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1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2021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新教材】2021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 2021 年高 地理 图版 必修 第二 第一章 人口分布 迁移 合理 容量 下载 _其他资料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一章测评第一章测评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分)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图(图 1)和世界不同纬度人口分布 图(图 2),完成 12 题。 图 1 图 2 1.根据人口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分布推断,世界上分布人口最多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2.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 A.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解析第 1题,从地形类型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200米以下的平原。第
2、2 题,读图 2 可知,世界人 口稠密的地区基本位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 答案 1.D 2.B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 35 题。 3.导致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植被 B.水源 C.地形 D.矿产 4.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 A.气候和地形 B.地形和经济 C.气候和科技 D.地形和科技 5.乙、丙两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矿产资源 对外开放程度 消费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A. B. C. D. 解析第 3题,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不适宜人类居住,故 C 项正确。第 4题, 黑
3、河腾冲线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黑河 腾冲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人口稠密。故 A 项正确。第 5题, 读图可知,乙为山西省,丙为广东省。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大; 与广东省相比,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小。 答案 3.C 4.A 5.B 下图为某年我国城市空间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 67 题。 6.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 ) A.30N40N和 105E125E 的地区 B. 30N40N和 105E120E 的地区 C. 20N40N
4、和 110E125E 的地区 D. 20N45N和 105E120E 的地区 7.导致图中 P 区域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交通 B.地形、矿产 C.矿产、土壤 D.热量、交通 解析第 6题,根据图例表示的城市数量,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 20N40N和 110E125E 的地区。第 7题,图中 P 区域位于西北干旱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或山麓地带, 这些地区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分布有交通线,对外联系便利,所以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交通。矿产、土壤、热量不是城市带状分布的原因。 答案 6.C 7.A 下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 810
5、 题。 8.该地区人口分布( ) A.平原多,高原少 B.北方多,南方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内陆多,沿海少 9.影响该地区南部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矿产 D.经济 10.影响该地区北部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植被 D.地形 解析第 8 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主要位于巴西。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西北内陆人口稀少; 北部平原地区人口稀少。B项正确。第 9题,南部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海陆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经 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稠密,D项正确。第 10 题,北部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合 人类居住,人口稀少
6、,A项正确。 答案 8.C 9.D 10.A 下图分别示意 1995 年、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单位:万人)。据此完成 1113题。 11.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迁入的地区是( ) A.东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 12.与 1995 年相比,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 ) A.数量减少 B.向中西部大量回迁 C.迁移规模变小 D.净迁入的地区减少 13.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 A.经济 B.交通 C.文化 D.教育 解析第 11 题,结合图中人口迁移的方向及数量,可知 1995年美国本土南部地区人口迁入最多,为人口 净迁入区。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地
7、区均为人口净迁出区。第 12 题,与 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 土人口数量在增长;对比 1995 年与 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图,即可发现 2010年美国本土净迁入的 地区增加;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中西部并没有明显的大量人口迁入。第 13题,美国南部新兴企业较 多,就业机会多、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故吸引人口迁移的能力较强,说明经济是影响美国本土人 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 答案 11.B 12.C 13.A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人口密度较小。近年来,由于宗教、资源等原因, 该地区军事冲突不断。下图为近年来叙利亚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 1415 题。
8、 14.近年来,该国难民人数大量增加,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经济因素 B.生态环境因素 C.历史文化因素 D.政治军事因素 15.该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B.科技发达 C.开放程度高 D.资源丰富 解析第 14 题,根据材料“由于宗教、资源等原因,该地区军事冲突不断”可知,该国难民人数大量增加,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军事因素。第 15 题,根据材料可知,叙利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 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因此,气候干旱是该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的主要原因。 答案 14.D 15.A 重庆市曾是我国人口流出最多的地区之一。下图示意 2016年重庆市各
9、区人口的流动状况。据此完 成 1617 题。 16.2016年渝东地区大量人口流动对区域的主要影响是 ( ) A.区域经济发展缓慢 B.出现城区空心化现象 C.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D.增加区际交通压力 17.2016年重庆市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 A.具有明显人口回流现象 B.流动人口均为青壮年 C.流动人口生活条件较好 D.均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解析第 16 题,根据图示可知,2016年渝东地区大量人口流动地属于生态保护区及生态涵养发展区。 人口的流出,使区域受人类的干扰小,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由于渝东地区并非经济核心发 展区,且流出的人口大多拥入城市经济区,给城区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
10、,故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图中 显示,2016 年城区人口流入数量大于人口流出数量,城市人口的增加会加快城区城镇化进程;该地的人 口流动多在本区,对区际交通影响较小。据此分析选 C项。第 17 题,2016 年重庆市各区人口流动数 据显示,该年人口流入数量大于人口流出数量,说明该时段内重庆市人口流动具有明显人口回流现象。 该时段人口流入增加,城镇化加快,但流入人口不一定是青壮年。材料并未显示该时段流动人口的生 活状况;流入地有功能核心区,也有新区、生态建设区域,不全是经济发达地区。据此分析选 A 项。 答案 16.C 17.A 下图为百度地图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中城市人口吸引
11、力指数(是评估城市 吸引力的重要指标)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 1819 题。 18.图示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水平高 B.生态环境好 C.交通状况好 D.人口素质高 19.图示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后,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 A.人口素质下降,管理难度加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 C.加剧交通拥堵,增加住房压力 D.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 解析第 18 题,读图可知,我国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少数分 布在中西部地区。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A项正确。第 19 题, 图示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