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检测题.doc

  • 上传人(卖家):刘老六
  • 文档编号:1002518
  • 上传时间:2021-01-06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346.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检测题.doc》由用户(刘老六)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部编版八 年级 历史 上册 第三 单元 检测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八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检测题 班别: 姓名: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75 分。 1.孙中山说:“太平天国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材料 表明孙中山强调( ) A.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共和政府 C.实现平均地权 D.发动武装斗争 2.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 是因为孙中山( ) A.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第一个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团体 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3.1911 年 10 月 15 日,法

    2、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 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4.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 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5.林伯渠说: “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 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民

    3、众尚未觉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6.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 “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 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实现了中国的革命目标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7.历史学家陈旭麓评述道:“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

    4、也触动了传 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 灭的影响。”他评述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百日维新 D.义和团运动 8.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 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 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提出的“主张集体的民主和 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一观点随后由哪一历史事件实现(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9.辛亥革命爆发时,孙中山远在海外,事先并未料到起义发生,更不曾参与其事,但我们依然说辛亥 革命的领导者是

    5、孙中山先生是因火种早已被孙中山种下。属于“火种”的是( ) A.提出三民主义 B.建立中华民国 C.颁布临时约法 D.就任临时大总统 10.右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A.公元 1912 年 B.公元 1918 年 C.公元 1919 年 D.公元 1920 11.1912 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 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12.民国三年(1914 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

    6、予中 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 人” 时, 老农茫然恍然, 连声说: “我非革命党, 我非中华民国人。 ” 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 ) A.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B.中华民国的建立影响有限 C.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13. 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由袁世凯继任。就任后, 袁世凯于 1914 年修订总统选举法,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还可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 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壳”。有人说:“虽成空壳,但中华民国 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仍

    7、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以下对“空壳”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空壳”是指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 B.“空壳”是指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C.“空壳”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空壳”指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4.“从世纪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 了祭奠,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对这段材料理 解正确的是( ) A.人们不接受中国传统文化 B.儒家思想不符合社会需要 C.袁世凯为配合复辟帝制而尊孔 D.当时人们的思想两极分化 15.1918 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

    8、强盗之专制,其 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抨击的是( )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列强的侵略与殖民统治 C.国民政府的腐败 D.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 16.我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的闹剧,这些闹剧都以失败而告终。袁世凯称帝、 张勋复辟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B.否认了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没有看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D.没有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17.1926 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 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 A.洋务运动 B

    9、.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三大改造 18.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 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 接相关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 C.物况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 19.如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20.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 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

    10、了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 A.民报 B.申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21.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五四运动中,年轻 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该学者旨在说明( ) A.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B.辛亥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C.五四运动具有爱国性质 D.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 22.观察题 11 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曹汝霖等免职令 拒签和约的报道 题 11 图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五四运

    11、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23.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接提示在题 8 表的 、处填写最佳答案( )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梦 新文化运动 题 8 表 A洋务运动 孙中山 陈独秀 B五四运动 孙中山 曾国藩 C五四运动 曾国藩 胡适 D洋务运动 陈独秀 梁启超 24.1919 年 5 月 2 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 国不国矣!”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北京爆发了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 次运动是( ) A.义和团运动

    12、 B.五四运动 C.创建黄埔军校 D.辽沈战役 25.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26.1919 年 5 月 24 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 行,一致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这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 ) 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B.共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 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 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27.右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 76 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 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

    13、民军队的创建 D.国民大革命发动 28.1921 年李大钊指出, 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 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 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29.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 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30.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

    14、。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 究的主题为( ) A.侵略与反抗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近代化的探索 D.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二、材料分析题。31 题 13 分,32 题 12 分。 31.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 的) 材料一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打败了以后又 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 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督衙门武 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 制

    15、定临时约法, 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 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有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 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 黑暗。 (1)根据材料一简析戊戌变法的背景。(2 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戊戌变法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 什么积极影响?(2 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 分)你怎样理解“帝国”变为“民国”?(3 分)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 分)这一运动前期和后期宣传的内容有何变化?(2 分) 32. 阅

    16、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 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塑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 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述动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 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 要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 日益明确了。”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1921 年 7 月 30 日,在上海兴业路 76 号举行的大会,因受法租界巡捕房的干扰而暂时中断。 8 月初的一天,大会的最后一次会

    17、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什么事件引发了五四运动?(2 分)材料中的口号体现了这 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2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2 分)在这场运动中哪一阶级 登上历史舞台?(2 分) (3)材料三中的“大会”是指什么会议?(2 分)该会议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2 分) 参考答案: 1-5:BCBAA 6-10:DBCAC 11-15:ABACD 16-20:ABDBC 21-25:DDABC 26-30:CBBAB 31.(1)背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积极影响:掀起近代中国第一个思 想解放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了显著的作用。 (2)历史事件:辛亥革命。理解: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 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3)新文化运动。变化: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32.(1)事件: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性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方法: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阶级:无产阶级。 (3)会议:中共一大。影响: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 命的面貌然一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检测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100251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