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徽省区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 物理试题(含解析).docx

    • 文档编号:8227405       资源大小:4.68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1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辛静)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安徽省区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 物理试题(含解析).docx

    1、八年级物理一、填空题(共10小题,共14空)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新冠肺炎病毒的直径约100纳米左右,合_m;(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_。【答案】(1)10-7 (2)1.08109【解析】【小问1详解】新冠肺炎病毒的直径约【小问2详解】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2. 我国周代以“礼乐”治天下,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基础,图示的编钟是那个时期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声音的 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一定相同。【答案】音色【解析】【详解】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各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轻敲或重敲同一编钟的同

    2、一位置,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所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由于振动的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变,所以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相同的。3.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画面奇丽壮美。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其实是太阳光经过大气层时发生了_所成的像。(选填“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答案】光的折射【解析】【详解】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下部空气密度大,上部空气密度小,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不断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我们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的虚像。4.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

    3、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则图像中的_(选填“A”或“B”)表示乙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像知,相同时间B经过的路程大,所以B的速度大;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则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图像中的A表示乙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5. 如图所示,2021年2月,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附近出现座“冰火山”。“冰火山”最高14m,“冰火山”的形成是由于地下水喷出地面后迅速 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虽然气温一直很低,但是“冰火山”却在慢慢地变小,这是因为“冰火山”发生 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缘故。【答案】

    4、 . 凝固 . 升华【解析】【详解】1“冰火山”是由于地表温度较低,地下水喷出地面后迅速凝固成的。2“冰火山”在慢慢地变小,是因为冰直接升华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小。6. 如图所示,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通过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推测二十四节气,日影是光的_形成的。【答案】直线传播【解析】【详解】日影属于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就形成了影子。7. 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感应水龙头,当手对着感应窗时,水会自动流出,使用该水龙头时,感应窗发出的_照射到手上发生了反射,感应窗内接收管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出水。【答案】红外线【解析】【详解】水龙头感应窗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手上发生了反射,

    5、接收管接收到反射后的红外线信号后控制出水。在光谱的红光以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频率范围:101251014Hz,我们将这种光称为红外线;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热作用越强;红外线的应用有:诊断病情,拍摄“热谱图”、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遥控器及红外线烤箱等。8. 晚上,小明在客厅的窗户玻璃上看到了客厅里灯的像。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推动玻璃窗,则小明通过玻璃窗看到的像_(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不动”)。【答案】静止不动【解析】【详解】由于在平面镜中成像时,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水平向左缓缓推动玻璃窗,镜面所在平面不变,物体位置不变,则

    6、看到的像是静止不动的。9. 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和M点的距离是_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m.【答案】 . 0.6 . 0.2【解析】【详解】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其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由题意知: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即焦点)和M点关于镜面对称,故它们之间的距离是0.6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0.2m10.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传播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将移动到O点的_(选填“左”

    7、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至水槽满,则水满时的折射角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适量水时的折射角。【答案】 . 左 . 等于【解析】【详解】1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2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由于入射角不变,所以折射角的大小也不变,即水满时的折射角等于适量水时的折射角。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1. “在物理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物理的花园”里有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知识,下列物理量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普通人的身高约为2.0mB. 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C.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D.

    8、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cm【答案】D【解析】【详解】A普通人的身高约为1.7m,故A不符合题意;B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25,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8m/s,故C不符合题意;D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cm,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 小华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是l16.80cm、l26.81cm和l36.79cm。取其平均值6.80cm作为测量结果。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l16.80cm的测量结果没有误差B. l16.80cm也可以记录成l16.8cmC. l26.81cm中

    9、0.01cm是准确值D. 物体长度可能略大于l6.80cm【答案】D【解析】【详解】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l16.80cm的测量结果也有误差,故A错误;B在6.80cm中“0”是估计值,“8”是准确值,在6.8cm中“8”是估计值,所以l16.80cm不能记录成l16.8cm,故B错误;C第二次测量值l26.81cm中6.8cm是准确值,0.01cm是估计值,故C错误;D通过多次测量求得的平均值为6.80cm,所以物体长度可能略小于6.80cm,也可能略大于6.80cm,故D正确。故选D。13.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定位B. 防噪耳塞在传

    10、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用“B超”检查身体利用声音传递能量D. 声纹锁依据音调来辨别主人的声音【答案】A【解析】【详解】A因为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强的特点,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工作的,故A正确;B防噪耳塞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B错误;C医生用B超检查病情,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故C错误;D由于每个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声纹锁依据音色来辨别主人的声音,故D错误。故选A。14. 如图乙所示,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潜望镜是由两块平面镜

    11、制成。物体在上方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这个虚像又在下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得的像正好和原图形完全相同,所以眼睛看到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5.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势不可挡。交通发达,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华灯园林,美丽家园。当你坐在汽车上,看到两旁的楼房在后退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A. 以汽车为参照物楼房是运动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是运动的C. 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D. 以楼房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以汽车为参照物,楼房相对于汽车有位置变化,楼房是运动的,故A正确;B以地面为参照物,楼房相

    12、对于地面没有位置变化,楼房是静止的,故B错误;C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相对于地面有位置变化,汽车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以楼房为参照物,汽车相对于楼房有位置变化,汽车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16. 2020年3月22日是第28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露珠在日出后逐渐消失,升华成水蒸气B.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的水滴C. 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熔化成雨水D. 河面上的水凝华成冰,封住了河道【答案】C【解析】【详解】A露珠是液体,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过程。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水蒸气是气

    13、体,遇冷变成的水滴是液体,这个过程是液化。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冰晶是固体,雨水是液体,冰晶变成雨水是熔化过程。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水变成冰,是凝固过程。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17. 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C. 只有正确D. 只有正确【答案】D【解析】【详解】货车的速度v=72km/h=20m/s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路程s1=100m-20m=80m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

    14、间t1=4s故错误,正确;货车通过大桥的路程s2=100m+20m=120m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2=6s故正确,错误。故选D18. 如图甲所示是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白色银幕是为了吸收所有颜色的光B. 放映时,胶片应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 白色银幕用粗糙的白布是为了让光发生漫反射D. 放映电影时,如果一只小飞蛾停在放映机的镜头上电影画面将不完整【答案】C【解析】【详解】A白色银幕是为了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让观众看到五彩的画面,故A错误;B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即胶片应放在一倍焦距到二倍

    15、焦距之间,故B错误;C白色银幕用粗糙的白布是为了让光发生漫反射,让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故C正确;D在凸透镜成像中,要成实像物体需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外,放映电影时,如果一只小飞蛾停在放映机的镜头上,将凸透镜的部分遮住,凸透镜仍能成物体完整的像,只是像比原来变暗,故D错误。故选C。19. 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A. 近视眼,镜片B. 近视眼,镜片C. 远视眼,镜片ID. 远视眼,镜片【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可知,某人看远

    16、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由图可知,镜片是凹透镜。故选A。20. 图a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B. 乙一丙一甲一丁C. 乙一丁甲一丙D. 丙甲乙丁【答案】C【解析】【详解】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此时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看到的是乙图;接下来凸透镜逐渐远离刻度尺,物距增大,当增大到等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继续远离刻度尺,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7、,此时看到的是丁图;继续远离至物距等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看到的是甲图;凸透镜继续远离至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看到的是丙图。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1. 抗击疫情期间,某同学用同一支示数为38的水银体温计去测体温,若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自己的体温为38,则他的实际体温()A. 一定38B. 一定高于38C. 一定低于38D 一定不高于38【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甩,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内。没有甩的体温计读数为38,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8,体温计中的水银液柱会上升,测量

    18、结果是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8,体温计中的水银液柱不会下降,依然是38,所以自己的体温一定不高于38。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B. 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C. 燃烧的蜡烛不断变短,光屏上成的像会下移D. 保持蜡烛与光屏不动,向左移动透镜至合适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答案】D【解析】【详解】AB由图可知,物距u=50.0cm-20.0cm=30.0cm像距v=65.0cm-50.0cm=15.

    19、0cm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根据此原理制成的,此时30.0cm2f2f 15.0cmf由和得到7.5cmf15.0cm故AB错误;C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向下运动,蜡烛成倒立的像,所以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故C错误;D保持错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将凸透镜放到35cm处,此时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光屏上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正确。故选D。23. 如图所示,把一些干冰(约-76C)放入一个干燥的空金属易拉罐内,过一会儿,易拉罐外壁上部出现小水珠,外壁下部出现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水珠是易拉罐中的干冰熔化后渗透出来的B. 小水珠是周

    20、围的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的C. 霜是周围的水蒸气放热凝华而成的D. 霜是周围的水蒸气放热凝固而成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把干冰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固态干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即发生升华,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罐外形成霜;环境中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易拉罐外壁上部。故选C。24. 如图所示,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由图可知正确的是()A. 入射光线为BOB. 法线为MNC. 入射角为30D. MN的上面可能是空气【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NOC为30,则COM为90-30=

    21、60由图知,BOM为60,则COM=BOM,则NM为法线,NM为界面。由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和法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和法线分居法线两侧可知,光线OA为折射光线、光线CO为入射光线、光线OB为反射光线,入射角为COM=60。折射角为NOA=3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MN的右侧为空气。综上所述,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5. 如下图所示是一个魔术箱。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它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若魔术箱内只使用了平面镜,则平面镜的数量至少是( )A. 2块B. 5块C. 4块D.

    22、 3块【答案】D【解析】【详解】由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时光线的传播方向没有发生改变,其实就是三块平面镜的反射,其组装情况如下图所示: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三、实验探究题(共3大题)26. 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_(选填“甲”或“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_现象。(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

    23、大量白气,如图丙所示,此白气是_(选填“小水珠”、“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答案】(1) . 乙 . 熔化 (2)小水珠【解析】【小问1详解】12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沸水的温度为100。甲方案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碘的温度升高到熔点时,继续吸热,碘会发生熔化;而乙方案碘的温度最高为100,小于碘的熔点,不会熔化,因此为了防止碘发生熔化现象,应采用乙装置。【小问2详解】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27. 小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了两根形状大小相同的蜡烛,先在桌面上铺了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如图甲所示:(1)小美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

    24、面镜的目的是:便于_;(2)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支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边移动、边观察,使它与A的像重合。为了确定像的虚实,需在像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并在图乙中的_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a”“b”“c”或“d”)(3)小美联想到生活中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斜的,如图丙所示显示器所成的像应该在图中_位置。(4)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A.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B. 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与玻璃板垂直C. 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20cmD. 若将玻璃板竖

    25、直向上缓慢平移,蜡烛的像也跟着向上平移【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 (2)b (3) (4)D【解析】【小问1详解】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成像,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观察到像和代替蜡烛的像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小问2详解】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蜡烛B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如图中的b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小问3详解】显示器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显示器成轴对称关系,因此像应该在图中位置。小问4详解】A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根据像和物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根据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故B正确,不符

    26、合题意;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0cm,所以像和物相距20cm,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只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缓慢平移,由于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蜡烛的位置不变,上下移动,对称轴的位置不变,所以蜡烛像的位置不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8. 小玲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先用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1)实验中的凸透镜焦距为_cm;(2)小玲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左右移动光屏,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烛焰清晰的像;(3)小玲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丙所示

    27、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成像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下移动_(选填“光屏”或“凸透镜”);【答案】(1)15.0 (2)不能 (3)投影仪 (4)凸透镜【解析】【小问1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过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焦距为【小问2详解】乙图中,物距为10cm,此时物距处于一倍焦距以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左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烛焰清晰的像。【小问3详解】图丙所示,物距为20cm,此时物距处于

    28、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该成像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投影仪。【小问4详解】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此时蜡烛的焰心与凸透镜光心的连线靠上,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下移动凸透镜,使蜡烛的焰心与凸透镜光心在同一高度上。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29. 如图甲中,牙医借助平面镜观察牙齿的背面。请在图乙中画出能反映此过程的光路图。【答案】【解析】【详解】先作出牙齿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牙齿的像的位置,连接像和人眼与平面镜交于一点,即为入射点,连接牙齿和入射点为入射光线,连接入射点和人眼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30. 如图,L表示凸透镜,O为光

    29、心,F为焦点。实验发现:物体AB位于焦点处不能通过凸透镜成像。从A点发出两条光线,AO经过光心,AC为不平行于主光轴的任意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们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答案】【解析】【详解】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AC为不平行于主光轴的任意光线,因为物体AB位于焦点处,所以光线AC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经过光心的AO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31. 如图是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到达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然后语音播报出被测物体的高度。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1)测高台上无人站立时,超声波信号发出后经过1.510-2s收到返回信号

    30、,则空气中的声速为多少km/h?(2)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到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510-3s,该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米?(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1200km/h;(2)1.67m【解析】【详解】解:(1)超声波信号传播的路程s=22.5m=5m空气中的声速(2)声音510-3s传播的路程感应器与某同学头顶的距离该同学的身高h=s-L=2.5m-0.83m=1.67m答:(1)空气中的声速为1200km/h;(2)该同学的身高是1.67m。32. 高速公路网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在同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

    31、的时间可计算出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这是某隧道区间测速的起点和终点,已知起点距隧道入口80m,隧道长1860m,隧道出口距区间测速终点60m。该路段允许汽车通行的最大平均行驶速度为80km/h。(1)要使汽车不超速,汽车先后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最少时间是多少?(2)某司机驾车在区间测速的前半段路程的行驶速度为90km/h,由于担心超速,后半段路程车辆行驶的速度为70km/h,请通过计算判断他是否超速。【答案】(1)90s;(2)没有超速【解析】【详解】解:(1)依题意得,两个监控点的距离为由得,要使汽车不超速,汽车先后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最少时间是(2)由得,车辆前半段路程的时间为车辆后半段路程的时间为全程的时间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所以没超速。答:(1)要使汽车不超速,汽车先后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最少时间是90s;(2)他没有超速。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区安庆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 物理试题(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辛静)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