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课件(42张ppt)2021届高三高考生物一轮复习.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专题9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课件(42张ppt)2021届高三高考生物一轮复习.ppt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9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课件42张ppt 2021届高三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 群落 结构 演替 课件 42 ppt 2021 三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下载 _一轮基础复习_高考专区_生物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专 题 九专 题 九 群落的结构及演替群落的结构及演替 新课导入 是一个群落吗?是一个群落吗? 不是不是 这个池塘中的所有肉食性大鱼是一个种群吗?这个池塘中的所有肉食性大鱼是一个种群吗? 也不是也不是 区域内各种种群之间存在直接或者间接关系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群落 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物种组成物种组成 群落演替群落演替 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丰富度丰富度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组成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性别比例 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的空间特征 垂直结构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水平结构 种群水平上种群水平上 研究的问题研究的问题 群落水平上群
2、落水平上 研究的问题研究的问题 找出哪些是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哪些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找出哪些是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哪些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变化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8 8 9 9 1010 1111 1212 1313 优势物种优势物种 7 7 1 1、2 2、4 4、6 6、8 8、9 9、1313 3 3、5 5、7 7、1010、1111、1212 区别不同群区别不同群 落的重要特征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数目和类别类别有差别 规律规律 1、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 度越大
3、,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2、随着海拔的增加,物种减少 3、随着水深度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减少 比较下列地区的群落,哪个的丰富度最大?( ) A、森林 B、草地 C、森林与草地的交界地带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 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 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 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边缘效应。 c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 3. 丰富度的统计统计方法通常有 和 ,前者一 般适用于 的群落;后者按预先确定的 _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的数量的多少。 目测估计法 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 多度等级 调查研究方法
4、 。 取样器取样法 鼠妇 蜈蚣 马陆 蚯蚓 跳虫 记名计算法 1.不适用 法,原因是? 2.不适用 法,原因是? 样方法 身体微小,难以做标志; 活动范围小,标志个体与无标志个体难以充分混匀。 标志重捕 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原理原理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 注意注意 (1)(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 别统计,便于比较。别统计,便于比较。 (2)(2)从同样的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从同样的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 组进行统计,丰富度取和。组进行统计,丰富度取和。 (3)(3)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
5、境。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步骤步骤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 采集小动物 酒精的作用:固定小动物的形态。(如需保 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将酒精换成湿棉花) 诱虫器 采集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 吸虫器 在诱虫器上方放置热光源的目的是? 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 性,使它们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 中,达到采集目的。 土壤和花盆壁之间的空隙为了使空气流通。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 4、观察和分类: 观察 用肉眼观察 借助放大镜、实体镜观察 普通显微镜:四倍的物镜和五倍的目镜 分类 借助有关图鉴查清
6、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 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记为“待鉴定 “” 单细胞生物采用 调查种群密度。 双子叶植物采用 调查种群密度。 数量有限的大型动物采用 调查种群密度。 一般动物采用 调查种群密度。 抽样检测抽样检测 样方法样方法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方法_ 森林中植物类群丰富度调查研究方法_ 逐个计数法逐个计数法 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 取样器取样法取样器取样法 样方法样方法 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 取样器取样法取样器取样法 调查方法的归纳 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 互利共生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捕食 竞争 寄生 (种群内) (群落内) 种间互助: 种间斗争 种内互助 种内斗
7、争 :蜜蜂、蚂蚁等 :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 空间、水分、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 雄狮争王? 捕食 结果: 时间 A B 生 物 数 量 被捕食者与捕食者相互制约,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 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它们的种群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猞猁数量 雪兔数量 猞猁数量 雪兔数量 猞猁数量 雪兔数量 特点: 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数量上不同步性变化。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捕食 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 从最高点判断: 先升先降的为被捕食者,后升后降 的为捕食者者。 从变化趋势看: 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 进化: 被捕食者与捕食者共同进化。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
8、于被捕食者的发展。“精明的捕食者”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被捕食者的物种多样性。“收割理论”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水稻和稗草 竞争 笼子中饲养的小白鼠和仓鼠,给予充足的饮食,还存在竞争吗? 人吃玉米籽粒,牛吃玉米秸秆,人与牛存在竞争吗? 竞争 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A B 竞争实力悬殊时 (大、小草履虫) 生 物 数 量 时间 竞争实力相当时 (牛与羊, 农作物与杂草) 生 物 数 量 时间 A B 结果: 特点: “你死我活”“你死我活” 双方相互抑制。 “你消我长”“你消我长”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寄主吸取营养 物质来维持生活。 寄
9、生 例如: 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如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有些细菌是寄生的,如破伤风杆菌寄生在伤口深处; 有些真菌是寄生的,如冬虫夏草; 有些动物是寄生的,如蛔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 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 植物也有寄生的,如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 寄生 特点特点:一方受益, 一方受害 生 物 数 量 时间 B寄生者 A宿主(寄主) 结果: 寄生者的繁殖可能会导致寄主的寄生者的繁殖可能会导致寄主的 减少,但一般不会导致寄主灭绝。减少,但一般不会导致寄主灭绝。 寄生者消失,有利于寄主数量的寄生者消失,有利于寄主数量的 增加。增加。 寄生与捕食的异同: 不同: 寄生关系中寄主会给寄生生物
10、提供寄生关系中寄主会给寄生生物提供 生存的场所,而捕食不会。生存的场所,而捕食不会。 寄生者取食时往往用吸管或吸器,寄生者取食时往往用吸管或吸器, 而捕食用口。而捕食用口。如蚊子与人、蜜蜂与花如蚊子与人、蜜蜂与花 捕食关系长远来看对双方都是有利捕食关系长远来看对双方都是有利 的,寄生只对一方有利。的,寄生只对一方有利。 相同: 寄生和捕食一般不会导致一方灭绝。寄生和捕食一般不会导致一方灭绝。 只有竞争会导致一方灭绝。只有竞争会导致一方灭绝。 互利共生 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根瘤菌 豆科植物 通过固氮作用提供含氮养料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地衣 根瘤 真菌 藻
11、类 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互利共生 生物A 生物B 特点:“同生共死,同增同减”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步性变化。 生 物 数 量 时间 结果: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或生存 不良。 互利共生与种间互助: 互利共生是种间互助的一种,互利共生是种间互助的一种, 种间互助还有其他的形式,种间互助还有其他的形式, 如犀牛与犀牛鸟如犀牛与犀牛鸟 种间关系 关系 类型 物种 关系一般特征 营养流向 A B 互利 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彼此有利 彼此依赖 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 彼此抑制 种群B得利 种群A有害 群落的空间结构 (1
12、)概念:在群落中,各个 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 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2)类型 生物种群生物种群 分层分层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 食物条件食物条件 湿度和盐碱湿度和盐碱 自身生自身生 度度 长特点 (3)(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 形成原因:在长期形成原因:在长期_基础上形成的对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环境的适应。适应。 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_的充分利用。的充分利用。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 群落的垂直结构 地被物层地被物层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 森林中鸟类分层现象示意图 植物为动物提供的植物为动物提供的食物、栖息场所食物、栖息场所等
13、等 如,某湖泊的不 同深度分布着不 同种的鱼类就是 群落的垂直结构。 或深度。 2、原因: 1、特点: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 即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 群落的水平结构 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 1.水平结构的特点: 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镶嵌性。 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分布不均匀 造成的,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 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 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等。 3.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2.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 思考: 某座山海拔2042米, 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