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知识梳理.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知识梳理.docx》由用户(Rabit)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 必修 下册 知识 梳理 下载 _必修 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 3 3 下册知识梳理下册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庖丁解牛) 1.1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识记字音一、识记字音 曾皙(x) 哂之( shn) 铿尔( kng) 舞雩(y) 喟然( ku) 二、通假字二、通假字 1. 鼓瑟希(希,同“稀”) 2. 莫春者(莫,同“暮”) 3. 唯求则非邦也与(与,同“欤”) 三、古今异义三、古今异义 1. 加之以师旅(古义:泛指军队 今义: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2. 且知方也(古
2、义:是非准则 今义:方向、对方、方法等) 3. 如五六十(古义:或者 今义:如果,像) 4. 如其礼乐(古义:至于 今义:如果,像) 5. 异乎三子者之撰(古义:才能 今义:写作) 四、一词多义四、一词多义 (1)以 : 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 毋吾以也(认为,动词) 则何以哉(做、为,动词) 加之以师旅(用、那,介词) 以俟君子(而,连词) (2)尔: 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你们,代词) 子路率尔而对曰(相当于然,词尾) (3)言: 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 五、词类活用五、词类活用 1. 端章甫(名词作动词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2. 风乎舞雩(名词作
3、动词 吹风、乘凉) 3.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 小相、大相) 4.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形容词作名词 勇气) 5. 曾皙后(方位名词作动词 落在后面) 六、特殊句式六、特殊句式 1. 不吾知也(宾语前置) 2. 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3. 尔何如?(宾语前置) 4. 何伤乎?(宾语前置) 5.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状语后置) 6. 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7. 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8. 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 9. 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 10. 毋吾以也(宾语前置) 11. 浴乎沂(状语后置) 12. 风乎舞雩(状语后置) 13.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状语后置) 1
4、.2*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 一、识记字音一、识记字音 胡龁(h) 衅钟(xn) 觳觫(h s) 褊小(bin) 忖度(cn du) 便嬖(pin b) 莅中国(l) 吾惛(hn) 放辟邪侈(p) 商贾(g) 狗彘(zh) 庠序(xing) 孝悌(t) 二、通假字二、通假字 1. 无以,则王乎(以,同“已”,止) 2. 为长者折枝(枝,同“肢”,肢体) 3.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刑,同“型”,作榜样) 4. 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 5.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同“网”) 6.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同“矣”,确定语气) 7.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同
5、“途”) 8.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同“诉”) 三、古今异义三、古今异义 1.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古义:吝惜。今义:喜欢)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用来推广到。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3.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古义:推广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4.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5.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6. 然后从而刑之(古义:接着就。今义: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 此就) 四、一词多义四、一词多义 (1)爱: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6、(吝惜)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喜爱,喜欢) (2)明: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名词,视力)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形,清楚、明白)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形,贤明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形,明亮) (3)道: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道义、道理) 任重道远(路,道路) 五、词类活用五、词类活用 1.无以,则王乎。(王:名作动,统一天下,王道) 2.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王:名作动,称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
7、“老、幼”:形作动,尊敬、爱护; 后“老、幼”:形作名,老人,小孩) 4.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保:使动用法,使安定) 5.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危: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6.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朝:使动用法,使来朝) 7.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服:使动用法,使服从) 8.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通网名作动,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六、特殊句式六、特殊句式 1.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 2. 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 3. 王见之,曰:牛何之? (宾语前置) 4.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5.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被动句) 6.
8、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7.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宾语前置) 8. 夫子之谓也。(文言固定句式,之谓也,说的就是) 1.3 庖丁解牛庖丁解牛 一、识记字音一、识记字音 膝之所踦(y) 砉然(x) 騞然(hu) 莫不中音(zhng) 批大郤(x) 肯綮(qng) 軱(g) 良庖岁更刀(gng) 新发于硎(xng) 怵然为戒(ch) 謋(hu) 二、通假字二、通假字 1. 砉然向然(向:同“响”。) 2. 技盖至此乎(盖:同“盍”。) 三、古今异义三、古今异义 1. 依乎天理(天理,古:牛体自然的结构。今:常指天然的道理) 2. 因其固然(固然,古:本来的样子。今:a.表示承认
9、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b. 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3. 虽然,每至于族(虽然,古:虽然如此,尽管那样。今: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4. 虽然,每至于族(至于,古: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了。今:a. 达到某种程度;b.另提一事。) 四、一词多义四、一词多义 (1)善: 善哉 (表示同意的应答词) 善刀而藏之 (通“缮”,修治,擦拭) (2)族: 族庖月更刀 (众,一般的) 每至于族 (丛聚,集结之处) (3)为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替,给)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都是动词。前一个,解的意思;后一个,作为的意思。) 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因为
10、的意思。)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两个“为”同义,因为。) (4)乎 技盖至此乎 ( 相当于“于”,可不译。) 依乎天理 (相当于“于”,可不译。) 而况大軱乎 (表疑问语气,呢。)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5)然 奏刀騞然 (拟声词词尾。) 因其固然 (副词词尾,表“的样子”。) 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怵然为戒 (形容词词尾,表“的样子”。) (6)于 合于桑林之舞 (介词,引出对象。)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介词,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介词,对于。) 虽然,每至于族 (介词,引出对象。) (7)而 臣以神遇而不
11、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连词,表转折。) 而况大軱乎 (连词,表递进。) 提刀而立 (连词,表修饰。) 善刀而藏之 (连词,表承接。) 五、词类活用五、词类活用 1. 足之所履 (履,名词作动词,踩。) 2.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岁、月,名词做状语。) 3. 而刀刃者无厚(厚,形容词作名词。厚度) 六、特殊句式六、特殊句式 1. 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 2. 技经肯綮之未尝 (“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 3.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 4. 视为止,行为迟 (省略句,两个“为”后面均省略宾语“之”) 2 烛之武退秦师
12、烛之武退秦师 一、识记字音一、识记字音 1. 氾南(fn) 2. 贰于楚也(r) 3. 佚之狐(y) 4. 夜缒而出(zhu) 5. 共其乏困(gng) 6. 朝济(zho) 7. 肆其西封(s) 8. 阙秦(qu) 9. 逢孙(png) 10. 戍之( sh) 二、通假字二、通假字 1.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语气词,了) 2. 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3. 夫晋,何厌之有(厌,同“餍”,满足) 4.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同“缺”,侵损,削减) 5.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高兴) 6.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明智) 三、古今异义三、古今异义 (1)贰
13、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 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 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 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 四、一词多义四、一词多义 (1)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 ) 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 越国以鄙远(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焉用亡郑以陪邻/阙秦以利晋(连词,表目的。) (2)而 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连词,表承接。 ) 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 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
14、,表转折。) (3)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词,的。)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 (4)焉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哪里)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那里)(兼词,于之。) (5)其 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 君知其难也(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 失其所与 (指代自己)(代词。) 吾其还也(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6)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
15、进,况且。) 五、词类活用五、词类活用 1.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在西方) 2. 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 3. 越国以鄙远(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 4. 阙秦以利晋(形容词使动用法。 使受益) 5. 越国以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土地) 6. 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雄厚,变削弱) 7.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 阙秦以利晋(使损害) 六、特殊句式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君之所知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表否定判断) 2疑问句 (1)夫晋,
16、何厌之有(疑问代词“何”,表反问)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焉”,表疑问) 3省略句 (1)(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主语“烛之武”) (2)(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子犯(晋侯)击之(省动词宾语“晋侯”) (4)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 4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 3 *鸿门宴鸿门宴 一、识记字音一、识记字音 飨( xing) 美姬(j) 鲰生( zu) 卮酒(zh) 有郤(x) 玉玦(ju) 瞋目(chn) 目眦( z) 按剑而跽(
17、j) 参乘(shng) 彘肩(zh) 刀俎(z) 戮力(l) 崤山(xio) 切而啖之(dn) 二、通假字二、通假字 1.成五采:(采,同彩,颜色)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同纳) 3.张良出,要项伯:(要,同邀)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 6.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同隙)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同否) 8.因击沛公于坐 置之坐上:(坐,同座) 9.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距,同拒) 三、古今异义三、古今异义 1. 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省份名。 2. 非常 古:
18、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 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今:省份名。 4. 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省份名。 5. 婚姻 古:儿女亲家。今:男女结为夫妻关系。 6. 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述。 7. 于是 古:在这件事上(这种情况下)今:表顺承。 四、一词多义四、一词多义 (1)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罪(道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辞谢、告别) (2)辞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告别) (3)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 故听之(因此)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特意) (4)幸
19、 妇女无所幸。(宠幸、亲近) 故幸来告良。(幸亏、幸而) 1. 去 相去四十里。(距离) 脱身独去。(离去,离开) 1. 然 沛公默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连词,然而) 不然,籍何以至此(代词,这样) 1. 于 贪于财货(向,对) 长于臣。(比) 复得见将军于此。(在) 1. 因 不如因而善遇之。(就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于是)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势、趁机) 因人之力而敝之。(依靠、凭借) 1. 为 使子婴为相。(任,做) 为击破沛公军!(替,给)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制定) 为之奈何(处理对付) 军中无以为乐。(作为) 如
20、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 (10)且 若属皆且为所虏(将) 臣死且不避(尚且)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况且) 五、词类活用五、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 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2.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3. 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 4. 籍(登记,动词)吏民。 5.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6. 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7. 道(取道,动词)芷阳间行。 2.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1.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之为王,称王,意动) 2.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 3. 沛公旦
21、日从(使跟从即带领)百余骑来见项王 4. 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不内。 4.名词作状语: 1.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2.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3. 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4. 头发上(向上)指。 六、特殊句式六、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1. 此天子气也。 2.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 亚父者,范增也。 4.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 省略句: 1. 沛公军霸上。(省略了介词“于”) 2.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省略主语“项伯”) 3. 欲
22、呼张良与俱去。(省略主语“项伯”) 4. 毋从俱死也。(宾语省略) 5. 奉卮酒为寿。(省略主语“沛公”) 6.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介词“于”) 7.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 “于盾”) 8. 置之坐上。(省略介词“于”) 9. 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宾语“之”) 3. 被动句: 1.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2.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表被动) 3. 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被动) 4. 介宾短语后置: 1. 具告以事。 2. 贪于财货。 3. 长于臣。 4. 得复见将军于此。 5宾语前置: 1.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2. 籍何以至此? 3. 客何为者? 4. 大王来何操?
23、5. 沛公安在? 6.固定结构 1.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没有的 ) 2. 为之奈何?(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 3. 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谁更)?表示比较。) 4. 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 5. 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用来的。) 6. 项王未有以应(有以:有用来的。 ) 7.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4 窦娥冤(节选)窦娥冤(节选) 一、识记字音一、识记字音 刽子手(gu) 提防(d fang) 盗跖(zh) 错勘(kn) 前合后偃(yn) 罪愆(qin) 尸骸(hi) 一陌儿(bi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