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二)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二) (测试范围:第七、八单元)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分) gn shu su yu mng rn gu y sh q ( ) ( ) ( ) ( ) ( ) wn yo jing ti yn hn nn hi dng tng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10 分) 凝( ) 滴( ) 猎( ) 蚂( ) 险( ) 疑( ) 摘( ) 惜( ) 妈( ) 捡( ) 三、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打“
2、”。(8 分) 1.从一首(轻柔 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2.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沉稳)。 3.鸟最(快活 爽快)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会儿 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 4.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 激烈)的掌声。 5.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静 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6.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 委婉)地歌唱,非常惹人(疼爱 喜爱)。 四、照样子,写词语。(15 分) 1.深红(描写颜色的词语) 2.雾蒙蒙(ABB 式) 3.欢蹦 乱跳 (含近义词) 4.自 言自 语(ABAC 式) 5.敲敲打打(AABB 式) 五、照样子,写句子
3、。(4 分) 例: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1.她跑得 。 2.妈妈累得 。 例:英子犹豫了一会儿。 英子慢吞吞地站了起来。 英子眼圈红红的。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3.爸爸骑着自行车。 爸爸来到超市。 爸爸找到了要买的饮料。 4.春风吹绿了田野。 春风吹开了桃花。 春风唤醒了青蛙。 六、按顺序整理句子,把序号填入括号中,再补充最后一句。(6 分) ( )我的好朋友小静排在买鱼队伍的最前面。 ( )她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 ( )有一天,我去买鱼,买鱼的人很多,排成长队。 ( )我非常生气,还是好朋友呢! ( )我走到她的跟前,悄悄地说:“让我排在你前面吧?
4、” ( 6 )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11 分) 1.水,也是大自然的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 。 敲敲打打, 一场热闹的 便开始了。 2. 戏于庭,一儿登瓮, 。众皆 ,光 击瓮破之,水 迸, 。 3.荷叶罗裙一色裁, 。(王昌龄采莲曲) 4. ,不贰过。(论语)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1 分) (一)(11 分)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 围的树林中找遍 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 孩子 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
5、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肯定地说 1.给语段中的第段和第段填上恰当的标点。(3 分) 2.填空。(4 分) (1) 由文中加点的 “找遍” 一词, 可以看出列宁 。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这是因为 。 3.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4分) A.为灰雀担心和惋惜。 B.担心别人知道他捉走灰雀,想说又不敢说。 C.喜出望外。 D.决心改正错误,放灰
6、雀回来。 (1)第段男孩( )。 (2)第段列宁( )。 (3)第段男孩( )。 (4)第段列宁( )。 (二)放飞蜻蜓(10 分) 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 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吃露水。”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 孑孓(ji ju),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孩子们点点头。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眼睛 一闪一闪的,尾巴一
7、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 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 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 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 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 蜻蜓还给翠贞。翠贞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小伙伴们,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放了它, 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2 分) (1)七嘴八舌: (2)异口同声: 2.陶行知看到孩子们捉蜻蜓,是怎样做的?(2 分) 3.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却迫不及待地 要把蜻蜓“放飞”了?(3 分) 4.陶行知为什么没有直接命令孩子们把蜻蜓放掉,而是给孩子们讲蜻蜓的知 识?(3 分) 九、习作。(15 分) 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会有很多快乐,生活中,你帮助过别人吗?你帮他(她)做 了什么呢?请把这个过程写下来,350 字左右。题目自拟。