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 2019 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汉语文)试卷 一、知识识与运用(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捕 获( p) 单 薄 ( b) 情不自 禁 ( jn) B. 翘 首( qio) 脂 肪( zh) 追本 溯 源( shu) C. 诘 责( ji) 鸟 瞰 ( kn) 谆 谆教诲( zhn) D. 惬 意( xi) 机 械 ( ji) 惩 恶扬善( chng) 【答案】 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此类题
2、目答题时要注意区分多音字的字音,通过理解词义来区别字音 。 平时应多积累牢记,特别注意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A 项,捕获( p) -b, 情不自 禁 ( jn) jn; B 项,追本溯源( shu)-s, 脂肪( zh) zh; D 项,惬意( xi) -qi,机械( ji) -xi。故选 C。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燥热 震憾 涣然一新 生机盎然 B. 蝉娟 肆虐 沤心沥血 三顾茅庐 C. 踊跃 云宵 应接不暇 坐无虚席 D. 阴凉 真谛 世外桃源 精妙绝伦 【答案】 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注
3、意区分形近字的字形,通过词义来记汉字。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掌握词语的含义,根据词语含义确定汉字。其次,要掌握一些固定词语的搭配。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选择。A 项, “ 震憾 ” 的 “ 憾 ” 应为 “ 撼 ” , “ 涣然一新 ” 的 “ 涣 ” 应为 “ 焕 ” 。 B 项, “ 蝉娟 ”的 “ 蝉 ” 应为 “ 婵 ” , “ 沤心沥血 ” 的 “ 沤 ” 应为 “ 呕 ” ; C 项, “ 云宵 ” 的 “ 宵 ” 应为“ 霄 ” , “ 坐无虚席 ” 的 “ 坐 ” 应为 “ 座 ” ; D 项字形书写完全正确,所以答案应为 D 项。 3.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4、 摩肩接 踵 (脚后跟) 息息 相关(劳苦和安逸) 惟妙惟 肖 (相似) 2 B. 锲 而不舍(挖掘) 一丝不 苟 (随便) 敝 帚自珍(破旧的) C. 脍 炙 人口(烤熟的肉) 瞠 目结舌(瞪着眼睛) 相互效 尤 (坏榜样) D. 恹恹 欲睡 (缓慢地) 汗流 浃 背(湿透) 娓娓 动听(谈论不倦) 【答案】 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理解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掌握词语的含义,根据词语含义确定个别字词含义。其次,要掌握一些固定词语的搭配。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A 项, 息息 相关: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B 项, 锲 而不舍:锲:镂刻
5、。 D 项, 恹恹 欲睡:恹:精神萎靡的样子。故选 C。 4.全是同义词的一组是 ( ) A. 冷淡 惨淡 淡漠 漠然 B. 鄙视 轻视 贱视 忽视 C. 赞美 赞叹 赞许 赞扬 D. 特点 特色 特征 特意 【答案】 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其他几个词语判断是否是同义词 。 A 项,惨淡:指凄惨暗淡,不景气。没有漠视之意,与其他三项不构成同义词。 B 项,忽视 ,指不重视,不注意。不含有轻视、鄙视的含义,所以与其他三项不构成同义词。 D 项,特意:表示专为某件事;特地。没有 “ 特点 ” 的意思,
6、所以与其他三项不构成同义词。故选 C。 5.下列各 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精美的包装 精辟的见解 精巧的构思 精密的统计 B. 详细的研究 详备的注释 详尽的记载 详密的人生 C. 严寒的天气 严明的纪律 严厉的态度 严整的布局 D. 沉闷的空气 沉稳的举止 沉寂的深夜 沉郁的风格 【答案】 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判断所给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 A 项,这组短语都是偏正短语,3 修饰语分 别是 “ 精美、精辟、 精巧、精密 ” ,中心语是 “ 包装、见解、构思、统计 ” 搭配恰当
7、; B 项,这组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 详密的人生 ” 修饰语 “ 详密 ” 不能修饰 “ 人生 ” 。详密指详细周密 , 可改为 “ 详密的计划 ” ; C 项, 这组短语都是偏正短语,修饰语分别是 “ 严寒、严明、严厉、严整 ” ,中心语是 “ 天气、纪律、态度、布局 ” 搭配恰当; D 项,这组短语都是偏正短语,修饰语分别是 “ 沉闷、沉稳、沉寂、沉郁 ” ,修饰语 “ 空气、举止、深夜、风格 ” 搭配恰当;故选 B。 6.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 A. “ 竞选州长 ” 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就是 巧妙绝伦 的造谣诬陷别人的技巧。 B. 于是再继续写些为 “
8、正人君子 ” 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 (鲁迅 )问问 精通时事 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D. 这对于一班 见异思迁 的人, ? 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答案】 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A 项, 巧妙绝伦:指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无与伦比 ; B 项, 正人君子:指品行端正,正直的人 ; C 项, 精通时 事:指熟悉政治事件 ; D 项, 见异思迁 : 意思是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前三项的词语都是褒义词,这里都使用了反语的修
9、辞手法 , “ 巧妙绝伦 ”讽刺造谣者的无耻; “ 正人君子 ” 文中特指反动文人(为反动军阀势力张目的文人) ; “ 精通时事 ” , “ 时事 ” 即熟悉无聊之事 , 有讽刺的味道 , 表现作者对这些清国留学生的失望与厌恶之情。 D 项 “ 见异思迁 ” 本身就含有贬义的意思,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故选 D。 【点睛】 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 “ 倒反 ” 、 “ 反说 ” 、 “ 反辞 ” 等,即通常所说的 “ 说反话 ” ,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 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不论是正话反说 ,还是反话正说,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
10、有力 ,语气更为强烈 ,情感更为充沛 ,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辞表和辞里的极端偏离 ,使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更为深刻。根据说话者的对象不同、说话者的感情不同,反语可以分为两大类:讽刺反语和风趣反语。本题前三项就属于讽刺反语 。 7.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 学校迎新晚会上,扎西同学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 忍俊不禁 地大笑。 B.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 叹为观止 。 4 C.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 间停留的时间也算长的了,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 一丝不苟 。 D. 卓玛在全区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
11、了评委,获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 乐此不疲 。 【答案】 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A项,使用不当。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这里指人们大笑不需要忍住笑 。 B 项,使用不当。叹为 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这里是表达惊讶之情不是赞叹。 C 项,使用正确。一丝不苟 :意思是形容做什么事都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符合句中 “ 更精致、更仔细 ” 的句意。 D 项,使用不
12、当。乐此不疲 : 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这里是表达高兴之情不是爱好。故选 C。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 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 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 传播 恪守 规则 B. 传承 保守 规则 C. 传承 恪守 准则 D. 传播 保守 准则 【答案】 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
13、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传播:传送或散布;广泛散布;使普遍知道。传承:更替继承。传承是在传播的基础上继承,侧重传播;承传是在继承基础上传播,侧重继承,先后次序不同,侧 重点不同。家风要继承,故第一空填:传承。恪守:谨慎而恭顺地遵守。保守:保持使不失去;维持原状,不求改进,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 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 需要 “ 恪守 ” ,故第二空填:恪守。规则:是5 运行、运作规律所遵循的法则。准则:行为或道德所遵循的标准或原则。根据句意,第三空填:准则。故选 C。 9.下列各句中画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种认识 只有 经过实践的检查,并且是反复的检查, 就 能证明是不是真理, 因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不是 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 而是 人们的社会存在 决定人们的意识。 C. 我们 虽然 不一定都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 但是 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 D. 尽管 于勒叔叔一直没有来信, 可是 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答案】 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