

    42、一些物体的长度, 进一步体会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进一步体会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 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分米”、“1毫米毫米”的事物和对的事物和对“跑道跑道”等熟等熟 悉事物长度的想象、推理等活动,加强对所学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悉事物长度的想象、推理等活动,加强对所学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 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 认识厘米、米认识厘米、米 测量和简单的测量和简单的 估测

    43、估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感受感受1 1分米、分米、1 1毫米、毫米、1 1千千 米的实际长度米的实际长度 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测量或估测物体长度测量或估测物体长度 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 认识周长认识周长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计算长方形、正方形 的周长的周长 三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 认识面积认识面积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计算长方形、正方形 的面积的面积 知识的前后联系 内内 容容 建议课时数建议课时数 铅笔有多长铅笔有多长(分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毫米的认识) 2 2 有多长有多长(千

    44、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 课时安排建议课时安排建议 1. 1.如何加深对长度单位如何加深对长度单位实际意义实际意义的体验?的体验? 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 借助熟悉事物长度进行想象、推理等活动借助熟悉事物长度进行想象、推理等活动 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去感受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去感受 2. 2.如何发展学生的如何发展学生的估测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意识和估测能力? 借助熟悉的物品或场景,进行丰富的估测活动借助熟悉的物品或场景,进行丰富的估测活动 根据具体情境恰当地根据具体情境恰当地选择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 体的长度。体的长度。 进行实际的测量活动,积累测量 经

    45、验 为了更精确地表达这枝铅笔的长 度,就需要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 单位,感受学习毫米的必要性。 避免投影等带来的缩放情况 认识1分米和1毫米,能进行米、 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简单的单 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 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 空间观念。 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地选择长度 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 , 初 步发展估测意识。 加强对1分米和1毫米长度的实 际体验,并了解一种估测的方便 工具。 发展初步的估测意识。 引导学生利用进率进行单位 换算 借助尺子 可以从多个起点来找 利于在直观、低难度的情况 下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 关系 认识1千米有多长,能进行

    46、千米、 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简 单的单位换算,感受所学长度单 位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 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借助多种熟悉的场景推想1千米 有多长 启发学生用多种可能的方式去感 受10米,100米的实际长度 不要求每个学生把所有方式都 做一遍,也不要求学生只能用书 上呈现的方式去做。 第六单元 认识图形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 过程,初步发展空间观念。过程,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角、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结合生活情境,直观认识角、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结合观察、操作活动,能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结合观察、操作活动,能 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用正方形、长方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用正方形、长方 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简单的图案,发展初步的审美意识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简单的图案,发展初步的审美意识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北师大第4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 教材分析(教材培训精品讲座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18188.html
    四川天地人教育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