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说“木叶”》课件(共32张PPT).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部编版《说“木叶”》课件(共32张PPT).pptx》由用户(七彩)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说“木叶” 人教部编版 木叶 课件 32 PPT 下载 _必修 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说“木叶”说“木叶” 林庚林庚 01 1.把握文章中的主要概念,理清文章的 记叙思路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 特质以及意象相对稳定的特点,提高对 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 同类现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林庚(1910-2006),字静希。诗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 史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博士生导师。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 1928年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曾参与 创办文学月刊。1933年毕业后留校,同时担任文学季刊编委。 193
2、4年起在北京大学等校兼课,讲授中国文学史。1933年秋出版了第 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 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七七”事变后到厦门大学任教。1947年返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1952年院系大调整,改任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春野与窗、问路 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 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 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既是诗人,又是学者。既是诗人,又是学者。 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 的“双璧”。他对唐的“双
3、璧”。他对唐 诗作出了“诗作出了“盛唐气盛唐气 象象”、“少年精神”、“少年精神” 等经典概括,被学界等经典概括,被学界 广为接受。贺知章的广为接受。贺知章的 名诗名诗咏柳咏柳,是因,是因 为他的挖掘,才入选为他的挖掘,才入选 小学课本,最终家喻小学课本,最终家喻 户晓户晓。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诗坛呈现出萎靡不振的景 象,专门发表诗歌的报纸杂志寥寥无几。 针对这种现状,林庚曾说:“当代诗歌的 路子不对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 诗化的语言,精炼的语言,需要从日常的 生活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 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本文正是林庚 先生对诗歌语言的观点。 02 添加标
4、题 添加标题 1.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3.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 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 “木”字。 4.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5.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 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 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
5、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 色性。 7.“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 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浏览全文,勾出每段关键词句。 04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 那就是“木叶”是诗人笔下钟爱的艺术形象,而“木叶” 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二部分(46段)是文章的重点,主要阐述“木”的 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样的特征。 第三部分也就是第7段,这是本文的小结。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 (13)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 (46) 分析“木”分析“木” 的两个艺的两个艺 术特征
6、术特征 总结全文总结全文 (7) 艺术领域艺术领域: 一字之差一字之差 相隔千里相隔千里 全文思全文思 路路 “木叶”为木叶”为 古代诗人古代诗人 所钟爱所钟爱 木木 02 文章开篇交代“木叶”的来源,从源头上揭开“木叶” 这个意象的神秘面纱。 接下来在第2段以“木叶是什么呢”的设问开头, 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 “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 见。“木叶”产生了不少的佳句,到杜甫的“落木” 则发展到极致。至此明确指出,从最开始用的“木 叶”,到后来的“落木”,实际上是诗人大胆的艺术 追求。 文章第3段继续阐述“木叶”“落木”与“树 叶”“落叶”之所以不同
7、,关键在于“木”字,引出 本文要论述的重点,也就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 概念概念 艺术形象艺术形象 第第1节:节: 第第2节:节: 树叶树叶 木叶木叶 叶叶 落木落木 (门庭寂寥)(门庭寂寥) (兴盛繁茂)(兴盛繁茂) 第第3节:节: 概念概念 木叶成为诗人的钟爱木叶成为诗人的钟爱 形象形象 学习重点:研读第4-6段,回答问题: 分析文章是如何阐释“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的? (一)“木”用于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含有一个落叶 的因素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VS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树树 满树叶子,饱满满树叶子,饱满 木木 叶子越来越叶子越来越 少,空阔少,空阔 02 (二)分析原因
8、: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由树与木潜在形象的不同,进而阐释树与叶、木与叶 的形象 “树”“树”与“叶”的形象一致,都带有 层层浓荫的联想 “木”“木”有“木头” “木料”“木板” 等影子让人想起树干,很少想到叶子。“叶”被排 斥到“木”的舒朗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 象不一致,“叶”暗示着落叶。 所以树叶可以简化成叶,但木叶不可。 第第1节:节: 第第2节:节: 树叶树叶 木叶木叶 叶叶 落木落木 (门庭寂寥)(门庭寂寥) (兴盛繁茂)(兴盛繁茂) 第第3节:节: 概念概念 木叶成为诗人的钟爱木叶成为诗人的钟爱 形象形象 04 (三)“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有微黄、干 燥之感 “树”褐绿色,与叶
9、接近“木”微黄色、干燥 “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 个舒朗清秋的气息 “落叶”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黄叶”长满树上,有微黄颜色,没有干燥 之感,缺少飘零之意 “落木”比“木叶”更空阔,洗尽绵密之意 意象意象 场合场合 外形外形 颜色颜色 质感质感 意味意味 联想联想 ( (落落) ) 木木 ( (叶叶) ) 树树 ( (叶叶) ) 春春 夏夏 之之 交交 秋秋 风风 叶叶 落落 脱脱 尽尽 叶叶 子子 枝枝 叶叶 繁繁 茂茂 绿绿( (叶叶) ) 褐绿褐绿 ( (干干) ) 干干 燥燥 饱饱 含含 水水 分分 空空 阔阔 疏疏 朗朗 饱饱 满满 绵绵 密密 离人的叹息离人的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