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综合测试卷.doc

  • 上传人(卖家):刘老六
  • 文档编号:1002629
  • 上传时间:2021-01-06
  • 格式:DOC
  • 页数:19
  • 大小:524.4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综合测试卷.doc》由用户(刘老六)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历史 综合测试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第 1 页,总 19 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综合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7575 分分) ) 120 世纪 20 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开 始诞生。这次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2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3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 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 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投资办厂 A. B. C.

    2、 D. 41919 年 6 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 次对西方人说“不” 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5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 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军作战勇敢 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C.民众的大力支援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62016 年是红军

    3、长征胜利 80 周年。小明同学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到达陕北后,妈妈问了小明四个 问题,小明回答错误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长征开始的主要原因 B.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第 2 页,总 19 页 C.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7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 “洋人的朝廷”的是( ) A.赔款 4.5 亿两白银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拆毁大沽炮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8洋务派认为:“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唯武备则力讲求,武备也无足取法,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洋务 派欲从哪方面学习

    4、西方( ) A.器物 B.制度 C.思想 D.文化 9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柳成荫”的( ) A.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企业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0“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 而曹、章、陆去。”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1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下定这一禁烟决心的

    5、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曾国藩 D.左宗棠 121940 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 法对付了?”这说明( ) A.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 B.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 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和牵制了日军 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 13 下图是 2015 年 6 月 9 日 参考消息 登载的一篇文章的标题。 “十四年抗战说”是把哪一事件作为抗日战争的开端 ( ) 第 3 页,总 19 页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4

    6、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 12 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 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151866 年,闽浙总督左宗棠上疏清廷:“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欲防海之害而收其 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同治皇帝准奏后,左宗棠创办了(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京师大学

    7、堂 16 老战士黄镇用画笔记录了他的一段难忘经历。 作品中描绘了汹涌的大渡河、 白茫茫的雪山和荒芜的草地等。 他的这段“ 难 忘经历” 是指参加了(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17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通装水 管,饮灌称便。”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近代化原动力 B.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 C.当时国人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D.电灯、自来水自身存在明显不足 18(2 分)下图为反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数据表。阶段发展趋势的外部原因是( ) A.中国

    8、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C.一战刺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辛亥革命的鼓舞 19“九一八事变”后,东北 3000 多万名同胞沦为亡国奴。1933 年,日本成立 731 细菌部队,残害中国人民。1937 年,日本 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军在中国狂轰滥炸, 烧杀抢掠,进行了南京大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北疃惨案、 平阳惨案等众多血腥惨案。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证明( ) A.中国人民有抗战到底的决心 B.日本侵华史是一段浸透血泪的暴行史 C.日占区中国平民的悲惨生活 第 4 页,总 19 页 D.中华民族开始了全面抗战 20“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爆发了经济危机,

    9、日本的经济也受到打击,一度地陷入困境,日本法西斯为了国家的利益决心要 冲破华盛顿体系对自己的束缚,趁着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大面积剿共的时候日本夺取了日本,想用这样的办法让自己摆脱困 境,甚至可以争霸全世界。”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B.七七事变的背景 C.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D.七七事变的影响 211840 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 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 新青年创办京师大学堂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党改组 A. B. C. D. 22 “孙中山愿意接受共产党员的原因很多。 他

    10、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感到包括共产党员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有权参加国民革命。 实际上,他想利用共产党与工农的联系和苏维埃的援助来改组国民党。”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过程 C.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D.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过程 23“近代列强的纷扰,一次次触动着天朝上国的尊严和中国人麻木的神经,也震醒了清政府中的部分开明官员,他们掀起 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使这腐朽的天地迎来了一缕清风”“这缕清风”的作用是( ) A.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B.掀起了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 C.使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 D.改变了中国的政治体制 24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

    11、“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 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历史现象指的是(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放弃反共立场,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5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和杨虎城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下列因西安事变促成的 “变化”是(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第 5 页,总 19 页 B.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由抗日反蒋变为一致抗日 C.张学良、杨虎城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

    12、D.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6英国记者詹姆斯 贝特兰对某事件评价说:“它不是几个将军的私人冲突,而是由于民族敌人无厌的侵略者所激起的伟大 政治斗争的焦点,是全中国的反日运动,特别是西北军反日运动之最尖锐的表现。”他所评论的“某事件”的解决对时局的影响 ( ) A.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B.“双十协定”的签订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D.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71927 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一文分析道:“如果豪绅资产阶级能够派许多兵占领重要城市,直接有高压 政策,压住工人的革命行动,那么,他们决(绝)没有这许多兵,去驻满全国各乡各村。”

    13、这一思想( ) A.体现当时革命以城市为中心 B.与“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吻合 C.强调资产阶级力量非常强大 D.表明革命应该由无产阶级领导 28胡适曾说过:“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 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这里所谓的“树墩”是指( ) A.传统文化 B.君主专制制度 C.传统的小农经济 D.反动政府的统治 29“中国固有的精神其实并未被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为冲破“固有的精神”,先进中国人 进行了(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14、D.洋务运动 30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 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该材料主要表明( ) A.辛亥革命完全失败 B.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C.中国民众精神麻木 D.救亡图存大势所趋 31 李大钊、 陈独秀和胡适三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 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 ) A.陈独秀 1915 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第 6 页,总 19 页 B.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胡适发表了狂人日记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后期宣传了马克思

    15、主义 321923 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 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 A.维新思想 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民主和科学 3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发展 壮大自己”。这反映了毛泽东( ) A.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 B.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 C.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D.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思想 34专题课复习上,余老师让学生将某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标注在数轴上

    16、,以便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知识。结合小明同学设计 的图示,可以判断该课的主题是( ) A.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B.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351948 年 11 月的一个清晨,徐州,这个自古为兵家必争的城市,又爆发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不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 争,而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民族的两个政党之间的战争。这次大战,国共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达到 140 万人,以往的战争比起 此时此地发生的大战,实在是不足道哉。这场战役( ) A.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使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 C.基本解放了华东和中原地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17、 D.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36某次战役结束后十二天,新华社发表毛泽东的评论:“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 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该战役是( ) A.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辽沈战役 37 梁启超在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中说: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将中国人知不足后进行的探索活动填在下面的示意图中, 第 7 页,总 19 页 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18、 B.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D.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38“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 断提高的过程。”关于中国近代化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中国近代化起步经历了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 B.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事件都没有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C.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历程 D.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导致中国近代化历程异常艰难 3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都是伪经,因此反对“恪守祖训”。1891 年该书刊

    19、印 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入西方理论 C.倡导维新变法 D.颠覆孔孟学说 40严复通过发表文章和翻译西方著作,无情抨击了封建顽固思想,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维新主张,对近代 早期知识分子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这表明戊戌变法兴起的因素是( )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民族危机的加深 D.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二二、综合题、综合题(80 分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 3000 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 等(6

    20、 月 3 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 月 28 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 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第 8 页,总 19 页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1)说说上述事件发生的背景。 (2)从材料中归纳能够反映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 (3)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42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 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21、。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 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 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并概括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 431902 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 年

    22、移居台湾、1897 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 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 75 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 60 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 60 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 关。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第 9 页,总 19 页 44江西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说江西】 图一 南昌起义 图二 井冈山会师 【数字江西】 材料一 江西兴国是“中国烈士第一县”。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籍烈士就有 12038 名。相当于每一公里

    23、的长征路上,都有一 名兴国儿女化作的生命路标。当时仅有 23 万人的兴国,就有 8 万人参加红军 材料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51965 年间,共授将军衔 1604 个,全国平均每 3 个县有 2 位将军,但将军的籍贯分布并不均 匀赣州市将军 132 位,井冈山下的吉安、永新、泰和三县就达 104 名将军最多的省份江西有 325 位,占全国总数的 1/5。兴国县的将军数,占全省总数的 1/6,被誉为共和国将军县。 (1)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24、? 4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4 年 1 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 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 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团结一致, 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 1936 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 解决。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

    25、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 1800 余次,毙伤日军、伪军 2 万作人,拔掉据 点 2000 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 1.7 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 500 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 第 10 页,总 19 页 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 :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 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二、 三, 指出抗日

    26、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4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某班同学梳理了一份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以“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为主题 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 (1)王林同学在阅读大事年表时,发现 19 世纪 4050 年代,西方开始冲击和打击中国。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西方冲击和打击 中国的具体事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 11 页,总 19 页 (2)张红同学在探究这一主题时,认为 19 世纪 6090 年代中国对西方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中国开始仿效西方,希望以此增强 自身的实力。

    27、请举例证明这一观点。 (3)通过探究,说明中国近代前期抗争与探索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47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 80120 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 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 第 12 页,总 19 页 俄国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 井冈山会师 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贯穿其中,两党几度和谈,共谋民族大业。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 周恩来都曾亲历和谈并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抗战胜利后,全面内战爆发,国共两党关系破裂。国民党拥有优势兵力和精良的装备并有美国政府

    28、的支持,扬言在 三至六个月内消灭人民解放军。结果却是人民解放军用了三年时间,彻底打败国民党军队,取得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基本胜 利。 (1)【谈判篇】 20 世纪 3040 年代,周恩来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 (2)【合作篇】 分析国共两党第一次谈判,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举出 19381945 年国共抗日的著名 战役各一例。 (4)【交锋篇】 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第 13 页,总 19 页 (5)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组织了哪四次重大战役,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6)【得失篇】 军事优势和

    29、美国的援助没有使国民党赢得内战, 而人民解放军却能在三年里就打败了国民党, 请你谈谈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 第 14 页,总 19 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综合测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成为党创建人 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故选 C。 2 【答案】C 【解析】观察图片可知,“曹”“陆”“章”受到“商”“学”“劳动”的打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期间,学生罢课,商人 罢市,他们走上街头要求“内惩国贼,外争主权”,要求惩治曹汝霖、陆宗舆、张宗祥。五四

    30、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答案选 C。 3 【答案】A 【解析】都规定了割地,正确;都规定了赔款,正确;都规定了开埠通商,正确;只有马关条约规定了投 资办厂,不符合题意。故选 A。 4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 的国 际会议”可知其原因即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A 项与题意无关,CD 项不符合史实。故选 B。 5 【答案】C 【解析】民谣歌颂了人民捐粮、捐物、送子女上战场支援人民解放战争的事迹,正是人民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才 能很快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故选 C。

    31、6 【答案】B 【解析】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故 B 错误。 7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01 年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 ,其中有一条“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 帝活动”,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故选 B。 8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唯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可知洋务派欲从器物方面学习西方,故选 A。 9 【答案】D 【解析】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19 世纪 70 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 创办民用工业。洋务

    32、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所以最能体现洋务运动“柳成荫”的 D 项。 10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学生罢课半个月没有引起政府重视,反而遭到更严厉的镇压;商界罢工不到一天,被捕学生就被 释放;工商界罢工不到五天,曹汝霖等卖国贼就被罢免。联系课本知识可知,该史料反映的是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一场 学、工、商界广泛参与的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故选 B。 11 【答案】B 【解析】材料“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此话出于禁烟大臣林则徐,表现其坚决禁

    33、止鸦片的态度。故选 B。 12 【答案】B 【解析】分析题文材料“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对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 可以看出日本军对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因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ACD 选项不符合 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 B。 13 【答案】A 【解析】依据图中“十四年抗战说”,是从 1931 年开始的,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全部沦 第 15 页,总 19 页 陷,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八一三事变是日本侵略上海;西安事变是 1936 年 12 月 12 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逼 蒋抗日的兵

    34、变;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中国开始了全民抗战。答案故选 A。 14 【答案】B 【解析】根据题中材料可知,“会议”、“上海法租界”、“嘉兴南湖”、“游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为中共一大, 中国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故答案选 B 选项。 15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和题干信息可知,左宗棠在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福州船政局。 16 【答案】D 【解析】大渡河、雪山草地等都是长征会经过的地方。 17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

    35、通装水管,饮 灌称便”由此判断可知,上海市民对待西方物质文明,通过实践体会其优越性,从而逐步认识接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反映了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是从维持中国旧俗、恐惧排斥新事物,到认同西方先进文明、接受追求新 潮。故选 B。 18 【答案】C 【解析】根据“数据表”显示的信息可知,阶段所处的时间是“19121919 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 辛亥革命的成果, 冲击了封建制度, 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一战期间 (19141918 年) ,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队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

    36、金时代”。因此 阶段发展趋势的外部原因是一战刺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故选 C。 19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731 细菌部队,到南京大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众多 血腥惨案,证明了日本侵华史是一段浸透血泪的暴行史,选项 B 符合题意;而选项 ACD 与材料信息无关;因此只有选 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 20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日本为应对经济大危机,解决国内矛盾,在蒋介石“围剿”红军之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C 项 符合题意。故选 C。 21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 新青年创办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解放

    37、运动,属于“观念的反应” 阶段;京师大学堂建立于戊戌变法期间,戊戌变法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改良运动,属于“制度的反应”阶段; 中国共产 党成立和国民党改组是两个不同的政党,属于“组织的反应”阶段。故符合题意的是,故选 D。 22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在多次革命后也认识 到依靠军阀搞革命是不行的。因此孙中山想采取苏维埃的成功模式来改组国民党,并且为其国民革命寻求苏维埃和中国 共产党的援助,进行国共合作;在 1924 年初的国民党一大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成为第一次国共合 作的政治基础。所以材料反映的是第

    38、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而不是过程,选项 A 符合题意;国共第二次合作时,孙中山已 经去世,选项 CD 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 A。 23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结合所学知识,从 19 世纪 60 到 90 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 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企业,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由此可知,“这缕清风”的作用是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故选 A。 24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 年 12 月 12 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经过中国共

    39、产党和各方面 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 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因此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 “一个统一的中国, 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 第 16 页,总 19 页 终于在渐渐诞生。”故 C 符合题意;A 项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的标志是 1928 年张学良在东北易帜;B 项蒋 介石放弃反共立场,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是西安事变的结果; D 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1937 年 9 月国 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由此分析 ABD 不合题意,故选 C。 25 【答案

    40、】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西安事变促成的变化”可知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 平解决,标志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 D。 26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因抗击日本侵略,由西北军将领参与的一场重大时间可知,“某事件”指的是由东北军张学良和西 北军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联系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经多方努力得到和平解决,它的重大影响是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 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双十协定的签订是 1945 年国共谈判的结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是在七七事变 后;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故选 A。 27

    41、【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他们决(绝)没有这许多兵,去驻满全国各乡各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思想与“农村包围 城市”的思想吻合。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在经过 1927 年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这三 大起义之后提出的,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 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逐步造成农村包围城市 的战略态势,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故选 B。 28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

    42、亥革命则相当于 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因为胡适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 物,可以判断作者旨在说明传统文化与中国近代变革的关系,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但传统文化仍然根深 蒂固,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故选 A。 29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未被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表达的含义是辛亥革命以后为冲破“固有的 精神”的事件, 指的是思想方面的事件。 结合所学可知, 新文化运动是 1915 年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冲破“固有的精神” 的事件,故选 C。 30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

    43、,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的信息可知, 梁启超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辛亥革命虽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实现真 正的民主,由此梁启超总结了教训,得出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首先要解放人们的思想的结论,故选 B。 31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17 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 年李 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论文,故选 B。 32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维新思想是戊戌变法中宣传的思想,排除 A;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

    44、 B;马克 思主义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传入中国,并且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广泛宣传,在五四运动过程中也被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所 接受的新思想,C 符合题意;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 D。故选 C。 33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长沙失败后,决 定放弃大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 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题文材料反映出毛泽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故选 C。 34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发生在 19 世纪 6090 年代。故 A 不符合题 意;1921 年

    45、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因此,数轴 第 17 页,总 19 页 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故 B 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 19311945 年,与题干的时间数轴不符合。故 C 不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指的是 1919 年的五四运动,与题干的时间 1921 年不符。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35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中的关键信息“1948 年 11 月”“徐州”结合所学知识,1948 年 11 月,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在以徐 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次决战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解放

    46、徐州后,在河南东部全歼敌人。淮 海战役的胜利,基本解放了华东和中原地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故选 C。 36 【答案】D 【解析】1948 年 9 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林彪、罗荣桓发起辽沈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东北敌人 向关内的退路。辽沈战役共歼国民党军队 47 万余人,至此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 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故选 D。 37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先后顺序是器物(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故选 C。 38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进程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阶段;洋务运动 的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 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戊戌变法的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综合测试卷.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02629.html
    刘老六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