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一语文统编版下册 第三单元 9.1《说“木叶”》课件(共36张PPT).ppt

  • 上传人(卖家):七彩
  • 文档编号:1003662
  • 上传时间:2021-01-06
  • 格式:PPT
  • 页数:36
  • 大小:1.5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一语文统编版下册 第三单元 9.1《说“木叶”》课件(共36张PPT).ppt》由用户(七彩)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说“木叶” 高一语文统编版下册 第三单元 9.1说“木叶”课件共36张PPT 语文 统编 下册 第三 单元 9.1 木叶 课件 36 PPT 下载 _必修 下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人教版必修下册人教版必修下册 3.93.9说木叶说木叶 ()、整体感知: 1、概括每段大意:概括每段大意: 2、梳理文章脉络:、梳理文章脉络: 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 1、请找出第二段中所涉及的诗句,分析作者想说明什么现象。、请找出第二段中所涉及的诗句,分析作者想说明什么现象。 2、品味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品味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比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比 较诗中“高木”与“高树”的不同意味。较诗中“高木”与“高树”的不同意味。 3、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和

    2、“柔条纷冉冉,落叶何和“柔条纷冉冉,落叶何 翩翩。”翩翩。” 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 4、“木”有什么样的艺术特征,为何会有这两个艺术特征?、“木”有什么样的艺术特征,为何会有这两个艺术特征? 预习任务预习任务 一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 诗词中的意蕴;理解体会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2.学会通过把握关键句,快速理清文章结构的方法。了解文艺理论性文章从文学现象入手,发现问题、 分析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 3.提升鉴赏古典诗歌的审美能力,培养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 二

    3、二、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课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 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掌握从小处着 手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诗中作者为何不用“落叶”,而用 “落木”呢?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4、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 词 填 空 : 林庚(林庚(1910191020062006) 林庚林庚字静希。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 人,文史学家人,文史学家。1933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 系。系。1933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夜。 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 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 “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 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

    5、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春 野与窗野与窗问路集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 学专著学专著诗人李白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中国文学简史等等。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释题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 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 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 行分析说理。 识词释义 1词语认读 袅袅( ) 照浦( ) 褒( )奖 灼灼( ) 亭皋( ) 寒砧( ) 涔( )阳 万应锭( ) 言筌( ) 窸窣( ) 迢( )远 庾( )信 橘徕( ) 冉冉( ) 陆厥( ) 柳恽( ) 桅( )杆 潜力( ) nio p zhu cn x s li ju tio

    6、rn d ng go yn zhn wi qun bo y qin 词语积累词语积累 熟能生巧:对工作、技能等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妙的办法。 相去无几: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鱼 的竹器。 一字之差:原意是只差一个字,用来比喻相差的很少。 一字千金: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 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给千金(见于史记 吕 不韦列传)。后来用“一字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价值极 高;也形容书法价值极高。 第第1 1段段, ,引出话题:引出话题:“木叶木叶”是历代诗人钟爱的形象。是历代诗人钟爱的形象。 第第2 2段段, ,古代诗歌中用“树叶”的十

    7、分少,“木叶”古代诗歌中用“树叶”的十分少,“木叶” 一用一用 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 第第3 3段段, ,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其关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其关 键在于键在于“木木”字。字。 第第4 4段段,“,“木”的第一特征:单纯、含有落叶的因素。木”的第一特征:单纯、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第5段段,“木”有第一特征的原因(有暗示性)“木”有第一特征的原因(有暗示性) 第第6段段,“木”第二特征:暗示微黄与干燥,有清木”第二特征:暗示微黄与干燥,有清 秋的气息秋的气息 第第7段段,总结。总结。艺术领域艺术领域:一字之差一字之差 相隔千

    8、里相隔千里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1 1、 文章结构思路如何?(概括归纳文章结构思路如何?(概括归纳 )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分析木的两个艺术 特征。 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 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 ) ) (总结全文)(总结全文)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 (13)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 (46) 分析“木”分析“木” 的两个艺的两个艺 术特征术特征 总结全文总结全文 (7) 艺术领域艺术领域: 一字之差一字之差 相隔千里相隔千里 全文思 路 “木叶”

    9、“木叶” 为古代诗为古代诗 人所钟爱人所钟爱 2 2、阅读、阅读1 1- -3 3段,思考:段,思考: 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 文学现象?文学现象?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1、“木叶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 2、诗歌中有用“树”,有用“叶”“诗歌中有用“树”,有用“叶”“树叶”“落树叶”“落 叶”叶”却无人过问。却无人过问。 “木叶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 (落木)(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 3 3、其中关键在于、其中关键在于“木木”字。字。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3

    10、3、阅读、阅读4 4、5 5、6 6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有哪些特征?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有哪些特征?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的问题的问题。 暗示性暗示性 “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 其一,其一,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 个个落叶落叶的因素;的因素; 其二,其二, “木”不但容易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不但容易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 “木”所暗示的“木”所暗示的颜色颜色,它可能是透着,它可能是透着黄色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

    11、,而且在触觉上它 可能是可能是干燥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的而不是湿润的。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4、比较“木”和“树”各有什么特征?、比较“木”和“树”各有什么特征? 高高树树多悲风,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寒风扫高木。木。 (饱满)(饱满) (空阔)(空阔) 树 木 满树的叶子满树的叶子 浓阴浓阴 水分很充足水分很充足 浓绿浓绿 木头木料、木头木料、木板木板 树干树干 落叶落叶 秋天秋天 微黄微黄 干燥干燥 木 叶 的特征的特征 本身含有落叶的本身含有落叶的 因素因素 微黄干燥微黄干燥 单纯、空阔、单纯、空阔、 疏朗的清秋疏朗的清秋

    12、 气息。气息。 场合:场合: 秋天叶落秋天叶落 情感情感: 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 总结:总结: 树树( (叶叶) )繁茂的枝叶繁茂的枝叶 密密层层密密层层 浓阴浓阴 饱满饱满 无飘零之意无飘零之意 落叶落叶繁密繁密 湿润湿润 飘零之意飘零之意 木叶落叶的因素 木质的树干 微黄 干燥 空阔 疏朗 落木落木无“绵密”之意无“绵密”之意 空阔空阔 5、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 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 示性的特点。示性的特点。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13、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6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作者通过说“木叶”,告诉人们诗歌语言是富于暗作者通过说“木叶”,告诉人们诗歌语言是富于暗 示性的,提倡推敲用字用词,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涵示性的,提倡推敲用字用词,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涵 和意境。和意境。 “这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 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不留心就不会 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 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

    14、的力量与概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 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 言说。”言说。” 7、 课文阐释的是诗的语言的课文阐释的是诗的语言的“暗示性暗示性”问问 题题,而标题却拟为而标题却拟为说说“木叶木叶”,有什么好有什么好 处处? 1、全文以“木叶”作为引论、立论和结论的依据,以“说 木叶”为题,体现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2、标题为“说木叶”,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着并渗透于有 关“木叶”的诗句中品读玩味,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简单, 并逐层深入,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 心理。 3、以“木叶”具有

    15、暗示性的独特角度,来阐释古典诗歌语言 具有暗示性,有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诗歌的语言富于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 诸言外。诸言外。 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言 外意味外意味。 得到启示 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 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学学 习本文之后,我们在读古诗时见到习本文之后,我们在读古诗时见到“木叶木叶”大家就会想到大家就会想到 在瑟瑟秋风中

    16、凋零的树木,进而体会诗人抒发的感伤情怀。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进而体会诗人抒发的感伤情怀。 以此类推,很多以此类推,很多意象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相对稳定 的感情色彩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木叶”一样,成一样,成 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1 1、阅读下列诗句,总结“柳”的含义及暗示性的由来。、阅读下列诗句,总结“柳”的含义及暗示性的由来。 四、课堂训练与检测四、课堂训练与检测 1、碧玉、碧玉妆成

    17、一树高,万条垂下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二月春风春风似剪刀。(贺知章似剪刀。(贺知章咏柳咏柳)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烟柳满皇都。(韩愈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早春呈水 部张十八员外部张十八员外) 1、初春、初春 生机生机 柔嫩柔嫩 美好情感,赞咏美好情感,赞咏 2、暮春,、暮春, 柳叶浓密,绿色过于繁盛柳叶浓密,绿色过于繁盛 3、扬子江头扬子江头杨柳春杨柳春,杨花愁杀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 潇湘我向秦。(郑谷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淮上与友人别与友人别 4、渡渡头头杨柳杨柳青青

    18、,枝枝叶叶青青,枝枝叶叶离情离情。(晏几道。(晏几道清平乐清平乐 5、柳柳阴直,烟里阴直,烟里丝丝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送行 色色。登临。登临望故国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周邦彦,谁识京华倦客?(周邦彦兰陵王兰陵王 3、春天,柳絮漫天,愁绪之多、春天,柳絮漫天,愁绪之多 “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不忍分别“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不忍分别 4、春天,送别,依依不舍、春天,送别,依依不舍 5、春天,“丝”与“思”谐音,思乡、春天,“丝”与“思”谐音,思乡/人,愁绪人,愁绪 古典诗词中的“柳”意象古典诗词中的“柳”意象 1、借指春天

    19、、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 2、离愁别绪(“柳”与“留”、“丝”与 “思”谐音和折柳寄远的风俗,亲人或友朋 离别,折柳以表达对离别者的不舍之情) 3、代指故乡、愁的象征 4、象征美女、喻指爱情、借代小人等。 当堂训练与检测 2 2、体味、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下列诗句中各意象 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 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 梧桐梧桐更兼更兼细雨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到黄昏、点点滴滴 羌笛何须怨羌笛何须怨杨柳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 忧愁情绪忧愁情绪 离别之情离别之情 夜闻夜闻归雁归雁生相思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病入新年感物华 采采菊菊东篱

    20、下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 期间旦暮为何物,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杜鹃啼血猿哀鸣啼血猿哀鸣 怨恨之情怨恨之情 思念之情思念之情 脱俗之境脱俗之境 墙角数枝墙角数枝梅梅,凌寒独自开,凌寒独自开 圣洁圣洁 坚贞坚贞 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 1 1、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 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 读者共同完成,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读者共同完成,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 念。念。 2 2、作者通过

    21、说“木叶”,告诉人们作者通过说“木叶”,告诉人们诗歌语言是富于暗诗歌语言是富于暗 示性的示性的,提倡推敲用字用词,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涵,提倡推敲用字用词,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涵 和意境。和意境。 3 3、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相对稳定的 感情色彩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 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燕、柳、梅、杜鹃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燕、柳、梅、杜鹃 等。等。 4 4、读

    22、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 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 内涵。内涵。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 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 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 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读诗,学诗,读诗,学诗, 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人。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人。 人教版必修下册人教版必修下册 谢谢 谢谢 聆聆 听听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一语文统编版下册 第三单元 9.1《说“木叶”》课件(共36张PPT).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03662.html
    七彩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